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使比丘

佛使比丘英語:巴利語泰語1906年-1993年),本名Nguam Panitch(泰語),泰國上座部佛教長老,著名佛教僧侶。法號「因陀般若」(Indapanno),意思是「大智慧」(Great Wisdom)。因為發願成為佛陀的侍者,而更名為佛使(Buddhadasa),被尊稱為阿姜(Ajahn),即佛使尊者(Ajahn Buddhadasa)。創建「解脫自在園」(Suan Mokkh)禪坐中心。

佛使比丘尊者德容

生平

1906年5月27日,佛使尊者誕生於泰國南部素叻他尼府猜耶縣本里安鎮,祖父是福建人,父親许祥是位商人,母親是泰國人,他是家中長子,另有一位弟弟。

20歲時入寺出家,法號「因陀般若」(Indapanno),意思是「大智慧」。1928年至1932年在曼谷求學,後來發願生活在大自然中,以探討佛法。於是他離開曼谷回到家鄉猜耶縣,在弟弟及其他道友的支持下,於森林中成立禪坐中心,即今「解脫自在園」的前身。

誓為佛使

不久,暹羅立憲革命成功,推翻君主集權制度,實施民主立憲,他一方面有感於泰國佛教泥古不化,部分僧侶鑽營名利不事修行,一方面接受現代思潮,強調思辨理性,他曾評論說:「我們要把這次革命事件,當成轉向新時代的前兆,我們必須盡一切力量糾正和改進各種事情。」於是在佛前自誓:「我誓以今生此身獻給佛陀。我是佛陀的侍者,佛陀是我的主人。 因此,我更名為『佛使』(Buddhadasa)。」

大自然的智慧

尊者自1932年成立解脫自在園開始,至1993年圓寂為止,大半生都在森林中度過,他認為修法必須選擇自然的環境,因為森林是心靈全新感受的泉源。例如與一隻公水獺不期而遇,他依照佛陀的教誨思惟,使自己不致在驚嚇中逃走或退縮,而能繼續保持冷靜;在寂靜的深夜裡獨處,更使他一再觀察恐懼如何生起,終於能克服恐懼的幻覺,內心生起智慧而能不憂不懼;於空曠的地方獨自結跏趺坐,即使只有一件衣服的保護,他也能集中精神自我訓練。他堅信這種培養定和慧的方法,是在人煙稠密的地方無法做到的,只要隨時保持清明的心智,不論閱藏或修行都能事半功倍。

於大自然中,他觀察到萬事萬物本來如是,一切都只是緣起,包括生、老、病、死也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只是「自然」,只是「法」,他最常講的一句話是:「如是!如是!」晚年生病時,他對來為他治病的醫生說:「自然本身就會治療它自己,『法』會使它的病痊癒,醫生的角色是當病人體力不支時,幫忙維持體力,而其他就得託付自然了,如此我們將對自己所遭受到的一切感到滿足,而不再多求。」也對要送他就醫的弟子說:「佛弟子不該背著色身逃離死亡。」他以身教教導弟子要保持正念,準備死亡。他對自然的體悟,充分表現在對自己生命的態度上。

關懷人類生命的安頓

尊者終其一生殫精竭慮要建立和詮釋原始佛的純正要義。他精研巴利三藏(尤其是經藏),再根據教法修行,然後把所證得的滅苦方法開示給眾生,他的目標是要為目前及未來的研究與修行,制訂一完整的參考體系。他的方法,總是那麼合乎科學、直截了當、實際可行。

雖然他只受過十年的正式教育和初級的巴利語教育,卻榮獲泰國各大學頒贈六個榮譽博士學位。他的著作和演講紀錄,擺滿了泰國國立圖書館的一個房間,影響著所有認真修行的泰國佛教徒。

泰國社會中的進步派,尤其是年輕人,深深受到他的教法和大公無私的典範所啟發。自從一九六○年代以來,教育、社會福利和農村發展等各界的推動者和思想家,都在接受著他的教法和開示。就如在一九六六年,泰國政府濫用權力,實行專制,甚至派兵鎮壓遊行示威的大學生, 尊者見到這種情況,認為在位者沈溺於追逐名利、權力,社會上倫理道德意識模糊,這些問題產生,是源於在西方教育制度下,學生所學到的只有學問而沒有智慧。於是他每週於電台廣播弘法演講「斷尾狗的教育」,以斷了尾巴的狗比喻說明教育制度美中不足之處,並強調教育的重要性與影響性,喚醒大眾重新思考教育的問題,以求根本解決之道。

尊者一生堅持著三個心願:

  1. 教導人教破除自私;
  2. 希望每個宗教都能互相瞭解;
  3. 希望每個宗教徒都能進入其信仰的核心。

自從成立解脫自在園以來,他研究了佛教的一切法門,並涉獵其他宗教,這種興趣著重在實務上的體驗,而非學術上的研究。他從不站在佛教的立場抨擊別的宗教,反而強調各個宗教的信仰者要思惟該宗教的精髓,將該宗教的真正精神活出來。因為他認為每個宗教的產生都是要解決人類的痛苦,若人能進入該宗教的核心,人自然就能解決他自己的痛苦。另外,他也認為世界上有些戰爭是由宗教引起的,根源在各宗教間彼此並不瞭解。所以他有意整合一切具有宗教情操的人們,共同奮鬥摧毀私心,以挽救全人類。這種開闊的胸襟,為他嬴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和學生的敬仰,包括基督教、回教、印度教和錫克教等各教教徒。

1993年5月25日,尊者因腦溢血而昏迷,身體情況由此轉壞,於7月8日圓寂,9月29日荼毗,享年87歲。臨終前他留下遺書:「我要依循聖戒來處理我的身體。」在他生病之前,最常開示的主題就是「涅槃」,他宣說涅槃是貪、瞋、癡的止息,也是人人所應追求的最高境界,他如此解釋涅槃:不再有「我」、「我所有」的執著,不增不減,心寂靜安樂。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