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續
相續(梵語:,巴利語:),是佛教術語,義為有為法前因後果連續不絕[1]。在部派佛教中,“無我”、“無眾生”、“無壽命”是共通之基礎[2],在性空論者所傳承契經中更加之“無人”[3],稱為第一最空之法[4],因此佛教界經常用“相續”來替代詞語“人”[5],如說“欲有相續”、“色有相續”、“無色有相續”、自相續、他相續。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
概論
在《雜阿含經》等經典中,此生所造善恶諸業,在臨終時會憶起引發善或不善之心,從而延續到來生[6]。滅除苦集的因,就可以滅除苦,滅除緣起有為的因果相續,達到無為的涅槃[7]。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已經引證了《稻芉經》等[8]的“外法緣起”[9],並提出了“業種子”概念[10],但否定了“相似相續”[11]。
龍樹《中論》中,引用了經量部的說法,以種子生芽、芽生果實的比喻來說明業果相續[12],並隨即評破[13]。相續概念在世親《俱舍論》中有也有闡述[14]。
經論記載
依據《大毘婆沙論》,相續有五種:
然諸相續,略有五種:一、中有相續,二、生有相續,三、時分相續,四、法性相續,五、剎那相續。 |
如分別論者執:世第一法,相續現前;彼說相續,總有三種:一、時相續,二、生相續,三、相似相續[11];世第一法,雖無前二,而有後一[18]。今欲遮遣彼所執義,顯:世第一法,唯一念現前。 |
相續緣起
提婆設摩《識身論》記載了一種十二緣起理論,與《發智論》的時分緣起不同:
於可愛事,由無智故,便生等貪。
於內熱惱,即名為愁。發言怨嗟,即名為歎。五識相應不平安受,說名為苦。意識相應不平安受,說名為憂。其心熱惱擾惱燋惱,說名擾惱。等起謂生。言如是者,示現顯了,開發增語。能生起故,說名積集。純謂至極,究竟圓滿。大苦蘊者,大災、大橫、大殃、大惱,順大世分,眾苦法聚。 |
註釋與引用
- 陳那《取因假設論》:「言相續者,謂:於異時,因果不絕。」
- 《雜阿含經·二九六經》:「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繫,謂:說我見所繫,說眾生見所繫,說壽命見所繫,忌諱吉慶見所繫。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
《雜阿含經·九二六經》:「佛告跋迦利,比丘,於地想,能伏地想;於水、火、風想,無量空入處想,識入處想,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想;此世、他世,日、月;見、聞、覺、識,若得、若求,若覺、若觀,悉伏彼想。跋迦利!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覺、觀,而修禪。跋迦利!比丘如是禪者。」
《別譯雜阿含經·一五一經》:「佛告薄迦梨,若有比丘,深修禪定,觀彼大地,悉皆虛偽,都不見有真實地想;水、火、風種,及四無色;此世、他世,日、月、星、辰;識、知、見、聞,推、求、覺、觀;心、意、境界,及以於彼智不及處,亦復如是,皆悉虛偽,無有實法,但以假號,因緣和合,有種種名;觀斯空寂,不見有法,及以非法。爾時,世尊即說偈言:『汝今薄迦梨,應當如是知,習於坐禪法,觀察無所有。……』」
符秦僧伽跋澄譯《鞞婆沙論》:「問曰。何以故彼作經者(迦旃延子)立此經(阿毘曇八犍度論)。答曰。……或以三事故。增益智故。開意故。離計人故。……離計人者。誦爾所阿毘曇前句後何。如是四句不說計人。一切中說無我行。非眾生、非命、非長養、非士。空淨聚也。以三事益智、開意、離計人故作此經。」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復次以三因緣故。尊者迦旃延子造作此經(阿毘曇八犍度論)。一為增益智故。二為開覺意故。三為斷我人故。……斷我人者。彼尊者造阿毘曇經。未曾說有我人。於一切處常說無我無人。以如是等眾因緣故。彼尊者造阿毘曇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無作、無作者。無受、無受者。但有諸陰空聚。」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復次尊者(迦多衍尼子)以三因緣制造此論(阿毘達磨發智論)。一為增益智故。二為開覺意故。三為遮計我故。……遮計我者。尊者所造阿毘達磨。未曾說有補特伽羅。恒顯諸行空。無有我。以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彼尊者制造此論。」
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世尊於《雜阿笈摩》中,為婆羅門婆拕梨說:『婆拕梨諦聽,能解諸結法,謂依心故染,亦依心故淨。我實無我性,顛倒故執有,無有情無我,唯有有因法。謂十二有支,所攝蘊處界,審思此一切,無補特伽羅。既觀內是空,觀外空亦爾,能修空觀者,亦都不可得。』……彼(犢子部)謂:此說皆非真佛言,所以者何?我部不誦故。此極非理!非理者何?如是經文,諸部皆誦,不違法性,及餘契經,……又於彼部,豈無此經,謂:『一切法,皆非我性。』」 -
《增一阿含經·利養品·七經》:「爾時,尊者須菩提,語釋提桓因言:……一切所有,皆歸於空,無我,無人,無壽,無命,無士,無夫,無形,無像,無男,無女。」
《增一阿含經·聽法品·五經》:「爾時,尊者須菩提,便捨縫衣之業,從坐起,右脚著地。是時,彼復作是念:此如來形,何者是世尊?為是眼、耳、鼻、口、身、意乎?往見者,復是地、水、火、風種乎?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造、無作。如世尊所說偈言。……此中無我,無命,無人,無造作,亦無形、容、有教、有授者。諸法皆悉空寂,何者是我?我者無主,我今歸命真法之聚。」
《增一阿含經·六重品·七經》:「世尊告曰:彼云何為名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號法、因緣法。……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滅時則滅,亦不知滅處;除其假號之法。彼假號法者,此起則起,此滅則滅。此六入,亦無人造作,亦名色、六入法,六入亦無人造作。由父母而有胎者,亦無。因緣而有,此亦假號,要前有對,然後乃有,猶如鑽木求火,以前有對,然後火生,火亦不從木出,亦不離木。若復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緣合會,然後有火。此六情起病,亦復如是,皆由緣會,於中起病。此六入,起時則起,亦不見來;滅時則滅,亦不見滅;除其假號之法。因由父母合會而有。」
《佛說稻芉經》:「地亦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非男非女、亦非非男非非女、非此非彼。水、火、風,乃至識等,亦皆無我、無眾生、無壽命、乃至亦非此非彼。」「復次、欲樂父母精氣,眾緣和合故,生色牙,無主、無我、無造、無壽者,猶如虛空、如幻,從眾因緣和合而生。」「如火得薪便然,薪盡則止,如是業結生識,周遍諸趣,能起名色果,無我、無主、亦無受者,如虛空、如熱時炎、如幻、如夢,無有實法,而其善惡因緣果報,隨業不亡。」 -
《雜阿含經·二一三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等,演說二法,諦聽,善思,何等為二?眼、色為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是名二法。若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是非二者,沙門瞿曇所說二法,此非為二。』彼自以意,說二法者,但有言說,聞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
《雜阿含經·三〇六經》:「爾時,世尊告彼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有二法,何等為二?眼、色為二,如是廣說,乃至非其境界故。所以者何?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於斯等法,作人想:眾生(),那羅(),摩[少/兔]闍(),摩那婆(),士夫(),福伽羅(),耆婆(),禪頭()。……耳、鼻、舌、身觸,緣生身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是無色陰,身根是色陰,此名為人。如上說。……緣意、法,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為人,如上廣說。」
提婆設摩《識身論》:「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如是五趣,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捺落迦趣、傍生趣、鬼趣、天趣、人趣。」「……如是八種補特伽羅,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預流果,能作證向,若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能作證向。」「……如是三聚,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不定聚,邪性定聚,正性定聚。」「……如是三種補特伽羅,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學補特伽羅,無學補特伽羅,非學非無學補特伽羅。」 - 《雜阿含經》卷47〈1244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燒燃法,不燒燃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燒燃法?若男、若女,犯戒,行惡、不善法,身惡行成就,口、意惡行成就。若彼後時,疾病困苦,沈頓床褥,受諸苦毒。當於爾時,先所行惡,悉皆憶念,譬如大山,日西影覆,如是眾生,先所行惡,身、口、意業,諸不善法,臨終悉現。心乃追悔:咄哉!咄哉!先不修善,但行眾惡,當墮惡趣,受諸苦毒。憶念是已,心生燒燃,心生變悔,心生悔已,不得善心,命終後世,亦不善心相續生,是名燒燃法。云何不燒燃?若男子、女人,受持淨戒,修真實法,身善業成就,口、意善業成就。臨壽終時,身遭苦患,沈頓床褥,眾苦觸身。彼心憶念,先修善法,身善行,口、意善行成就。當於爾時,攀緣善法:我作如是身、口、意善,不為眾惡,當生善趣,不墮惡趣。心不變悔,不變悔故,善心命終,後世續善,是名不燒燃法。」
-
《雜阿含經》卷12〈293經〉:「爾時,世尊告異比丘:我已度疑,離於猶豫,拔邪見刺,不復退轉,心無所著故。何處有我為彼比丘說法?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所謂: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
如是說法,而彼比丘,猶有疑惑、猶豫:先不得得想,不獲獲想,不證證想;今聞法已,心生憂苦、悔恨、矇沒、障礙。所以者何?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因集故苦集,因滅故苦滅,斷諸逕路,滅於相續,相續滅滅,是名苦邊。比丘!彼何所滅?謂有餘苦,彼若滅、止、清涼、息、沒,所謂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滅、涅槃。」 -
東吳支謙譯《了本生死經》:「何謂二事見外緣起,為因相縛,緣相縛。因相縛為何等?從種根,從根葉,從葉莖,從莖節,從節懷華,從華實,是為因相縛。」
東晉失譯《佛說稻芉經》:「外因緣法從何而生,如似種能生牙,從牙生葉,從葉生節,從節生莖,從莖生穗,從穗生華,從華生實;無種故無牙,乃至無有華實,有種故牙生,乃至有華故果生;而種不作念我能生牙,牙亦不作念我從種生,乃至華亦不作念我能生實,實亦不作念我從華生。而實種能生牙,如是名為外因生法。」
真諦譯《佛阿毘曇經·出家相品》:「其外因緣從因義何者?一切過去未來諸佛種智,同說如是以從種生芽,從芽生葉,從葉生節,從節生莖,從莖生幹,從幹生枝,從枝生蕚,從蕚生花,從花生子;若無子則不生芽,如是無花則不生子,有子故得生芽,如是有花故得生子;如此子亦不言我能生芽,芽亦不言我能自生。如是一切法如理而安,以是義故,外因緣從因義。」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外道作如是說,後心是前心因。……為斷如是意故,明後心非前心因,若當後是前因者,則違內、外因緣生法。……云何與外緣生法相違?如種子為牙因,乃至花為果因,若然者,應牙為種子因,乃至果為花因。」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或有外道,引世現喻,執後為前因。……為止彼宗,欲明後法非前法因。若是因者,便違內外緣起諸法。違內法緣起者,謂應行緣無明,乃至老死緣生。……如是等違外法緣起者,謂應種子因芽,乃至花因於果。」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留住義是漏義者,誰令眾生留住欲、色、無色界耶?答曰:漏也。浸漬義是漏義者,如於糟中,浸漬種子,其牙便生。如是眾生,以業種子,浸漬煩惱糟中,便生未來有牙。」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誰令有情留住欲界、色、無色界,所謂諸漏。淹貯義是漏義,如濕器中,淹貯種子,便能生芽;如是有情,煩惱器中,淹貯業種,能生後有。」
真諦譯《佛阿毘曇經·出家相品》:「復次業及識等次生十二因緣,故生四支,此隨因義,何者為四,無明、愛、業、識也。其識種子有為因,其名色者業及田為因,無明、愛為煩惱因。無此業煩惱故,識種子不生長。則此因業,識種子為田,無明故散識種子,愛故潤識種子。……復次識種子安住業田中,為愛所潤漬,無明為密覆故,種子生長,生名色芽於一切無生陰。」 -
東晉失譯《佛說稻芉經》:「如是外緣生法,以五事故,當知不斷,亦非常,亦不從此至彼。如牙種少,果則眾多,相似相續,不生異物。」「如種子,不生異果故,名相似相續。」「云何相似而生,如不善因生不善果,如善因生善果,以是故,名相似相續而生。」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如說相似法沙門所說:心與心作次第,受與受作次第。如是說者則有過,所以者何?貪欲心還與貪欲心作次第,瞋恚還與瞋恚,愚癡還與愚癡,善還與善,不善還與不善,無記還與無記,如是說者,則無解脫涅槃。」
「彼法沙門作如是說:色法生住無常,即是色體,乃至識亦如是。」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相似相續沙門說曰:心但與心作等無間緣,受等亦爾,各與自類作等無間緣。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必爾者,應善心還生善心,不善心還生不善心,無記心還生無記心,貪心還生貪心,恚心還生恚心,癡心還生癡心,如是便無究竟解脫。」
「或復有執,相與所相一切相似,如相似相續沙門,彼作是說:色法生住老無常,體還是色,乃至識法生老住無常,體還是識。為遮彼執,顯有為相,唯不相應行蘊所攝。或復有執,色等五蘊,出胎時名生,相續時名住,衰變時名異,命終時名滅,如經部師。」 -
鳩摩羅什譯《中論》:「如芽等相續,皆從種子生,從是而生果,離種無相續。從種有相續,從相續有果,先種後有果,不斷亦不常。如是從初心,心法相續生,從是而有果,離心無相續。從心有相續,從相續有果,先業後有果,不斷亦不常。
【梵志青目釋】如從穀有芽,從芽有莖葉等相續,從是相續,而有果生,離種無相續生。是故,從穀子有相續,從相續有果,先種後有果故,不斷亦不常。如穀種喻,業果亦如是,初心起罪福,猶如穀種,因是心餘心心數法相續生,乃至果報。先業後果故,不斷亦不常,若離業有果報,則有斷常。」 -
鳩摩羅什譯《中論》:「若如汝分別,其過則甚多,是故汝所說,於義則不然。
【梵志青目釋】若以業果報相續故,以穀子為喻者,其過甚多,但此中不廣說。汝說穀子喻者,是喻不然。何以故?穀子有觸有形,可見有相續,我思惟是事,尚未受此言,況心及業,無觸無形不可見,生滅不住,欲以相續,是事不然。復次、從穀子有芽等相續者,為滅已相續?為不滅相續?若穀子滅已相續者,則為無因;若穀子不滅而相續者,從是穀子常生諸穀,若如是者,一穀子則生一切世間穀;是事不然,是故業果報相續則不然。」 - 世親《俱舍論》:「如薄伽梵伽他中言:『業愛及無明,為因招後行,令諸有相續,名補特伽羅。』又契經說:『五種種子』,此即別名說有取識。又彼經說:『置地界中』,此即別名說四識住。故經所說,是密意言;阿毘達磨,依法相說。然經中說:『愛為集』者,偏說起因,伽他中說:『業、愛、無明皆為因』者,具說生起,及彼因因。」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時相續者。迦羅羅時滅。次生阿浮陀時。阿浮陀時。續迦羅羅時。名時相續。乃至中年時滅次生老年時。老年時續中年時。是名時相續。」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法相續者。善法後次生不善無記法。不善無記法續善法。後不善無記說亦如是。是名法相續。」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剎那相續者。前生剎那。次生後剎那。後剎那續前剎那。是名剎那相續。」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或有說者:言世第一法,是相續現前。……復有說者:相續有三種,一、時相續,二、生相續,三、相似相續。或謂無二相續,唯有相似相續,如彌沙塞部所說。」
- 《大毘婆沙論》:「有貪著者,是行。」
- 《阿毘曇毘婆沙論》:「與名色相隨諸根,是六入。」
《大毘婆沙論》:「名色所依諸根,是六處。」 - 提婆設摩《識身論》:「由十四因,應知心性,決定無常,謂:加行故,相應故,威儀路故,工巧處故;身業故,語業故,意業故;因故,等無間故,所緣故,增上故;染、不染故,受差別故,所作事業展轉異故。若心已生,分明可了,或於今時,或於餘時,諸所憶念,即所了知,如是心性,不離前心。又此心性,不離前心,由此道理,諸心展轉,無前際來,諸心次第。」
- 《大毘婆沙論》:「然《識身論》復作是說:……彼論雖說,多心相續十二有支,而不同此。以彼所說,十二有支,多是別法,或同時起。此論所說,十二有支,皆具五蘊,時分各異。」
- 《大毘婆沙論》:「尊者設摩達多說曰:一剎那頃,有十二支。如起貪心,害眾生命。此相應癡,是無明。此相應思,是行。此相應心,是識。起有表業,必有俱時名色、諸根,共相伴助,即是名色及與六處。此相應觸,是觸。此相應受,是受。貪,即是愛。即此相應諸纏,是取。所起身語二業,是有。如是諸法起,即是生。熟變,是老。滅壞,是死。瞋癡心殺,有十一支,無愛支故。雖有此理,而此中說,時分緣起,依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蘊。非剎那頃有十二支。」
-
《大毘婆沙論》:「問:前說後說,有何差別?答:前說是一心,後說是多心;前說是剎那,後說是相續,是謂差別。」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如《識身經》說:……問曰:前說此說,有何差別?答曰:前說是一心,此說是多心;前說是一剎那,後是多相續。」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