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祠堂,是一种基于東亞文化圈傳統民间信仰的半宗教设施,其主要用于供奉祭祀神祇祖先或者先賢、烈士,采用廟堂式建筑形式。朝鮮半島的祠自三國時代由中國傳入,在高麗時代逐漸普及開來,在朝鮮時代達到繁盛,但現今較為少見。

祠往往是社会公众为共同祭祀和供奉广受尊崇的人物而修建。如明代时,滕縣百姓為紀念在当地为官清廉而即将去京城赴任的趙邦清,為他修建了生祠,“黃童白叟,羅而拜之”。其中忠烈祠是為歷代褒揚忠義精神,建祠追祀為國殉難忠臣烈士之處,祠名「忠烈」。台灣的忠烈祠為中華民國政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所建。依中华民国內政部所頒布《忠烈祠祀辦法》,於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所在地設置忠烈祠,中央政府所在地則設首都忠烈祠,由總統主祭。此外又有供奉義民義民祠

其他例子有医圣祠南阳武侯祠五公祠:位于海南琼山国兴街道。“五公”是指唐宋两代被朝廷贬低来海南的五位历史名臣,即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纲赵鼎及宋代大学士李光胡銓。他们万里投荒,不易其志,为海南岛的文化教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海南人民历代建祠祭祀他们。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雷琼道道台珠采修建海南第一楼纪念“五公”,故名五公祠。

  • 衢州徐偃王庙:韩愈在《衢州徐偃王庙碑》載:“开元初,徐姓二人相属为刺史,帅其部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乃命因故为新,众工齐事,惟月若日,工告讫功,大祠于庙,宗乡咸序应。是岁,州无怪风剧雨,民不矢厉,谷果完实

由於祠、廟性質相近,而一些設立時為紀念先賢的祠,後世也會被信眾視作祈福避凶之用,所祭祀的對象也被視為神祇,故有時會混用。一些供奉儒教道教佛教或民间信仰中的神佛、圣人的场所也以祠為名,如黃大仙祠

供奉祖先的宗祠,現在一般通稱祠堂

参见

参考资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