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文法

閩南語文法(Minnanese grammar;臺羅:Bân-lâm-gí gí-huat,白話字:Bân-lâm-gí gí-hoat,閩拼:Bbánlám-ggí ggí-huāt)是基於閩南語語言之文法。。而閩南語文法旨在描述閩南語的如何建立句子詞組以及單詞等結構的規則。如同其他漢語語言,閩南語是分析語名詞沒有格位性別和數量的區別,但需使用量詞動詞不分人稱和數量,但會用助動詞或動詞補語來表示時態語氣;並可有多個動詞置於同一個句子中,即所謂連動結構。閩南語的規範機構在台灣是中華民國教育部,官方閩南語拼音法則是臺羅拼音臺灣方音符號。閩南語目前主要使用于福建南部、廣東東部、浙江南部、台灣新加波馬來西亞東南亞和海外華人之間,屬閩語的一種。「閩南語」之名稱在各地有不同稱呼東南亞稱福建話;在中國大陸一般稱呼福建方言、闽南话、闽南语或閩南語方言;在台灣稱為台語、另稱為河洛話(福佬話)[1]

字詞結構

閩南語音節結構區分為五個音位成分:聲母韻頭介音)、韻腹韻尾聲調。〔韻頭、韻腹、韻尾〕三者又合稱為韻母。閩南語存有變調,而閩南語通用拼音標示變調,採用附加符號來標示聲調,稱為調號調符。而聲調符號基本上須標示在音節裡響度最高的元音上,一般標示在韻腹上頭。

基本字詞結構
(聲母)
(前置輔音)
聲調
韻母
介音(元音) 後置音(元音 + 後置輔音) + 鼻化元音
韻頭韻腹韻尾

如上表所示、字詞結構組成之成份如下所分析:

  • 《文字音節》=《(聲母)+(韻母)》=《(子音)+(母音)+(聲調符號)+(後置音)+(鼻化元音)》
  • 《聲母》=《(子音)》
  • 《韻母》=《(母音)+(聲調符號))+(後置音)+鼻化元音)》
  • 例如:thiàñ(疼) 的子音是(t),雙元音(ià):i介音、後置音為(à),聲調符號是(◌̀),鼻化元音是(ñ/nn)。
  • 例如:pán(板) 的子音是(p),母音是(á),聲調符號是(◌́),後置音是(n)。

在閩南語的文字音節架構上,〔子音母音聲調〕三者為基本組成的音素

正詞

閩南語正詞法其目的是將閩南語以標準書寫程序法予以表達出共同遵守之閩南語文字規範。平常口語,每個人講的語音都可能不一致,故制定標準詞,以共同遵守。書寫時請盡量用詞典的共同用詞為參考基准,如此對於閩南語文字化的制定能夠趨向標準化。[2][3][4]

書寫規範

閩南語在書寫上,除了拉丁字母之外,也會使用到調符連字號,此外還有表示鼻化元音的 ann。關於調符與連字號的使用有其一定規範。

連字號

閩南語是音節化的語言,書寫時目前使用連字號在音節之間連結。比如說 Dāi-uăn 為一名詞,有兩音節,所以中間用連字號(-)連結。此外也有人在做不用連字號書寫的研究與進行實作,比如:GBP、SMLTMLTPSDB、KHDB等型態的閩南語。[5][6]但是現階段還是以使用連字號為主流。

調符標示法

從第1聲調到第8聲調、連"第9聲調"、及"輕聲調"共有10種調符表示法。在一個音節裡面,調符要寫在該音節最前方的母音上。或即將其置放於介音之上。

鼻化元音

代表鼻化元音的符號 ann 一律寫在該音節的最尾端。

字詞大寫規範準則

基本上分為4類大寫準則:[7]

  1. 句子、文章,及詩歌等的開頭。
  2. 專有名稱(如:人名或尊稱、地名、山川河流、國家名等之專有名稱)。
  3. 政府、或私人機關團體的名稱。
  4. 特別引用的文詞等。

名詞

分為普通名詞、及專有名詞正詞法等。閩南語名詞的合詞法一般最多使用"3個音節"進行合詞,以2個音節合詞為一般,不建議"4個音節(含)"以上之合詞法。合詞中的泛稱字詞(音節)可以獨立出來,以縮短過長的合詞音節。名詞不分數量、性別和格位。標準漢語中少部份指人的詞可以用「們」來指示多數,閩南語無此對應。[8] 許多名詞用「仔(a)」結尾。「仔」字本來是指小詞(diminutive)字尾,但現在已經失去該意涵。許多名詞不一定要加上這個字尾,例如「狗仔」、「賊仔」等。閩南語的「仔」和標準漢語的「子」是同源,但許多名詞只在閩南語或標準漢語中有字尾,如閩南語「藥仔」在標準漢語中是「藥」,標準漢語的「鏡子」在閩南語中是「鏡」。[8]而接在數字或指稱後面時,名詞前面需有量詞。閩南語最常用的量詞是「个(ê)」。如果可以由情境中得知,量詞後面的名詞可以省略。[8]

普通名詞

一般普通名詞小寫,于2音節以上可以合寫或加連字號、視慣用法或語音結構而定。

一般名詞如:[9] kau-khak-a(厚壳仔,「扁柏」)、tshau-ling-tai(臭奶呆,指幼兒發音不正確)、bun-ki-miañ(聞其名,「名氣大」)、tê-hue(壓花/指"招弟"之意)等。

而現在臺語的一些名詞據研究仍然保留一些古代越人語言的成份。[10] ka-ling(鵁鴒 / 鵁閵,「八哥」)、ka-lún-sún(ka-líng-sún; 交懍損 / 交懍恂,「打冷顫」)、too-kau(杜猴 / 土猴,「螻蛄」)[11]等。

而其構詞法仍依如下之規則進行:

  • 單音節單意名詞,獨寫。lang(人)、ho(河)、hai(海)等。
  • 多音節單意名詞,連寫。koo-lau(孤老,「孤僻」)、khiam-tng neh-too(儉腸凹肚,「十分節儉」)、long-ke suañ-te(弄家散地,「家破人亡」)等。
  • 重疊強調性名詞,連寫。lang-lang(人人)、tīt-tit(直直)、si-si(時時)等。
  • 多音節單意組合名詞,"特指詞"連寫、"泛詞"獨寫。suañ-thau(山頭)、to-hai lăng(討海人)、tshiu-loo tshai(手路菜)等。[12]
  • 普通方位名詞: 位於一般名詞後,所謂的名詞"後位修飾"名詞。
  1. 一般指示方位名詞,前置有一般名詞,連寫。tshu-lai(厝內)、mng-khau(門口)、tshiu-kha(樹下)等。
  2. 組合方位名詞,與其它的名語詞組合,分寫。au-tsiu tsi-kan(歐洲-之間)、thuan-te lai-te(團體-內底)、khe-tsui ting-kuan(溪水-頂懸)等。
  3. 轉借後方位名詞:由一般指示或方位詞轉借為普通名詞、可分寫。thai-a kha(檯子腳,指礦場煤炭篩選工作)、tshiu-a kha(樹子腳,地名或專指樹下)等。

專有名詞

一般專有名詞除人名、地名、專有名稱外,一律小寫,比如星期、月份、春夏秋冬等(如同法語俄語)。于2音節以上可以合寫或加連字號、視慣用法或語音結構而定。

  • 星期、月份、春夏秋冬等用小寫、可連寫或分寫,泛稱部分可獨寫。比如: / (禮拜一)、tshit gueh(七月)等。
  • 人名、地名、專有名詞等連寫且大寫、泛稱部分可獨寫。比如:(基隆)、Sē-ān(西安)、(紅毛城)、(釣魚島)等。

名詞倒置

關於名詞倒置,臺語一些構詞方式和現代漢語相反,但是和古漢語相同,例如:lang-khē(人客,「客人」)、ka-tshiu(跤手,「手腳」)、sam-koo(衫褲,「衣褲」)等。

表動物之性別及物之陰陽者,以kang-bo(公/母)表示,如:、à-bo(鴨母)、ke-nuan--a(雞軟)、kau-kang(狗公)等。

表本源及衍生者,以 bo-kiañ(母/子)表示,如:tsin-bo(錢母,「本錢」)、tsiñ-a liañ(錢兒囝,「利息」)、koo-bo(股母,「股本」)、koo a kiañ(股兒囝,「股息」)等。

其他例子還包括:hān-bān(頇顢)、kì-hiam(棄嫌)、me-jit(暝日,「日夜」)等。

日語的漢語表達詞匯中、有一部分如臺語般採用名詞倒置習慣用法。

色彩名詞

在閩南語中時常有「藍、綠不分之現象」,[13] 藍綠皆為謂之 tsheñ / tshiñ(青),是藍是綠乃需視其前後構詞而定。一般而言:與 ang(紅)相對時,則「青」指綠色,如tsheñ-ang ting(青紅燈,「紅綠燈」)、tsheñ-tshau(青草)、tsheñ-suañ(青山)、tsheñ-tshiōeh(青尺,「鮮艷」) ;而有時以青稱藍,如 tsheñ-thiñ(青天)、hai-tsheñ sio(海青色)。不過目前漸以lañ(藍)表示藍色,tsheñ(青)表示綠色。

時間名詞

時間名詞的例如:[14] tsa-sĭ(早時/蚤時,早上)、jit-lo(日落,白話常講"日頭落山")、kin-a jit(今旦日,今天,現作"kiañ-a jit"今仔日)等。

空間名詞

空間規范用字有嚴格區分,如:thau-ting(頭頂,)、sin-khu-ting(身軀頂,)。tsiu-siong(水上,通常指高於水面處,如沿岸)。tsui-de(水底)。e-kha(指泛物之下方或下半部)。tshun-o(村奧,「最裡村」)、tshin-o(深奧)。tsiañ(正,「右」)。to(倒,「左」)。khua(闊,「寬」)。e(隘,「窄」)。tua(大)。sê(細,「小」)。kuan(懸 / 縣,「高」))。kē(奚,「低」)。po(埔,「平原」)。kheñ(坑 / 湖,指地勢低者)。tshan(田,「農地」)。tsng(庄,「村落」)。tshau-liao(草寮)。kang-liau(工寮)。tan-tshu(陳厝,指陳姓人家的房子聚落)。iong(甬 / 涌 / 湧,指水文人文集合處)。sia(社,指部落祭祀處而形成的聚落,在台灣多為原平埔族居地)。khia(崎,「山坡」)。kham(崁,指平面上突起如階梯的地勢)。peñ(坪,指坡勢緩者或小高原)。kang(港,指泊船交易處 (不限河溪大小))。tsiu(洲,「河道沙積地」)。ia-thau(驛頭,「車站」)、au-iah(後驛,「後車站」)、tsing-iah(前驛,「前車站」)等。

代詞

人稱代詞

人稱代词,分為3個人稱,例如:“guà”(我)是單數第1人稱,“lì”(汝)是單數第2人稱“你”,“in”(伊們)指複數第3人稱“他們”。在閩南語系中複數第1人稱代詞“我們”一詞分為“包含式”和“排除式”。如果聽者(談話的對方)也包括在内,就使用包含式代詞“làn”(咱們),否則就用排除式“guàn”(阮們/我們);一般大多用謙稱的包含式用法“làn”(咱們)。使用上與粤語客家話等南方方言無大區别。不過女孩子在稱自己時也會說“gùn”(阮/咱),這在語氣上會顯得嬌羞一些。而"m̄-meh"(强調自我用),一般爲早期的<江湖人士>使用、或突顯自我的地位時男女皆可使用。一般人稱代詞用小寫即可,類如法語俄語等人稱代詞的寫法。閩南語基本上人稱代詞不分性別。如上述閩南語的特點之一是第一人稱複數區分包含式和排除式,也就是說,在表達「我們」的時候會因是否包括「你」而用不同的字。這在其他漢語語言中較少見。閩南語的複數人稱代詞皆有 -n 字尾,是由「儂」字合音而成。家己(ka-kī 第一人稱單複數通用)、逐家(ta̍k-ke 任意人稱複數代名詞)

人稱代詞 單數複數
第1人稱 gùa (我,男女皆用)
gùn (我,女孩用)
m̄-meh(强調自我用/男孩常用)(註解)
包含式 làn (咱們) 咱們(包括談話的對方)
排除式 guàn (阮們) 我們(不包括談話的對方)
第2人稱 lì (汝) 你/妳 lìn (恁) 你們/妳們
第3人稱 i (伊) 他/她/牠/它 in (伊們) 他們/她們/牠們/它們
註解:m̄-meh是古典的"我"之説法,基本上和 lín-pē(恁爸)之說法大抵相當、用時和 lín-pē(恁爸)的場合大抵一樣,在男孩子的群體會常使用 m̄-meh(就是台語常說的 lín-pē(恁爸)的意思)。所以對於 m̄-meh 這個詞語現在很少人會說、更不用說現在學台語(閩南語)的人不大會用!用時如上述是充滿著自大、或自以為是了不起的自我之涵義,比起 lín-pē(恁爸)的語法是比較含蓄與典雅。

所有格代詞

閩南語不區分所有格代詞和所有格形容詞。例句:Tshit-pún tsheh sī gua ê.(這本冊是我兮):這本書是我的。所有格代詞中的後綴“ê”(兮)字不能略去,閩南語所有格代詞不分性別。形成規則是人稱代詞加上後綴“ê”(兮),便組成所有格代詞、或形容詞,概說如下:

  單數複數
第1人稱 Gua ê (我兮,男女皆用)
gún ê (阮兮,女孩用)
m̄-meh-e(我个,强調自我用)
我的 包括性 lán ê (咱兮) 咱們的
排除性 guán ê (阮兮) 我們的
第2人稱 lí ê (汝兮) 你的/妳的 lín ê (恁兮) 你們的/妳們的
第3人稱 i-ê (伊兮) 他的/她的/牠的/它的 ín ê (怹兮) 他們的/她們的/牠們的/它們的

指示代詞

指示代詞不分人稱,所指分為指近和指遠,概說如下:

  指近指遠
一般 單數 tsit e (之个) 這個 hit e (彼个) 那個
眾數 tsit gua (之些) 這些 hit gua (彼些) 那些
空間 tih tsia (在之裡) 這裡 tih hia (在那裡) 那裡
tsia lai de (之內面) 這裡面 hia lai de (彼內面) 那裡面
tsia gua kau (之外口) 這外面 hia gua kau (彼外口) 那外面
時間面 tsit tsun (之陣) 這陣子 hit tsun (那陣) 那陣子
時間點(後) tsit ma (之嗎) 現在 i au (以後) 之後
時間點(前) hen tsai (現在) 現在 i tsing (以前) 之前
狀語 tshiuñ a ne (像之樣) 像這樣 tshiuñ hit e (像彼樣) 像那樣
程度 tsia ni (之麼) 這麼 hia ni (那麼) 那麼
類型 tsit khuan hing (之款型) 這種 hit khuan hing (彼款型) 那種

疑問代詞

疑問代詞不分人稱,可以和數詞及名詞合用來表意。比如一般的疑問代詞:什麼(「甚物」,「啥物」)。 甚(什麼的「什」、「啥」),後可加名詞。如:siañ lang (甚人,何人),siañ tāi(甚代,何事。代念 dāi)。siañ(「甚」表示什麼)。ti-sii(底時)。an(安(焉)如:若),an-tsuañ(按怎)+動詞。sian-laang(甚儂,連音)。疑問代詞「ziă(甲、誰)」在臺灣中南部常用。列表概說如下。

siang (尚)
tsia (甲)
什麼 siann (啥)
siañ hue (啥會)
siañ mih (啥物)
什麼(種類的)+ 名詞 siañ (聲) + mih kiañ (名詞)
哪個 to/ta (底) + (數詞) + (量詞) + (名詞)
哪裡 tih to/ta (佇佗)
teh to/ta (疊佗)
何時 ti si (底時)
tang si (當時)
siañ mih si tsun (啥物時陣)
怎樣 做法 a nua tso (怎麼做)
an tsuañ tso (按怎做)
狀態 tse si siañ (這是啥)
an tsuañ (按怎)
siann siau (啥潲)
多少 (可數) kui (幾) + (量詞) + (名詞)
gua ze (若多) + (量詞) + (名詞)
多少(不可數) gua tse (若多)
為什麼 ui siañ tai (為啥代)
ui siañ mih (為啥物)

形容詞

形容詞是一類用以修飾名詞的詞類,用以彰顯被修飾的名詞的特徵。而形容詞本身可以被副詞所修飾,像形容詞“tsio”(少)以副詞修飾變成“tsiñ tsio”(很少),其中“tsiañ”(很)即為副詞。閩南語裡形容詞除具有比較級和最高級外,還有多級的強化性的比較特色。閩南語通常不使用「的、得、地」,例如「七月半(的)鴨仔」、「食(得)緊弄破碗」、「恬恬(地)食三碗公」。

  • 單一形容詞,只由單一字詞。比如:gōng(憨)、kiâu(聰明)、kīn(近)、hng(遠)等。
  • 合成形容詞,由多字詞所組成之形容詞。
  1. 二重疊形容詞。
    • 單音節二重疊形容詞,連寫。比如:gut-lat(骨力)、pin-tuañ(懶惰)、(tsiañ) phua-ke((真)破格;烏鴉嘴)等。
    • 復音節二重疊形容詞,連寫。比如:sip-sīp(溼溼)、ta-ta(乾乾)等。
  2. 三重疊形容詞,第1音節可分寫。比如:ang ang-ăng(紅紅紅)、sio sio-sio(燒燒燒/熱熱熱)等。

副詞

副詞是一類用以修飾名詞以外詞語和整個句子的詞。

  • 單一副詞,獨寫。比如:siunn(滫)、to(著)、long(攏)、khah(卡)、tsiañ(真)、ka-ne(非常/後置強調)等。
  • 合成副詞,由多字詞所組成之副詞:
  1. 單音節二重疊副詞,連寫:siañ-siăo(聲曉; 什麼事!)、liâm-mi(馬上)、hiau-hing(囂興;糟糕!)、iau-siu(夭壽;(真)糟糕!)等。
  2. 復音節二重疊副詞,連寫。比如:tshû-tshū(促促;迷糊)、hiōng-hiŏng(雄雄;莽撞)、hiam-hiàm(險險;差一點)等。
  3. 一些復音節二重疊副詞之後須接後綴詞 a 等,與 a 分寫:tsiap-tsiap a(繼繼;接續一直)、kkuañ-khuañ a(寬寬;徐徐一直)、khok-khok a(扣扣啊;憨直地一直)等。
    • 例:Tshui-nua tsui khok-khok a lau.(口水一直流)。
  4. 復音節二重疊形容詞加上後綴詞 a 形成副詞,與 a 分寫。比如:tiam-tiam a tso(靜靜地(老實地)工做)等。
  5. 交錯重疊副詞,將"二重疊副詞"部份連寫。比如:hiong-hiong kong-kong(雄雄狂狂;莽莽撞撞)、li-li lak-lak(離離落落;零零落落)等。
    • 例:Hiong-hiong kong-kong teh tshong-siañ!(莽莽撞撞的在幹什麼!)。
  6. 修飾形容詞之復音節二重疊副詞,將"復音節二重疊副詞"部份連寫。比如:ó tsap-tsap(黑漆漆)、áng ki-ki(紅劇劇,很赤紅)等。

動詞

一般而言動詞可分為普通動詞、動詞短語、動詞片語、完成式動詞組、進行式動詞組,及典型的閩南語b動詞(連繫動詞)"是"之變化型態等。詞性有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之別。一般動詞有:lāi-khi(來去,離開/回去)、io(臆,猜測也)。lo(落,離開交通工具交通動線/往下之動作都稱落),比如:lo-tshia(落车,下车),lo-kio(落轎,下轎);lo-giā(落崎,下坡);lo-suan(落山,下山);lo ko-sot kong-loo(落高速公路,下高速公路)。tsin-tdiok(斟酌,小心/计较/深虑專心),比如:Kha tsin-tsiok e!(加斟酌兮!多注意多考慮專心一點!)。sioh-sai(熟悉,熟識/認識也)。比如:Ong sen-siñ li u bat bo?(王生你有熟悉無?你認識王先生嗎?)。khia(企,立起),如:khia-go(企鵝,站起來的鵝),khia-piah(企壁,站在街旁的流鶯),khia khi-lai(企起來,站起來)。kiañ(行)、tsau(走)。現在中文講 tsau(走),古謂之 kiañ(行)。kiañ-loo(行路),即今話的走路。今話的tsau(跑),古謂tsau(走),兼有 to-bong/tsau-lo(逃亡/走路)之義。如:pot-tsau(暴走)、pai-tsau tshen-li(敗走千里)。tshua(惙,驚嚇)。ti-tu(躑躅,閒逛/踽行)。ak(沃,謂澆水也)。基本上閩南語動詞不分人稱和數量。語氣主要區分現實(realis)與否,用助動詞或補語標記。現實語氣用「有(ū)」標示,可以省略。非現實(non-realis)語氣包括「欲(beh/bueh)」表示有動機、可能發生,「會(ē)」表示高度可能,「請(tshiáñ)」表示祁使,其中只有「請」可以省略而不影響語意。[15]相較於標準漢語,閩南語較常將過去式區分出來。[15]閩南語在許多情境下需將受詞提前,例如表示完成體貌的「矣」不能接在受詞後,因此要用「我飯食飽矣(Guá pn̄g tsia̍h-pá--ah)」。標準漢語中,「了」可以直接放在句尾,如「我吃飽飯了」。[8]北京官話的「做不做」問句不存在於閩南語中。[15]

普通動詞

詞性有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等類別.

  • 簡單動詞:
  1. 單音節單意動詞,獨寫。比如:tsiah(食)、âi(愛)、hūn(恨)、khauñ(看)、thak(讀)、thànn(推)等。
  2. 多音節單意動詞,連寫、多音節之泛稱字詞(音節)可分寫。比如:lōk-iañ(露營)、tshang tsui-pi(潛水)、pha-bo(遺失)、tsui-tshiăng(水漒,瀑布)等。
  • 合成動詞,由多字詞所組成之動詞:
  1. 單一合成動詞,連寫。比如:siu-tsui(游水)、kàn-kiāu(訐譙)、tsau-pio(走標)、lo-lat(勞力,感謝)、bè-hā/hà-hì(打哈欠)等。
  2. 二重疊動詞,連寫。比如:lû-lū(擦擦)、thu-thu(突突)、pua-pua(磨磨)、tshing-tshing(清清)等。
  3. 重疊穿插方向動詞,分寫。比如:ging-lai ging-ki(撿來撿去)、khuan-lai khuañ-ki(看來看去)、tshong-lai tshong-ki(做來做去)等。

動詞短語

動詞片語屬於完全不及物動詞、或不完全不及物動詞.

  • 動詞+方向動詞,可合寫或分寫。比如:khuan gua-khàu(看外口)、tshiōng lô-ki(衝落去)、kiañ kùe-lai(行過來)、tsau kùe-khi(走過去)、tso-oo-e(做黑的/從事色情工作/tso-tshing-e)等。(這一部份常有輕聲調表現)
  • 動詞+語態助詞,可合寫或分寫。比如:tòng bê-tiău(擋未條)、iō lò-ki(搖嘍去/搖下去!)、khuàñ-māi(看麥/看看)、phòng-ka(膨到/漲起來)等。

動詞片語

動詞片語大多屬於完全不及物動詞。

  • 動詞中切入修飾詞,分寫。比如: tshut tuâ khing(出大(彩)虹)、tsau tng lō(走長路)、līm siō tsìu(喝燒酒)、tè bông-kuè(壓墓稞)等。
  • 動詞中切入語助詞,分寫。比如:tshing hoo sio(穿hoo燒;穿暖一些)、tsiâ khà bà(食kha飽;吃飽一些)、thāk bê liàu(讀be了;讀不完)等.

完成式動詞組

完成式動詞組屬於完成不及物動詞,用〈u(有)+動詞+語助詞〉之格式表示,以表"完成意思"的語態。會用後綴、比如: à、là 等語助詞後置以加強語氣。

  • 完成式動詞組,分寫。比如:ù tsiah à(已經吃了)、ù tsò là(已經做了)、ù iōng là(已經用了)、ù sià à(已經寫了)等。

進行式動詞組

進行式動詞組屬於完全不及物動詞,用〈tñg-teh(正在)+動詞;teh(正在)+動詞;teh(正在)+動詞+à〉之格式表示,以表"進行意思"的語態。一般使用〈teh(正在)+動詞+à〉之語法格式,因加上語尾助詞/à/故在語氣上會顯出些不耐煩之意。

  • 強化語氣;〈tñg-teh(正在)+動詞〉進行式動詞組,分寫。比如:tñg-teh sià(正在寫)、tñg-teh kûn(正在睡)、tng-teh tsàu(正在跑)、tng-te khuañ(正在看)等。
  • 語氣一般;〈teh(正在)+動詞〉進行式動詞組,分寫。teh-kong(正在敲)、teh-se(正在洗)等。
  • 語氣些許不耐煩;〈te(正在)+動詞+à〉進行式動詞組,分寫。teh-tshong à(正在弄啦)、teh-bu à(正在做啦)等。

閩南語聯繫動詞

閩南語聯繫動詞 sī 即屬於不完全不及物動詞,一般須要補語。

  • 聯繫動詞 sī(是);<中置>、分寫。比如:tsui sî tsiañ--e(水是淡的)、tshiu a sî tshēñ--e(樹是綠的)等。
  • 聯繫動詞組 sī(是);<後置>、分寫,用〈語助詞+"sī(是)"〉之格式表示。比如:m sī(不是)、ia sī(抑是)、na sī(那是)、tiu sī(就是)等。

補語詞

閩南語有許多動詞補語詞表示可能性、程度、慣常、時間:[8]

語音字音語義句式功能漢語表達
u可達成且已達成寫有完寫得完
e可達成但尚未寫會完
liau單一事件寫了真濟寫得很多
tioh慣常寫著真濟
kha程度睏卡飽睡得飽
hoo程度睏予飽

否定詞

閩南語有六個否定詞:無、袂、未、毋、免、莫 。功能分別如下:[8]

語音字音語義表達功能
沒有、無完成式、慣常式(habitual)、表示想要(如「瓜無甜」,表示希望瓜是甜的)
可能不可能性、允許、表示不想要(如「瓜袂甜」,表示不希望甜味)
bē/buē沒有用在更先前的時間
禁止期望、禁止
bián不要表示責任
mài强力否定反對

介系詞

介系詞是一個用來表現字詞之文法聯繫功能的詞语詞綴,也是在語法裡敘述與聯繫句子中字與字之間的關係。臺語基本上為語序SVO之語言,其介系詞傾向使用"前置式"、或謂"中置式"。臺語介系詞有:kah(與)、tui(對)、e(的) 等。

  • 語句比如:"Gua kah li" (我你)。"Tsit hang tui hit hang"(這項那項)。

語助詞

助詞基本上是不變化的語詞、狀聲詞亦屬之,語助詞在文法上歸屬於虛詞類。目的是和其所修飾的字詞共同構成新的語詞、或則另成立新的語句架構。再而使說者在其所描述的人、事、物、或則所述說的現象上之語句能有所強化與增添附加涵意,進而使表達上突顯出所要求之主客觀語氣與評價語態[16]。一般語助詞會置放於句尾。功能大致分為二類:

  • 單音節語助詞,分寫。比如:(tshòng(作)/siañ(什麼)/siău(啊)!)、(hīng(還)/tsit-ko(什麼)/hoñ(啊)!)。 (語氣堅硬!)
  • 多音節語助詞,跟前面的語詞分寫。比如:(līm(喝)/tsit-tshûi(一口)/niâ-niā(而已)!)。 (語氣肯求!)

擬聲詞

擬聲詞為用以表達感嘆、驚呀、疑問、恐懼、喜怒愛惡等之詞語,歸為語助詞類。擬聲詞之音調在調變上比較單一,使用上多以單獨詞語來表現[16]。有時可以加上後綴。或和一般語詞合用,此時擬聲詞如置放於句子中前、其變調法只要遵循一般變調規則即可。

  • 閩南語之擬聲詞一般以純聲母或純韻母來表示,比如:hng(表答應、可以)、hèñ(表同意、接受)、hm(哼、表拒絕語氣)、hng-la(表不耐煩的應答、可以啦)等。
  • 日語之擬聲詞同樣以純聲母或純韻母來表示,比如:ua-(表驚訝、不得了)、o-(表不可置信、贊嘆)、ia-(呀、表突然震撼之語氣)等。
  • 歐美語擬聲詞之轉用法,比如:o-oh("歐-歐"; 表有狀況之外情形發生時之驚訝!)也可直接引用到臺語來,調性再修改為臺語之音調即可。

數量詞

基序數詞與合成數詞

基序數詞語之唸法同於白話文,也有文白異讀的混用現象。基數有兩種唸法:DT基數-1為普通用法(白讀)、而DT基數-2短促型唸法(文讀)用在專門計數方面較多,比如電話號碼的唸法。基數如轉作序數用,除零(ling)外,僅在DT基數前加上序數前綴詞“tē(第)”即可。數字的表示方式基本上和標準漢語相同,唯發音不同,而且區分文讀音和白讀音。在大多數情境下都使用白讀音,但在稱呼個別數字、電話號碼、年份或某些固定詞語中會使用文讀音。[8]

DT基數-1
(白讀)
DT基數-2
(文讀)
DT序數
(文白混讀)
數字 註釋
lingkhongkhong0 ling 同時可用 khong 來表示。
ling 在序數詞上使用 kông 較多。
在電話號碼時用 khong;如:00須唸為(khong khong)。
tsitit / iote 1(it)1 tsit 有三種唸法,基本上唸為 tsit,例:tsit e(一個)。
與序數詞合用須唸 it(te-it)。
二位數或以上合用時,須用 it,例如:21(gi-tsap īt)。
用在月份的日期,例如1號唸(it ho)。
用在電話號碼時用 īt;如:18須唸為(it pak)。
亦可唸為{幺}(io),主要用在呼盧喝雉軍事上時、
如:123456……(io, gi, sam, sû, ngo, liok……)。
nñggi / jite 2(gi)2 nng 有三種唸法,基本上唸為 nng,例:nng e(二個)。
與序數詞合用須唸 gi(te-gi)。
二位數或以上合用時須用 gī,例如:52(goo-tsap gi)。
用在月份的日期,例如:gi ho(二號)。
漳州音唸為 noo,例如,noo e(兩個)。
電話號碼上的唸法用 gi;如:22須唸為(gi gi)。
sañsamte 3(sañ)3 sañ 有二種唸法(sam; sañ),基本上唸 sañ,例:sañ e(三個)。
與序數詞合用須唸 sañ(te-sañ)。
二位數或以上合用時用 sañ,例如:63(lāk-tsap sañ)
電話號碼上的唸法用 sam;如:35 須唸為(sam ngoo)、63 須唸為(liok sam)。
sisute 4(si)4 sî 有二種唸法,基本上唸為 si,例:si e(四個)。
與序數詞合用須唸為 si(te-si)。
電話號碼上的唸法用 su;如:49須唸為(su kiu)。
goongoote 5(goo)5 goo 有二種唸法(goo; ngoo),基本上唸 goo,例:goo e(五個)。
與序數詞合用唸 goo(te-goo)。
二位數或以上合用時須用goo,例如:58(goo-tsap peh)
電話號碼上的唸法用 ngò;如:57須唸為(ngo tsht)。
lakliokte 6(lak)6 lak 有二種唸法(lak; liok),基本上唸為 lak,例:lâk e(六個)。
與序數詞合用唸 lak(te-lak)。
二位數或以上合用時須用lak,例如:96(kau-tsap lak)
電話號碼上的唸法用 liok;如:36須唸為(sam liok)。
tshittshitte 7(tshit) tshit 只有一種唸法(tshit),唸為 tshit,例:tshit e(七個)。
與序數詞合用唸 tshit(te-tshit)。
二位數或以上合用時,例如:47(si-tsap tshit)
電話號碼一樣用 tshit;如:57須唸為(ngoo tshit)。
8
9
tsapsip 10(tsap)10 tsap 有二種唸法(tsap; sip),基本上唸為 tsap,例:(十個)。
與序數詞合用唸 tsap()。
二位數或以上合用時須用tsap,例如:14()。
電話號碼上的唸法基本上不用(sip)只用(1至9)的位數而已。
sip 一般比較少與數詞合用,且大多與字詞結合使用,
例:(十全十美)。

基本分數詞

分數詞表達公式為:〈A hun tsi B(A分之B)〉,分母為A、分子為B;如:(B/A)。

  • 比如:gî hun tsī īt(1/2)、pèh hun tsī goo(5/8)、pah hun tsi pah(100/100)等。

百分比成數

如果算百分比成數之分數詞用一詞組來表示,表達公式為:〈數詞+siañ(成) 〉。

  • 比如:lāk siañ(6成,60%)、sāñ siañ(3成,30%)等。

一般量詞

量詞與數詞結合之表達公式為:〈數詞+量詞+名詞〉。比之英語閩南語量詞有如中文是比較豐富多樣。閩南語的量詞會隨著不同物件而有不同的表示詞語。一般數量詞疊字時,標準漢語可以只重複量詞,可以說「一粒粒」等,但閩南語必須連數詞一起重複,說「一粒一粒」。

  • 一般單音節量詞與數詞分寫,比如:(tsu) nng tang ((打)兩針)、tsit ngeh kin-tsio(一莢香蕉)等。
  • 而多音節的量詞與數詞分寫,比如:goo tiam tsing (5點鐘)、tsit tsang hue(一欉花,(地上長)一枝花)、tsit tsang hiuñ(一欉香)等。
  • 而合成數詞與量詞分寫,比如:kau-tsap tshit nītō (97年度)、sì-tsap pè hûe (48歲)等。

加零量詞

加(kong(零))數詞之合成數詞組、量詞與合成數詞組分寫,表達公式為:〈合成數詞+(khong (零))+數詞+量詞〉。

  • 比如:tsit-pah khong goo tsiah (一百零五隻)等。

概約數詞

概約數詞即是表示大約範圍之數目,表達公式為:〈二個單純數詞+量詞〉,〈合成數詞+(gua(外))+量詞〉。

  • 〈二個單純數詞+量詞〉,比如:goo lak e (五六個)、nng sañ tang/ni (二三年)等。("表示數量"介於"兩個單純數詞"之間)
  • 〈合成數詞+(gua (外))+量詞〉,比如:goo-pah gua nia (五百多件 (衣服))等。("表示數量"多於"合成數詞")

連接詞

連接詞音節來分有2類(1).單音節連接詞、(2).多音節連接詞。多音節連接詞以連字號合詞、或合寫來表示。

  • 單音節連接詞、比如:koh(又)、nā(假使)等。
  • 多音節連接詞、比如:tsiû-sī(就是)、lu-ko(如果)等。

連接詞以語用角度來看分為8大類:(1).並列連接詞、(2).轉折連接詞、(3).選擇連接詞、(4).假設連接詞、(5).比較連接詞、(6).因果連接詞、(7).承接連接詞、(8).讓步連接詞。[17]

  1. 並列連接詞,獨寫。比如:kah(甲)、koh(又)、iū-koh(尤個)等。
  2. 轉折連接詞,獨寫。比如:m-koh(無夠)等。
  3. 選擇連接詞,獨寫。比如:tsiû-sī(就是)、to-sī(都是)等。
  4. 假設連接詞,獨寫。比如:nā(假使)、nâ-sî(若是)、nâ-tē(假如)、lu-ko(如果)等。
  5. 比較連接詞,獨寫。比如:pì(比)、pi-kau(比較)等。
  6. 因果連接詞,獨寫。比如:īn-ūi(因為)等。
  7. 承接連接詞,獨寫。比如:nâ an-ne(如這樣)等。
  8. 讓步連接詞,獨寫。比如:to(都)、nâ-bo(那無)等。

熟語

熟語指先民近人經久習用之固定語句結構,像是格言春聯用語、婚喪喜慶,或則逢年過節等之人際往來用語。而成語諺語、鬥嘴鼓等之用語亦屬之[18]。基本上此些語音之變調,全部以傳統語音及慣用之變調為主。一則傳統之語音表現傳神、二則先民近人習用已久,一講這些用語大家自然心領神會不須多做解釋。[19][20][21]

一般表達之慣用熟語

為一般性的表達對於生活、祭祀、及未知的大自然之語義反應。[22]

  1. Û lĭng û siâñ.(有靈有聖):期望神明保佑。
  2. Sui-lăng bō sui-miā.(美人無美命): 紅顏多薄命。
  3. Sio kiañ hĭong, sing-e to-âi kin-tsong.(燒怕雄、生的都要緊總):熱燙的慢吃、生的快炒(才好吃)。
  4. Ē koo-ke, be bun hue.(會呼雞、不會吹火):有氣無力。
  5. Tûa ùañ, kiām buan gĭñ.(大碗兼溢滿(碗)邊緣):量多有剩、滿意對方的誠意。
  6. Tiañ bo tshûi, tûa hù-kûi.(聽某嘴、大富貴):聽老婆的話才會大富貴、女人比較細心比較勤儉。
  7. Suan-thau lûn kho bue.(山頭掄褲尾):窮鄉僻壤、路途遙遠。
  8. Lang kha-gìa ìm e bŭi.(人腳印蔭會肥):人氣旺(人的腳印多)會連帶著財氣來。
  9. It-sìm tâng pûañ, gî-sìm kiam pûan, sañ-sìm ti-ka mî-sûañ.(一審重判,二審減半,三審豬腳麵線(無罪));喻指司法的黑暗與不公。
  10. Sì tshio kau.(四尺九):指一個男人沒有擔當、沒有男子漢的氣魄,或沒被人看在眼裡。(九(kàu)與狗(kàu)無關、諧音而已)[9]
  11. Pe si loo-thau hng, Bo si loo-thau yng.(父死路頭遠、母死路頭斷):父親一死兄弟姐妹的親情就離散了,母親一死兄弟姐妹的親情就斷線了!
  12. Tsiah tang tsiah thi, tsiah kah alumi. U moo e, tsia ga tsang-sui; bo moo e, tsiah ga tshin-thui; u kha e, tsiah kah lau-thui; bo kha e, tsiah kah toh-kui.(吃銅吃鐵,吃到Alumi(鋁)。有毛的,吃到鬃簑;無毛的,吃到秤錘;有腳的,吃到樓梯;無腳的,吃到桌櫃):批評貪官污吏腐敗至極。

成語、諺語等之熟語

為經常性的表達對於人生及造化,及大自然等之觀察性的語義語組、或許含有自嘲及嘲諷性與無奈性的表達。[23]

  1. Tsīt ē bò kāh iañ sañ sēñ tīnn-kōng-tsòo.(一個某卡贏三仙天公祖):遠水就不了近火;近水才可能救近火。
  2. Kīn tsi bō sên lām.(近"姬"無善"男"):一接近女色,男人就不老實。
  3. Īn-en tiñ tsù-tiāñ, m-si mūe-lang kha gāo kiañ.(姻緣天註定、毋是媒人跤爻行):姻緣本來天註定、不關媒人行腳勤。
  4. Tsît tsià sat-bò pòng-ka tsui-gū tūa.(一隻蝨母膨到水牛大):很會吹牛誇大。
  5. Tsît lîap tshān-le tsi kau uañ tng.(一粒田螺煮九碗湯):僧多粥少、資源不足。
  6. Tshēn-kōng lān lòng-phùa tsī-bāi tàñ.(青狂"男"弄破"姬掰"膽):欲速則不達,性情莽撞、做事欠思考。
  7. Lāng teh tsiah bi-hùn, li tēh hùa sio.(人家在吃米粉你卻在喊燒(熱)):觀棋者老是在語、旁觀者反而在出餿主意。
  8. Kin-pàng bo ho se, gin-kê bo ho tā-ke.(緊紡無好紗、緊嫁無好大家/tua-ke/):食緊弄破碗、欲速則不達。
  9. Kham-sāu hui nâi khok.(堪燒瓷耐扣):破罐子破摔反而耐用,久經人世經得起"磨"(久病)。/kham-sāu/由/kha-sāu/(不入流/破損)音變延伸。
  10. Sì giñ-a kuai, tsàu hi tua.(死囝仔乖、走魚大):早夭的孩子、通常比較懂事。無奈於天地之造化!(參見造物弄人
  11. Tshui liam king, tshiu bong ling, kha ta tsa-boo-king.(嘴唸經,手摸奶,腳踏查某間):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tsa-boo-king 同於 kha-sau-king-á(跤梢間仔))

外來語

日語外來語

日語轉閩南語語音化,如:a-na-ta(貴方 anata「親愛的」)、khi-mo-tsi( kimochi 心情)、tsu-na-mi( tsunami 「海啸」)等。而這些外來語轉為閩南語後其音調須再作些許變調以應閩南語聲調輪廓

其它外來語

其它亞非歐美等國之外來語原則上可直接引用在閩南語詞語上,再做些許音調調變即可轉用。基本上閩南語外來語的引用問題不大,只是些許音調上的問題須做調整及習慣而已。

  • 歐美語轉閩南語語音化,如法語印尼語等語言之肥皂(savon)一詞轉為閩南語變為 sat-bŭn

以中文字詞或注音符號書寫

以中文書寫

因閩南語大多通行在以現代標準漢語官方语言之地區,故以中文字詞字義表達之閩南語大行其道、有謂「台式中文」。比如:瓦五告袂爽(gua u-kao be-song 「我有夠不爽」)[24]、夭壽甜(iao-siu tinn 甜得要命)等之表達。不過一般此種表達法並沒有一定的語規可遵循,而是以約定成俗的用法為依歸。此種中文轉化之表達方式大抵歸納為二種:[25][26]

  • 語意諧音表達法,如:黑白講(o-pe kong 胡亂說)。甜不辣(then-pu-la 日式炸粉條塊,源自日文「」 tenpura)。無三小路用(bo sam-siao loo-iong 沒什麼用)等。
  • 純諧音表達法,如:摃龜 → "共估"(kong-ku,「慘敗」)。鋩角 → "咩嘎"(m̂,指細微要訣處)。𨑨迌 → "氣頭"(tit-tho (tshit-tho),「遊玩」)等。

一般而言,「語意諧音表達法」的使用方式居多。

以注音符號或及中文混合書寫

因閩南語目前在台灣地區之表達會以注音符號夾雜中文來使用,有謂「注音符號混合式台文」。比如:厶ㄨㄚˋ嘴(sua cui 好吃 / 口感好)、ㄍ一ㄥ條(ginn diao 硬撐著)等之表達。

分隔號<'>

  • 發音產生歧義的情况下,比如在同一字詞內因發音響度過於接近、故而關係音節須作切分;或目前發音歸納問題還須作進一步理清處,先使用分隔號<'>作為類如介音符號暫以分隔前後音節之用。有時也用來替代連接號

句法

閩南語語法與其它方言潮汕话客家話、及廣東話之語法類似。典型的語序為"主語+動詞+受詞"亦相同於普通話的語法,不過另有其它的語序如:"主語+ka+受詞+動詞"(屬於主宾谓结构),或 "受詞+hoo+主語+動詞"(被動語態,屬於宾主谓结构),此二種語序須伴隨著 hoo 等"不變詞"(質詞)來使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我抱妳"(I hold you.)的句子。字詞包含有:gua(我)、pho(抱)、li (妳)。閩南語標準語序是主動賓語序。補語置於動詞前或受詞後。如果從情境中可以判斷人稱時,可以省略人稱(pro-drop)。數詞、形容詞、指示詞和關係子句等置於被修飾詞前方,即所謂重點在後(head-final) 介詞有些前置,有些後置,許多前置介詞為伴動詞(Coverb)。

在某些句型中會將賓語提前,例如「我共你講(Guá kā lí kóng)」,「你共我記咧(Lí kā guá kì--leh)」、「錢予我」等,具有加強語氣等功能。以下就此句之各式句型的應用變化加以分析。[27]

主語+動詞+受詞 (標準臺閩文語序)

  • 閩南語句子上標準的語序為主谓宾结构如: Gua pho li. (我抱"著"妳, "I hold you.")的意思。
  • Gua:我,代名詞這裡當主詞。pho:抱"著",為(及物)動詞。li:你,代名詞這裡作受詞用。
  • 基本上 Gua pho li. 的句子語氣比較強一些,有帶點命令式的傾向。

主語+ka+受詞+動詞 (主動語態)

  • 另外一個大約相等的意思其語序為主宾谓结构如: Gua ka li pho,多少含有"我拉住你且抱住你(I take you and hold") 或者 "我已碰觸到你且抱住你"(I get to you and hold.)之意,本句為主動語態句。這裡語助詞 ka 為"把"、"將"之意,有時翻成中文會誤譯為 ka 是"給、被"(臺閩文:hoo)之意,而造成誤解此式臺閩文句為被動語態句。
  • 加上之語助詞(不變詞) ka,會使語句的結構除表現為主動語態外、也呈現出強化祈使的傾向。語氣的表示為“……讓我來好了!”或為“……是你這樣做的!”。
  • 閩南語在"你(他)打我"的語句表現,會慣常的使用《主語+ka+受詞+動詞》的句式。比如:習慣會用 Li ka gua pha. 或者 I ka gua pha.;如用 Li pha gua.(You hit me.) 或者 I pha guà.(He hits me.) 則指控性質就比較嚴重了。

受詞+<hoo+主語>+動詞 (被動語態)

受詞+予(hōo)+主語+動詞,此種句型結構為被動語態,基本語式比如「我予老師罵(Guá hōo lāu-su mē)」,此即為被動語態。

  • 接著被動語態句,Li ho gua pō 亦是表示同樣的意思。不過用被動語態屬於宾主谓结构,意即"你允許你自己被我抱"(You allow yourself to be held by me) 或者"你讓你自己可以被我抱"(You make yourself available for my holding)。
  • “hōo”為語助詞(不變詞)、"讓"之意,《受詞+<+主語>+動詞 (被動語態)》的句式表示的被動態有些祈使的意思。如 Li ho gua pō 改用 Gua poe lì. 則有些命令式的語氣。而用主動語態 Gua kah li po. 語氣會緩和一些,祈使性質多一點。
  • 在被動語態中,施事者短语“<hōo+主語>:被某人”必須講明,並以“hōo(給、被)”作開端,即使這“某人”可能是不存在或不知是那位,比如:伊被人騙(I hoo lang phên)、中文:他/她被(人家)騙。按照中文語法,我們可以單用施事者介绍詞“被”而不提及施事者;或者用施事者短语“被人家”可以連帶提及施事者。但在臺文中,下面這句在文法上是錯的:茶杯被打破(Te-pue hoo lòng phuâ)、中文:杯子被打破了。閩南文正確應該說成:茶杯被人(家)打破(De-buei hoo lang lòng phuâ)、或可以用中文說:杯子被人(家)打破了。在臺閩文的表示法裡雖然不知是那位打破了杯子,施事者短語“hōo人”(hoo lăng)卻是必須置入句中且永遠都要緊隨"邏輯主語"(受詞)之後,而非句子之末。而不像一些如德語荷蘭語,將施事者短語放在助動詞過去分詞之間;或俄語將施事者放在過去式被動形動詞、或者自動詞之後。

主詞(主句)+(bo)pi"(不)比"+受詞(副句)+kah+形容詞

為比較句型: Gua pi li kha san. (我比你窮, "I am poorer than you.")的意思。bi:比"較"之意,為"比較連接詞"。kāh:較……,"語助詞"作強調用。sân:"窮"(san-tshiah),為"形容詞"; 反義詞為"有錢"(ho-giah)。基本上 Gua pi lì kha san 的句子語氣比較強一些。如說:Li (bo)kha ho-giah (你"較(沒)"有錢)則語氣弱一點。

比較句經歸納有如下幾個類型:

  1. 兩個或以上名詞:閩南語的另一型比較句結構為 “X + <形容詞 + 過(guê)> + Y”,被認為源自中古漢語的 “X + <形容詞 + 於> + Y”結構。閩南語:伊水過妳(I sui kue lì)、中文:她比你漂亮。粵語也使用同樣的結構:佢靚過你(kʰœy5 leŋ3 kʷɔ3 nei5)、中文:她比妳漂亮。由於中文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其結構 “X比Y + kāh + 形容詞” 影響到臺閩語。於是,以上的例句可以變成:伊比妳卡水(I pi li kha sui)、中文:她比你漂亮。另一類似的中古漢語句式則為:“X + <kha + 形容詞(形容詞+名詞)> + Y”,(卡多歲)、I kha tse hue li.(他比你年紀大),老一輩的人大多會用此種句式表達。
  2. 單一名詞:包含“過”或“比”的結構,都需要兩個或更多的名詞以作比較。如果只提及一個名詞,就會組成殘缺的句子:伊水過 (?)。在此情況,需要使用“kha”,或者“tsiann”的結構:伊kāh水(I kha sui);伊tsiann水(I tsiañ suì)。普通話和粵語的情況都一樣。只提及一個用來比較的名詞時,需要轉用另一種句式。閩南語和中文都使用"前為修飾"(形容詞前),而粵語則使用"後位修飾"(形容詞後置)。中文:她比較漂亮;粵語:佢靚(kʰœy5 leŋ3 ti1)。閩南語中,有兩個字本身有比較的意思,就是“贏”(iann)和“輸”(su)。它們可以獨立使用,或者加上“過”(kue)字。这領裙輸(過)許領(Tsit nia gun su-kue hit nià)、中文:這條裙子不夠那條好。我內個電腦贏伊個好多(Gua hit e ten-nau iañ i-e tsiañ tse)、中文:我(家裡)那部電腦比這部好很多。如果表示更大的程度差別,可以在句末使用狀語“好多”(ziann ze)。
  3. 同等級:閩南語中“平”(penn)、或者“同款”(kang khuan)都用來表達"相等"的概念:只本書佮彼本平重(Tsit pun tse kah hit pun penn tang)、白話文:這本書和那本書一樣重。伊兩人同款型(In nng lang kang khuan hing)、白話文:他們都一樣(他們長相一樣/他們一樣那麼好/壞)。
  4. 最高級:閩南語以副詞“上”(siong)或“上概”(siong-kai)表示最高級。而且,“上概”通常帶有褒義:只間物見上概好食。(Tsit king mih-kiann siông-kai ho tsiah)、中文:這間(餐廳)(的東西)絕對是最好吃的。伊們對我上好(In tui gua siong ho)、中文:他們對我最好。

Na-si(Na-m-si)(若"是(不是)")…, to ai(to mai)(就"要(不要)")…

  • 為假設句型: Nâ-sì bex-hiang kòng ban-lan gi, to ai oh. (若是"你"不會講閩南語,就要學.", "If you can not speak Minnan language, you need to learn it")。Nâ-sî(Nâ-ṁ-sî):"若(不)是"之意,為"假設連接詞"。bê-hiàng:不會,為"否定動詞"。閩南語允許動詞之後再接動詞、比如:bê-hiàng 接 kòng。kòng:"講"之意,為"動詞。to aî(to mài):"就要(不)"之意,"副詞"作前接強調用。oh:"學"之意,為"動詞"。[17]
  • "Na-si(Na-m-si)"後面可接表示"人"或"事"的子句,一般這子句可省略掉主詞。句子的語氣強弱視使用時的主客觀條件而決定。

Kam...?;...bue? (疑問句)

閩南語的是否問句有兩種,一種是用「敢」(kám),「你敢欲去(Lí kám beh khì)」,另一種一是在句末加上否定詞(無、袂、未、毋),「你食飽未(Lí tsia̍h-pá--buē)」。 [15]

結論

藉由基本閩南語句型的活用,因而很多結構較複雜的句型可以如此的組合並建立起來,如:Gua iuñ tsui hoo li lim (我舀水給妳喝,"I ladle out water for you to drink"),句中 iuñ 為舀(水)"to ladle out(water) "、tsui 意思為水"water"、 lim 為喝"to drink"之意。此外,閩南語語法及句型相當多,進一步閱讀請自行參考相關文獻書籍

註釋

  1. 馬重奇,"閩南方言的源流與嬗變",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市,7月,2005年.
  2. Limkianhui,"白話字的正詞法",鷺水薌南閩南語部落,12月,2005年.
  3. 胡美津,"大家來學台語",統一出版公司,台北縣,2008年6月1日. ISBN 978-986-7438-70-6
  4. 湯廷池,"評介兩本在日治時期以日文撰寫的台灣語法書",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所/台灣語言學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9月9日.
  5. 大員郎,"台語漢字的再考慮",科學臺文(KHDB),2002/07/21.
  6. Cuax,"Daiuan Iuborx(The Taiwan Pos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Taipei,2009/03/18.
  7. 紀懋龢 編,"台語教會羅馬字講義(三音輔助教材)",教會公報出版社,台南市,2008年3月. ISBN 978-986-6947-34-6
  8. Lin, Philip T. . Greenhorn Media. 2015. ISBN 978-0-9963982-0-6.
  9. 陳茂雄,"不識台語之美的司法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美洲台灣日報/Taiwan Daily,2011/06/11.
  10. 董忠司編輯召集,"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閩南語概要(上冊)",1/e,文建會,臺北市,2001,p.123.
  11. 劉建仁,"狗蟻(kauˋ-hia⊦)─螞蟻|台灣話的語源與理據(劉建仁著)",台灣話的語源與理據,retrieved 2013/12/03.
  12. 台湾語の広辞苑--台日大辭典,"手路菜(tshiu2 loo7 tshai3 )",yam天空部落,October 22,2009,15:09:46.
  13. Guy Deustscher/王年愷翻譯,"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Through the Language Glass-Why the World Looks Different in Other Languages)",貓頭鷹出版社/臺北市,2013年8月,p.97.
  14. Lera Boroditsky,"Does Language Influence Culture?",WSJ.com,,July 23-2010.
  15. Cheng, Robert L. . Language. 1985, 61 (2): 352-377. doi:10.2307/414149.
  16. Chhòa Chong-û(蔡宗餘),"台語語尾助詞kap發語詞ê語用研究──以陳明仁《A-chhûn》內底ê對話做例",2008年A-Khioh賞.
  17. 許長謨,"閩南語授課教師培訓課程「台灣閩南語詞彙、語法概論」",國立台南師範學院,2000.
  18. 潘榮禮,"台灣限制級俚語",前衛出版社,台北市,2005年7月. ISBN 957-801-466-X
  19. 魏益民,"台灣俗語集與發因方法",台北市,南天書局,2001年3月. ISBN 957-638-497-4
  20. 陳主顯,"台灣俗諺語典(卷一至卷十)",前衛出版社,台北市,2005年12月. ISBN 957-801-112-1/10
  21. 李崇武,"逗陣學台語-台灣文化東山再起",文興出版公司,臺中市,2005年5月. ISBN 978-986-82920-7-9
  22. 陶藝家 許坤揚 創作,"鄉土教育-臺灣諺語立體雕塑教材",臺灣立體諺語文化館 發行,2008.
  23. 張進金 編著,"俏皮俗語",2008.
  24.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名醫KUSO貼文:拒接生男嬰",聯合晚報,2013.06.21-03:06 pm.
  25. 記者黃福其/新北市報導,"捉姦變抓猴、摃龜是英文 台式國語解密",聯合報,2013.07.01-03:04am.
  26. 中時即時 曾百村,"基隆裸奔「不速鬼」出自海大?",中國時報,2013年08月27日 17:24.
  27. 湯廷池,"閩南語語法研究試論",臺灣學生書局印行,臺北市,6月,1999年.

參考文獻

  • 李如龍,"閩南方言語法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07。ISBN 978-7-211-05423-7
  • 盧廣誠,"臺灣閩南語概要",南天書局有限公司,臺北市,1月,2006年.
  • 林寶卿,"閩南語教程",廈門大學出版社,厦门市,3月,2005年.
  • 蔣為文,"語言,認同與去殖民",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臺南市,1月,2005年.
  • 潘春發,楊景紘,陳春美,"學生臺語演講稿文集",旭智文化事業出版,臺北市,11月,2004年.
  • 許極燉,"臺語學講座",開拓出版有限公司,臺北縣新店市,7月,2003年.
  • 魏益民,"實用鄉土生活臺灣話",南天書局有限公司,臺北市,2月,2001年.
  • Wells,J.C.,"Orthographic diacritics and multilingual computing",Dept. of Phonetics and Linguistics,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K,2001.. (英文)
  • 許極燉,"臺灣話通論",南天書局有限公司,臺北市,5月,2000年.
  • David Crystal,"Language Dea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April 29, 2002),UK. ISBN 978-0521012713 (英文)
  • 周長楫,康啟明,"臺灣閩南話教程(上,下)",安可出版社有限公司,屏東市,9月,1997年.
  • 施炳華 主編,"臺語入門教材",啟仁書局有限公司,臺南市,12月,1993年.
  • 李獻璋,"福建語法序說",南風書局,東京都,12月,1950年(昭和25年). (日語)
  • 陳輝龍,"臺灣語法(全);附臺灣語助數詞",無名會出版部,臺北市,7月,1934年(昭和9年). (日語)
*註:「無名會出版部」隸屬於「台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法官練習所」.
  • 王康旼,"台音正字彙編",台灣,前衛出版社,2009/09/01. ISBN 9789578015463
  • 許極燉,"臺灣話詞語典",台灣,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7/10. ISBN 978-986-05-3871-7 GPN 1010601721
  • 張裕宏,"TJ台音白話小詞典",台灣台南,亞細亞國際傳播社,2009/09. ISBN 978-986-85418-1-8
  • 鄭良偉等,"全民台語認證語詞分級寶典",台灣台南,亞細亞國際傳播社,2011/04. ISBN 978-986-85418-3-2
  • 洪惠眾,"台語英語字典(Taiwanese-English Dictionary)",台灣t台中市,聖利諾會語言服務中心,2002/08.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