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

生死佛教術語,乃指有情眾生在世間的出生與死亡兩個接續而輾轉的狀態。也是佛教中說明眾生在一生當中四個過程階段─生、老、病、死中,代表生命的最初始與完結最後的階段,而這兩個階段,正好是上一個生命連結下一個生命,而這樣的循環不止的生死,在沒有因為透過佛法的修行而斷盡一念無明煩惱前,是無法中斷的。[1]

生死的分類

分段生死与變易生死

分段生死(或作分斷生死)指未實證解脫道極果阿羅漢果的一切有情眾生,包括凡夫及已證解脫初果乃至三果的佛法修行者,因為仍有無明煩惱纏縛,不能入無餘涅槃,仍有受後世三界有種子,所以無法出離於三界六道生死,而不斷一世又一世的出生於三界當中,然後壽盡而捨報後又在出生,一次又一次的連續又輾轉的現象,是分段而受生死的,所以稱作分段生死。

變易生死大乘佛菩提初地菩薩以上、或解脫道二乘修行人已證解脫極果阿羅漢果者而回入大乘者,皆有能力入無餘涅槃,而其解脫證境已不受三界之輪迴,故屬不受分段生死。雖然不會有在三界中受生的種子,但由於仍有種子的變異,故說仍有變易生死。而變異生死要至佛地才能斷除。因為佛陀具足一切種智,了知一切有情的所有的心法及心所有法,這個智慧包括了四智圓明──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以及成所作智,一切法界體性皆已具足了知通達,對於分段生死的諸法及能斷分段生死之一切智、變易生死諸法及斷變易生死之一切種智皆悉了知。。[2]

善不善心死差別

瑜伽師地論》描述人臨終時是如此說的:如何是善心死?譬如有一人,將要死時,如能自行憶念生前所作的善事及所修習的功德;或由他人來述說讚歎他的善行善念及正知正見。由此因緣,當下能令其信、進、念、定、慧五個善心所浮現於心,此時此人第六意識了了分明,心中自然祥和快樂。直到彼心念微弱時,善念也就消失了,只留不善不惡之心,直至命終。為何是如此?原因是此時此人第六意識已進入昏昧狀態,對於往昔所修習的福德功德自然無有心力憶念,他人述說也無有功用。如何是不善心死?譬如有一人,將要死時,其人自行憶念生前所作的種種不善之事或所修習的邪知見;或由他人對他的不善行或不正修習來進行述說。由此因緣,當下能令其人貪、瞋、癡、慢等各式煩惱心所浮現於心,此時此人第六意識無明顛倒,我執我愛生起後,對現境起貪戀不捨之情。想己命將終,恐懼怨恨自然現前。直到彼心念微弱時,惡念也就消失了,只留不善不惡之心,直至命終,同善心死一般。再說善心死時,是安祥平靜而死。臨終之時,身心不會感到極大的痛苦。惡心死時,是苦惱驚懼而死。將命終時,有極重的苦痛感受逼迫於身。又善心死之人,臨終之時,由黑暗趨向光明,見到莊嚴的境界。不善心死之人,臨終之時,由光明趨向黑暗,見到恐怖的境界。[3]

參考條目

參考文獻

  1.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3:「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 (CBETA, T19, no. 945, p. 117, b27-28)
  2. 《成唯識論》卷8:「生死相續由內因緣不待外緣故唯有識。因謂有漏無漏二業正感生死故說為因。緣謂煩惱所知二障助感生死故說為緣。所以者何。生死有二。一分段生死。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麁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感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或名意成身隨意願成故。」 (CBETA, T31, no. 1585, p. 45, a11-21)
  3. 瑜伽師地論 (卷1):「云何善心死?猶如有一,將命終時,自憶先時所習善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由此因緣,爾時信等善法現行於心,乃至麤想現行。若細想行時,善心即捨,唯住無記心。所以者何?彼於爾時,於曾習善亦不能憶,他亦不能令彼憶念。云何不善心死?猶如有一,命將欲終,自憶先時串習惡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彼於爾時,貪瞋等俱諸不善法現行於心。乃至麤、細等想現行,如前善說。又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極苦受逼迫於身。惡心死時,苦惱而死。將命終時,極重苦受逼迫於身。又善心死者,見不亂色相。不善心死者,見亂色相。」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生死部》,出自《古今圖書集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