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註 1],简称普通高考高考统一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的全国性考试之一,是中国大陆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是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旧高考模式地区的普通高考于每年的6月7、8日举行,新高考模式地区则于每年6月7、8、9、10日举行[註 2]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6月7日
106

普通高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题。目前,高考考试试卷分为由教育部命题的新课标全国Ⅰ、Ⅱ、Ⅲ卷,新高考全国一、二卷和由地方自主命题的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卷。

普通高考採闭卷考试形式,考试科目根据个人选择而不同,必考内容为语文数学外语。旧高考模式省份省份文史类和理工类考生分别参加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科目考试。新高考模式省份采取“3+3”或“3+1+2”模式,第一批(上海、浙江)和第二批(北京、海南、山东、天津)改革的一级行政区使用“3+3”模式,第三批(重庆、福建、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辽宁)及之后的一级行政区使用“3+1+2”模式,在“3+3”模式中,考生可以自由选择地理、化学、历史、生物(上海为生命科学)、思想政治、物理中的三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在“3+1+2”模式中,考生可在选择首选科目(历史、物理二选一)后,自由选择地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中的两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除自主命题的一级行政区(浙江的语文、数学、英语科目将于2023年改用全国卷)外,其他地区的新高考语数外科目使用全国卷,选考科目属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均由各一级行政区自主命题。

历史沿革

高考制度的设立和中断

1949年之前,中华民国各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时间由学校决定,并不是同时举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況安排去不同的大学进行多次高考。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统一高考制度正式设立。

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中断。文革时期,全中国实施“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方法招收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工)、农民(农)、解放军(兵)上大学。“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而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简称“上、管、改”。高考的废除破坏了中国十一年的发展教育事业,耽误了一代人的前程,对中国文明、经济、生产力与国力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文革期间曾于1973年尝试恢复高考,在复出的邓小平主持下,国务院批转《关于高等学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见》,针对推荐选拔工农兵上大学增加了文化考试项目。但高考过程中,出现张铁生白卷事件,“四人帮”将其宣传为“白卷英雄”,并将此次高考批判为“资产阶级利用文化考查,乘机塞进旧高考的那一套,妄图破坏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使各高校只敢录取低分考生,高考随即再次中止。[1]

高考制度的恢复

在1976年四人帮倒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於1977年8月4-8日在人民大會堂親自主持召開了由33位全國各地的著名科學家、教授以及科學和教育部門負責人參加的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鄧小平決定恢復中斷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并恢复了全国高考,恢复高考后第一次高考于1977年12月举行,各省考試時間不一,例如北京市是12月7-9日(共三日),上海市是12月11-12日(共兩日),是次高考也成为唯一一次在冬季举行的高考。1978年高考,全國首次實施統一命題,分省錄取。

1994年至1999年期间,除上海市外的全国所有地区均采用“3+2”考试制度。“3”指“语文、数学、外语”、“2”指文科“政治、历史”、理科“物理、化学” 此后,在“3+2”的基础上又发展出全国广泛使用的“3+X”的考试制度。

现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部分地区,每年举行一次高考:2003年以前在7月举行,2003年开始改为每年6月举行[2]。部分省市每年举行两次高考,多增加的一次在1月举行,称为春季高考(春招)

1985年,上海市採取独立命题。2002年,北京市(北京市的理科综合考试在采用全国卷,即和全国统一考试的理科综合试题相同,从2004年起改为独立命题),广东省河南省共用一套相同的试题,其他地区使用全国统一试题。在2004年扩大分省组织高考命题的范围,重庆市天津市辽宁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採取独立命题。2006~2007年,四川省陕西省海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區先后加入独立命题。至此,实施独立命题的省、市达到18个,考生人数约占中国高考考生总数的2/3,但是由于自主命题带来的负面影响随即出现,包括难度不稳定,试题质量下降等。同时,使用独立命题的省市也能在部份科目上採用全国统一试题,例如江苏卷英语听力部分一直采用全国Ⅰ卷,2006年陕西卷在理科综合试使用了「理科综合(全国Ⅰ卷)」,浙江省在2017年高考改革后英语科目使用全国卷。2014年教育部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后,增加了使用全国卷的省份,至2016年共有25个省份回归全国卷。[3]2020年6月,浙江省宣佈將在2023年「語數英」科目使用全國卷[4]

高考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所有大学都根据高考分数录取学生,因此很多中国人把高考认为是决定人生的关键,高考影响整个人生的走向。也有部分大学开始试行“自主招生”,作为与高考互补的手段。

高考自2001年取消年龄和是否單身的限制,任何具有适宜教育程度者均可以报名参加高考。

2007年至2009年,高考报考人数连续三年突破千万。2010年开始,由于适龄人口减少等原因,高考报考人数逐年减少,部分省市减幅达10%。但在2017年后,高考报考人数明显回升,2019年高考人数再次突破千万。

2000年代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华中科技大学为其附中高考“胜利”悬挂横幅以示庆祝

中国大陆历年来多次试点推行高考及课程改革,推出了多种考试模式。

2007年,“3+1+X”新模式开始在山东省推行。[註 3]2013年6月9日,山东省举行了最后一次基本能力考试。2014年起采用3+X模式。

上海市引入综合科目后也实施了“3+1+X”高考制度。[註 4]2012年起改为“3+1”制度,“X”即“综合能力测试”被取消,满分由630分降至600分。

江苏省在2002年实施的“3+1”与上海市现在的“3+1”制度不同,考生除了考语文、数學、外語三个单科外,还要不分文理参加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六科的大综合。

2003年,江苏省权衡其他考试度后开始实施具有试验性质的“3+2+X”高考制度。[註 5]。2008年,江苏省推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方案引起非常大的争议。

广东省新课标改革后,则试点使用了“4+X”考试度。[註 6]该试点在2009年结束。从2010年起,广东省开始采用全国通行的“3+1”模式。

此外,海南省还曾试点采用了标准分制度。根据各科试卷测算调整考试报告分值。[註 7]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大方向:“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2014年,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工作要点,明确将出台全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相关配套实施意见[5]。新方案将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逐步推行普通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制度;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等。

2014年9月4日,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理不分科,高考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的成绩,以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组成。外语科目有补考机会,可选其一成绩算入总分。而学业水平考试包含14门科目,考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七科中,挑选三科成绩算入高考总分。2014年开始率先在上海市浙江省秋季入学高一学生启动试点,并于2017年高考实施[6][7][8]。就具体省份而言,只有浙江省考生能够把技术(含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作为选考科目将其计入总分。[9]

2017年起,北京、海南、山东、天津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10]

2018年,按计划,原定共18个省市(重庆、江苏、安徽、福建、湖南、河北、湖北、广东,辽宁、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将成为新高考改革的第三批试点省份。但2018年秋季,广东、河南、四川、吉林、山西、江西、内蒙古、黑龙江、贵州、西藏10省市宣布推迟一年启动高考改革。[11]其它省份尚不明朗。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宣布从2019年秋季期的新生起实行新高考改革。

江苏省对高考方案基于教育部的国家高考新方案进行改革,预计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也就是2017年高考考生)开始实施。江苏省已确定英语“一年两考”,其他学科也会探索一年多考。[12]《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後,2017年多省高考改革方案提出[13],方向為合並錄取批次、不分文理科、考試科目自選式。

2018年7月27日,广西壯族自治區招生考试院宣布2019年启动新高考改革,取消原制度中的文理分科,实行3+1+2模式,即语文,数学,英语为必考科目,考生可在选择首选科目(历史、物理二选一)后,自由选择地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中的两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按原始分数(150分满分)计入高考成绩(外语科目同年有两次考试机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设等级性考试,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经转换成分数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学生总分仍为750分。选考科目安排在高三进行,每届学生只安排一次考试,每科满分为100分。[14]但2019年广西并未按计划启动新高考改革。2019年入学的考生对应的考试制度仍为3+小综合,即旧高考制度。

2019年4月23日,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河北省、辽宁省、江苏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发布“3+1+2”模式,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实行[15]。2019年9月份,广西并未如期推行新高考改革,2019级学生依然沿用旧高考制度。“3+1+2”中的“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等必考的全国统考科目,“1”代表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的其中一门首选科目,“2”代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的两门再选科目。因此,自2021年起的高校统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其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合格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而选择考成绩计入高校统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统考科目和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成绩总分750分,其中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算150分的原始分;选考科目物理或历史算100分原始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15][16]。此次八个省市均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等级性考试安排在统一高考期间一并进行,并且将考试次数确定为1次。

2019冠狀病毒病中国大陆疫情影响,2020年高考时间历史上首次出现大规模临时调整,延后一个月,改为2020年7月7日至8日举行,而湖北省、北京市的考试时间原先计划是待定,后来也统一到2020年7月7日至8日,与全国各地一致。[17]。这是中国大陆自2003年以来首次推迟(2003年是由于非典疫情的影响)。由于7月较6月天气更为炎热,上海等地区在所有考场加装了并允许考试时使用。[18]7月7日,安徽黄山歙县遭遇暴雨,原定于当日举行的语文、数学考试取消,并定于9日补考。[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各省市普通高校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时间表
省级行政区 启动时间 执行时间 特点 备注
浙江省 2014年 2017年 1、不分文理,從7門選考科目(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中任選3門(其中「技術」含「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為中國大陸首個將技術納入高考的省份)

2、選考科目實行「加權賦分」[註 8],3分一檔[註 9](見考試模式-科目架構一章)

3、選考科目與英語均可以考兩次,安排在10月底與4月底[註 10](2015年第二次學考選考便被改為4月初,故從未被安排在4月底),可在任何一學期參加[註 11],成績兩年有效[註 12]

4、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與普通高中選考科目考試(即「7選3」)合二為一,前70分(卷面分)共用試卷[註 13]

5、志願填報時「不分批次」

6、直接按專業1:1填報志願,可最多填報80個志願

這些政策後又進行多次改革,見注釋或後文[20][4]
上海市 2014年 2017年 外语增加听说测试,统考外再在1月安排1次考试 [21]
北京市 2017年 2020年 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高考时间改为4天 [22][23]
天津市 2017年 2020年 [24]
海南省 2017年 2020年 总成绩以标准分呈现,语文、数学、外语每科原始满分150分,转换成标准分,自选3科每门满分100分 [25]
山东省 2017年 2020年 语文、数学、外语使用教育部专门命制的新全国卷,取消文理分科,考生从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中任选三科,选科科目试题由山东省自主命制,根据省排名赋分,即3+3模式。 [26]
广东省 2018年 2021年 “3+1+2”模式,一年分春季和夏季两次考试,其中春季高考只有专科批次;夏季高考以本科为主,专科为辅。 [15][27]
福建省 2018年 2021年 “3+1+2”模式 [15][28][29]
江苏省 2018年 2021年 “3+1+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2021年开始使用全国卷 [15][30]
辽宁省 2018年 2021年 “3+1+2”模式 [15][31]
湖南省 2018年 2021年 “3+1+2”模式 [15][32][33]
湖北省 2018年 2021年 “3+1+2”模式 [15][34]
河北省 2018年 2021年 “3+1+2”模式,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合并招生 [15][35]
重庆市 2018年 2021年 “3+1+2”模式 [15][36][37]
吉林省 2020年 2023年 2019年暂缓进入新高考,暂定于2020年新高一开始实施高考改革
河南省 2020年 2023年 原计划为第三批启动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但至今未宣布相关方案。
四川省 2020年 2023年
山西省 2020年 2023年
黑龙江省 2020年 2023年
内蒙古自治區 2020年 2023年
江西省 2020年 2023年
贵州省 2020年 2023年
西藏自治區 2020年 2023年
安徽省 2020年 2023年
陕西省 2020年 2023年
青海省 2020年 2023年
云南省 2020年 2023年
宁夏回族自治區 2020年 2023年
甘肃省 2020年 2023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020年 2023年
广西壯族自治區 2020年 2023年 原定2022年执行高考改革,2019年启动高考改革,但并未照常实施。

浙江省在高考改革試點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後又進行了多次改革。

浙江省在2014年啟動「新高考」後的改進
執行時間 改革內容 備註
2014年 原定將全省高中暑假縮短兩周,分配給「10月選考」與「4月選考」後,放「春假」和「秋假」,但社會反響強烈,該政策沒有推進 改為由各省市自主決定放假安排。(2020年起考試被安排在1月與6月,「春秋假」已沒有必要。)
2015年 第二次學考選考時,將春季學考選考原定的「4月下旬」時間改為「4月上旬」,而後沿用 (2020年起安排于6月高考以後。)
2015年 第二次學考選考時,將每門學考開考與結束時間都提前了10分鐘(如8:10-9:40改為8:00-9:30)
2018年 由於「物理」科目遭受冷落,為了保護考生得分,實施了保障机制:6.5万为保底基数 選考科目成績按比例分配,若某科目選擇人數過少會導致高分人數過少,不能反映真實水平,甚至導致「策略選課」
2018年 英語第一次高考時出現了「加權賦分」,但之后政策被廢除,相關官員被處分 問題的根本原因是英語可考兩次且直接取卷面成績,故必須將各次難度係數控制在一致水平;該次考試控制不當,就意圖通過「強行賦分」來控制難度係數。該問題至今仍未根本解決。
2020年 重新將被合併的學考與選考分離;選考與英語高考均安排在1月與6月;選考規定只能在高三參加;學考在高中僅能參加1次 原先學考與選考前70分共用相同試卷,導致選考難度不能過大;選考可在高二高三任意參加,造成了混亂與「策略選考」
2021年[註 14] 學考按年級定時定科統一安排,同一年級統一科目統一時間開考[4] 原先為學生自由選擇考試時間(由於學考成績兩年有效,可選在高二高三任何一次)
2021年[註 15] 外語和選考科目從2年有效改為僅當年有效[4] 原先「2年有效」政策對往屆生極為有利,因為成績得以保留且取最高分;現意味著「復讀」考生必須重新參加所有選考與外語科目考試
2021年[註 16] 錄取分段由「三段」改為「兩段」[4] 這裡的「分段」完全不同於過去的「分批」,指的是將考生成績分段分次填報,而不是將大學分批。(詳見「志願填報」章節)
2022年[註 17] 選考科目等級賦分分差由3分改為1分[4] 增加區分度,降低「隨機失誤」造成的巨大分差
2023年[註 18] 語文、數學、外語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4] 將結束浙江省自2004年來19年的「語、數、英」自主命題史

自2020年起,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全面暂停,改为推行“强基计划”。

准备与流程

考试报名

一般地,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高考。往往还要求具有所在省级行政区正式户口或在当地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具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侨民。目前,已有多个省份允许或符合规定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本地高考(即“异地高考”)。[38]

1977-2019年高考统计数据(万人)[39]
年份 全国参加高考人数 全国录取人数 全国录取率(%)
20201071
2019103182079.53
2018975790.9981.13
2017940761.4981.01
2016940748.6179.64
2015942737.8578.33
2014939721.4076.83
2013912699.8376.74
2012915688.8375.28
2011933681.5073.04
2010946661.7669.95
20091020639.4962.70
20081050607.6657.87
20071010565.9256.03
2006950546.0557.48
2005877504.4657.52
2004729447.3461.36
2003613382.1762.34
2002510320.5062.84
2001454268.2859.09
2000375220.6158.83
1999288159.6855.44
1998320108.3633.86
199727810036
19962419740
19952539337
19942519036
19932869834
19923037525
19912966221
19902836122
19892666023
19882726725
19872286227
19861915730
19851766235
19841644829
19831673923
19821873217
19812592811
1980333288
1979468286
197861040.27
1977570275
2004-2019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报名(参加高考)人数(不含(万人)[註 19][40][41][42][43][44]
省級行政區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2010200920082007200620052004
北京市5.96.36.066.126.87.057.277.37.68.110.110.3710.9119.878.5
天津市5.65.55.766.266.36.46.467.17.658.85
河北省55.9648.6443.6242.3140.4841.8244.9845.9348.550.355.957.48
山西省30.531.733.9134.2334.1635.836.133.936.23637
内蒙古自治区19.519.8620.1118.9518.819.318.9520.5621.924.627
辽宁省24.418.520.8521.8222.5223.925.425.624.524.352830
吉林省15.0314.2914.813.7716.0215.916.216.516.919.720.8
黑龙江省19.0418.819.719.820.420.82120.819.52322.8
上海市55.15.15.15.25.35.56.16.78.310.811.0511.3811.211
江苏省33.933.1533.0136.0439.2942.5745.147.55052.754.650.85349.34840.5
浙江省31.5[45]30.629.1330.742830.8631.331.5829.930.0834.8536.4435.8835.231.325
安徽省51.349.949.8650.9954.652.751.150.65456.257.261
福建省20.0918.8217.518.9325.525.52526.729.230.531.2
江西省42.13836.4936.0635.4632.527.4326.928.8631.23538.44
山东省59.268.32[註 20]71[註 20]69.6[註 20]55.8505558.7667080
河南省98.3886.588277.272.471.6380.585.595.2495.990.5
湖北省37.4336.236.1436.8440.2743.845.748.474951.9552.5
湖南省39.245.1841.0840.163937.837.335.237.241.350.754
广东省7675.87373.375.475.672.769.265.561.564.461.4
广西壮族自治区464036.5333131.529.828.529.229.930.230.4
海南省6.015.885.76.046.26.15.65.55.45.475.784.98
重庆市25.0524.7524.8925.5525.0623.52321.6419.6719.618.6
四川省656258.2857.1457.5757.175453.851.451.155051.76
贵州省44.1741.1937.3833.0529.2724.7824.824.3123.42424
云南省3029.3528.1127.2125.5923.62123222226
西藏自治区2.532.852.42.261.961.891.91.81.81.361.5
陕西省32.6031.931.932.834.435.336.6537.5338.3937.8540.541.4
甘肃省26.6727.328.4829.630.3829.728.329.629.729.128.629
青海省5.514.24.634.464.273.974.063.84.063.83.94.1
宁夏回族自治区6.956.926.916.776.45.876.026.015.75.8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7418.3716.6116.0516.2615.8715.4714.7716.4216.4517

考试进程

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江苏、上海、浙江三省市在6月8日上午无综合考试,另有10省市在6月9日另有考试安排。[46]

时间 6月7日 6月8日 6月9日
9:00-11:30[註 21]
15:00-17:00[註 22]
9:00-11:30
15:00-17:00
9:00-11:30
15:00-17:00
科目
语文/汉语文/
少数民族语文[註 23]
数学
文综/理综
外语/汉语[註 23]
少数民族语文/民族汉考/
外语听说测试/其他[註 23]
民族汉考/外语听说测试/
其他[註 23]
浙江省高考安排(自2020年[註 24][註 25]
日期 考試科目 考試時間
6月7日 上午 語文 9:00-11:30
下午 數學 15:00-17:00
6月8日 上午 技術 9:00-10:30
下午 外語 15:00-17:00
6月9日 上午 物理 8:00-9:30
思想政治 10:30-12:00
下午 化學 15:00-16:30
6月10日 上午 歷史 8:00-9:30
生物 10:30-12:00
下午 地理 15:00-16:30
2016年高考第二天下午考试开始前,聚集在北京市八一中学门口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考助威团。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48]

时间 7月7日 7月8日
9:00-11:30
15:00-17:00
9:00-11:30
15:00-17:00
科目
语文
数学
文科綜合/理科綜合
外语

志愿填报

对考生的录取是根据考生的分数及所填报的志愿来进行的。目前所采用的志愿填报方式,将全国的大学分为若干批次,主要有“提前批”(军事类院校或外交、海关、公安、国安等特殊院校,提前批小语种,专项计划,定向生)、“本科第一批”(重点大学、教育部部属高校或其他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在本一批招生的高校)、“本科第二批”(普通本科大学,但在部分省市该批次仅限于公办本科大学)、“本科第三批”(专科学校或者专科专业,但在部分省市该批次为本科大学所办独立学院和民办本科的专门批次)、“高职高专批”(高职院校,但在部分省市该批次为专科批次)等。近年来,各省逐步淡化批次分别,多数省份取消本三批次。部分省份,如上海市、浙江省更是采本科单批招生模式。[49]

同时,考生填报自己所想进入的大学,每个批次可以选择4-6个学校志愿。每个大学自主决定对每个省份考生的录取分数和名额。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将按照其志愿顺序被大学录取。合并本科批次省市的学校志愿数量较多,如上海市的本科普通批次为24各志愿。

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实行“出分后填报志愿”。即考生在得知自己的高考分数以及各批次分数线后再填报志愿。

在部分地区曾实行考前填报志愿。即考生在高考之前就填报志愿。在黑龙江(2013年以前)[50]、辽宁(2014年以前)、新疆等省份,曾实行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即考生在高考结束之后、分数公布之前的这段时间内,按照下发的标准答案,估计自己的考试分数,并按照估计的分数填报志愿。

2017年起,浙江省廢除按院校填報志願的傳統方式,實行「按專業填報志願」,細化到每個院校的每個專業,且可以將不同院校打亂任意組合,考生最多可填報80個專業志願。同年,全面廢除高校錄取批次。為了平穩過渡,實行「分段填報」,即將考生成績分為三段(20%、60%、90%),先後填報志願(但「一段」考生也可以填所有包括「本科第三批」的高校,故完全不同於「分批」,考生分段的依據也是固定的百分比而不是某一批次高校錄取總人數)。當年發生了高分考生錯報「獨立學院」的事件,但錄取率仍高達92%。2021年起,招生錄取分段將由三段改為兩段[4](還未公佈具體分段方式)。

批改、成绩查询与录取

录取方式多数采用网上录取,利用中国教育科研网建立全国大学生招生远程录取、学籍学历管理、毕业生远程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

考试模式

科目架构

一间高考考室

高考科目在歷史上屢有變化。傳統上,考生一般可以選擇文史类和理工类,兩种科目都兼有一些必考科目。近年來,各省級行政區實行了各種變異方法,使得各地考試科目和科目的選擇方法各不相同。

考试科目根据个人选择而不同。必考内容为语文数学外语。选考科目则有所不同。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高考实行“3+X”考试模式。考试分为理工类和文史类。理工类考生参加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测试;文史类考生参加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测试。理科综合测试包含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文科综合测试包括政治、地理、历史三科。理工类和文史类的语文和外语试卷相同,而文史类和理工类的数学试卷有差异(理科数学的考试要求知识容量以及试卷难度高于文科数学)。

而一些省份则采用了不同的考试模式。江苏省使用“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方式。

上海市则使用“3+1+X”方式(2011年及以前)、“3+1”方式(2012年起)、“3+3”(2017年起)。

此外,2007年起,部分课改地区开始使用必考科+文/理科综合+整体综合(包括音乐美术等科目)。

2014年,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该高考改革方案于2017年率先在上海市浙江省试点。新高考方案模式下,文理不分科,高考总成绩由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的成绩,以及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技术科目仅限浙江)中选考3门的考试成绩组成。但两省市的实施细则有很大不同:

  • 在上海,各科目均有学业水平考试。其中,合格性考试每科满分100分,等同原来的毕业会考。对于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学生也可以选择参加每年1月初的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春季高考)并以其成绩代替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其他科目的合格性考试设置在6月底和次年4月初(会考补考),并作为参加选修科目等级性考试的前置必要条件。外语科目的高考由150分笔试改革为为140分试卷笔试+10分听说测试,参加秋季招生的考生可以在1月春季高考、6月秋季高考分别参加英语考试,并择高计入总分。选修科目设置等级性考试,并在每年5月初进行一次,高考考生需选择其中三门参加,成绩有效期自毕业起二年有效。对于选修地理、生物的学生,可以选择在高二学年参加等级性考试(2017届仅有地理开放高二报考),其他科目则必须在高三学年参加等级性考试。等级性考试每科满分70分,最低等级分数40分,其中分为11个等级(A+,A,B+,B,B-,C+,C,C-,D+,D,E),级差为3分。此外,参加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者,没有等级性考试成绩要求。
  • 在浙江,除外语外,其余所有科目均有学业水平考试。7门选考科目学考与选考同卷,由必考的70分和加试的30分组成,选择学考的考生只做70分必考,选考考生需做全部100分(此項政策於2020年被廢除,見#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一章)。语文、数学有单独的学业水平考试,满分100分。外语科目的成绩既作为高考,也作为学考成绩。考虑到7门选考科目卷子难度系数有差异,因此7门中不选的4门学考科目按5个等级赋分,3门选考科目成绩按22个等级赋分并将赋分计入高考总分。[51]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学业水平考试赋分表
等级ABCDE
参加该次考试的总考生人数比例15%30%30%20%不超过5%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选考赋分表(2015年10月至2021年6月)
等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赋分10097949188858279767370676461585552494643400
参加选考考生比例1%2%3%4%5%6%7%8%7%7%7%7%7%7%6%5%4%3%2%1%少于1%学考部分得E考生

2022年1月起,選考科目等級賦分的分差由3分改為1分,不過目前還未公佈賦分細則[4]

试卷选用

2018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統一命題的試卷有新课标全国卷一卷(乙卷)、新课标全国卷二卷(甲卷)和新课标全国三卷(丙卷)三套试卷。使用一卷的地区主要是中东部地区,包括安徽省、湖北省、福建省、湖南省、山西省、河北省、江西省、广东省、河南省、山东省、浙江省(仅英语听力部分)。使用二卷的地区主要是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市、甘肃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陕西省、海南省(僅語文、數學、英語科目使用)。使用三卷的地区主要是西南地区,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

此外,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完全自主命题,海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部分自主命题。

而小语种高考(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则统一使用全国卷,除上海市日语为自主命题外,各省均无自主命题权。

为了防止泄题等意外情况,每年的高考试卷均会由武警步枪押运,开考前未启封的试卷会被大力度保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考试卷的保密程度为最高一级“绝密”[52][53][54]

2018年中国大陆各地高考试卷使用情况[55]
省级行政区 试卷类型 说明
北京市
北京卷全部科目自主命题
天津市
天津卷全部科目自主命题
河北省
新课标全国卷1卷
内蒙古自治区
新课标全国卷2卷
辽宁省
新课标全国卷2卷
吉林省
新课标全国卷2卷
黑龙江省
新课标全国卷2卷英语听力不计入总成绩,笔试部分按120分满分制计分后四舍五入乘以系数1.25,计算总成绩。
上海市
上海卷全部科目自主命题
江苏省
江苏卷全部科目自主命题
浙江省
浙江卷
新课标全国卷1卷
语文、数学自主命题(其中英语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听力部分使用新课标全国卷一卷)

2023年起語數外全面使用全國統一卷[4]

安徽省
新课标全国卷1卷
福建省
新课标全国卷1卷
江西省
新课标全国卷1卷
山东省
新课标全国卷1卷
山西省
新课标全国卷1卷
河南省
新课标全国卷1卷英语听力成绩单列,不计入高考总分,英语成绩按120分满分制计分后乘以系数1.25,四舍五入计算总成绩。
湖北省
新课标全国卷1卷
湖南省
新课标全国卷1卷
广东省
新课标全国卷1卷英语听说考试(CELST)自主命题,于3月组织考试,分值15分,以替代全国卷的20道听力题。英语笔试部分按120分满分制计分后乘以系数1.125,四舍五入计算总成绩。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新课标全国卷3卷
海南省
新课标全国卷2卷
海南卷
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采用新课标全国卷二卷,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自主命题(不采用综合形式)。
重庆市
新课标全国卷2卷
四川省
新课标全国卷3卷
贵州省
新课标全国卷3卷
云南省
新课标全国卷3卷
西藏自治区
新课标全国卷2卷
陕西省
新课标全国卷2卷
甘肃省
新课标全国卷2卷
青海省
新课标全国卷2卷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课标全国卷2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课标全国卷2卷英语听力不计入总成绩,笔试部分按120分满分制计分后乘以系数1.25,四舍五入计算总成绩。

考试科目

语文

语文考卷的出题依据与参考为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此外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命题。

就新课标全国卷而言,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卷考察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註 26]、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註 27]、古代诗歌鉴赏[註 28]、名篇名句默写[註 29])、语言文字运用[註 30]、写作[註 31]四部分。[56]

语文考试模块包括而不局限于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部分学校还学习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等。

数学

数学考卷的出题依据与参考为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及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数学)》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数学)》,此外结合高中文史类、理工类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命题。

数学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察单项选择题[註 32]、填空题[註 33]、必答解答题[註 34]、选答解答题[註 35]四部分。[56]

文科数学必考模块为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选修1-1、选修1-2。理科数学必考模块为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选修2-1、选修2-2、选修2-3。选考模块即从多个选考解答题中选择一个作答。每个选考题分数相等,多做按第一题计分。数学选考模块为选修4-4(坐标系参数方程)和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外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第一外语英语。除英语外,还包括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可供考生报考自由选择。但實際上,大部分考生均會選擇報考英語,部分大學因為課程設置原因,會要求或建議考生將英語作為報考的外語語種。

英语考卷的出题依据与参考为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及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此外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命题。

英语试题共计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察听力[註 36]、阅读、逻辑填空[註 37]、完型填空[註 38]、语法填空[註 39]、短文改错[註 40]、作文[註 41]七个部分。[56]

英语考试模块包括而不局限于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选修6、选修7、选修8,部分学校还学习选修9、选修10等。

俄语试题共计150分。其中听力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阅读理解题15题,每题3分,共45分。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构型填空10题,每题1.5分,共15分。作文30分。

日语试题共计150分。其中听力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分,共40分。阅读理解题20题,每题2.5分,共50分。作文30分。

德语试题共计150分。其中听力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15题,每题1分,共15分。完形填空20题,每题1.5分,共30分。阅读理解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作文35分。

法语试题共计150分。其中听力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15题,每题1分,共15分。完形填空20题,每题1.5分,共30分。阅读理解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短文改错10题,每题1分,共10分。作文25分。

西班牙语试题共计150分。其中听力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西班牙语知识运用40题[註 42],每题1分,共40分。阅读理解题20题[註 43],每题2分,共40分。写作40分[註 44]

虽然有多种外语考试科目可供考生选择。但实际上,有一些高校的部分专业不招收高考外语考查其他外语的考生。除外国语学校外,大部分学校外语教学以英语为主,不开设其他外语课程。选择其他外语作为高考考查语种意味着与学校教学冲突,往往也会带来他人的不理解甚至压制,学校也会对报考其他外语的考生进行劝阻。即使报考成功,最终的结果也只是除英语外的其他语种极有可能出现一个城市只有一人报考,或者一个考场只有一人报考的情况。大部分地区除英语外其他外语考试没有答题卡、条形码,只有答题卷,并且实行人工阅卷。

文科综合

文科综合考卷的出题依据与参考为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及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历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思想政治)》,此外结合高中历史、地理、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命题。

文科综合试题共计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地理、思想政治各100分。考察选择题[註 45]、非选择题[註 46]两部分。

历史必考模块为必修1、必修2、必修3,选考模块为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地理必考模块为必修1、必修2、必修3,选考模块为选修3(旅游地理)和选修6(环境保护)。思想政治必考模块为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不设选考模块。[56]

理科综合

理科综合考卷的出题依据与参考为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及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生物)》,此外结合高中物理、化学、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命题。

理科综合试题共计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其中物理占110分,化学占100分,生物占90分。考察选择题[註 47]、非选择题[註 48]两部分。

物理必考模块为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选修3-5,选考模块为选修3-3(热学)和选修3-4(振动光学相对论)。化学必考模块为必修1、必修2、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考模块为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生物必考模块为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修3(稳态与环境),选考模块为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56]

未来发展

自2017年起,上海、浙江的高考采用“3+3”模式,2020年起,北京、海南、山东、天津的高考采用“3+3”模式,其中包括三门统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选考科目有地理、化学、历史、生物(上海为生命科学)、思想政治、物理。2021年起,重庆、福建、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辽宁等一级行政区的高考采用“3+1+2”模式,其中包括三门统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选考科目中的两门首选科目中的历史、物理以及再选科目中的地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这意味着在这些地方,传统的文理分科模式会被取消。

爭議

对高考制度存在很多争论,其中包括不同地区分数线差异的问题和高考次数的争论等等。

加分政策

1950年代起,实行高考加分政策,主要分成鼓励类加分项目、扶持类加分项目两类。鼓励类加分项目是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扶持类加分项目主要针对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等特殊的群体。[57]

到21世纪初,考试分数外的加分途径已很多,如少数民族子女,烈士子女,竞赛获一等奖,国家级运动员,省级优秀学生干部,服役期间立功,在艰苦地区就读等。加分从10分到20分為限。然而这些加分规定在实行的过程中并不十分严格,导致一些人依靠非法手段获得加分资格,许多“不起眼”的项目如无线电测向、航模作假现象极为严重。[58][59]或者以某些不违法但不符合相关规定精神的方式取得加分资格。比如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搬迁到少数民族聚居区,并以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资格参加考试等。[60]

2011年起,教育部等部门规范调整高考加分项目,紧缩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体育特长生等加分政策,并要求将所有拟享受高考加分考生名单予以公示。[61]各省份也开始缩减高考加分项目。[62]

2014年,全国性加分项目共11项,包括鼓励类加分项目6项,扶持类加分项目5项。2014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意见》,决定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6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仅保留烈士子女等5项扶持类加分项目。教育部要求,各省市不得擅自扩大全国性加分项目的使用范围[57]。到了2018年,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相关规定,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63][64]

安徽省從2022年起取消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65]。福建省則從2021年起將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考生、台湾考生和福建省19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考生加分分值从10分降低为5分。2026年起則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66]

保送政策

高考保送政策变化也很多。2008年时,教育部公布《2008年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办法》,规定8类考生可参与保送生选拔[67]

2014年,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出《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工作的通知》,高考保送政策有了很大调整,可参与保送生选拔的考生从以往的8类缩减为5类[68]

招生倾斜现象

高考按地区划分录取分数线的不公现象由来已久。特别是像山东、河南等生源大省,每年有许多考生的分数如果是在北京,不仅有学上,甚至还很可能读上一所相对较好的大学,然而在这些省份,考生若是报考填志愿稍有不慎,有可能连大学校门都进不了。[69]例如2008年,河南考生接近100万(其中参与统招人数90万),占全国1/10,一本录取率只有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尤其是部属大学录取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4。[70]另外在成绩相同的情况下,考生会因为所在户籍不同,而被不同级别的学校录取。[71]根据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的研究,按照现行的高考制度,以北京大学为例,各省考生考入北京大学的几率相差悬殊,若以每万名考生中考入北京大学的人数来计算,广东省考生的概率为1.4,而北京考生则为52.2,两者相差近37倍。

2016年4月底,中国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称为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和城乡入学机会公平,2016年,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21万人,其中本科14万人,由北京、天津、江苏等14个省(市)的公办普通高校承担,面向河南、广西、贵州、甘肃等10个中西部省(区)招生。之后江苏、湖北教育厅发出文件,表示两省将调出招生计划,安排到中西部省份,部分高考考生及家长认为此举会导致省内招生计划减少(减招)、高考录取率下降,引发抗议。5月13日,江苏、湖北教育厅表示省内招生计划不会减少。[72]

考卷查詢操作不透明

2011年,《中國青年報》披露了一名河北考生因模擬考試與高考實際成績相差過大而要求查詢考卷,卻處處受阻的事件。該考生2008年參加高考,原本幾次模擬考成績都穩居一本線上,正式考試時也沒有出現發揮失常的情形,但最終成績居然與預估的和模擬考試成績的相差100分之距,因而向河北省教育厅提出查詢考卷的要求,最後被拒絕。後來在2009年,該考生复讀並再次參加高考,得到幾乎和2008年一樣的結果,提出查詢申請雖然得到批准,卻不允許考生本人查看考卷,而是由所謂的專家查看,得到了“考卷沒有問題”的結果,考生認為這無法令人信服。[73][74]

同樣的問題在北京河南等地也出現過類似的案例,有的案例甚至還鬧上法院,但能查詢到考卷的案例很少。[73]

教育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認為造成這些事件的原因在於高考查詢制度的不完整,而且高考考卷屬於“國家機密”,查詢考卷的可操作性不高;而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除了認同楊東平的意見外,還認為一些高考改卷的評卷員“不負責任”。[73][74]

春季高考

自2000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开始在北京上海内蒙古安徽等地方试行春季高考制度,如效果良好,可能将会在全国推广。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参与春季高考招生的学校并不多,基本上很少有本科学历以上的学校参与招生(上海例外,自2015年开始完全为本科层次[75]),这使得春季高考的可参与性大幅下降。这几年考生人数逐年递减,2005年,更有省市宣布退出举办春季高考。春季高考的难度也远不及夏季高考。

但是上海春考的外语科目受到上海考生格外重视。这是因为,这场考试同时作为1月份统一高考外语科目成绩。最终上海考生的高考外语成绩是取春季高考和统一高考(秋季高考)两者的更高分。

广东省自2017年起开始春季高考。为了适应新高考,自2021年起,语数英总分分别为150分,总分为450分。

选科

虽然3+X在原则上允许考生自主选择参加考试的科目的数目,但是几乎所有学校从自身的升学率出发,不允许考生选择多于一科的科目。由此造成的情况是3+X实际上成为3+1的考试。现3+X已被3+综合与3+3(3+1+2)取代。

高考后综合症

高考后综合症是部分媒体对高考后部分考生出现心理或身体不适这一现象的称呼。高考结束与被高校录取前这段时间,通常是考生最为焦虑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考生既要焦虑成绩高低,又要面对莫测的前途,甚至旁人的关心也会给他们造成压力,从而诱发心理疾病。表现为每年高考结束后到成绩公布前的这段时间,不少考生因为压力过大而出现“崩溃”,出现抑郁、自闭、肠胃不适等症状。这种现象的人多发生于高考前后的学生群体,他们被称作“后高考时期综合症”[76]

过大的压力

高考第二日上午考試結束後,考生家長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門外等候子女。

在高考制度下,由于家长和校方的高期望和严要求,许多学生的可支配时间大幅度减少,有些连用餐时间也被压缩到极致,由此常常造成学生与家长和校方之间关系紧张甚至产生冲突。过大的压力以至于考场上也有一些考生使用一些十分精密的作弊工具,甚至在2003年高考前夕,还发生了惊动中央的南部县“6·5”全国高考试卷被盗案。高三的学生通常要复习到晚上十一二点。有人认为学习成为“变态的重复”不可取。部分高考考生甚至在成绩公布或者高考结束之后集体撕书以发泄压力。[77]

语文阅读背离作者原意

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阅读题材料文章《寂静钱钟书》的原作者周劼人在做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时只拿到了一分。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材料文章为《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作者林天宏表示参考答案与自己的意图不符,并估计这道15分的题目,自己只能拿一半左右的分数。[78]

2017年浙江省高考中,语文阅读理解题中一篇材料文章《一种美味》文末写到“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然后问“诡异的光”的用意,众多考生在考后表示没能理解该问题的考点。随后文章的作者巩高峰被找出并被在微博上询问,结果作者表示自己也不理解当时写这句的意思,只是随手而作。该现象被迅速热传,使“巩高峰”成为微博热词,众多网友也制作大量相关图片讽刺。[79][80][81][82][83]

对于阅读理解在以往高考被指所谓理解作者意思实际并非如此,由于现代文学作品被入选作为阅读材料而原作者仍在世,而且现代通信手段的广泛传播,部分作者在得知出现这些没有反映其所想的考点时都表示惊奇,或者作者在重做这些阅读理解题时也无法获得合格分数。因此经常被指阅读理解并非理解作者所想,而是出题人所想。[84][85][82][83]

浙江、上海考生冷落物理

2017年,浙江、上海两地开始实行打破文理分科、扩大学生选择权的高考赋分制改革(卷面分不是最终成绩,根据考生卷面分在所有报考学生成绩的排名比例给出对应分数)后,选考物理的高考考生数量大幅下跌。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上海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也仅占总人数的30%。[86]针对此情况,浙江省决定从2018年4月起实施物理选考科目保障方案:保障人数确定为6.5万人,当物理选考某次考试赋分人数少于保障数量时,以保障数量为基数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87]

2018年全国I卷理综试题争议

2018年全国I卷理综选择题第8题,题目出现争议。该题目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麦芽糖均为双糖
B. 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 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最初该题的标准答案是A。但是一些考生、家长和老师指出B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有少部分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RNA分子,即核酶。6月12日,使用全国I卷的10个省市的教育考试院发布通知,决定A、B选项均给分。[88]

政治审查风波

2018年11月,《重庆日报》报道称该市2019年普通高考报名采用政治审查制度,凡是「道德品質惡劣」或反對「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者,都不得參加考試。福建省教育廳接著也陸續公布明年度普通高考、高職招考的重要通知,要求考生報考時須附上「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資料,參加邪教組織者、觸犯刑法或治安管理處罰法者、言行曾違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者,若未能提供「認錯」證明,應認定為不合格[89][90]。不过,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办公室主任罗胜奇则回应称,记者报道存在理解偏差,高考报名时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的考核和现实表现的审核一直都有。至于是否有考生因为政审不合格不能参加高考,他没有正面回应[91]

浙江高考英语成绩遭改动

2018年11月浙江举行了选考和外语考试。成绩公布后有许多考生在微博爆料自己的英语成绩存在异常。甚至有人客观题扣12分却得到140分的总成绩(满分150分)。[92]事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声明表示由于此次英语考试同比难度加大,“对难度较大的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第三部分(语言运用)的部分试题进行难度系数调整,实施加权赋分。” [93]然而所谓“加权赋分”的合理性和考试院是否有权力改动高考计分方式等问题仍然遭受质疑。[94]12月5日,为此事件成立的省政府调查组公布了调查结果,认定此次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决策依据不充分、决策严重错误,导致结果不公正、不合理,并取消这次考试的加权赋分,恢复原始得分,最终成绩于12月6日12:00公布[95]

招生录取违规事件频发

在2013年之前,由于各地学籍信息尚未做到联网,近年来部分地区频繁爆出有成绩不达入读大学分数线的考生,利用内部权力关系,冒用其他考生的身份学籍信息,顶替他人入读大学的事件,以及其他违规获取高考资格事件。其中包括齐玉苓案罗彩霞事件王娜娜事件仝卓事件陈春秀事件苟晶事件。截止到2020年6月28日,山东省高考冒名顶替者被查出来的已经达到228人,大多数发生在学籍信息联网之前。[96]2014年以后,中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做到了全国联网,从理论上终结了冒用或伪造信息的可能性。[97]

2020江苏高考英语科疑似泄题

对语文科作文的争议

在2020年7月浙江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中,有学生根据材料创作了一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作文并获得满分60分,此作文经披露后引发各界争议。

参见

注释

  1. 英語名稱不一,包括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NCEE)、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 ExaminationNational Matriculation ExaminationGao Kao(「高考」之音譯名稱)等。
  2. 部分地区如江苏省因其科目安排而将考试延长至6月9日;北京市则更长,6月9-10日为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考生自主选择3门;浙江省自2020年起也與北京市類似,將6月9-10日定為選考科目考試,其中技術科目被安排在了8日上午(大部分省份此時考理綜/文綜)。
  3. “3”指语文、数学、外语,是每个考生的必考科目。“X”指由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理科2个綜合科目中选择一个考试科目。“1”指基本能力测试,包括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的知识、技能与素养。2007年6月9日,第一次高考基本能力测试在山东省举行。测试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分值100分,按0.6的比例计入总成绩,即60分。
  4. “3”即“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1”即“相关科目”,为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特长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学科中任选的一门。相关科目在本科层次院校录取时满分为150分,在高职专科层次院校录取时不计入总分。因此考生若认为本科无望时可以单报文科(或理科)而放弃相关科目的考试。“X”为“综合能力测试”,有文科卷和理科卷两种,选考政治历史地理之一或单报文科的考生使用文科卷,选考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之一或单报理科的考生使用理科卷。综合能力测试无论文理卷,均包含“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六门学科的试题(文科卷的第一卷选择题中,文科题较理科题多些,反之亦然;第二卷文理两卷则完全一样)。综合能力测试的卷面满分为150分,考生的卷面得分乘以0.2后计入高考总分(即实际满分为30分)。综合卷的试题更加偏重于测试考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与其它科目相比,对具体知识的要求不高。
  5. “3”即“语文、数学、外语”。“2”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學科”6门学科中学生根据自己兴趣任选两门。“X”为“理科和文科综合考试”,不记入总分,仅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6. 考生分为文、理两类,每位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或两个专业,其中文科考生可以选择政治、历史与地理之中的一个或两个(政治与地理不能兼选),理科考生可以选择物理、化学与生物之中的一个或两个(物理与生物不能兼选)。每一个考生都必须参加语文与英语的考试,而文科考生与理科考生分别参加文科数学与理科数学的考试,以及文科基础与理科基础的考试,再加上一科或两科的X科,就成为了如今的“4+X”的考试度。2008年和2009年高考,广东省高考的“+1”(即理科/文科基础)采用150分制,共75个选择题。理科基础卷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各18题,政治、历史、地理各7题。文科基础卷与之刚好相反。
  7. 仅有海南省曾采用标准分计分方式。
  8. 2018年10月英語高考時考試院擅自將英語也「加權賦分」,後決定被取消,相關官員受處分
  9. 2022年起改為1分一檔
  10. 2020年起改為1月與6月高考後
  11. 2020年起改為只能在高三參加
  12. 2021年起改為僅當年有效
  13. 2020年被廢除
  14. 提出時間:2020年6月
  15. 提出時間:2020年6月
  16. 提出時間:2020年6月
  17. 提出時間:2020年6月
  18. 提出時間:2020年6月
  19. 高考报名人数(或称为“高考考生人数”)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人数”的含义不同,有些考生报名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加统一高考考试。高考报名人数可能包括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保送等提前录取的考生人数。因此各种公报的统计口径不完全一致,数据仅供参考。
  20. 包含春季和夏季高考。
  21. 江苏省文科考生考试时间另增30分钟
  22. 江苏省理科考生考试时间另增30分钟
  23. 详见[47]
  24.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一年實則安排在7月
  25. 除語數外科目外,其他7門「選考」科目均為第二次考試
  26. 一道论述类文本阅读,含有3道单项选择题,每道3分,共计9分。一般的考察内容是文章的叙述事实、文章的理解和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及做出的外推。
  27. 一道文言文阅读,含有3道单项选择题及2个句子翻译。选择题每道3分,共计9分。句子翻译每个5分,共计10分,全题共计19分。选择的题型包括断句、古代文化常识、文意理解等。
  28. 一首古代诗词鉴赏,2题9分。考查内容包括诗句赏析、感情把握、形象分析等。
  29. 要求背诵的古诗文默写,默写考察范围为中学阶段所要求的64篇古诗文。1题6分。值得注意的是默写一般考察理解背诵(即给出句意要求默写而不是传统的给出某句写出其上下句)。
  30. 语言应用,包括3个单项选择题和2个简答题。每个单选题3分,共计9分。简答题共计11分。全题共计20分。
  31. 作文。一般要求800字以上并且不得用诗歌作为文体。1题60分。
  32. 共12道,一道5分,共计60分。考察全部考试范围要求的内容。
  33. 4道填空题,一道5分,共计20分。考察全部考试范围要求的内容。
  34. 5道必答解答题,模式为12+12+12+12+12分,共计60分。考察包括三角函数数列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导数在内的内容。
  35. 考生在所给出的“选修4-4:坐标系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2个解答题中选择一个作答。每题10分,多做按第一题计分。
  36. 20道听力题,包括5个短对话和4个长对话以及一段独白材料,共20题,题目全部为单项选择,每题1.5分,共计30分。
  37. 4篇阅读以及1篇逻辑填空7选5题。共20题,其中15题为单项选择,5题为逻辑填空。每题2分,共计40分。
  38. 一篇完形填空,包括20个单项选择题,每个1.5分,共计30分。
  39. 一篇语法填空,包括10个填空,每个1.5分,共计15分
  40. 一篇短文改错,包括10处错误,每个1分,共计10分
  41. 共计25分。
  42. 西班牙语知识运用包括变换原形动词人称与时态10题,前置词或前置词与冠词的缩合形式填空10题,冠词或前置词与冠词的缩合形式填空5题,单项选择15题
  43. 西班牙语阅读理解题共两节,分别为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选项和回答问题,各有两篇短文,每篇短文有5题
  44. 西班牙语写作共三节,前两节分别为汉译西和西译汉的翻译题,均为5小题,每小题2分,均共为10分,第三节为短文写作,20分
  45. 单项选择题共35道,4分/道(地理11道,思想政治12道,历史12道)。
  46. 非选择题必答题共7道。第36-37题为地理,第38-40题为思想政治,第41-42题为历史。非选择题选做题共5道,涉及地理、历史,每科选做一道,地理10分/道,历史15分/道,共25分。第43-44题为地理,涉及旅游资源分析、环境保护等。第45-47题为历史,涉及20世纪战争史、历史人物评说、中外改革分析等。
  47. 选择题Ⅰ共13道,6分/道(生物6道,化学7道)。选择题Ⅱ 共8道,6分/道(均为物理选择题,其中有5道单选,3道多选,或单选及多选各占4道,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48. 非选择题 必答题 共11道。第22、23题为物理实验题;第24、25题为物理计算题;第26-28题为化学综合题;第29-32题为生物综合题。选做题 共6道(考生需在物理、化学与生物三个学科分别选一道题作答,15分/道,共45分)第33、34题为物理选做题,分别考察选修3-3,3-4的内容。第35、36题为化学选做题,分别考察选修3,5的内容。第37、38题为生物选做题,分别考察选修1,3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1973年高考怪象:为何分数越高越没人敢要 存檔,存档日期2012-11-04.
  2. . 中国新闻社. 2001-11-21 [2017-08-06].
  3. . 新华网. 2016-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6).
  4. . news.sina.com.cn. 2020-06-22 [2020-06-22].
  5. 新华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4-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3).
  6. . 教育部门户网站_MOE.GOV.CN. 2014-09-03 [2019-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7).
  7. . 新浪网. 2015-07-27 [2015-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8. . 搜狐网. 2014-09-04 [2014-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3).
  9. Team, Discuz! Team and Comsenz UI. . www.jzb.com. [2018-05-29].
  10. chinanews. . www.chinanews.com. [2018-11-12].
  11. . www.sohu.com. 2018-10-08 [2018-11-12].
  12. . 网易教育. 2014-01-28 [2014-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9).
  13. . NOWnews 今日新聞. 2018-08-18 [2018-11-12] (中文(台灣)‎).
  14. . www.sohu.com. [2020-04-04] (英语).
  15. . 人民日报. 2019-04-24 [2019-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5).
  16. . 搜狐. 2019-04-24 [2019-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5).
  17. 教育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0-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30).
  18. . 澎湃新闻. [2020/7/2].
  19. . m.sogou.com. [2020-07-08].
  20. . www.zjedu.gov.cn. [2018-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2).
  21. . [2018-11-12].
  22. . gaokao.chsi.com.cn. [2018-11-12].
  23. 赵婀娜. . 人民网. [2020-01-20].
  24. . gaokao.eol.cn. [2018-11-12] (中文(中国大陆)‎).
  25. . www.hainan.gov.cn. [2018-11-12].
  26. . 中国教育在线. 2018-04-06 [2018-12-25].
  27. . 新华社. 2019-04-25 [2019-04-25].
  28. . 东南网. 2019-04-24 [2019-04-25].
  29. . 新浪. 2019-04-23 [2019-04-25].
  30. . 华尔街见闻. 2019-04-23 [2019-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5).
  31. . 新浪网. 2019-04-23 [2019-04-25].
  32. . 搜狐. 2019-04-23 [2019-04-25].
  33. . 中国新闻网. 2019-04-23 [2019-04-25].
  34. . 新浪. 2019-04-23 [2019-04-25].
  35. . 人民网河北频道. 2019-04-23 [2019-04-25].
  36. . 新浪. 2019-04-23 [2019-04-25].
  37. . 华尔街见闻. 2019-04-23 [2019-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5).
  38.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 . 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 [2017-05-21].
  39. .
  40. . 新浪教育. 2012-06-03 [2018-12-25].
  41. . 新东方在线. 2018-06-06 [2019-05-30].
  42. . 中国教育在线. [2019-05-30].
  43. . 新东方在线. 2019-02-26 [2019-05-31].
  44. . 新东方在线. 2018-06-06 [2019-05-31].
  45. . gaokao.koolearn.com. [2020-06-22].
  46. .
  47. . www.gaokao.com. [2019-06-06].
  48. 教育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0-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30).
  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
  50. 黑龙江高考出分报志愿 2015年起外语听力分不计入 中国新闻网
  51. . 中国宁波网. 2015-07-27.
  52. . www.xinhuanet.com. [2018-06-17].
  53. . www.orz520.com. [2018-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7).
  54. 东南早报. . 福建招考网. [2020-06-14].
  55. . 21世纪教育网. 2017-06-09 [2017-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56. 教育部考试中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7-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6).
  57. 高考将撤奥赛、运动员等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中评网,2014-12-17
  58. . 今日早报. 200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6T23:37:31).
  59. . 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报). 2010-07-28 [2020-04-12].
  60. . [2009-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61. 严格规范招生管理 维护教育公平公正 积极引导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教育部等五部门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2010-11-12
  62. 不少省市缩减高考加分项目,新浪,2012-05-22
  63. . 新浪新闻. 2018-03-21 [2018-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1).
  64. . 凤凰网. 2018-03-21.
  65. .
  66. .
  67. 8类考生具备高招保送资格,高考网,2008-01-03
  68. 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工作的通知,学信网,2014-01-22
  69.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4).
  70. . [201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7).
  71. . 2014-06-08 [2014-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1).
  72. . 21世纪经济报道 (网易). 2016-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8).
  73. 王俊秀 吕昀蔓. . 中国青年报. 2011-06-24 [2011-06-30].
  74. . 中國青年報. 中新网社区. 2011-06-27 [2011-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75. . 上海中学生报· (2268-2271(高招周刊)). 2018-01-05: B1.
  76. . 中国教育在线. [2014-06-12].
  77. . 新华网. 2014-06-20 [201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8).
  78. . 腾讯. [2017-06-09] (中文(中国大陆)‎).
  79. . www.sohu.com. [2017-06-09].
  80. . news.ifeng.com. [2017-06-09].
  81. . 财经网. [2017-06-09] (中文(中国大陆)‎).
  82. . www.rmzxb.com.cn. [2017-06-09].
  83. . n.cztv.com. [2017-06-09].
  84. . www.gaokao.com. [2017-06-09] (中文).
  85. . edu.sina.com.cn. [2017-06-09].
  86. . 浙江在线. [2017-09-12].
  87. . 2017-11-29 [2018-3-19].
  88. 柴丹枫; 魏星. .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8-06-12 [2018-06-12].
  89. . 自由时报. 2018-11-13 [2018-11-14].
  90. . 财新网. 2018-11-08 [2018-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8).
  91. . 澎湃新闻. 2018-11-08 [2018-11-14].
  92. . 新浪微博. [2018-11-30].
  93. .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2018-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30).
  94. . 光明时评. [2018-11-30].
  95. . hznews.hangzhou.com.cn. [2018-12-05T07:26:13Z].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5).
  96. , [2020-06-27] (中文(中国大陆)‎)
  97. , [2014-03-18]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