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想定

無想定梵語巴利語),古印度宗教修行禪定的境界之一,在此境界中,去除了思想認知活動,使五蘊中的停止。佛教相信,修行無想定,可得生色界無想天,與滅盡定合稱二無心定,佛教將它列為心不相應行法之一。

概論

在五蘊中,心的認知與思維等作用,稱為,其主要作用為認知到外界事物有不同的[1][2]。經由禪定修行,觀『想』如病如癰如箭,使『想』停止,進入的這個三昧境界,稱為無想定[3]。因為在定中,心與心所法皆不活動,故與滅盡定合稱二無心定[4]。修行無想定,將可投生無想天[5]

生無想天被佛家認為是八難之一。因壽命雖約有五百劫,但障於見佛聞法。許多外道修到一念不生,進入禪定之中,以為就是解脫。修定境的眾生,後世多生於此天。終日在一念不生的定境中。有無法修行佛法的障難。

《俱舍論》認為,無想定是凡夫外道所入的禪定,佛教聖者不會追求無想定,因為無想定非真解脫[6]

考證

由於「想」和「相」古字通假,因此三三昧中的「無相解脫門」有時會被譯為「無想解脫門」、「無想定」。學者楊郁文認為三解脫門之animitta實為觀色等五蘊無常……乃至無我、無我所)之無相,與無想天定境之「無想」(asaṃjñi)、無所覺知不同[7]

註釋

  1.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4:「想,謂於境取差別相。」
  2. 玄奘譯《品類足論》卷1:「想云何?謂取像性。此有三種,謂小想,大想,無量想。」
  3. 《顯揚聖教論》卷1:「無想定者,謂已離遍淨欲,未離上地欲。觀想如病如癰如箭,唯無想天寂靜微妙。由於無想天起出離想,作意前方便故,不恒現行心心法滅性。」
  4. 《大智度論》卷47:「無心三昧者,即是滅盡定或無想定,何以故?佛自說因緣,入是三昧中,諸心、心數法不行。」
  5. 玄奘譯《俱舍論》卷5:「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滅名為無想。是實有物。能遮未來心心所法令暫不起如堰江河。此法一向是異熟果。誰之異熟。謂無想定。無想有情居在何處。居在廣果,謂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如中間靜慮,名無想天。」
  6. 玄奘譯《俱舍論》卷5:「又許此定唯異生得,非諸聖者,以諸聖者於無想定,如見深坑,不樂入故。」
  7. 楊郁文. . 中華佛學學報. 1992, 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