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英語:;義大利語:;德語:)是一種威权的極端民族主義形式[1][2][3],其特點是獨裁的公權力,強大的社會和經濟统一执行力,以及強制鎮壓反對意见[4]。法西斯主义在20世紀初的歐洲政治中有着显著的地位[5]。 第一次法西斯運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意大利王國出現,然後傳播到其他歐洲國家[6] 。法西斯主義反对馬克思主義、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以及民主主义,因此被放置在傳統左右翼政治光谱中的極右翼。[7][8][9][10]
政治系列 |
法西斯主义 |
---|
主題 定義 · 經濟 法西斯主義與意識形態 全球法西斯主義 · 象徵 |
人物 貝尼托·墨索里尼 阿道夫·希特勒 何塞·安東尼奧 安特·帕維利奇 伊塔洛·巴爾博 科诺留·泽列亚·科德里亚努 File:Horia Sima.jpgg 霍利亚·西马 喬瓦尼·秦梯利 加布里埃爾·鄧南遮 朱塞佩·博塔伊 加萊阿佐·齊亞諾 阿基萊·斯塔拉切 中野正剛 荒木貞夫 大川周明 北一輝 奧斯瓦爾德·莫斯利 萊昂·德格勒爾 埃奧因·奧達菲 特菲克·姆博利雅 薩拉希·費倫茨 File:Davud Monshizadeh 1.jpg 達武德·蒙西扎德 維德孔·吉斯林 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 迪米特里耶·洛蒂齊 普利尼奥·薩爾加多 康斯坦丁·羅扎耶夫斯基 阿巴·阿希米爾 亞德里安·阿坎德 米蘭·斯托亞迪諾維奇 約瑟夫·蒂索 維納亞克·達莫德爾·薩瓦卡 威廉·達德利·佩利 豪爾赫·岡薩雷斯·馮·瑪雷思 馬克西米利亞諾·埃爾南德斯·馬丁內斯 佐爾坦·博薩德彌 File:Maurice Bardèche.jpg 莫里斯·巴德什 |
著作 |
政治主題 |
法西斯主義者视第一次世界大戰为一場革命,它為戰爭、社會、國家和技術的性質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全面戰爭的出現和社會的全面動員,打破了平民與戰鬥人員之間的區別。“軍事公民身分”出現了,即所有公民都在戰爭期間以某種方式參與軍事[11]:140-141[12]。這場戰爭導致了一個強大的國家的崛起,這個國家能夠動員數百萬人在前線服務,提供經濟生產和後勤支持他們,並擁有前所未有的權力干預公民的生活[11]:140-141[12]。
法西斯主義者認為,自由民主已經過時,並認為在一個極權主義的一黨制國家中完全動員社會是必要的,以使國家為武裝衝突做好準備,並可有效應對經濟困難[13]。這樣一個國家由一個強大的領導者——如獨裁者和由執政的法西斯黨成員組成的軍事政府——来領導,以建立民族團結、維護一個穩定有序的社會[14]。法西斯主義拒絕斷言暴力本質上是消極的,並將政治暴力、戰爭和帝國主義視為可以實現民族復興的手段[15][16][17][18]。法西斯主義者主張混合經濟,其主要目標是通過保護主義和干涉主義的經濟政策實現國家經濟自給自足[11]:188-189。极端形式的法西斯主义者则通常持有“种族纯净”或“优等民族”的信仰,通常与种族主义或偏见的某种形式相呼应。这种“纯净”的思想会驱动法西斯政府将视为外人的群体驱逐出境,屠杀,强制绝育或是种族灭绝[19][20][21]。
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很少有政黨公開稱自己為法西斯主義者,而現在這個詞通常被政治對手貶義。新法西斯主義或後法西斯主義的描述有時更正式地用於描述極右翼的政黨,其意識形態類似於或植根於20世紀的法西斯運動[22][23]。
定義
政治意識形態 |
---|
系列條目 |
思想流派 |
政治光譜 |
統治體制 |
|
历史上,史学家,政治学家及其他学者曾长期争论法西斯主義一词的确切定义[25]。不同的學術團體對法西斯的定義也有不同,許多定義被批評是描述過度寬泛或者過度狹隘[26][27]。
目前的学术共识是,法西斯主義,尤其是掌權的法西斯主義,從歷史上就一直攻擊共產主義,保守主義和議會自由主義,并主要是從極右翼那裡獲得支持[28]。
史学家史丹利·佩恩給出了法西斯主義的一種普遍定義,这套定义也被許多著作认为是评判法西斯主義的標準,主要包括這些方面:
- “法西斯式的否定论”:反自由主义、反共主義及反保守主义;
- “法西斯式的目标”:建立民族主義專政以調節經濟結構,並在現代、自決的文化中轉變社會關係,最终將國家擴展為帝國;
- “法西斯式的作风”: 浪漫象徵主義的政治美學,大規模動員,對暴力的積極看法以及對男性氣概,青年和超凡魅力獨裁統治的提倡。[29][30][31][32]
《世界法西斯:一歷史百科全書》定義法西斯主义為[11]:2:
根據法西斯的跨國比較及世界史研究總結出的定義,通用、泛型的法西斯主義有三項核心要素:極致民族主義、革命、及复兴[11]:2。
極致民族主義
極致民族主義是法西斯主義絕對根本,因此極致民族主義和傳統民族主義的概念完全不同[11]:2。西方現代意義的民族主義根據的是“公民”的國籍概念,此公民的國籍源於公民權和永居權利的賦予法律程序,此權利賦予亦包括對未同化族裔或宗教人群。極致民族主義則認為這樣以“公民”為基底的概念是“機械”及無內涵的。移民僅僅拿到護照或甚習得了國家語言而取得國籍是機械且空洞的[11]:2。
法西斯主義的極致民族主義核心概念則提倡一種“有機”、“種族”或“整合”的國籍性概念,強調國家民族認同的首要地位,對同質性文化、共享歷史、或民族的歸屬感。極致民族主義認為這歸屬感遭到個人主義、消費主義、大規模移民、寰宇主義(世界主義)、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多方破壞。[11]:2
法西斯主義意識形態建立此民族概念之上:民族是一種超越個人之上的、有活生生歷史及天命:作為一活生生的有機體,民族能茁壯成長、死亡、或復興再生。
革命
法西斯主義者宣稱為扭轉民族衰败並開創民族復興,是革命鬥爭事業來建立後封建、後自由主義及後蘇維埃的秩序。根據此定義,歷史上在世界各地雖有程度不一的法西斯主義組織及活動,在政府政權上僅有兩個國家可以無誤的定義為法西斯政權:法西斯義大利和第三帝國。在法西斯主義革命內容及政策立場上差異頗大,因此需要建立法西斯國際來誘發不僅僅是個別國家的再生及復興,也包括歐洲的再生及復興[11]:2-3 。
复兴
法西斯主義的目標在於將社會轉變為民族共同體再生及复兴的基礎,創造新民族性格及新國民。法西斯主義复兴民族的作法包括破壞現有的民主政治系統、廣泛部署高度入侵性的社會工程、政治儀式的精心展示、領導者迷眾、等等,都為法西斯義大利和第三帝國共享的特點[11]:3 。民族复兴神話的含糊不清本身,是法西斯主義運動能廣招各種不同社會背景的人所支持的要點[11]:3 。复兴神話,營造宗教情感和預感現實以注入超脫意涵,法西斯主義對民族共同體的歷史賦予了靈性,因此在法西斯主義取得權力後運動,將傾向建立一「政治宗教」將民族和國家神聖化,以此建立新秩序。這種透過魅力領袖、壯觀展示、政治儀式等等的政策,使得自由民主社會有的「公民宗教」儀式方面的作法,相形之下顯得蒼白無力[11]:4 。
其他定義
贝尼托·墨索里尼定義法西斯主義為右翼的集體主義意識形態,反對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民主和个人主义。他宣稱[33]:
即使假定19世紀是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民主的世紀,這並不表示20世紀也必須是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民主的世紀。政治原理會消失,國家則會繼續存在。我們能相信這將是一個權力的世紀、「右翼」的世紀、一個法西斯的世紀。如果19世紀是個人的世紀(自由主義意味著個人主義),那我們能相信這將是一個「集體」的世紀,也因此必然是國家的世紀。
罗伯特·帕克斯顿对于法西斯主义的定义在近年来获得比较多的支持:
法西斯主义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政治行为的形式,有着显著的社会衰退、羞辱、和受害心理,并以对于统一、力量、和纯正的崇拜加以补偿之,在这种社会里以群众为根基的激进民族主义政党与传统的精英份子连结—虽然并不稳定但仍有效的互相合作,抛弃民主自由并追求暴力,以及没有道德或法律限制的内部清洗和外部扩张的目标。
法西斯的主張既是政治性的也是經濟性的,學者們研究這些成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汉娜·阿伦特的研究主要是專注於政治上的,認為那些通常視同法西斯主義的政權(如納粹主義),是屬於更大層面的極權主義[34]。聖何塞州立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塞耶·沃特金斯(Thayer Watkins)則認為法西斯主義是與社團主義相連結的,社團主義強調國家對於經濟的壓抑,沃特金斯認為全世界大多數的政府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社團主義的成分[35],他認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只不過是大萧条時期普遍出現的社團主義國家之一,他認為當時其他不同的政治系統如西班牙、阿根廷和美國也都是社團主義國家。
梅里厄姆·韋伯斯特詞典定義法西斯主義為「一種政治哲學、運動、或政權(如同黑衫黨),將國家和種族的地位置於個人之上,並主張一個中央集權化的專制政府,由獨裁領導者所率領,嚴格的經濟和社會組織化,並強力鎮壓反對勢力」[36]。
《大英百科》對法西斯主義一詞的定義則是:「個人的地位受制於集體——例如某個国家、民族、种族或社會階級之下的社會組織。」[37]法西斯主義通常結合了社團主義、工團主義、獨裁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军国主义、反无政府主义、反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38]、反共产主义、和反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法西斯主義可以視為是極端形式的集体主义,反對个人主义。
历史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在德國和意大利以外的法西斯運動的特色是其政治力量的薄弱及廣泛的邊緣化[11]:20。法西斯主義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挫敗各地有不同的因素,但都有一共同的問題:能搞革命性的民族主義政治方案來建立新秩序的政治空間太小,各國都有保守、自由、或者是共產(俄羅斯)的政治系統,而這些政治系統當時在結構相對穩定。在德國和義大利以外,法西斯者雖未取得政權,但仍有一些進展[11]:21。
戰間期
英國,法西斯聯盟(BUF)在1934年的會員人數曾達到5萬人的歷史高峰[11]:21。
愛爾蘭藍衫黨內部最激進的成員跟隨其法西斯領袖艾歐因·歐達菲,在1935年成立了全國企業黨,但對當局時事除了在這新成立的國家增加政治不確定性之外,少有影響[11]:21。
在捷克、波蘭、比荷盧聯盟有些許法西斯運動及群體,或走義大利法西斯路線(1920年代),或走德國納粹路線(1930年代),但都受到邊緣化而未成氣候。這些法西斯運動及群體當中,在歷史上有取得顯著性的,僅有後來在德國納粹佔領後的通敵政黨(collaborationist party),包括挪威的全国团结党,荷蘭安東·姆塞爾特[39]的荷蘭國家社會主義運動,以及比利時德盖尔的雷克斯党,這些個人和團體只有在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才變成是公開的法西斯者[11]:21。
一般保守威權政權對法西斯較友好,而其實法西斯主義的民粹衝動使其成為威權保守主義(及其社會精英支持者)的對手。
葡萄牙獨裁者安東尼奧·德奧利維拉·薩拉查在打擊及鎮壓普雷圖的葡萄牙国家工团不手軟[11]:21。
二戰
在維希法國菲利普·貝當統治下,真正的法國法西斯主義份子如雅克·多里奧特等並無法成為執政群體的一員,而主要待在德国佔領區。
拉脫維亞執政的農民聯盟領導人卡尔利斯·乌尔马尼斯,在建立威權政權後就打壓法西斯主義的雷十字來解決政治危機[11]:21。
匈牙利王國執政的右翼攝政霍爾蒂·米克洛什的威權政府,在1938年薩拉希·費倫茨及其更極端右翼的箭十字黨開始受到歡迎時就馬上把薩拉希·費倫茨關起來[11]:21,1944年10月霍尔蒂被納粹德國推翻後箭十字黨掌控匈牙利。
拉丁美洲
法西斯主義在二次大戰期間受到壓制的發展模式同樣出現在拉丁美洲[11]:22。
在巴西,執政的热图利奥·瓦加斯鎮壓並摧毀了在歐陸之外最大規模的法西斯運動,巴西整合運動。該法西斯運動是由普利尼奧薩爾加多所領導,他使這運動有了老練的意識形態內涵、歷史復興遠見、及精密組織結構。作為法西斯主義「政治宗教」,巴西整合運動在1934年取得20萬以上的成員,但仍不敵國家軍隊的打擊[11]:22。
智利國家社會主義運動在1938年的政變中由軍政府輕易弭平[11]:22。
在拉丁美洲其在地區,不同形式的軍事獨裁及民主機構在兩次世界大戰當中維持政權,多數並沒有受到民粹民族運動的影響[11]:22。
法西斯主義在阿根廷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取得不同於世界走向的斬獲,阿根廷的庇隆主义以國家復興和民族解放路線,將拉美政治統治的特色(軍政府及個人獨裁)和義大利法西斯主義的特點相結合,如國族主義、軍事主義、工會主義、民粹主義、復興新秩序的詞藻及民族國家再生[11]:22。
亞洲
法西斯主義在兩次大戰間的亞洲亦有不少發展,是世界法西斯主義大規模受挫的另一例外。
中華民國
蔣中正對義大利法西斯及德國納粹政權的有紀律的民族主義的鍾情,對展示不停的青年熱血印象深刻,對當時兩種運動提供官方的支持:藍衣社及新生活。蔣中正的目標是要把真實的民族主義及革命熱情灌入在其中國國民黨政權[11]:22。雖然這兩項運動,和後來1937年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差異,代表了民族主義政權由上位層倡導法西斯主義、將群眾革命化的一個獨特例子[11]:22,於《世界法西斯百科全書》中,關於〈中國〉的條目主張,藍衣社在定性分類上應視為是「法西斯主義風格的」(英語:)而非是「法西斯的」(英語:)。即將法西斯主義與蔣中正希望以民族主義導入中國國民黨政權劃上等號,是有爭議的。[40]:128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前,在蔣中正倡導下,中國國民黨黨員成立的藍衣社(自稱為復興社)、CC系(Central Club,即中央俱樂部)、中國文化學會和中國文化建設學會,打著民族主義的旗幟大量宣傳法西斯主義的代表人物、理論特徵,並以出版及學會活動,對德國、意大利的制度介紹,以做為拯救國家、完成統一、抵禦外侮的參考。法西斯主義宣傳利用人們昐望統一的心態在中間階層及青年學生中,產生影響。這些宣揚法西斯主義的蔣派系亦為國民政府特務體系的籌建者[41][42][43][44]。
中華復興社在實際效果來,是一項在國民黨內改革的努力以回歸到孫中山的發展國族主義之意識型態;但不同於意大利法西斯主義的是,其所倡議的一黨威權專政是過渡的,是走向民主政體的暫時性作法[40]:128。雖然歷時很短,中華復興社運動在1930年代取得至少四項群眾運動的成就:新生活運動、國民勞動服務運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国民军训运动[40]:128[45]。
毛澤東認為蔣中正倡導「國家至上」、「民族之上」的「一黨訓政」(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為法西斯主義的軍事獨裁政權。[46][47][41]
日本
1930年代大日本帝国雖有右翼運動及群體的發展,但真的按歐陸極致民族主義的是以納粹為模範的東方會,該會由中野正剛創建以倡導法西斯主義[11]:22。
中野正剛的東方會在意識型態上明顯偏離日本保守主義的根本原則,因其主張將天皇變成純粹象徵性的國家元首。當其群眾聚會開始受到公眾注意時,東方會遭到政府禁止而中野正剛受到軟禁,其後在軟禁時中野正剛剖腹自殺[11]:22。有「日本希特勒」之稱的中野正剛曾訪問歐洲,而其日本跟隨者著黑杉衣,其政黨在1937年選舉獲得2.1%的選票[48]。雖然在日本右翼的法西斯運動並沒有形成強勢的政治力量,但在一戰至二戰期間日本菁英的政治思想上,影響深遠,包括由政府官僚、軍官及知識份子組成的革新俱樂部,鼓吹「軍國」、「極權」或「新秩序」、種族純潔[48]。
法西斯國際
在1934年法西斯國際大會上,各个法西斯政黨辯論了反猶太主義問題,一些党派支持,另一些反对。最後双方妥協产生“法西斯國際”的官方立場[49]:
猶太人的問題不能轉換成一個普遍的對猶太人仇恨的運動……考慮到一些已征服的國家裡,安置在當地很多地方的猶太人群體用公开和隐蔽方式去伤害性地影响那些收留他们的国家的道德和物质利益,建立國中之國,无视义务而追逐利益,考慮到他們已经具备了可以对愛國主義和基督教文明带来破壞的国际性革命的元素,本次大會譴責他們這些元素的邪惡行徑,並已做好準備与他們作战。
美国——新法西斯主義
美国代表为三K党。二战結束后,纳粹主义及三K党运动受到重创。美国不承认纳粹主义者在本国的政治权利,不准其举行游行或集会,对其运动都采取镇压政策。但基於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对言論自由的保護,不能禁止相關組織成立及发表言論。
1970年代后,美国对纳粹主义者的政治权利限制有所松动,部分议员更提出“纳粹主义者也应该享有基本政治权利,不该限制其人权”的观点。
1990年代,苏联解体后,新纳粹势力和共产主义流派“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都允许在美国国内举行游行集会,他们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2016年11月19日,另类右派在华盛顿特区的一次集会中行纳粹礼祝贺美国共和党总統候選人唐納·川普当选,斯宾塞在会上说出:“川普万岁,我们的民族万岁,胜利万岁”。但川普随后对其提出谴责,表示和这一派别没有关联,不鼓励其行为,其团队也声明“谴责种族主义”。[50][51]新闻评论杂志《国家评论》认为另类右派思想在川普胜选之后得到进一步推广,甚至可能从边缘日趋主流。[52]但新闻杂志网站《连线》对另类右派前景并不看好,认为历史上极端思想的兴衰十分常见,另类右派思想和其他极端思想一样,也会衰落。[53]
据反诽谤联盟数据显示,2018及2019年美国共爆发极端主义和反犹主义事件6,768起(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右翼)。白人民族主义等极端主义的兴起使“美国正在走向法西斯”、“特朗普法西斯主义者”的评价甚嚣尘上。[54][55]
中华民国(臺灣地區)
“两蒋”时期直至第二次戒严结束一直为一党专政领袖独裁的法西斯政体。民进党第二次执政后,不顾反对继续强行去中国化及加紧“台独”事业、设立促转会与党产会等通过法律及其他政治手段持续清算中国国民党等“蓝营”及“统派”、鸭霸关中天新闻台、执意开放“莱猪”等不得民心事件,被斥“绿色恐怖”[56][57];更被自身创党元老林正杰評論称“绿色恐怖”比“白色恐怖”还恐怖100倍、已经变成“法西斯政党”。[58][59][60]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正式建交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偶爾會稱呼美國總統為法西斯領袖。
1979年8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任仲夷就张志新被割喉慘死的冤案说:“从张志新被害事件中,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无产阶级专政就会变成法西斯专政。”[61]
有观点认为1979年後的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是法西斯國家,名義上的意識型態仍是馬克思主義,實質以「發展主義-收復故土-民族統一主義」為內容。[40]
保加利亞首位民選總統哲列夫所著的《法西斯主義》一書中,認為共產主義下的獨裁政權在衰弱過程中,會經歷一段法西斯時期[62],並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後的發展作為例子。[63]
《世界法西斯》百科全書中的〈中國〉條目亦將让资本家入党此舉總結為是「準法西斯國家」(英語:)的鞏固。
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的兒子胡德平2005年底在人民大會堂,對一群中國商人和環保人士講話中,称:“不管這個社會是多麼的專制,哪怕是法西斯,這個國家的人民仍然需要正義。他們尋求的東西,一個是利益,一個是正義。”[64]。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中国人民将坚持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此表达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坚决反对法西斯主义及本国和平发展路线的立场。[65]。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参考文献
- Turner, Henry Ashby, Reappraisals of Fascism. New Viewpoints, 1975. p. 162. States fascism's "goals of radical and authoritarian nationalism".
- Larsen; Stein Ugelvik; Bernt Hagtvet; Jan Petter Myklebust. . Universitetsforlaget. : p.424. ISBN 978-82-00-05331-6.
- Paxton (2004), pp. 32, 45, 173; Nolte (1965) p. 300.
- . : Retrieved. 22 August 2017.
- Davies, Peter; Lynch, Derek. . Routledge. 2002: 1–5. 已忽略未知参数
|url-access=
(帮助) - Peter Davies; Derek Lynch. . 2002: pp.1–5.
- Griffin, Roger. . .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8, 307. 1995.
- Hartley; Joh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187. ISBN 978-0-521-55982-9.
- Wilhelm; Reich. . Souvenir. 1970. ISBN 978-0-285-64701-5.
- Mary Hawkesworth; Maurice Kogan. . 1992. ISBN 978-0-203-71288-7.
- Cyprian Blamires; Paul Jackson. . ABC-CLIO. 2006-01-01. ISBN 978-1-57607-940-9.
- Mann, Michael. .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65. ISBN 978-0521831314.
- John Horne. . : pp. 237–39.
- John Horne. . : pp. 237–39.
- Grčić; Joseph. . Lanham, Maryland: University of America, Inc. 2000: p. 120.
- Griffin; Roger; Matthew Feldman; eds. . London and New York. 2004: p. 185.
- Jackson J. Spielvogel. .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2012: p. 935.
- Stanley G. Payne. . : p. 106.
- Aristotle Kallis. . Routledge. 2011.
- Lancaster, Guy (September 26, 2011) "Genocide and Fascism: The Eliminationist Drive in Fascist Europe" (review) Journal of Genocide Research
- Paxton, Robert O. (1998) [https://www.jstor.org/stable/pdf/10.1086/235001.pdf "The Five Stages of Fascism".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0(1), 1-23. doi:10.1086/235001
- Peter Davies; Derek Lynch. . 2002: pp.1–5.
- . "Neofascismo"Enciclopedia Italiana. [2014-10-31].
- 王志希, 非戰的耶穌? 唯愛主義、民國基督徒知識分子的福音書詮釋與耶穌形象的公共性, Sino-Christian Studies . Jun2019, Issue 27, p93-139. 47p.
- Gregor, A. James.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2. ISBN 978-0-7658-0855-4.
- Payne, Stanley G.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3. ISBN 978-0-299-08064-8.
- Griffiths, Richard. . Duckworth. 2000. ISBN 978-0-7156-2918-5.
- Laqueuer, 1996 p. 223; Eatwell, Fascism: A History. 1996, p. 39; Griffin, 1991, 2000, pp. 185–201; Weber, [1964] 1982, p. 8; Payne (1995), Fritzsche (1990), Laclau (1977), and Reich (1970).
- Prebble Q. Ramswell. . Lexington Books. 2017: 9. ISBN 9781498546041.
- Griffin, Roger and Matthew Feldman Fasc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Political Science pp. 420–21, 2004 Taylor and Francis.
- Kallis, Aristotle, ed. (2003). The Fascism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pp. 84–85.
- Renton, David. Fascism: Theory and Practice, p. 21, London: Pluto Press, 1999.
- "THE DOCTRINE OF FASCISM BENITO MUSSOLINI (1932)"
- Arendt, Hannah. . Harvest Books. 1973. ISBN 978-0-15-670153-2.
- . Applet-magic.com. [2005-11-17].
- . Merrian-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2005-11-17].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法西斯主義於2011年4月11日查閱
- Calvin B. Hoover, The Paths of Economic Change: Contrasting Tendencies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25, No. 1, Supplement,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Forty-s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Mar., 1935), pp. 13-20; Philip Morgan, Fascism in Europe, 1919-1945, New York Tayolor & Francis 2003, p. 168
- 電腦程序出錯 荷蘭發放「納粹」車牌
- Maria Chang, , Cyprian Blamires; Paul Jackson (编), , ABC-CLIO: 128–129, 2006-01-01, ISBN 978-1-57607-940-9 (英语)
- 倪伟.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ISBN 978-7-5320-8663-4.
*第168頁复兴社"标榜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主张"酌采德、意民族复兴运动精神" ,实行铁血救国。"复兴社" ...鼓吹铁血主义和极权统治的法西斯主义在德国和意大利获得的巨大成功,似乎使国民党内的鹰派深受鼓舞,他们把法西斯主义看成是可以用来救急的良药。*第169頁鼓吹法西斯主义最得力的几个刊物,如《前途》、《社会新闻》、《汗血》、《人民周刊》等,基本上是由"复兴社"所控制的, 1其核心观点就是在目前之中国,法西斯主义是惟一可行之路。在《国民党与法西斯蒂运动》这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中,作者认为在近代史上有四种民族奋斗方式,一是苏俄式共产主义革命,二是土耳其...他认为惟有第四条路是行得通的,中国"除了仿效意大利、德意志的法西斯蒂精神,以暴力奋斗外,决没有其他出路。
- 張豈之; 陳振江; 江沛. .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 385. ISBN 978-957-11-2898-6.
在蔣介石倡導下,國民黨先後建立起復興社、中國文化學會、CC系(Central Club,即中央俱樂部)和中國文化建設學會,以此為依託成立學會、開設書店、出版報刊,掀起一股宣傳法西斯主義的熱潮。他們大量宣傳法西斯主義的代表人物、理論特徵,對德國、意大利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典章制度多有介紹。一時間,法西斯主義似乎成了拯救國家、完成統一、扺禦外侮的惟一指南。它利用人們昐望和平、統一的心態,打著民族主義的旗幟,在相當一部分人特別是中間階層及青年學生中,產生了不少的影響。在宣揚法西斯主義的同時,蔣介石派系開始籌建特務體系。
- Chang, Maria Hsia. . The China Quarterl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79: 553–567 [2013-11-24].
- Maria Hsia Chang. .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and]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85-01-01. ISBN 978-0-912966-81-6.
- . 共识网. 2012-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7).
1935年3月以后,新生活运动进入到以实现”三化“为中心的第二个阶段。所谓”三化“即国民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和军事化。”三化“是新生活运动的三大基本原则,国民党企图通过对”三化“的实现,把国民生活推向”高尚、富足、巩固“的新阶段,以奠定”中华民族复兴之基础“。在这之前,他在蓝衣社的一次集会上宣称,”法西斯主义……是衰退中社会的一服兴奋剂“。”法西斯主义能救中国吗?我们回答:能。法西斯主义就是现在中国最需要的东西“。从此看来,推行”三化“,实则新生活运动应有之义。
- 李楊; 范泓. . 秀威出版. 2008-10-01: 196–. ISBN 978-986-221-084-0.
- .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Page 59四南京政府政治体制的特点最基本、最主妥的特点是以国民党一党专攻为主体,蒋介石个人独裁为核心的高度集权。...他们鼓吹的"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就是这种中国的法西斯主义的集中概括,也是他们专制独裁体制的理论依据和榜神依靠。
- Gregory Kasza, , Cyprian Blamires; Paul Jackson (编), , ABC-CLIO: 352–353, 2006-01-01, ISBN 978-1-57607-940-9
- "Pax Romanizing". TIME Magazine, 31 December 1934
- . BBC. 2016-11-23 [2016-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 . CNN. 2016-11-22 [201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7).
- . National Review. 2016-11-14 [2016-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6).
- . Wired. 2016-11-10 [2016-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3).
- 保罗·克鲁格曼. . 纽约时报. 2021-1-8 [2021-01-30].
- DARON ACEMOGLU. . Projecy Syndicate. 2020-01-15 [2021-01-30].
- . 华夏经纬网. 2020-12-10 [2021-01-30].
- . 中国台湾网. 2020-12-17 [2021-01-30].
- 徐亦超. . 环球网. 2018-3-17 [2021-01-30].
- 李志涵. . 雅加达环球报中文网. 2020-10-16 [2021-01-30].
- . 新福建. 2020-12-24 [2021-01-30].
- . 苏育英 邬谟侠. 人民网. [2011年5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1日) (中文(中国大陆)).
- Europa Publications. . Psychology Press. 2003: 1876–. ISBN 978-1-85743-217-6 (英语).
- 哲列夫; Zhelyu Zhelev. . 錢佳緯(中譯者). 臺灣民主基金會. 2007. ISBN 978-986-82904-1-9 (中文(台灣)).
- 中國能被描述成「法西斯」嗎?Can China Be Described as 'Fascist'? 2012年11月3日 紐約時報中文
-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03/c_1116456504.htm
外部連結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法西斯主义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法西斯主义 |
- 法西斯主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由Sheldon Richman
- 法西斯主義和錫安主義 - 世界錫安主義者組織
- 法西斯主義Part I - 了解法西斯主義和反猶太主義
- 法西斯主義的運作
- 法西斯主義:它是什麼?又該如何與之奮鬥?由托洛斯基著
- 法西斯主義的信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反法西斯主義網站
- 探照灯杂志(英文)
- 法西斯主义政治经济学-戴夫·伦顿的反法西斯网站(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