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摩地

三摩地梵文:,),又译三昧三摩提,意譯為等持正心行處,佛教術語,意指專注於所緣境,而進入心不散亂的狀態,皆可稱為三摩地[1],因此又可譯為「」、「[2]、「禪定」。

最早出自婆羅門教奧義書》中,亦為傳統瑜伽修行方式之一,在《瑜伽經八支瑜伽中為第八支。在沙門傳統中也廣泛採用,為佛教所沿用,將持戒、禪定、智慧三者合稱為三無漏學

三昧,即是心一境性[3],精神集中,專注一境而不移動[4]。阿毘達磨論書中將它列為大地法之一,可通於善、惡。

分类

佛教將禪定分為八個層次,包括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無色定。這些定境是越往高處越寂靜殊勝的。在高級禪定中,即使連喜悅、快樂都消失,內心只處於極度寧靜、微妙和殊勝的狀態。

禪那與三昧

禪那與三昧是極為相近的,幾乎可視為同義詞。但是三昧的範圍較大,一切心不散亂的狀態都可以統稱為三昧,但是禪那專指色界禪與無色界禪。

  • 色界禪定
    • 初禪
    • 第二禪
    • 第三禪
    • 第四禪
  • 四無色定

奢摩它與三昧

奢摩他是修行禪那的兩種方法之一,重視心的平靜與相續不動,以三昧成就為其目標。在定義上,它與三昧也幾乎是相同的,只是三昧可以指任何一種心境相續不動的狀況,而奢摩它的定義較為狹義,只能用於修行禪那之上。

禪與禪定

此處所說的禪定與禪宗所說的「禪」不同。現代修禪定者只著重在「定」,一般修定者所著重的通常會儘可能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以得輕安境。如何集中精神?可分為兩種:一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即“生得定”,另一種是因後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即“後得定”。

禪宗的這個「禪」字由於梵文「禪那」(ध्यान)音譯而來,意為「靜慮」、「思維修」、「定慧均等」[5]。它是指經由精神的集中(奢摩他,śamatha,又譯為止、定、禪定、心一境性),以進入有層次冥想(即毗婆舍那)過程。它是佛教很重要而且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稱為三無漏學之一,也是大乘六度波羅密之一。但是禪宗所謂的「禪」非謂修證「四禪八定」的「禪定」,而是六度波羅蜜的第六度-「般若」,亦即指能夠引導學人參究,因而證悟到的本來自性清淨心。

注释

  1. 瑜伽師地論》:「若略說三摩呬多地,當知由總標故,安立故,作意差別故,相差別故,略攝諸經宗要等故。云何總標?謂:此地中,略有四種,一者、靜慮,二者、解脫,三者、等持,四者、等至。靜慮者,謂:四靜慮。……解脫者,謂:八解脫。……等持者,謂:三三摩地,一、空,二、無願,三、無相。復有三種,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復有三種,謂:小、大、無量。復有二種,謂:一分修,具分修。復有三種,謂:喜俱行,樂俱行,捨俱行。復有四種:謂:四修定。復有五種,謂:五聖智三摩地。復有五種,謂:聖五支三摩地。復有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復有金剛喻三摩地。復有有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等三摩地。等至者,謂:五現見三摩鉢底,八勝處三摩鉢底,十遍處三摩鉢底,四無色三摩鉢底,無想三摩鉢底,滅盡定等三摩鉢底。云何安立?謂:唯此等,名等引地,非於欲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欲界不爾,非欲界中於法全無審正觀察。」
  2. 大智度論》:「一切禪定攝心,皆言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
  3.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4:「三摩地,謂心一境性。」
  4.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10:「令心無亂,取所緣境不流散因,名三摩地。」
  5. 《俱舍論頌疏》卷28:「問:何等名為靜慮?答:由定寂靜,慧能審慮,故慮體是慧,定有靜用及生慧慮,故名靜慮。」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