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漸

歐陽漸1871年-1943年),鏡湖,四十歲之後改竟無,一般尊稱為歐陽竟無竟無大師,男,江西宜黄人,中國佛学家。是支那內學院的建立者,復興法相唯識學,是現代中國佛教研究之先鋒。

著名的弟子有熊十力呂澂等人;而哲學家唐君毅及其父親唐迪風(唐烺,晚清學者),亦師承自歐陽氏。

其子歐陽格官至中華民國海軍少將。[1]

生平

歐陽漸出身書香世家,其祖父歐陽鼎訓為舉人,至北京考取景山官學教習。其父歐陽暉為道光年間舉人,但在北京數十年,科場失利。中年後,回到家鄉,督辦團練,因而保舉陝西司主政。

1876年,其父病逝,家道中衰。由叔父歐陽昱負責教養成人。歐陽昱是同治年間貢生,長於辭賦,有名士之稱,但同樣科場不利,無法仕進,擔任幕僚及塾師維生。除了養活自己家庭之外,還要負擔歐陽漸一家。

歐陽漸自幼隨叔父歐陽昱讀書,初習詩賦文章,繼習文字考據之學,進而學習曾胡程朱諸家學說與經世之學。1890年,至南昌,考進經訓書院。在此認識桂伯華,從而認識黎端甫梅光羲李證剛等人。桂伯華支追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曾至上海主筆滬萃報館,宣揚維新變法。

1898年,梁啟超離開湖南,至北京推動百日維新,曾舉薦桂伯華接替湖南時務學堂總教習。但在戊戌政變後,慈禧重掌大權,在全國緝捕維新黨人,桂伯華由上海潛回江西故鄉,匿居鄉間,歸向佛法。隨後親赴南京,從楊文會居士問學。桂伯華回到故鄉後,開始宣揚佛教。

佛陀與教育

民國十二年(1923年),歐陽竟無先生在第四中山大學(現稱南京师范大学)做過一次震撼佛教界的講演,講題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需。」

他舉例證明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而是「佛陀對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在康熙、雍正、乾隆的盛世時代,佛法依舊是教育。直到最近兩百多年,清朝中葉嘉慶以後至今,佛教確實已形成宗教[2]

著作

  •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
  • 《大般若經敘》
  • 《瑜伽師地論敘》
  • 《大涅槃經敘》
  • 《俱舍論敘》
  • 《五分般若讀》
  • 《心經讀》
  • 《唯識抉擇談》
  • 《唯識研究次第》
  • 《中庸傳》
  • 《解節經真諦義》
  • 《在家必讀內典》
  • 《經論斷章讀》
  • 《四書讀》

文獻參考

  1. 胡平生; 周先俐. . 獨立作家-秀威出版. 2020-03-01: 21. ISBN 978-986-326-781-2.
  2. 釋淨空. . 《十善業道經大意》. 報佛恩網. 2000-07-01 [2014-01-26]. 現代的佛教總共有五種形式同時存在……第一種、釋迦牟尼佛的教育。這是傳統的佛教,現已很少見。第二種、宗教的佛教。……第四種、哲學的佛教。……

外部連結

  • 首都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 程恭讓. . 圓光佛學學報. 1999年12月, (第四期): 141–191 [2014-01-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