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下生經

彌勒下生經梵文:Maitreya-vyākaraṇa),為講述彌勒菩薩兜率天下生人間成佛的佛典,收於大正藏經集部。內容主要描述彌勒下生時,人間五穀豐登,天下太平,彌勒佛在龍華三會中說法渡眾的盛況[1]

題解

彌勒(Maitreya),常見的婆羅門姓氏,字根源自梵文Maitrī,慈愛之意。

下生,謂菩薩自天上界降生下界。佛陀八相成道中,第一「降兜率」與天界有關,其他皆與人間界有關[2]

傳譯

《彌勒下生經》現存的漢譯本[3][4]

  • 《彌勒下生經》,題為西晉竺法護譯。不過,本經與《增壹阿含經·十不善品·三經》字句雷同,應為從《增壹阿含經》抄出的別生經。增壹阿含經是由曇摩難提誦出,竺佛念傳譯。本經是各譯本中最常通行的一部,由阿難啟問。
  • 《彌勒來時經》,失譯,附於東晉錄。較他經簡略,由舍利弗啟問。
  • 《彌勒下生成佛經》,鳩摩羅什弘始三年(401)於長安譯出。由舍利弗啟問。
  • 《彌勒大成佛經》,鳩摩羅什弘始三年(401)於長安譯出。有記述發菩提心末法的篇幅,由舍利弗啟問。
  • 《彌勒下生成佛經》,義淨於大足元年(701)譯出。偈頌體,由舍利弗啟問。

《彌勒下生經》自古以來頗為流行,梵本現存[5][6]。另有藏譯本、闐語本,及以回鶻文字所書寫之突厥語經等。其中,藏譯本與義淨譯本相符[1]

內容

本經描述彌勒將來下生成佛的情形。那時的人間「閻浮地」,已淨化而成一個「淨土」,彌勒菩薩於兜率天觀察父母,降而出世。後來,彌勒「出家學道」,在「龍華樹」下修行,夜半出家,「即於其夜成無上道」。成佛後的彌勒,在龍華樹下說法,度化眾生。彌勒初會,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4];彌勒二會,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彌勒佛三會,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

注解

  • 新羅.憬興《彌勒下生經疏》,一卷,《卍續藏》第三十四冊。
  • 日本.善珠《彌勒下生經義疏》,一卷。
  • 作者不詳《彌勒下生經述贊》,一卷(不全),《卍續藏》第三十四冊。

相關經典

巴利經藏中《長部》第26經《轉輪聖王師子吼經》和《小部》第14部《佛種姓經》(Buddhavaṃsa)皆記載彌勒將來會出現於世間。後期巴利文獻有一部名為《未來史》(Anāgatavaṃsa)的書籍,亦描述彌勒從出生至成佛的書籍,據說是由12世紀晚期南印度的Kassapa編撰[3]

彌勒會見記》於20世紀在新疆發現,敘述一百二十歲的婆羅門波婆離派弟子彌勒等十六人拜謁釋迦牟尼。彌勒等十六人見到佛陀後,提問考驗如來,因深受折服皈依佛門。該書是由聖月譯成吐火羅語,再由智護譯為回鶻語。同樣的故事記載在漢譯《賢愚經》卷二十〈波婆離品〉[7]

巴利經藏小部·經集》第五品〈彼岸道品〉記述了包含彌勒在內的這十六人和佛陀之間的問答偈頌

地位

中國彌勒信仰於晉時釋道安法師(314~385)首倡以來,逐漸盛行。初唐時在天台宗法相宗高僧的推動和武則天的提倡下,民間「彌勒佛出世」的觀念廣為流傳,不少僧尼信士或期生兜率,或願與「龍華三會」,或誦念彌勒佛名。十九、二十世紀的中國秘密宗教猶深受彌勒信仰的影響[1]

提倡人間佛教印順法師認為,彌勒淨土思想,是著重於實現人間淨土。往生兜率淨土的本意是為下生人間,為人間淨土的實現而努力,而不單純是為往生兜率淨土[8]

參考文獻

  1. .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4).
  2. .
  3. 釋見量. (PDF). 中華佛學研究. 2013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12).
  4. 楊惠南. . 文史哲學報第. 1987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2).
  5. (PDF). [2020-03-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09). また,本経には,梵本Maitreyavyākaraṇaの存在が指摘されており,Léviによってネパール本,Majumderによってキルギット本がそれぞれ発表されているほか,日本でも石上が校訂を行っている[Lévi, S. 1932 :355-402; Majumder, P. C. 1959; 石上善応1968]
  6. 石上善応. . 1989.
  7. . 人間福報. 2014-10-09 [2020-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8. 張阿蓮. .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3).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