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

中觀梵語转写:),大乘佛教術語,以觀察中道作為修行。其思想起源於《雜阿含經》,即八正道中的正見龍樹著《中論》以此為理論核心,為中觀派的核心思想與修持方法。

概論

中觀的漢語譯名,源自嘉祥吉藏,用以翻譯梵語,其舊譯為中道

梵文中,Madhyamaka,源自於形容詞madhya(中、中間)的最高級-ma,加上詞尾-ka,名詞化之後所形成的單字,意思是中道、最中,或至中。釋迦牟尼佛中道來形容他傳授的教法[1][2][3],龍樹寫作的《中論》中,將中道歸納為遠離生滅、斷、一異、來去等二邊,又稱八不中道[4][5][6],又譯為毗婆舍那,為觀察、思維之意[7],以智慧觀察與抉擇,即是觀[8]般若經中,以智慧為觀察中道之依[9][10]嘉祥吉藏認為,以觀察中道,作為修證的方法,即是中觀[11][12],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見[13]

根源於《雜阿含經》與大乘佛教般若經傳統,龍樹撰寫《中論》來闡述中觀思想與修證,提出二十七觀,以此來評破外道與其他學派的理論[14]。龍樹認為,以般若慧觀察一切,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緣生,皆是假名,皆是空[15][16],了解一切法無自性[17][18][19],就能夠了解世俗諦,因此遠離顛倒戲論,得知正確真實的因緣法,證入勝義諦。由中觀,得致正見[1][20],得致涅槃[21][22]

龍樹寫作了一系列中觀書籍,如十二門論迴諍論大智度論等,其弟子提婆也寫作百論,完備了中觀思想,在大乘佛教中極受重視。藏傳佛教傳統上認為,所有討論中觀的書籍,如《入中論》等,都可以被稱為中觀論,但以龍樹所著《中論》為根本,稱其為《根本中觀論》。

後世許多學派繼承龍樹的想法,並加以開展。龍樹思想的主要繼承者為中觀派,以中觀立宗,以一切法自性空為主要見解。其他主要學派,如瑜伽行唯識學派如來藏學派,也各自根據自身宗義解釋中觀。中觀學說因此形成大乘佛教重要的討論課題之一。

中觀學派

中觀學派認為,龍樹在《中論》中,將《雜阿含經》的緣起、中道,《般若經》的假名空性,融合貫通為一[15][23][24]。在《大智度論》中,也多說此理[25]

緣起,在《雜阿含經》的定義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細說則分為十二緣起支[26]。緣起甚深,難見[27]。因有為法皆為因緣生無常無我無相,因此為無自性空[28],無自性即是畢竟空[29][30],所以一切法的本體皆是空,為涅槃實相。

義淨認為,中觀意指,世間之事物,在世俗諦看來雖似為實有,於勝義諦觀察皆為空,其自性為虛幻[31]

中觀與般若

《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由此可知般若是中觀的先決條件。若無般若慧又有何現量的中觀可言?《心經》與中觀皆是大乘法。

中觀與唯識

佛教中瑜伽之意即是相應,窺基大師所著的《成唯識論述記》中有五種的瑜伽:與境、行、理、果、機相應[32]

漢傳佛教

竺道生

鳩摩羅什門下的竺道生認為,十二因緣中道,觀十二因緣非斷、非常為中觀,由中觀方可見佛性[33]

天台宗與中觀

天台智顗大師在《摩訶止觀》中,將龍樹《中論》歸納為「空、假、中」三諦,提出次第三觀(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中道第一義觀),作為修行方法[34],而終歸於圓頓止觀。

藏傳佛教

薩迦派,將中觀分為,大中觀、應成中觀與離邊中觀三者。

註釋

  1. 《雜阿含經》卷10〈262經〉:「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
  2.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68:「為著我者說無我道,為著法者說法空道,著二邊者為說中道,為迷亂者說止觀道令不迷亂,為戲論者說真如道令不戲論,著生死者說涅槃道令出世間,為迷塗者說正直道令遠邪路。天王!是名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知邪正路,獎導有情令得出離。」
  3. 《大智論論》卷26:「如〈迦葉問〉中,佛說:『我是一邊,無我是一邊,離此二邊,名為中道。』」
  4. 《中論》卷1:「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5. 《大智度論》卷5:「如說諸法相偈:『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因緣生法,滅諸戲論,佛能說是,我今當說。』」
  6. 《大智度論》卷6:「非有亦非無,亦無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
  7. 《瑜伽師地論》卷77:「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
  8. 《慧苑音義》:「毗鉢舍那,此云種種觀察,謂正慧決擇也。」
  9.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172:「世尊!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中道,令失路者離二邊故。」
  10. 《大智度論》卷43:「何等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者,是一切諸法實相。……復次,常是一邊,斷滅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為般若波羅蜜。」
  11. 《三論玄義》:「因中發觀,由觀宣論,要備三法義乃圓足也。」
  12. 印順《中觀今論》第四章〈中道之方法論〉:「用觀察的方法去觀察中道,即中觀;用論證的方法來論證中道,即中論。中觀與中論,同為研求發見中道的方法。然而,無論是觀察或論證的方法,都不是離開中道──真理,憑自己的情見去觀察論證的。觀察與論證的法則,即為中道諸法最高真理;為中道本有的──法性,必然的──法住,普遍的──法界,我們不過順著中道──最高真理的常遍法則, 而觀察探求,去發見諸法的真理──中道。所以論證與觀察的方法,都是中道的。」
  13. 印順《中觀論頌講記》:「中是正確真實,離顛倒戲論而不落空有的二邊。觀體是智慧,觀用是觀察、體悟。以智慧去觀察一切諸法的真實,不觀有無顛倒的「知諸法實相慧」,名為中觀。《阿含經》八正道中的正見(正觀),就是這裡的中觀。正就是中,見就是觀,正見即中觀,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14. 印順法師. . : 1 [2013-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6). 聖龍樹承受了初期大乘,主要是「般若經」的 「大分深義」,直探阿含經的本義,抉擇阿毘曇,樹立中道的性空(唯名)論。
  15. 《中論》卷4:「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青目釋:「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屬眾因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離有無二邊故名為中道。是法無性故不得言有,亦無空故不得言無。若法有性相則不待眾緣而有,若不待眾緣則無法,是故無有不空法。」
  16. 《大智度論》卷6:「如偈說:『因緣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說中道。若法實有,不應還無,今無先有,是名為斷。不常不斷,亦不有無,心識處滅,言說亦盡。』」
  17. 《中論》卷1:「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由無生法(如來藏)而生)。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以無自性故,他性亦復無。」
    青目釋:「若從自體生,則一法有二體,一謂生,二謂生者,若離餘因從自體生者,則無因緣,又生更有生生則無窮,自無故他亦無。」
  18. 法尊譯《七十空性論》:「以此一切法,皆是自性空,故佛說諸法,皆從因緣起。」
  19. 《大智度論》卷31:「空,破一切法,唯有空在。空,破一切法已,空亦應捨。已是故,須是空空。復次,空緣一切法,空空但緣空。」
  20. 《雜阿含經》卷12〈297經〉:「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緣無明故有行。」
  21. 《中論》卷4:「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22. 《迴諍論》〈釋上分第四〉:「又我所說,不違世諦,不捨世諦。依世諦,故能說一切諸法體空;若離世諦,法不可說。佛說偈言:『若不依世諦,不得證真諦;若不證真諦,不得涅槃證。』」
  23. 後魏三藏毘目智仙共瞿曇流支譯《迴諍論》:「空自體、因緣,三一中道說,我歸命禮彼,無上大智慧。」
    法尊譯《迴諍論》:「佛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敬禮佛世尊,無比最勝說。」
  24. 《大智度論》卷6:「復次,觀一切法: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無相,非有作非無作;如是觀中,心亦不著,是名甚深法。如偈說:『因緣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說中道。若法實有,不應還無,今無先有,是名為斷。不常不斷,亦不有無,心識處滅,言說亦盡。』於此深法信心無礙,不悔不沒,是名大忍成就。 」
  25. 《大智度論》卷6:「諸法從因緣生,無自性,如鏡中像。如偈說:『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有。譬如鏡中像,非鏡亦非面,亦非持鏡人,非自非無因。非有亦非無,亦復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以是故,說諸法如鏡中像。 」
  26. 《雜阿含經》卷12〈293經〉:「何處有我為彼比丘說法?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所謂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
  27. 《雜阿含經》卷12〈293經〉:「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因集故苦集,因滅故苦滅,斷諸逕路,滅於相續,相續滅滅,是名苦邊。比丘!彼何所滅?謂有餘苦,彼若滅、止、清涼、息、沒,所謂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滅、涅槃。」
  28. 《大智度論》卷22:「有為法無常,念念生滅故,皆屬因緣,無有自在,無有自在故無我。無常、無我、無相故心不著,無相不著故,即是寂滅涅槃。以是故,摩訶衍法中,雖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一相,所謂無相,無相即寂滅涅槃。」
  29. 《大智度論》卷74:「此中說,離是二邊說中道,所謂諸法因緣和合生,是和合法,無有一定法故空。何以故?因緣生法無自性,無自性故即是畢竟空。是畢竟空,從本已來空,非佛所作,亦非餘人所作,諸佛為可度眾生故,說是畢竟空相。是空相,是一切諸法實體,不因內外有。是空相,有種種名字,所謂無相、無作、寂滅、離、涅槃等。」
  30. 後魏三藏毘目智仙共瞿曇流支譯《迴諍論》〈釋初分第三〉:「此法若是因緣生者,生故得言一切法空,得言一切皆無自體。以何義故?知因緣生法無自體。若法一切皆因緣生,則一切法皆無自體。法無自體則須因緣。若有自體,何用因緣?若離因緣,則無諸法。若因緣生,則無自體。以無自體,故得言空。如是我語,亦因緣生。若因緣生,則無自體。以無自體,故得言空。以一切法因緣生者,自體皆空。」
  31. 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1:「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斯並咸遵聖教。」
  32. 《成唯識論述記》卷2:「述曰。言瑜伽者名為相應。此有五義故不別翻。一與境相應。不違一切法自性故。二與行相應。謂定惠等行相應也。三與理相應。安非安立二諦理也。四與果相應。能得無上菩提果也。五得果既圓利生救物。赴機應感藥病相應。」(CBETA T43 No. 1830, p. 272, c6-18)
  33. 梁代寶亮等集《大般涅槃經集解》卷54:「道生曰:『十二因緣為中道,明眾生是本有也。若常則不應有苦,若斷則無成佛之理。如是中道觀者,則見佛性也。』」
  34. 《摩訶止觀》卷5:「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緣所生法,是為假名,假觀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說即是空,空觀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觀。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一心三觀,歷一切法亦如是。」

参考资料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