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 (佛教)

三界梵語转写:),佛教用语。三界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構成世間,相當於三有。有情眾生都在三界中因為煩惱的關係生死輪迴。此概念被道教借入,也称三界二十八天

淨土宗曇鸞大師所著的《略論安樂淨土義》中,說明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佛國淨土非屬三界。[1]

梵语()还可以翻译爲,指时间界,如过去、现在、未来纵三世佛

三界

  1. 欲界
  2. 色界
  3. 無色界

六道

三界分为六道,三界之上六道之外还有声闻缘觉菩萨佛陀四圣境,总共十法界

列表

無色界 上界天 非想非非想處天
無所有處天
識無邊處天
空無邊處天
色界 四禪天 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此五天合稱五不還天,為不入輪迴解脫聖者所居)
福生天、福庆天、广果天、无想天
三禪天 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二禪天 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初禪天 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欲界 空居天

(居虚空天)

他化自在天(他化乐天)
化乐天(化自在天)
兜率天(睹史多天)
夜摩天(炎摩天)
地居天 忉利天
三十三天
中央
善法堂天
东方 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
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焰轮光天、清净天
西方 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
旋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软天
南方 山峰天、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他天、
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
北方 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
威德轮天、日行天、阎摩那娑罗天、速行天
四天王天 东方 持国天(提头赖咤天)
南方 增长天(毗琉璃勒天)
西方 广目天(毗琉璃婆叉天)
北方 多闻天(毗沙门天)
游空天
(游虚空天)
日月星宿天
地下天 常放逸天(常骄天、恒憍天)
持华鬘天(持鬘天)
坚手天
  • 欲界
    • 《法苑珠林》卷五:“欲界十天者:一名于手天,二名持华鬘,三名常放逸天,四名日月星宿天,五名四天王天,六名三十三天,七名炎摩天,八名兜率陀天,九名化乐天,十名他化自在天。”
    • 《大智度论》卷九:“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

參見

  • 天 (佛教)
  • 世界 (印度教):地界(earth),空界(atmosphere),天界(heaven)
  • 三界 (道教):道教借入佛教天界的说法,也称天界中的欲界、色界、无色界共计二十八天

參考資料

文献

  • 《佛教大辭典》
  • 《佛學大辭典》

注释

  1. 香光莊嚴雜誌社. (PDF). 《香光莊嚴》 (台灣大學圖書館). 2017年6月, (127): p.54-p.56 [2019-02-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2-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