台鐵DR2800型柴聯車

DR2800型柴聯自強號列車是一款屬於中華民國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臺鐵局)的中長距離柴聯車,同時也是台灣首款引進的冷暖空調柴聯車。DR2800型由日本東急車輛製造所(現綜合車輛製作所)所承造,引進的目的是為了北迴線開通宜蘭線雙線化以及台東線等非電氣化鐵路區間作為自強號列車行駛[B 1]:130[B 2]:50[O 1][O 2][O 3]

台鐵DR2800型柴聯自強號列車
DR2800型在四腳亭車站
概覽
原產國 日本
製造東急車輛製造
(現綜合車輛製作所
車輛總數45輛
製造年份1982年-1984年
1982年6月1日
主要用戶 中華民國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營運路線北迴線東部幹線 (行駛於樹林-花蓮間)
技術數據
列車編組2M1T
車輛長度20,274 mm
車體2,885 mm
車體高度3,975 mm
車輛重量DR2800型:37t
DR2850型:35 t
軌距1,067 mm
轉向架空氣彈簧轉向架
車體材質不鏽鋼
車輛駕駛動力車:38
電源拖車:46
營運速度110 km/h
供電制式電氣化
牽引功率700hp
控制裝置新潟鐵工所DBSF110液力變速機
驅動裝置康明斯NTA855-R1
制動方式電磁直通軔機(SMEE)
安全防護系統列車自動保護系統ATP)(ERTMS/歐洲列車控制系統ETCS) (Level1架構)

概要

在1980年代,台鐵為了連結宜蘭線與台東線為主的東部幹線,而興建北迴線,當時東部幹線雖然有柴電機車牽引的莒光號列車,以及1966年東急車輛製DR2700型柴油對號特快列車[B 3]:117[B 2]:50[O 1]。儘管莒光號列車有設有空調系統與車內設備完善,但是缺點是柴電機車牽引客車速度緩慢,而柴油對號特快車速度較快,但是沒有空調系統,因此沒有西部幹線相同服務水準的列車。台鐵為了達成與西部幹線為主的自強號電聯車相同的營運水準,加以配合台東線從原本的762mm軌距拓寬到1,067mm軌距的工程也即將完成,勢必需要引進新型列車來平衡東、西部的車種等級並提升東部幹線服務品質,以服務東部旅客[B 3]:117[B 2]:50[O 1][O 2]

1982年1月,台鐵向日本東急車輛製造進行承造,形式訂為DR2800型柴聯車,本型柴聯車造價動力車每輛美金40.7萬餘元,電源拖車每輛美金36.2萬餘元。列車於1982年4月30日、5月10日以及5月17日分成三批運抵基隆港,並且進行列車的試運轉以及相關的測試後,於1982年6月1日起開始行駛臺北-花蓮之間的自強號,票價為新台幣269元;台北-宜蘭間票價則為新台幣125元[O 1]。1982年7月1日起行駛於臺北-臺東之間,票價為新台幣493元[B 3]:117[B 2]:52。最初購進10組,但當時DR2800型的行車快速、內裝高級,座位常常供不應求。因此台鐵在1983年11月23日決定增購5組列車,於1984年9月抵達基隆港,並且在同年11月5日改點增備車開始營運,令DR2800型總數達到15組45輛,但依舊不敷使用[B 2]:52[O 1]

台鐵原本要將本型車進行無階化改造,其改造重點與自動門莒光號相同,但因應新城際列車之購置及南迴線電氣化,所以台鐵將本車型從計畫中除名。本車型預計2024年全部淘汰,以EMU3000型電聯車取代。

規格與構造

車體

DR2800內的東急車輛銘牌與巴德公司授權製造銘牌
DR2800內的隆成發車輛廠銘牌
DR2800型車頭正面的警戒色

因應台灣的溫熱潮濕的氣候,列車的車體延續DR2700型採用不鏽鋼[B 1]:126,不鏽鋼採用東急車輛製造取得美國巴德公司(Budd)授權製造,採用巴德柴油鐵路客車(RDC)工法構體,車側與東急7000系電聯車採用相同的內縮浪板,早期可以在車廂內的原廠製造銘牌上發現「Licensed by Budd」等字樣[B 3]:117[B 2]:53,車頭採用提醒前方的行人注意的警戒色塗裝,車輛塗裝採用車窗的上下邊緣塗裝黃色以及橘色[B 3]:118[B 2]:54[O 1][O 3]。車燈採用迴旋式,在列車行駛時則持續啟動[B 3]:118

DR2800型在車體外觀與DR2700型不同的地方在於車窗採用大型窗戶搭配小型窗戶,車內中央的月洞門比起DR2700較長;DR2800型因設置落地型空調機,故於車體右後端有換氣用的柵欄;而DR2700型車側並無塗裝而為不鏽鋼的原色,與DR2800型車窗部塗裝不同。原有路牌受墊,目前已拆除。[B 2]:54[O 1]

每輛車設置一組車門,最初使用手動摺疊門[B 3]:117[B 2]:54,為了避免乘客因為車門沒關造成摔出車外的意外事故頻傳,DR2800型車於2011年起,陸續由秦陽公司南州廠進行改造工程,改造重點為將車門從原先折疊門換成滑塞式電動門(但是安全門牽涉到車內的設計變更,故並未改造),由於需另外裝設自動門聯控的跳線,造成車端面貌變更,同時為了節省換目的地的壓克力板的時間以及避免乘客搭錯車,將初期採用EMU100型相同的插卡式車側終點顯示器(Destination Indicator,簡稱DI),更換為三色發光二極體(LED)顯示幕,位置並從車門旁移至車體中段上方,並將車門旁舊插卡式路線牌以鋼板焊接覆蓋,而後續的DR3000型、DR3100型柴聯車與EMU300型電聯車統一使用同型的顯示幕,成為臺鐵顯示幕的標準[B 2]:60[O 1][O 3][B 1]:130。為了能夠在事故時疏散乘客,DR2800在客室前端兩側各設有一道逃生門,空調系統安裝在車廂通道旁,由於單一車門的上下車速度較慢,以及落地式空調系統占用的空間較大的緣故,後續引進的DR2900型柴聯車將空調設計在屋頂並增設車門[B 2]:54[O 1]

客室設備

DR2800型初期的客室裝潢採用類似自強號電聯車內裝[B 3]:117,走道地板鋪設地毯,座椅採用迴轉式斜倚,採用每行2+2的座位配置[B 3]:118[B 2]:56,椅套採用紅色、橘色與綠色三種顏色交錯配色,車窗窗簾則裝上窗紗[B 3]:116[B 2]:56[O 1];並設有類似DR2700型柴油客車的月洞門,客室內藏有散熱管線與排煙管,拱門上鑲以金屬飾版[B 3]:117[B 3]:118[B 1]:130[O 1]。而台鐵為了簡化維護流程以及採購程序,因此取消窗紗跟走道地毯,並且統一座椅絨布顏色[B 2]:56[O 2]。而車輛的通道門採用日本國有鐵道特急型列車相同的踏板開關控制自動門,但隨著DR2900與DR3000型引進後陸續改裝紅外線感應器,方便旅客進出[B 2]:57[O 1]

廁所每節車廂設有一組,原本廁所採男女分離式,並採用藥水循環式,行駛過程當中不斷使用的緣故容易發生惡臭,因此台鐵最後決定將車內的廁所改裝真空循環式,並將一間廁所改造成機械室;電源拖車的廁所則以及車勤服務區在1993年7月撤除並改裝成乘務員室,並且增設座位來彌補車輛座位不足的情況[B 2]:58[O 1]

不過隨著車廂逐漸老態、不敷使用,2001到2002年時陸續由隆成發鐵工廠進行一連串更新工程,部分車廂內原本為手動通道門改為觸控式開關之自動門,座椅全面換新灰色與紅色相間的絨布,車內壁板、拱門改為黃白色、天花板更改為黃白色飾板,行李架更換成茶色玻璃行李架,上下車門高度從兩階改為一階等等內裝更新作業[B 2]:59-60[O 1]。2003年7月因為尊龍火燒車事件因此將安全門旁的四個座位移除[B 2]:60。2011年秦陽改造時將DR2850型的手動通道門更新成觸控門,並且將座椅的絨布再度改成深藍色或紫色[B 2]:60[O 1][O 3]

轉向架與動力機械

DR2800的駕駛台
位於DR2850型電源車的柴油發電機控制配電盤

列車引擎初期全數採用康明斯(固敏式)NT855R-R4型電子控制燃油型引擎,而單組連續靜態輸出功率為310hp/2100rpm(≈231kW),變速機採用新潟鐵工所製造的DBSF110型液力變矩器,列車的最高時速可達到110km/h[B 3]:118[B 2]:54[B 1]:124[O 1]。車輛使用的電力全數仰賴DR2850型的發電引擎進行供電,發電機採用富士電機製造的3FC5314E-4Z型三相交流發電機,供應空調用三相交流電440V,供應日光燈與換氣風扇所使用的110V電力以及控制電源與蓄電池的直流電24V,並且可供應2個編組共6節車廂使用[B 3]:115[O 1]。動力車在2002年到2003年間陸續更換成DR3100型相同的康明斯NTA855-R1引擎,並且提供單組連續靜態輸出提升到350hp/2350rpm(≈260kW)動力[B 2]:55。DMU2800型的引擎冷卻器與DR2700型設置在車廂的車頂上方[B 3]:118[O 1]。冷卻風扇採用油壓馬達驅動,自動感測並且依照迴轉數控制冷卻水的溫度[B 2]:54[O 1]

DR2800型的轉向架採用東急製造的直接式空氣轉向架,第一層懸吊為金屬彈簧,第二層懸吊為翼式軸箱,在動力車(生產編號均以DR2800開頭)採用TS-124型轉向架,無動力電源車(生產編號均以DR2850開頭)採用TS-125型轉向架,同時DR2800是台鐵首次採用空氣彈簧轉向架的柴油客車[B 2]:55-56[O 1]

DR2800型的制軔系統採用Naboco製SMEE型電磁直通制軔,基本制軔系統設置H-5A型軔機控制,與鐵路機車或是其他車輛連結時則具備緊、鬆軔模式,因此台鐵為了作業上的需求,並且與其他車輛的自動軔機互通,陸續將原本的M型緊急閥改為E型緊急閥,與後續引進的DR2900型有所不同的是,基本制軔系統採用掛鉤式(又稱之為雙抱槓桿式),並使用鑄鐵閘瓦[B 2]:55-56[O 1]

保安裝置

DR2800型的鐵路安全裝置最初引進時裝設瑞典愛立信自動列車警報裝置(AWS)以及自動列車停止裝置(ATS-SN以及ATS-P),後來發生多次列車事故,臺鐵在2006年引進龐巴迪製的列車自動保護系統(ATP)[N 1],相當於歐洲鐵路交通管理系統等級一規範(包含了ETCS),並且加入行車無線電話,將原有的自動列車警報裝置移除。

形式說明與編組方式

編組體系

DR2800型一組固定為三輛編成一組,兩端為駕駛動力車中間為電源拖車,實際運用時常以3組9輛作為編組,5組15輛的情形只有在連續假期或是特殊節日等運量需求較大時才會出現[O 2]。。配置方式是駕駛動力車DR2800型、電源拖車DR2850型以及駕駛動力車DR2800型[B 3]:118[O 1][B 1]:125[B 1]:130。DR2800型的控制系統與後續引進的DR2900DR3100型以及DR1000型列車相同,因此可以總控運轉的方式進行摘掛不同形式的柴聯車,由於DR2800型與DR2700型的控制系統不同的緣故,無法進行總控運轉[B 1]:139

DR2800型
駕駛動力車,列車的車頂設置引擎冷卻器以及排氣管;車下設有廁所與機械室,一共30輛。車底設置油箱、電池與儀表箱、基本制軔系統的控制元件、空氣壓縮機、廁所用水箱、引擎用的空氣濾清器、排氣管消音器與變速油箱、接觸器開關等設備。DR2800型動力車原始設置48個座位,車廂經歷多次改造因此載客量是38位。
DR2850型
附有發電機之電源拖車,設有車長室,一共15輛。車頂與車底設備大致與DR2800型動力車相同,多了柴油發電機以及變壓器作為空調電力來源。DR2850型電源車原始配置42個座位,同樣歷經改造後的座位數是46位。
 
DR2800
←(逆行)方向
(順行)方向→
車廂編號 1、4、7 2、5、8 3、6、9
形式 40DR2800
(M)
40DR2850
(T)
40DR2800
(M)
其他設備 WCWC
座位數 38位46位38位
範例
  • 長:車長及乘務員室
  • WC:廁所

參考資料:[B 2]:54[B 1]:130[B 1]:131[O 1][O 2]

編組方式

DR2800型列車因歷年車輛檢修的關係,本組車編號前9組27輛的動力車(DR2801-2818)已被打散,部分車輛方向也有顛倒情況[B 2]:60

編組[B 2]:60
← 樹林、台北 方向
花蓮、台東 方向→
40DR2800 40DR2850 40DR2800
1 DR2805DR2851DR2806
2 DR2803DR2852DR2814
3 DR2802DR2853DR2807
4 DR2808DR2854DR2817
5 DR2815DR2855DR2809
6 DR2811DR2856DR2810
7 DR2804DR2857DR2813
8 DR2801DR2858DR2812
9 DR2816DR2859DR2818
10 DR2820DR2860DR2819
11 DR2822DR2861DR2821
12 DR2824DR2862DR2823
13 DR2826DR2863DR2825
14 DR2828DR2864DR2827
15 DR2830DR2865DR2829

參考資料:[B 2]:60[O 4][T 1]

運用方式

概要

  • 1982年6月1日開始服務台北往返花蓮的自強號,同年7月1日起擴大行駛於臺北=臺東之間。在長途車次上多半於花蓮站進行增編掛,其中花蓮以北以較長之編組行駛,花蓮以南則因台東線運量較小而以較短編組行駛。直到DR2900型與DR3000型引進後,因控制系統彼此相容,可相互聯掛行駛,因此早期便常態與DR2900、3000型共同連掛運用。然而由於DR2800型與DR2900/3000型軔機構造有所差異,因此制軔時會產生頓挫感,因此在2000年後除連續假日外,定期運用已較少與DR2900/3000型共同編組使用。[B 4]:128[B 2]:60,1991年南迴線通車,服務範圍擴大到東部幹線[B 4]:128宜蘭線北迴線南迴線屏東線,以及縱貫線南段(至台南)、縱貫線北段(至樹林)為目前柴油自強號的主力列車,偶爾會替駛花蓮機務段EMU500所行駛的區間車[B 2]:61-62[B 1]:131[O 3]
  • 1989年秋季至1991年底曾行駛屏東線,主要是作為高雄屏東間的通勤自強號,還有一往復延駛至枋寮,以1組3輛行駛。取代1985年所行駛的DR2700型柴油客車;在1991年春節等連續假日期間,原行駛屏東線的DR2800型柴聯自強號支援西幹線,或迴送板橋調車場支援東幹線(當時東幹線列車基地,目前已被樹林調車場取代,而當時南迴線尚未開放通車),DR2700型則代行其班車,以平快車票價計費[B 2]:61-62[O 1]
  • 2016年9月24日因颱風影響列車運用,372次、373次(台中=台東,經南迴線)由本型車代行(原為DR2900型與DR3000型行駛)
  • 2018年10月12日起因高雄鐵路地下化新月台與本型車車門間縫隙過大及門楣過低等因素,故全面退出南迴線、屏東線及西部幹線南段。目前定期列車僅行駛於樹林~花蓮(蘇澳)間班次,僅於連續假期東部幹線開行紅眼自強號班次時行駛至台東。
  • 2020年12月23日起,原使用本型車行駛的224次及235次改由DR2900型與DR3000型行駛。

本型車配屬段及運用車次

  • 花蓮機務段(配屬15列,列車編組:DR2801~DR2830)行駛班次如下:
    • 花蓮=樹林:204次(週日停駛)、221次、236次、251次(週六停駛)
    • 蘇澳=樹林:261次、262次

編組運用(表定3組9輛,有時加掛至4組12輛):221-262=261-236-251=204

特殊塗裝

已卸除

  • 部落心旅行原住民彩繪
    • 行駛時間:2016.04.23 - 2017
    • 編組:(逆行端) DR2811-DR2856-DR2810;DR2802-DR2853-DR2807 (順行端)

圖片集

參考資料

引用台鐵以及官方公布的資料(T)
  1. . 台灣鐵路管理局. 2015-12-31 [2016-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7) (中文(繁體)‎).
參考書目(B)
  1. 蘇昭旭. . . 台北: 人人出版. 2014年2月7日: 124頁-131頁. ISBN 9789865903404 (中文(繁體)‎).
  2. 黃柏文、柯凱仁. . . 台北: 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 2012年9月 [2016-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7) (中文(繁體)‎).
  3. 多田等. . . 日本東京: . 1982年11月 (日语).
  4. 德田耕一. . . 日本東京: . 1983年3月 (日语).
新聞報導(N)
  1. . 自由電子報. 2010-05-19 [2011-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5) (中文).
其他資料(O)
  1. . 2013-03-27 [2016-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9) (中文).
  2. . SONIC RAIL GARDEN. 2016-03-22 [2016-02-28] (日语).
  3. . 悠遊台灣鐵道. 2015-12-12 [2016-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9) (中文(繁體)‎).
  4. . 街貓的鐵道網站. 2015-12-10 [2016-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中文(繁體)‎).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台鐵DR2800型柴聯車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