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際
字源
梵语有三個基本意思,第一,用於數值,是指一個很大的數目,又譯為俱胝,或拘胝等。俱胝的大小有許多不同說法,有十萬、百萬、千萬等等。第二個意思,指空間的頂端,邊際。第三個意思,則是指時間的分割,過去、未來等,可指時間的邊際。
在《雜阿含經》中,梵语被漢譯為本際,指過去時間的邊際,事物在過去時間中的最初原因,又稱前際。因為釋迦牟尼認為過去時間可無限延伸,無有邊際,又稱無始。即巴利语,菩提比丘在英譯《相應部》時,譯為第一因(first point)[1][2]。
也可以用來指未來時間,稱未來際(,或pacchima-koṭi)或後際,指未來時間的邊際,事物的最終結果。
龍樹在寫作《中論》時,以,造了一個梵文新字,這個字包括了過去()與未來()二者,用來表示時間本身無始無終,被漢譯為本際。在〈觀本際品〉中,龍樹援引《雜阿含經》中「無始生死」的說法,稱眾生的生死沒有第一因,也沒有最終結果,也不存在中間[3]
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中使用數次本際,有不同的意思,與《雜阿含經》所說的本際,是不同單字。舉例而言,「為本際作證」一句中的本際[4],其梵文為,即的複數形式,是在本際加上真實(梵語:),形成實際(梵語:)這個複合名詞,其字面意思為最真實,最極致的真實,或最真實的教說,鳩摩羅什譯為實際,意指涅槃。
概論
在《雜阿含經》中,本際是最初起源,第一因的意思。釋迦牟尼認為,眾生的生死沒有起源,不知苦的起源,因此長受輪迴[5]。
尊崇自在天的外道,認為大自在天為宇宙的最初起源,以大自在天為本際。
大乘佛教中,如來藏學派認為,如來藏為一切眾生的起源,以如來藏為本際,又稱真際、真如、實際。在佛教中,實際可以指對於法性的真實證悟,因為無法再超越於此,故稱為際(梵語:)。阿羅漢依實際而住,因此實際也可以被當成涅槃的同義詞[6]。實際這個譯名來自鳩摩羅什,在鳩摩羅什之前,有各種不同的譯法。如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中,「為本際作證」一句中的本際[7],其梵文即為實際,意指涅槃,特別是二乘的涅槃。
逸事
五比丘中的阿若憍陳如,曾被譯為了本際。因其姓憍陳如(),又稱憍憐、拘鄰,意譯火器,其發音與本際()相近,因此早期譯師,如竺法護,認為可意譯為初知、已知、了教、了本際、知本際,在唐代後,至印度留學的僧人增多,普遍认识到這種譯法是誤譯[8][9]。
註釋
- 《雜阿含經》卷34〈937經〉:「眾生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繫其頸,長夜生死輪轉,不知苦之本際。』」此經對應於《相應部》〈無始相應〉第13經。
- 《別譯雜阿含經》卷16〈330經〉:比丘當知,生死長遠,無有邊際,無有能知其根源者,一切眾生皆為無明之所覆蓋,愛結所使,纏繫其頸,生死長途,流轉無窮,過去億苦無能知者,譬如恒河流入四海。
- 《中論》:「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生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若無有始終,中當云何有?是故於此中,先後共亦無。 」
- 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復次,須菩提!魔事一起時,令深學菩薩為本際作證,便墮聲聞中,得須陀洹道,如是菩薩摩訶薩當覺知魔為。」
- 《雜阿含經》卷34〈940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眾生無始生死,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諸比丘!於意云何?若此大地一切草木,以四指量,斬以為籌,以數汝等長夜輪轉生死所依父母;籌數已盡,其諸父母數猶不盡。諸比丘!如是無始生死,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是故,比丘!當如是學:『當勤精進,斷除諸有,莫令增長。』」
- 《大智度論》卷32:「實際者,以法性為實證,故為際。又如阿羅漢,名為住於實際。」
- 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復次,須菩提!魔事一起時,令深學菩薩為本際作證,便墮聲聞中,得須陀洹道,如是菩薩摩訶薩當覺知魔為。」
- 光宅法華《法華經義記》:「憍陳如是外國姓,此方無翻。」
- 窺基《觀彌勒菩薩上兜率天經贊》:「舊經或云『尊者了本際』,或云『解無智』,皆得『阿若多』義,不正得名;又不解『憍陳那』之姓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