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 (佛教)
愛(巴利文與梵語:),或譯欲、慾、愛欲、貪愛、渴愛等等,字面意思是渴,十二因緣之一。因為得到某種感受(受),對於外境產生需要、不放棄的念頭,希望能夠得到(取),這是所有有情都會產生的基本衝動。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
|
概論
愛可概分為染污愛,與無染污愛。染污愛以貪為體,無染污愛以信為愛。
早期原始佛教理论中,由於對於因緣實況是無常、敗壞、磨滅之法不知,故於六根、六境相緣六識升起引發樂受時,對此現況產生不當之貪著和想像,就是貪愛。北传佛教认为,爱为贪图享乐等境界,但是未能广遍追求,是名为爱。捨受的本性是寧靜的,而這也能成為愛的目標。上座部佛教则主张,對「爱」(境生愛欲)而產生「取」(即追求造作)[1]。
参考文献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諸比丘!何為取?諸比丘!此等有四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諸比丘!以此謂之取。”
- 《清淨道論》「……「色愛」,是色所緣現於眼之視野有欲樂味而樂味轉起時,名為「欲愛」,其〔色〕所緣看為「恒、常」而與常見共轉起時,名為「有愛」,又其〔色〕所緣看為「斷絕、滅亡」而與斷見共轉起時,言為「無有愛」。」(CBETA, N69, no. 35, p. 238, a2-5 // PTS.Vism.567 - PTS.Vism.568)
《瑜伽師地論》:「……常見斷見為依止故。建立有愛及無有愛。」(CBETA, T30, no. 1579, p. 673, c5-6)
前任: 受 |
十二因緣 愛 |
繼任: 取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