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市

屏東市臺灣話臺灣客家語南四縣腔:pinˇ dungˊ sii;排灣語:)位於屏東縣西方偏北,為屏東縣的縣治,市內共轄79個里[1],全市人口數約19.8萬人,為屏東縣人口最多、高雄都會區人口第三多(僅次於鳳山區三民區)的行政區,亦為台灣人口數第三多的縣轄市[註 1]

屏東市
Pingtung City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縣轄市
屏東市位於屏東縣內西北方

屏東市徽
上級行政區劃屏東縣
舊稱阿猴、阿緱
設立年份州轄市-1933年
(改制屏東街屏東市
省轄市-1945年
(戰後,升格為省轄市屏東市
1950年(撤銷建制)
縣轄市-1951年
(降級為縣轄市)
區劃791,464
政府 
  市長林恊松(復職)屏東市市長列表)
  行政機關屏東市公所
  立法機關屏東市民代表會
總面積65.0670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23 米
人口 
  總數197,476人(2021年1月)
  排名1
  戶數74,924戶
郵政編碼900
戶政資料代碼10013010
毗鄰九如鄉長治鄉麟洛鄉萬丹鄉高雄市大寮區大樹區
網站http://www.ptcg.gov.tw/
屏東市位置圖

周邊鄉鎮的方面,北以屏東機場九如鄉相接、東北與長治鄉為臨,東以麟洛鄉為居及衛星城市,南接萬丹鄉,西北及西南以高屏溪各與大樹區大寮區相對。地處屏東平原之上,地勢平坦,物產豐富,充滿南國風情,氣候上則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約25℃,也因為是全台灣日照時數最長的城市,而有「太陽城」的封號[2]

歷史

屏東市舊名「阿緱」或「雅猴」,原為平埔族阿猴社的故地。關於屏東市漢人入墾的時間眾說紛紜,一說屏東市在康熙21年(1684年)漢人移入建立村落,由福建省漳州府海澄縣的居民渡海而來[3],在乾隆年間出現了市集[4];另說清康熙42年(1703年)時,有方、江、李三姓的福佬移民共同為墾首,盛大招佃進行開墾[5];或以乾隆3年(1738年)創建慈鳳宮,與乾隆23年(1758年)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出現阿猴街記載之事,推論漢人應於雍正年代末期進入墾拓[6]。總之,屏東市在乾隆中葉已經出現街市,時稱「阿猴街」,亦設有阿猴汛。乾隆50年(1785年)縣丞署自阿里港改設於阿猴街,至此阿猴成為下淡水溪以東之行政中心。道光16年(1836年)建築城牆以防盜賊及械鬥,同時城外以西之大埔聚落亦逐漸發展。

日治初設阿猴廳。 明治37年(1904年) 進行舊街庄名「改正」,將阿緱街與大埔庄合併,並於隔年用字改為阿緱廳(あこうちょう/Akō Chō),廳治在今屏東市。明治42年(1909年)年又因地方官制之改變又將原蕃薯寮、恆春二廳之管轄區域與阿緱廳合併,增加其管轄範圍,使阿猴成為台灣最南之廳治[7]。南昌製糖於公館一帶設立新式製糖廠, 1905年竣工成為屏東平原內首家新式製糖廠;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於1907規劃建造阿緱歸來工廠,翌年底屏東糖廠完工,奠定了屏東市的經濟基礎。日人亦修築鐵路,1913年下淡水溪鐵橋竣工,大幅改善屏東對外鐵路運輸,加速各產業發展。1920年代,出於管理原住民需要,日本政府於屏東市街西北方崇蘭設立飛行場,後轉由軍事用途,即今日屏東機場

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以清代設立的屏東書院,將此地易名為「屏東(へいとう/Heitō)」,設置屏東街隸屬屏東郡,民間廣泛的說法是得名自半屏山之東。崇蘭、頭前溪、海豐歸來、公館、大湖等區域併入市街後,街內總人口數增加至近兩萬兩千人。1933年升格屏東市

1945年戰後屏東市設置為省轄市,成立「屏東市政府」,並將市區劃分為東區南區北區中區,1946年4月再將萬丹鄉長興鄉(含今麟洛鄉)、九塊鄉高雄縣劃入,改稱萬丹區長治區九如區。1950年10月1日行政區域調整,與高雄縣屏東區潮州區東港區恆春區合併成立屏東縣,「市政府」改為屏東縣政府,並將萬丹區長治區九如區等三區自「屏東市」析出,改制為萬丹鄉長治鄉九如鄉。1951年11月30日將東區南區北區中區等四區裁撤歸併為現今「屏東市」。

屏東市因日治時代為航空重鎮,戰後留有著許多航空基地及軍事設施,因此國民政府進駐屏東市的部隊以空軍居多。基於解決陸續進駐的空軍部隊及其眷屬的居住需求,屏東市前後興建了約20個眷村及3個職務官舍[8]。自民國六十年代起,政府陸續推動屏東工業區、加工出口區、汽車產業園區等二級產業用地,並積極開發崇蘭、潭仔墘、北勢頭等地。民國104年(2015年)後,完成屏潮段鐵路高架化,對屏東中心商業區進行都市更新,並爭取高鐵高雄捷運的進駐。

地理

地形

屏東市位處屏東平原之西側,為高屏溪牛稠溪武洛溪沖積平原,平原面積佔100%,海拔高度介於 18 公尺至30 公尺,全市平均坡度0.22%,市區部分之坡度則為 0. 14% 。地勢較周遭鄉鎮高出約5公尺,為一不明顯的台地。

水文

主要流經河川有高屏溪與高屏溪於屏東市的兩大支流萬年溪殺蛇溪

氣候

屏東市氣候特徵為夏雨冬乾,乃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夏季時,因來自台灣海峽西南季風中央山脈交會,而產生特有的午後雷陣雨(俗稱西北雨),主要降水範圍於荖濃溪以南、士文溪以北、高屏溪以東、中央山脈以西,每場雨時間約2~4小時左右,年降雨量約2215.3毫米,平均降雨日120天。冬季時,因西面有大武山中央山脈為屏障,阻隔了冷冽的東北季風南下,使屏東的冬天並不明顯,加上緯度偏低,全年日照充足,除了寒流來襲期間,在冬季仍可享受南國溫煦的陽光,造就屏東有豐富的農業物產。屏東年均溫約攝氏25度,月平均濕度在81%~88%之間。

人口

歷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5182,746    
1956103,433+25.0%
1961126,715+22.5%
1966147,304+16.2%
1971167,744+13.9%
1976179,052+6.7%
1981189,347+5.7%
1986202,079+6.7%
1991212,335+5.1%
1996214,627+1.1%
2001215,245+0.3%
2006216,425+0.5%
2011209,416−3.2%
2016201,644−3.7%
2021/1197,476−2.1%
. 屏東縣屏東市戶政事務所. [2019-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1).

屏東市人口於1985年突破20萬人,其後有長達30餘年的時間人口維持在20萬以上。但近15年來飽受人口流失之苦,並相繼遭永康西屯平鎮新竹東區大里蘆洲八德汐止等行政區超越,截至2018年8月正式跌破20萬人[9]。本市在桃園縣改制為直轄市桃園市以後,曾為台灣人口數僅次於彰化市第二多的縣轄市,但由於人口仍持續大量流失,於2020年8月被竹北市超越,現已退居第三多。屏東縣累積十年(2010年底~2020年底)人口減少60,851人,其中本市就減少13,380人,減少量不僅是縣內之首,在全國所有縣轄行政區亦是最多者,於鄉鎮市區累積十年人口減少量排行之中,本市更高居第四多[註 2]。統計至2021年1月底,屏東市人口數有197,476人。

最大里為崇蘭里,有將近一萬五千人。[10]其他諸如潭墘里、大武里、大連里、瑞光里等,為人口較集中之地區。

屏東市人口指標
概況
 年齡層 比例 
總人口
 
197,476 (100%)
0~14歲
 
22,761 (11.53%)
15~64歲
 
141,004 (71.40%)
65歲以上
 
33,711 (17.07%)
97,160
(男人口數)
100,316
(女人口數)
目前處於高齡社會
性別比96.85%
扶養比40.05%
  扶幼比16.14%
  扶老比23.91%
老化指數148.11%
戶人口量2.6252人/戶
人口密度3,034.96 (人/km2)
為臺灣本島幼年比例最低的縣轄市,在全國14個縣轄市之中,幼年比例排行次低,僅高於馬公市
資料時間:2021年1月,來源:屏東縣政府民政處[11]

歷年人口變化

  • 累積五年(2015年底~2020年底)人口減少4,915人,是全國所有縣轄市、縣轄行政區之中,五年來人口減少最多者。
屏東市歷年人口變化(1951年~2020年)[11][12]

政治

歷屆市長

屆次 姓名 黨籍 就任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代理 魏耀沌  中國國民黨 年月日 年月日 縣政府民政局長兼代
1 李世昌  中國國民黨 1951年7月2日 1954年7月1日 民選首任
2 張朝任  中國國民黨 1954年7月1日 1957年7月1日
3 張朝任  中國國民黨 1957年7月1日 1960年1月17日
4 邱慶德  中國國民黨 1960年1月17日 1964年3月1日
5 邱慶德  中國國民黨 1964年3月1日 1968年3月1日
6 張河川  中國國民黨 1968年3月1日 1973年4月1日
7 張河川  中國國民黨 1973年4月1日 1977年12月30日
8 董榮芳  中國國民黨 1977年12月30日 1982年3月1日
9 董榮芳  中國國民黨 1982年3月1日 1986年3月1日
10 容滋浩 無黨籍 1986年3月1日 1990年3月1日
11 容滋浩 無黨籍 1990年3月1日 1994年3月1日
12 黃清漢  中國國民黨 1994年3月1日 1998年3月1日
13 王進士  中國國民黨 1998年3月1日 2002年3月1日
14 王進士  中國國民黨 2002年3月1日 2006年3月1日
15 葉壽山  中國國民黨 2006年3月1日 2010年3月1日
16 葉壽山  中國國民黨 2010年3月1日 2014年12月25日
17 林亞蒓  中國國民黨 2014年12月25日 2017年4月24日 因涉嫌貪污一審遭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判處16年有期徒刑、褫奪公權5年[13]
代理 程清水  中國國民黨 2017年4月24日 2018年12月25日 屏東縣政府指派代理[14]
18 林恊松  中國國民黨 2018年12月25日 2020年7月2日 因涉嫌貪污遭到收押停職[15]
代理 程清水  中國國民黨 2020年7月3日 2020年9月8日 屏東縣政府指派代理[16]
(18)復職 林恊松  中國國民黨 2020年9月8日 現任 屏東地方法院裁定林恊松100元交保,可申請復職

市政組織

屏東市公所

屏東市公所是屏東縣屏東市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縣轄市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屏東市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屏東縣政府。市長由全體市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 任一次。屏東市公所並置市政會議,為市政最高決策機構,在市長之下,設有6課6室等12個行政單位及6個附屬單位。 [17]

屏東市民代表會是屏東市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屏東市全體市民立法和監察市政。市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共有23位市民代表,北區選區9席市民代表、南區選區8席市民代表、東區選區5席市民代表、中區選區1席市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23位市民代表互選產生。 [18] [19]

行政區

屏東市行政區劃
  • 屏東市共分79,並設有七個聯合辦公室,管轄七個非行政區劃的分區。這些分區與屏東為省轄市時的市轄區並無關係。
    • 中區:端正里、武廟里、大同里、泰安里、文明里、光榮里 、民權里、大埔里、必信里、崇禮里、崇智里、維新里
    • 北一區:廣興里、空翔里 、崇蘭里、潭墘里、勝利里 、永城
    • 北二區:斯文里、興樂里、華山里、北勢里、明正里、太平里、北興里、溝美里、中正里、仁愛里、三山里、海豐里、仁義里、和興里、信和里
    • 南一區:大洲里、前進里、清溪里、崇武里、大武里、永昌里、永順里、永光里、長安里、安鎮里、凌雲里、鵬程里
    • 南二區:新生里、永安里、頂宅里 、頂柳里、新興里、公館里 、龍華里、玉成里、大湖、厚生里、建國里、擇仁里、一心、光華里、義勇里、萬年
    • 東一區:扶風里、楠樹里、金泉里、勝豐里、慶春里、安樂里、平和里、長春里、橋南里、橋北里、豐榮里、豐源里、豐田、大連里、瑞光里
    • 東二區:歸心、湖西里、湖南里[20]
  • 原79里整併為59里,預定2021年9月6日施行。[21]

選民結構與政治勢力

屏東市因境內西北側有大量眷村坐落之故,於政治上傾,歷任市長除無黨籍外皆是國民黨人,民進黨屢攻不下,成為泛綠南臺灣少數的艱困區,惟2016年立委選舉民進黨鍾佳濱在國民黨聲望低迷之際,擊敗曾擔任兩屆屏東市長的王進士,贏得屏東縣第二選區立委席次,其中在屏東市更以三千票差距勝出。

經濟

屏東市15歲以上之就業人口為 85907 人,一級產業人數為3970,約佔4.62%;二級產業人口為23376人,約佔27.21%;三級產業人數約58561人,約68.17%。[22]其中二、三級產業每年生產毛額約370億。[23]

文化

慶典

  • 屏東綵燈節
    2021年屏東市萬年溪綵燈節

藝文

娛樂與休閒

教育

大專院校

高級中等學校

國民中學

  • 屏東縣立中正國民中學[44]
  • 屏東縣立公正國民中學[45]
  • 屏東縣立至正國民中學[46]
  • 屏東縣立明正國民中學[47]

國民小學

  • 國立屏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51]
  • 屏東縣屏東市大同國民小學[52]
  • 屏東縣屏東市中正國民小學[53]
  • 屏東縣屏東市仁愛國民小學[54]
  • 屏東縣屏東市海豐國民小學[55]
  • 屏東縣屏東市公館國民小學[56]
  • 屏東縣屏東市鶴聲國民小學[57]
  • 屏東縣屏東市凌雲國民小學[58]
  • 屏東縣屏東市勝利國民小學[59]
  • 屏東縣屏東市歸來國民小學[60]
  • 屏東縣屏東市前進國民小學[61]
  • 屏東縣屏東市民生國民小學[62]
  • 屏東縣屏東市民和國民小學[63]
  • 屏東縣屏東市唐榮國民小學[64]
  • 屏東縣屏東市建國國民小學[65]
  • 屏東縣屏東市忠孝國民小學[66]
  • 屏東縣屏東市復興國民小學[67]
  • 屏東縣屏東市和平國民小學[68]
  • 屏東縣屏東市信義國民小學[69]
  • 屏東縣屏東市瑞光國民小學[70]
  • 屏東縣屏東市崇蘭國民小學[71]

特殊學校

交通

軌道運輸

臺鐵
高鐵
捷運

公路

省道

(以下省道皆可通往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縣道
鄉道
  • 屏34線
  • 屏40線
  • 屏41線
    • 屏41-1線
  • 屏42線
  • 屏45線
  • 屏47線

市區公車及公路客運

公路客運
  • 屏東客運
    • 8201 屏東-萬丹
    • 8202 屏東-萬丹-東港
    • 8203 屏東-社皮-進德橋-東港
    • 8208 屏東-萬丹-潮州
    • 8209 屏東-萬丹-潮州-來義(暫行至古樓為止)
    • 8210 屏東-萬丹-潮州-建功
    • 8212 屏東-萬丹-潮州-萬巒-武潭
    • 8213 屏東-萬丹-潮州-過溪仔-東港
    • 8215 屏東-萬丹-潮州-北勢-過溪仔-東港
    • 8216 屏東-九如-里港
    • 8217 屏東-九如-里港-高樹
    • 8218 屏東-九如-里港-大津
    • 8220 屏東-九如-里港-美濃
    • 8221 屏東-德和-鹽埔
    • 8223 屏東-洛陽-高朗朗-鹽埔
    • 8225 屏東-洛陽-仕絨-鹽埔
    • 8226 屏東-德和-鹽埔-高樹
    • 8227 屏東-長治-三地門鄉公所
    • 8228 屏東-長治-份仔-水門
    • 8229 屏東-長治-三和村-水門
    • 8230 屏東-建興-龍泉
    • 8231 屏東-內埔-東勢-水門
    • 8232 屏東-內埔-老埤-水門
    • 8233 屏東-內埔-老埤-水門-霧台
    • 8235 屏東-西勢-內埔-佳佐
    • 8236 屏東-內埔-萬巒-佳佐
    • 8237 屏東-內埔-竹田-潮州
    • 8238 屏東-內埔-萬巒-潮州
    • 8239 屏東-內埔-竹田-潮州-恆春
  • 國光客運
    • 1773 屏東-內埔-潮州-枋寮-恆春
    • 1780 屏東-內埔-潮州-佳冬-枋寮
國道客運
市區公車
路線編號路線名稱備註
505
永大路-和平國小經復興圖書館、屏東轉運站、太平洋百貨環球購物中心瑞光夜市
506
廣勝路口-台糖縣民公園經寶建醫院、勝利星村、屏東轉運站、屏東市公所
508
屏東轉運站-屏東轉運站台灣好行神山線,經谷川大橋遊憩區、神山部落、霧台部落、禮納里部落
509
屏東轉運站-屏東科技大學經家樂福屏東店、基督教醫院、國仁醫院
513
屏東轉運站-屏東轉運站分順向、逆向,經大同高中、崇蘭環保公園、屏大附小
515
廣勝路口-大武建南經寶建醫院、勝利星村、屏東轉運站、復興國小
515A
廣勝路口-屏東家扶中心經寶建醫院、勝利星村、屏東轉運站、復興國小、鶴聲國中
516
屏榮高中-加工出口區例假日停駛,經屏東體育館、屏東轉運站、大同國小、大慶工業區
516A
屏榮高中-建國路例假日停駛,經屏東體育館、屏東轉運站、大同國小
516B
屏東大學民生校區-屏東河濱公園例假日行駛,經屏東工業區、屏東體育館、屏東轉運站、大同國小

屏東公共自行車(Pbike)

於2014年12月4日正式啟用。截至2020年8月20日,在屏東市共設有33個站點。此外,在屏東縣政府內亦設有服務處。

航空

旅遊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屏東
宗教、古蹟
休閒
  • 瑞光公園
  • 忠孝公園
  • 廣興公園
  • 台糖縣民公園
  • 萬年溪牛角橋(萬年公園、勞動公園)
  • 屏東糖廠
藝文
  • 屏東美術館
  • 將軍之屋
  • 孫立人將軍行館(族群音樂館)
  • 演武場
  • 軍歌館
  • 青創聚落
  • 職人町
  • 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勝利星村)
  • 崇仁新村
  • 屏東菸葉廠
夜市
影城與戲院


醫療

  • 高雄榮民總醫院屏東大武分院(預計2019年10月動工,2022年底完工啟用)[74]
  •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
  • 屏基醫療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醫院
  • 寶建醫療社團法人寶建醫院
  • 國仁醫院
  • 國軍高雄總醫院附設屏東民眾診療服務處
  • 民眾醫院
  • 安和醫院
  • 復興醫院
  • 國新醫院

商店與市集

百貨公司與購物中心

量販店與專業賣場

傳統市場

  • 屏東市西區公有零售市場
  • 中山黃昏市場
  • 中央市場
  • 北區市場
  • 建國市場
  • 建華市場
  • 東區市場
  • 果菜市場
  • 和生市場
  • 南區市場
  • 永樂市場

國際交流

風景寫真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屏東市

在建工程

相關連結

註釋

  1. 僅次於彰化市竹北市
  2. 僅次於三民區苓雅區永和區

參考資料

  1. 未來將調整為59里,預計於2021年生效
  2. 看到太陽城意象 知道屏東到了
  3.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客」隱於巿:屏東巿的客家移民與社會》, 頁6
  4.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聚落篇(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5B%5D
  5.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客」隱於巿:屏東巿的客家移民與社會》, 頁6
  6. 蔡錫謙, 《日治時期屏東市街都市與建築發展之歷程》, 頁14
  7. 蔡錫謙, 《日治時期屏東市街都市與建築發展之歷程》, 頁22
  8. 許雄飛, 《屏東市眷村之沿革與變遷--以大鵬七村、凌雲三村為例》, 頁139
  9. . 自由時報. 2018-09-01 [2020-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6) (中文(台灣)‎).
  10. 屏東市各村里現住人口數按性別及年齡分(民國108年)
  11. . [2020-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4).
  12. . 內政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7-16].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13. . [2017-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0).
  14. . 聯合新聞網. 2017-04-21 [2017-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2) (中文(台灣)‎).
  15. . 聯合新聞網. 2020-07-02 (中文(台灣)‎).
  16. . 中時電子報. 2020-07-03 (中文(台灣)‎).
  17. . 屏東市公所. [2017-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9) (中文(台灣)‎).
  18. . 屏東市民代表會. [2017-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8) (中文(台灣)‎).
  19. . 屏東市民代表會. [2017-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4) (中文(台灣)‎).
  20. 屏東市公所-各里聯合辦公處地址及電話 存檔,存档日期2014-10-06.
  21. 配合8月公投 屏東市里鄰整併生效日延後2個月
  22. 「 99 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結果縣市報告」之「屏東縣 15 歲以上民間常住 人口之工作狀況」
  23. 105年工業及服務業普查
  24. . [2017-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7).
  25. . [2017-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7).
  26. . [2017-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7).
  27. . [2017-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7).
  28. 屏東青少年中心-臉書
  29. . [2017-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7).
  30. 屏東青年學院-臉書
  31. . [2017-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7).
  32. 屏東青創聚落-臉書
  33. 勝利星村-臉書
  34. . [2017-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7).
  35. 屏東市國民運動中心-臉書
  36.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 存檔,存档日期2010-07-22.
  37. . [200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12).
  38. . [200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30).
  39. . [200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2).
  40. . [200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30).
  41. . [200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2).
  42. . [2007-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21).
  43. . [2007-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8).
  44. . [200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16).
  45. . [200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4).
  46. . [200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06).
  47. . [200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8).
  48. . [200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06).
  49. . [200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2).
  50. . [200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2).
  51. 國立屏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存檔,存档日期2006-08-14.
  52. .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16).
  53. .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6).
  54. .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13).
  55. .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6).
  56. .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7).
  57. .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6).
  58. .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3).
  59. .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7).
  60. .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9).
  61. .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6).
  62. .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5).
  63. . [200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30).
  64. .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6).
  65. .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6).
  66. . [200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28).
  67. .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9).
  68. . [200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18).
  69. .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6).
  70. . [200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18).
  71. 屏東縣屏東市崇蘭國民小學 存檔,存档日期2007-04-19.
  72. 侯俐安. . 聯合報. 2019/9/27 [2020-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中文(台灣)‎).
  73. . [2011-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30).
  74. . [2019-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8).

外部連結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屏東市
先前機關:
屏東市 (省轄市)
屏東市
1951年-
後繼機關: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