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戒

菩薩戒梵語,菩薩尸羅戒),北傳佛教菩薩道菩薩修行者遵守的戒律,為尸羅的一種,又叫大乘戒佛性戒。有《梵网经》的梵网菩萨戒、《瑜伽师地论》的瑜伽菩萨戒、《菩萨璎珞本业经》的菩萨十重戒等數种。汉传佛教也称之为三聚净戒梵語,菩薩凈戒),爲菩萨戒种种戒条的三个概括。

概论

声闻乘、缘觉乘的戒律重在事相,而菩萨戒的戒律重在菩提心。菩萨戒有二大来源,出自《瑜伽師地論》的“四重四十三轻戒”,和出自《梵網經》的“十重四十八轻戒”,这些戒律无非是从佛性智慧所發,故未必如声闻缘觉二乘重事相,也不同于二乘“尽形寿受持”,但对是否违反菩提心则十分看重,因菩提心无尽故、菩萨戒无尽,故是尽未来际生生世世受持。

汉传佛教中,将菩萨戒总结爲三大类,因為戒的精神及戒相乃是為令眾生無漏清淨,所以稱為“淨戒”[1],即三聚淨戒,或叫三聚戒菩薩毘奈耶[2],分别是:

  1. 攝律儀戒:以禁防為體
  2. 攝善法戒:以勤勇為體
  3. 攝眾生戒(饒益有情戒):以勤勇為體

菩萨璎珞本业经》也有菩萨十重禁戒的说法,即《梵網經》“十重四十八轻戒”中的“十重”,分别是:

  1. 不杀生,不可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众生
  2. 不偷盗,不可偷盗乃至一针一草
  3. 不婬,不可与一切有情行淫事
  4. 妄语,不可犯大、小妄语
  5. 不酤酒,不可买卖
  6. 不说四众过,不说在家居士男、女二众,和出家僧伽比丘、比丘尼二众的七逆十重罪过。
  7. 不自赞毁他,不可称赞自己功德,讥讽、传扬他人过恶
  8. 不悭吝、加毁,不可在他人请求佈施錢財或佛法时,悭吝不予,且加以毁辱
  9. 不嗔心不受悔,不可生嗔心辱、击众生,且不可他人说悔求谅时不接受
  10. 不毁谤三宝,不可毁谤

漢傳佛教

在漢傳佛教中,菩薩戒有二大傳統,第一個傳統來自於瑜伽行唯識派的《菩薩地持經》(出自《瑜伽師地論》中)“四重四十三轻戒”,最早由曇無讖傳入;第二個傳統則來自《大梵網經》的〈菩薩戒經〉“十重四十八轻戒”,相傳由鳩摩羅什傳入。其中以《大梵網經》為主流。

天監十八年五月梁武帝敕寫《出家人受菩薩戒法卷第一》,其〈序〉中詳記本戒法所依據的經典以及編撰旨趣[3]

「戒本宗流,大抵有二:一出菩薩地持經,二出梵網經。……後有求那跋摩於祇洹寺,譯出菩薩善戒經。地持、善戒,大意相似,曲細推檢,多有不同。......世間所傳菩薩戒法,似欲依二經(地持經、梵網經),多附小乘行事。撰菩薩戒法,乃有多家。鳩摩羅什所出菩薩戒法。高昌曇景口所傳受菩薩戒法。羅什是用梵網經。高昌彌勒所集(地持經)。亦梵網經,長沙寺玄暢所撰菩薩戒法[4]。京師有優婆塞戒經撰菩薩戒法。復有瓔珞本業經撰菩薩戒法。復有觀普賢行經撰菩薩戒法。粗是所見,略出六家。......今所撰次,不定一經。隨經所出,採以為證。於其中間,或有未具,參以所聞,不無因緣。不敢執己懷抱,妄有所作。唯有撰次,是自身力集,為在家、出家受菩薩戒法」。

按照法藏大師《華嚴經探玄記》所示菩薩戒,列舉十項如下[5]

  • 依《梵網》等,有菩薩三歸戒。
  • 依《優婆塞戒經》,列五戒、六重二十八輕戒,在家菩薩受。
  • 依《文殊師利問經》,列八戒(八關齋戒),名為世間菩薩戒。
  • 依《文殊師利問經》,列沙彌十戒,名為出家菩薩戒。
  • 依《大方等陀羅尼經》,列二十四重戒,亦在家菩薩受。
  • 依《瓔珞》、《梵網》,列十無盡戒(梵網又多四十八輕戒),通在家、出家菩薩。
  • 依《瑜伽》、《地持》,列四重四十三輕戒,多分出家、亦兼在家。
  • 依《善戒經》,列聲聞四重戒、菩薩四重戒,局為出家菩薩受。
  • 依《毘奈耶瞿沙方廣契經》,菩薩戒有十萬種差別。
  • 依《華嚴經·十無盡藏品》、《華嚴經·離世間品》,列十無盡戒藏、菩薩十種清淨戒。

又,法鼓山聖嚴法師論及菩薩戒時,認為「十善法不僅是貫串世出世間凡聖五乘的基本善法,也是從凡入聖乃至成等正覺的根本軌範,故被以印度大乘佛教為依歸的漢藏諸大論師們,將之當作菩薩戒的共軌。……以十善法配合三聚淨戒為菩薩戒受持準則的觀念和作法;這是回歸佛陀本懷的無上功德……在他種菩薩戒無法一一遵守的情況下,能以十善戒作為菩薩戒而來涵蓋一切戒,應該是最合佛旨的。」[6]

歷史發展

漢傳佛教菩薩戒之起源:

  • 據《續高僧傳》卷一記載:波羅末陀、或稱拘那羅陀,華譯真諦三藏,西天竺人(西印度),五代十國梁大同十二年東來中土,時年三十餘歲。受梁武帝好遇,逢國難而往北齊、後赴東魏,在這之間,真諦法師述譯金光明經攝大乘論唯識論、、等。另有求受菩薩戒者,唯譯本僅『菩薩戒經二十二品』,擬返西攜大乘經論再來支那,以補缺憾,然遇風暴船翻未果。
  • 又據 僧肇法師於《梵網經》序:五代十國、大秦姚興 弘始三年,天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華譯童壽),以持菩薩戒故,偏誦此一心地法門品。以此品略明菩薩戒相,是故天竺(印度)持菩薩戒者無不皆誦。于當時有沙門慧融、道祥等八百餘人,請法師鳩摩羅什授菩薩戒。遂於逍遙園(或云長安草堂寺),共學士、沙門,手執梵文,翻譯經論五十餘部,唯此梵網經由鳩摩羅什自誦出而共譯之;一百二十卷六十一品,其中菩薩心地品第十,專明菩薩行地。是時慧融和道祥及三百人等,從筆受亦同誦持,即受菩薩戒,人各誦此品,以為心首。師徒義合,敬別錄此下卷之中偈頌已後所說戒相,獨為一卷,名作【《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卷】。欲使仰希菩提者,追踪以悟理故,冀於後代同聞焉。說此為依【《梵網經》 心地品第十】受菩薩戒之始。
  • 另據《高僧傳》第二卷記載:曇無讖(曇摩懺)或名曇無懺,中天竺人,六歲喪父,隨母傭織氈毯為業。先受學於沙門達摩耶舍(譯為法明),後遇白頭禪師,授以樹皮涅槃經本。曇無懺並明解咒術,被稱為大咒師。後又往罽賓國,齎大涅槃前分十卷、并菩薩戒經菩薩戒本等,但其國多學小乘不信涅槃,乃東適龜茲,不久又復進到姑臧、止於傳舍,時相當於北宋時期。當時有張掖沙門道進,欲從懺師受菩薩戒,懺云:汝且先悔過(譬喻淨器,才能裝入甘露)。道進乃竭誠懺悔七日七夜,至第八日詣懺師求受,懺師忽大怒。道進更思惟:「是我業障未消嗎?」,乃戮力三年,且禪且懺,道進即於定中見釋迦文佛與諸大士授己戒法,而同那一夜有十餘人相同夢見與道進一樣的情境。道進欲詣懺師說之,未及至數十步,懺驚起唱言:「善哉!善哉! 已感戒矣,吾當更為汝作證」,次第於佛前為說戒相。 時沙門道朗亦同感夢中境、求為法弟,又從道進受戒者千餘人,傳受此戒法迄至于今。 另有別記云:《菩薩地持經》應是伊波勒菩薩傳來此土,後由曇無懺所傳戒。
  • 禪宗菩薩戒,如神秀的「佛性戒」和惠能的「無相戒」,倡「戒禪合一」,以自性清淨為戒的心地法門,不重戒相。其思想源自《大乘梵網經·心地戒品》[7][8]
  • 禪宗四祖道信禪師作《菩薩戒法》。北宗《大乘無生方便門》記載神秀傳菩薩戒儀,認為「菩薩戒是持心戒,以佛性為戒性」,末後跏趺坐念佛看心淨。佛教學者認為神秀的戒儀與署名為慧思[9]的《受菩薩戒儀》有許多相似處,而更為簡要[8]
  • 敦煌本《壇經》記載南宗惠能授「無相戒」之內容,其菩薩戒儀依次是:見自三身佛、發四弘誓願、無相懺、受無相三歸依戒、末後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佛教學者認為無相戒是南宗禪門獨創的弘戒法門,結合《金剛經》的中道思想,與《維摩詰經》的戒律觀[8]
  • 荊溪湛然的《授菩薩戒儀》依古德及《梵網》、《瓔珞》、《地持》、並高昌等文,編撰授菩薩戒行事之儀式,分為十二門。之後諸多的菩薩戒儀,皆以此為定準。[10]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的菩薩戒有兩個傳承,第一個傳承來自《虛空藏菩薩經》(出自寂天入菩薩行論》與《大乘集菩薩學論》),第二個傳承來自無著菩薩地論》(出自《瑜伽師地論》之中)。

参见

參考來源

  1. 《大乘莊嚴經論》卷8〈17 度攝品〉:「菩薩有三聚戒。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初戒以禁防為體。後二戒以勤勇為體。諸菩薩一切時恒守護故。離戒及善趣者。謂不著得戒及不求愛果故。」 (CBETA, T31, no. 1604, p. 630, c13-16)
  2. 《法門名義集》:「三聚淨戒 一切惡無不斷。是攝律儀戒。一切善無不修。是攝善法戒。一切眾生無不度。是攝眾生戒。此三聚戒者菩薩道。」
  3. 顏尚文. . 東方宗教研究: 43–89.
  4. 菩薩戒義疏:「高昌本者。或題暢法師本。原宗出地持而作法小廣。......已三說受一切(地持)菩薩律儀戒竟。次說(梵網)十重相竟。......自齊宋已來多用此法。......復有比丘曇景。亦傳此法。宗出彼郡故名高昌本。......又元嘉末有玄暢法師......宣授菩薩戒法大略相似,不無小異,故別有暢法師本。」
  5. 法藏《華嚴經探玄記》:「菩薩戒以三業善為性。二約本亦以真如為性。……一、依梵網等經有菩薩三歸戒。二、依善生經五戒,是在家菩薩戒。三、依文殊問經八戒名世間菩薩戒。四、亦依彼經十戒。謂即沙彌所持者名出家菩薩戒。五依方等經二十四戒亦在家菩薩受。六依瓔珞梵網十無盡戒通在家出家菩薩所受。七依瑜伽地持四波羅夷戒。觀此戒相多分似是出家所受。亦兼在家。八善戒經及重樓戒經等八重戒。謂聲聞四重上加瑜伽中四重。故為八。此文局為出家菩薩受。以先受五戒十戒具戒方得受菩薩戒。如四重樓閣漸次成等故也。九依梁攝論戒學如毘奈耶瞿沙毘佛略經說。菩薩戒有十萬種差別。十依華嚴經有十十等無盡戒品。如十藏品及離世間說。」
  6. 釋聖嚴. . 中華佛學學報. 1995: 17–40.
  7. 釋印順. .
  8. 高毓婷. .
  9. 按呂姝貞 〈慧沼《勸發菩提心集》的戒律思想初探 〉一文,本書題為慧思撰,但在《續高僧傳》卷十七、《大唐內典錄》卷五、《佛祖統紀》卷二十五等所載慧思之著作中,均未見著錄。僅在《傳教大師將來臺州錄》、《天台宗章疏》及《大唐國法華宗章疏目錄》諸錄中始有記載。
  10. 呂姝貞. (PDF).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