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南朝)

(502年-557年),又稱南梁,是中国历史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朝代,由南齐宗室蕭衍称帝,改國號,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以蕭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国号为梁,因为皇帝姓,又称萧梁[1]。有时亦与南齐合称齐梁[1]

502年-557年
東魏、西魏與南梁對峙
京城 
 502-552
建康
 552-554
江陵
 555-557
建康
国君姓氏
君主6
 502-549
蕭衍(開國)
 555-557
萧方智(禪讓)
兴衰
 502年
齐和帝禪讓予蕭衍,梁建立
 557年
梁敬帝蕭方智禪讓予陳霸先,陳霸先登基,建立南陳
先前国
继承国
北齊
西魏
後梁
今属于

历史


中国历史系列條目
史前
時代

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传说時代
三皇五帝
新石器時代
黄河文明长江文明

前21世纪–前17世纪

前17世纪–前11世紀

前11世紀
|
前256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
东周
前770–前256
春秋 前770–前476
戰國 前475–前221
前221–前207
西楚 前206–前202

前202
|
220
西汉 前202–9
9–23
更始帝 23–25
东汉 25–220
三国
220–280

229–280
蜀漢
221–263

220–266

266-420
西晋 266–316
东晋
317–420
五胡十六国
304–439



420
|
589

420–479
北魏
386–534

479–502

502–557

后梁
555–587
西魏
535–557
东魏
534–550

557-589
北周
557–581
北齐
550–577
581–619
618–907
武周 690–705
五代十国 907–979
(契丹)

916–1125

西辽
1124-1218
定难军
881–982

西夏
1038-1227

960
|
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1115-1234
大蒙古國 1206–1271
1271–1368
北元 1368–1388
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後金 1616–1636
1636–1912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1912–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至今
中華民國
臺灣時期 1949至今
中国历史年表

南齐末年,皇帝萧宝卷行事荒淫,并大肆诛杀大臣,杀死尚书令萧懿并追杀其兄弟,萧懿的弟弟雍州刺史萧衍因此联合行荆州府事萧颖胄起兵,拥立荆州刺史南康王萧宝融为帝。萧衍攻入京城,萧宝卷被杀。因萧颖胄已病逝,萧衍成为萧宝融势力唯一领导人物,以太后王宝明名义加封自己为建安郡公、梁公、梁王及杀死萧宝卷的儿子、兄弟、堂兄弟,仅萧宝卷庶兄萧宝义因残疾被留作二王三恪、胞弟萧宝夤北逃而幸免(庶弟萧宝源虽未被杀,但也很快病死)。他虽迎萧宝融进京,但在萧宝融进京前即迫其禅位[2][3][4]

萧衍本是南齐宗室,但与皇室关系疏远,为了给自己制造登基的合法性,他不继承齐朝皇统而是以封号自建国号梁,声称自己推翻萧宝卷之举是为齐高帝齐武帝子孙报仇,另立政权也非夺取齐高帝、齐武帝的天下。

梁武帝蕭衍於代齐即位後厲行儉約,令南梁前期國勢頗盛。然而,武帝迷信佛教,曾三次出家,令朝臣須用大量金錢為他贖身。他又大建佛寺及翻譯佛经,令佛教大盛,可是佛事太過損害经济,令梁朝國勢開始衰弱。

其後东魏叛將侯景投降,武帝本欲借侯景之力北伐,侯景見南梁國勢衰弱,加上武帝出賣自己,遂有反叛之意,終於548年爆發侯景之亂。皇侄临贺王萧正德曾被过继给武帝,却未能被立为皇太子且回归本宗,心怀不满,与侯景勾结,侯景许诺拥立其为帝。侯景围攻建康,包括皇子宗室们所统领的各地兵马多观望不救,萧正德奉命抵抗时率军倒戈。侯景攻克建康外城后,立萧正德为帝。549年侯景攻克建康城,以武帝名义解散勤王军队,废杀萧正德,武帝亦被其囚禁餓死,這場亂事亦是梁朝滅亡的關鍵。

武帝死后,侯景立皇太子萧纲傀儡简文帝,把持朝政。同时,不服从侯景的南梁地方势力彼此也互相攻伐及求援于北齐西魏。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攻杀武帝第一任太子萧统子河东王萧誉,迫使其弟岳阳王萧詧以襄阳降西魏,受封梁王;武帝第六子邵陵王萧纶降北齐,亦受封梁王,但因萧绎亦与北齐结盟而失去北齐支持,遭萧绎、侯景打击,最终被西魏所杀;武帝幼子武陵王萧纪据益州称帝。其他地方势力亦有被侯景所灭者。北齊和西魏相繼乘机夺取淮南中國西南大片土地,梁朝国力急剧衰败,只能偏安長江以南。双方互有胜负,但总體来说在军事上北朝转強,南朝逐渐转弱。

551年,侯景迫简文帝禅位给武帝故太子萧统孙豫章王萧栋,又杀简文帝,同年又迫使萧栋禅位,改国号为汉。552年,萧绎灭侯景,在江陵称帝,史称梁元帝;指示收复建康的手下杀死萧栋兄弟,没有还都建康。年底,他歼灭萧纪势力,但期间他联合西魏致使益州被西魏所得。

553年,北齐出兵意图拥立武帝侄湘阴侯萧退为帝,未果。

因梁元帝与西魏交恶,555年,西魏攻克江陵,迫使梁元帝父子投降,然后杀之,在江陵立萧詧为帝;元帝诸子仅晋安王萧方智幸存,大将王僧辩等在建康拥立他为梁王,以太宰承制,准备拥立为帝,却因被北齐所败,被迫同意北齐所请,改立萧懿子萧渊明为帝,萧渊明亦应王僧辩所请,立萧方智为皇太子。另一大将陈霸先随即以王僧辩投降北齐、抛弃先帝之子为由袭杀王僧辩,迫使閔帝萧渊明禅位给萧方智,萧方智史称梁敬帝。陈霸先代表敬帝对北齐称臣,后又击败北齐,亦掌握了朝中大权。

梁敬帝时,將皇位禪讓給陈霸先,陈霸先遂改国號為。梁朝前后共10帝,歷時55年。

後梁(西梁)及東梁

梁敬帝將皇位禪讓給陳霸先之後,梁朝仍有兩支殘餘勢力與南陳對抗,分別成為北朝東西兩個政權的傀儡,力爭正統地位。

君主

君主列表

南北朝·南朝·君主年号 
肖像 庙号 谥号 名讳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年号及使用时间 陵寝
临湘县懿侯
(南齐武帝萧赜谥)
蕭順之 建陵
太祖
(武帝萧衍追尊)
文皇帝
(武帝萧衍追谥)
高祖 武皇帝 蕭衍 464年549年 502年549年 天监 502年519年 修陵
普通 520年526年
大通 527年528年
中大通 529年534年
大同 535年545年
中大同 546年
太清 547年549年
蕭正德
(原为临贺王)
?-549年 548年549年 正平 548年549年
高宗
(侯景谥)
明皇帝
(侯景谥)
蕭綱 503年551年 549年551年 大宝 550年551年 庄陵
太宗
(孝元帝萧绎追尊)
简文皇帝
(孝元帝萧绎追谥)
昭明太子
(武帝萧衍谥)
萧统 501年531年 安陵
昭明皇帝
萧棟追谥)
高宗
(宣帝萧詧追尊)
昭明皇帝
(宣帝萧詧追谥)
豫章安王
(武帝萧衍谥)
蕭歡
安皇帝
萧栋追谥)
蕭棟
(原为豫章王,侯景篡位后降封淮阴王)
?-552年 551年 天正 551年
侯景篡位,立国曰汉
武陵贞献王 蕭紀
(原为武陵郡王)
508年553年 552年553年 天正 552年553年
孝元帝萧绎复国
世祖 孝元皇帝 萧绎 508年555年 552年555年 承圣 552年
天正 553年
承圣 553年555年
闵皇帝
萧莊追谥)
萧渊明
(废为建安公)
?-556年 555年 天成 555年
敬皇帝
(南陈武帝陈霸先谥)
萧方智
(禪位于南陈武帝陈霸先,降封江阴王)
543年558年 555年557年 绍泰 555年556年
太平 556年557年
蕭莊 548年577年 557年560年 天启 557年560年

世系图

梁文帝
蕭順之
长沙宣武王
萧懿
?-500
梁武帝
萧衍
464-502-549
临川靖惠王
萧宏
473-526
梁闵帝
萧渊明
?-555-556
梁昭明帝
萧统
501-531
梁简文帝
萧纲
503-549-551
梁元帝
萧绎
508-552-554
武陵王
萧纪
508-552-553
萧正德
?-548-549
梁安帝
萧欢
?-541
梁宣帝

519-555-562
武烈世子
萧方等
528-549
梁敬帝
萧方智
543-555-557-558
萧栋
?-551-552
梁明帝
萧岿
542-562-585
河間忠烈王
蕭巖
蕭莊
548-557-560-577
梁靖帝
萧琮
?-585-587-?
河間文憲王
萧璿
萧铣
583-617-621

藩王

參考

  1. 徐俊. .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146–148. ISBN 7-5622-2277-0.
  2. 山本 2010, p. 98.
  3. 川本 2005, p. 152.
  4. 川本 2005, p. 153.

文獻

  • 川本, 芳昭, , 中国の歴史05, 講談社, 2005-2 (日語)
  • 山本, 英史, , 河出書房新社, 2010-10(日語)
前朝
南朝齊朝
中国朝代 后朝
南朝陳朝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