恚 (佛教)

梵語巴利語, 藏語:khong khro),又譯為嗔恚有對對礙,佛教術語,即是憤怒、反感的意思,是煩惱的一種,也是一種心所

概論

恚是一種不善心所,是一種,《法集論》將它列為十結之一[1],《集異門論》列為九結之一[2]。在瑜伽行唯識學派及現代南傳上座部傳統中,被列為六種煩惱之一[3]

它被定義為對於其他有情,對於挫折、不如意,以及對於帶給某個人挫折的人。事物,產生的敵意[4][5]。根源在三不善根的(dveṣa)之中[6]。它是因為錯誤的認知,負面的行為,以及缺少禪定內觀等修行而產生。因為恚心所,會產生五蓋的瞋恚

註釋

  1. 《法集論》第三篇〈五·結聚〉:「云何為結法耶?即十結:欲貪結、恚結、慢結、見結、疑結、戒禁取結、有貪結、嫉結,慳結、無明結。」
  2. 玄奘譯《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9:「九結者,云何為九?答: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
  3. 玄奘譯《大乘百法明門論》:「煩惱六者:一貪、二嗔()、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
  4. 玄奘譯《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卷1:「恚結云何?謂於有情能為損害。」
  5. 玄奘譯《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9:「云何恚結?答:於諸有情,欲為損害。內懷栽孽,欲為擾惱。已嗔,當嗔,現嗔。樂為過患,極為過患。意極憤恚,於諸有情,各相違戾,欲為過患。已為過患,當為過患,現為過患。是名恚結。」
  6.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1:「何等為瞋()?謂於有情苦及苦具,心恚為體。不安隱住,惡行所依為業。」

相關條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