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楚瑜
宋楚瑜(英語:,1942年3月16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現任親民黨主席和臺北市政府首席市政顧問。生於中華民國湖南省湘潭縣,曾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中國國民黨秘書長、臺灣省政府主席、中華民國臺灣省省長。2016年和2017年两度担任總統蔡英文APEC中華臺北領袖代表。2016年至2019年担任蔡英文政府的總統府資政。宋楚瑜曾經五度參與總統選舉,其中四次角逐總統、一次競選副總統。2000年中华民国總統选举,以无党籍的身份參選總統,因為興票案涉嫌貪腐,以些微之差败于民主進步黨的陳水扁。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以親民黨主席的身分參選副總統,與國民黨主席連戰搭配,以些微之差落选。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再度參選總統,取得2.77%的選票落选。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第三度參選總統,與民國黨主席徐欣瑩搭檔,取得12.84%的選票落选。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第四度參選總統,與無黨籍的余湘搭檔,取得4.3%的選票再度落選。[4]
宋楚瑜 James Soong Chu-yu | |||||
---|---|---|---|---|---|
![]() | |||||
![]() | |||||
现任 | |||||
就任日期 2000年3月31日 | |||||
副主席 | 張昭雄 | ||||
秘书长 | 锺荣吉 蔡钟雄 秦金生 傅学鹏(代理) 李鴻鈞 | ||||
前任 | 首任 | ||||
![]() | |||||
现任 | |||||
就任日期 2014年12月25日 | |||||
市長 | 柯文哲 | ||||
![]() | |||||
任期 2016年5月20日-2019年5月2日[1] | |||||
总统 | 蔡英文 | ||||
![]() | |||||
任期 1994年12月20日-1998年12月21日 | |||||
前任 | 首任 | ||||
继任 | 趙守博 改制為官派省主席 | ||||
![]() | |||||
任期 1993年3月20日-1994年12月20日 | |||||
前任 | 連戰 | ||||
继任 | 宋楚瑜 改制為民選省長 | ||||
![]() | |||||
任期 1989年5月31日-1993年3月10日 | |||||
主席 | 李登輝 | ||||
前任 | 李煥 | ||||
继任 | 許水德 | ||||
![]() | |||||
任期 1979年6月14日-1984年8月24日 | |||||
行政院院长 | 孫運璿 | ||||
前任 | 丁懋時 | ||||
继任 | 張京育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
出生 | ![]() | 1942年3月16日||||
国籍 | ![]() | ||||
政党 | ![]() | ||||
其他政党 | ![]() ![]() | ||||
配偶 | 陳萬水(歿) | ||||
儿女 | 宋鎮遠(子) 宋鎮邁(女) | ||||
父母 | 宋達(父)(歿) 胡窕容(母)(歿[2]) | ||||
居住地 | ![]() | ||||
专业 | 法學、政治學 | ||||
获奖 |
| ||||
经历
| |||||
著作
| |||||
汉语名称 | |||||
繁体字 | |||||
简化字 | |||||
|
背景
祖母是文太夫人,父親宋達是中華民國國軍將官,1933年進入中華民國海军,後轉入中華民國陆军,1949年時升為陸軍少將,1958年升為中將。
1949年隨父親來臺灣,先住高雄再遷居臺北。到臺北後,先就讀臺北縣(現新北市) 中和國小、後轉學至臺北市龍安國小[5]。中學就讀臺北市市立士林初中、再進入臺北市立成淵中學就讀,直到畢業[6]。1961年,以第一志願考入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1964年畢業。大學畢業,入伍任中華民國憲兵少尉預官。1966年,赴美國深造,並於1967年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國際關係碩士學位;於1971年和1974年先後獲美國天主教大學圖書館學系碩士學位,及華盛頓喬治城大學政治系博士,其博士論文題目為《An elite perspective on developmental crisis : China's experiences in Inner Mongolia》。
經歷
美國求學
宋楚瑜在美國還沒取得博士學位之前,曾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中國研究資料中心的圖書館打工,時薪2.75美元,到離開美國返臺工作時,年薪已超過一萬元美金,工作仍是與圖書館相關[7]。回到臺灣后擔任行政院簡任秘書,工作內容是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的英文秘書。同時期也曾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系兼任副教授。1977年,出任行政院新聞局副局長。1978年,升任總統府簡任秘書。
升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
1979年接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
1974年,政府推行國語政策,導致台灣許多民俗活動,如歌仔戲、布袋戲等,在電視上幾近消失,不過在宋楚瑜擔任新聞局長過後,主動將布袋戲解禁,讓這項國寶民俗,得以繼續發光發熱,總計在新聞局長任內,播出的台語布袋戲高達65部,更造就了現在的霹靂布袋戲,也因為對宋楚瑜的感謝,布袋戲老前輩黃海岱,還曾經在宋楚瑜2000年參選總統時,幫他拍廣告短片。不僅如此,宋楚瑜更協助葉青從台視跳槽到華視做節目,打破所謂的「三台默契」,讓她到華視又演了30幾部歌仔戲,以推展台語歌仔戲之傳播[8]。 已故國寶布袋戲大師黃海岱還表示:「那個宋楚瑜擔任新聞局長後,才開放台語。」[9]
過去威權時代新聞局為核准刊物登記與發行,而執行言論審查與查扣刊物則由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負責。宋楚瑜擔任新聞局長期間由於多數民眾不知新聞局與警備總部之工作分工,以及宋於1979年(民國68年)1月上任新聞局代局長,即依循既定政策延續國民黨政府「說國語運動」,致宋於參選之路,備受競爭對手抹黑及其支持者之誤解——例如美麗島事件發生後的公開言論[10],甚至質疑其為壓制本地母語的重要執行者之一。
美聯社周清月記者被中止採訪事件
1981年7月3日,發生「陳文成命案」。原是臺北縣人的陳文成在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統計系擔任助理教授,關心臺灣政治發展,遭警備總部約談後,隔日陳屍臺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旁。由於陳文成擁有美國籍,此事件引起美國政府重視。當時卡內基美隆大學統計系的同事狄格魯及曾經擔任過驗屍官的病理學家韋契特,前來臺灣瞭解陳文成命案。美聯社記者周清月報導韋契特對陳文成遺體調查中,以「驗屍」一詞描述而非中國國民黨官方施壓要求使用的「審視」,由於宋楚瑜基於維護中华民国尊嚴,指其為「損害我國國家主權和法律尊嚴」, 新聞局要求美聯社與周清月更正但美聯社未服從,宋楚瑜便於9月26日中止周清月採訪證長達一年時間。宋楚瑜說,陳文成命案的關鍵點之一,是死後從樓上丟下來或從樓上摔下來致死,雖然看完屍體之後,並無不同見解,但此事件發生地是臺灣,輿論堅持「主權說」的一方認為中华民国政府擁有法律上的調查權,外國人士不能越俎代庖,代替政府行使任何調查行為,倘若如周清月報導兩位美籍教授有動刀驗屍,那就違背了臺灣法律,是違反驗屍相關條例的行為。
在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及一名方姓法醫陪同下,晉見行政院院長孫運璿時,宋楚瑜親自向兩位美籍教授當面求證,他們都說對陳文成遺體「沒有驗屍動過刀」,還直接親口告訴宋楚瑜說是美聯社記者刻意套話,「她將她的話套在我們嘴巴裡。」(She put her words into our mouth.)後來,沈君山曾寫了一封長信向宋楚瑜致歉,宋楚瑜才知道被刻意隱瞞了。他的解釋是法律用語與新聞用語確應有別,這兩位美國教授也沒身分去「執法」,因為根據中華民國相關法律,外國人沒有權力「解剖」屍體,更遑論「驗屍」。此事是關維護司法管轄權,是極其嚴肅的問題。[註 2]
美聯社事件尚未落幕,1982年3月19日至6月28日,宋楚瑜以艾森豪獎金得主身分赴美作為期3個多月的參觀訪問。1982年4月15日中午,宋楚瑜、陳萬水與合眾國際社(UPI)總裁比顿(Beaton)及副總裁卡夫(Karf)見面後,隨即下午拜會美聯社總部,美聯社是周清月事件的事主,行前宋楚瑜當然就相關情形的細節讓陳萬水瞭解清楚。宋楚瑜說,美聯社總社如臨大敵,也表示非常歡迎的態度。社長基思·富勒(Keith Fuller)藉此機會,召集了高層幹部給了熱切接待,雙方在行禮如儀後,富勒(Fuller)伸手攬在宋楚瑜的肩膀上,親切的附耳要求「私下聊聊」(private talk),宋楚瑜心中明白一定是關於周清月的事。
接著兩人關門坐下來談事,富勒打開天窗說亮話,說他曾經來臺訪問,而且已經答應周清月調整採訪駐在地,但希望臺灣幫忙,先恢復她的採訪權,否則她就不是美聯社的「完整記者」,他也不好處理調差事情,宋楚瑜也說明當時政府處理的原由與立場,並應允富勒的請求。
那天談事順利,富勒臨時興起,堅持請吃晚餐,就他與宋楚瑜夫婦三人,地點挑在紐約很有名的私人俱樂部「二十一俱樂部」(Twenty-one club)。三人變成好朋友,富勒指著餐桌說:「我每次來吃飯,都要坐這個位置。」後來雙方就照君子協定走,新聞局恢復周清月採訪權,美聯社隨後立即將周清月調駐印度,後來不知為何,周清月調印度不久,就辭職不幹了。但是,日後美聯社只要有記者來臺訪問,都要指名拜訪宋楚瑜,稱他是「很有原則的人」(man of principle)。[11]
轉任國民黨文工會主任
卸任新聞局長後,改任中國國民黨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
接任國民黨秘書長
1988年,蔣經國總統逝世後,經過中國國民黨黨內31位中常委簽名同意,並於中常會提案後,繼任總統的李登輝成為中國國民黨代理主席,之後成為正式主席。後來宋楚瑜擔任中國國民黨秘書長[12]。1992年,中華民國首次全面改選國會,國民黨得票大幅下降至53%,宋辭去黨的秘書長一職。
最後一屆官派臺灣省政府主席
1993年,獲委派擔任末代官派台灣省政府主席。
參選首屆臺灣省民選省長
於1994年首次辦理省長選舉時高票當選連任,成為臺灣省第一位民選省長。
1998年臺灣省被凍省,從此不再進行省長選舉,宋楚瑜成為唯一一任民選省長。
黨籍 | 姓名 | 得票 | 得票率 | 當選 |
---|---|---|---|---|
![]() | 蔡正治 | 37,256 | 0.44% | |
![]() | 朱高正 | 362,377 | 4.31% | |
![]() | 宋楚瑜 | 4,726,012 | 56.22% | ![]() |
![]() | 吳梓 | 25,398 | 0.30% | |
![]() | 陳定南 | 3,254,887 | 38.72% |
補助爭議
角逐2000年總統大選
1999年,因為爭取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未果而和李登輝、連戰决裂,遭國民黨開除黨籍。宋楚瑜自行以無黨籍身份,成立新台灣人服務團隊,與長庚醫學大學校長張昭雄搭檔參選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最後在泛藍分裂的情況下,以30萬票的差距敗給民進黨的陳水扁。落選後,聯同以新臺灣人服務團隊為班底的支持者,成立親民黨,擔任黨主席至今。[15][16]
政黨 | 候選人 | 得票 | 當選 | |||
---|---|---|---|---|---|---|
總統 | 副總統 | 票數 | 得票率 | |||
![]() | 宋楚瑜 | 張昭雄 | 4,664,932 | 36.84% | ||
![]() | 連戰 | 蕭萬長 | 2,925,513 | 23.1% | ||
![]() | 李敖 | 馮滬祥 | 16,782 | 0.13% | (登记后宣布退选,支持宋楚瑜) | |
![]() | 許信良 | 朱惠良 | 79,429 | 0.63% | ||
![]() | 陳水扁 | 呂秀蓮 | 4,977,737 | 39.3% | ![]() |
2004年副總統候選人
2004年,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與國民黨中央力釋前嫌,組成國親聯盟,並與國民黨主席連戰搭擋參與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結果以0.228%的票數差距輸給尋求連任的陳水扁。[17][18]
候選人 | 3月20日 中選會公告 | 5月18日 驗票結果 | 11月4日 高等法院判決 | ||||
---|---|---|---|---|---|---|---|
總統 | 副總統 | 票數 | 得票率 | 票數 | 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 |
陳水扁(![]() | 呂秀蓮(![]() | 6,471,970 | 50.11% | 6,446,900 | 6,461,177 | 50.10% | ![]() |
連戰(![]() | 宋楚瑜(![]() | 6,442,452 | 49.89% | 6,423,906 | 6,435,614 | 49.90% |
兩岸搭橋
2005年5月5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接受總統陳水扁之託訪問中國大陸,成為自1949年後第二位踏上中國大陸的中華民國在野黨最高領導人。第一站為陝西西安,前往黃帝陵祭拜;次為南京,往謁中華民國國父中山陵等;再為上海,與相關臺商見面;次為其老家湖南長沙和湘潭,祭拜祖墳和拜訪親友等;最後飛往北京。負責會見宋楚瑜的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和國台辦主任陳雲林,而胡錦濤也是自1949年來第一位會見中華民國非中國國民黨領導人的中共最高領導人。5月13日,上午7時40分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發表臨別感言,即搭機離開中國大陸,下午3時25分返抵中正國際機場,發表簡短演說,結束為期九日八夜的「搭橋之旅」,「工作之旅」暨「黨際交流」。
2006年臺北市長選舉
2006年10月17日,在新書《寧為劉銘傳》發表會上,宋楚瑜宣佈以超黨派獨立參選人身分,投入年底台北市長選舉,他雖然向親民黨中央請假,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大家仍視其為親民黨主席。儘管他宣稱這是「封刀之作」、「只做一任」。有人認為,他的參選,可能成為泛藍罪人,而使民進黨候選人當選。亦有人認為,他的參選象徵著親民黨的主體性,並對國民黨的打壓表示不滿。
2006年12月9日,臺北市長選舉結果,宋楚瑜獲得53281票(得票率約4.14%)。
黨籍 | 姓名 | 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 |
---|---|---|---|---|
![]() | 李敖 | 7,795 | 0.61% | |
![]() | 周玉蔻 | 3,372 | 0.26% | |
![]() | 謝長廷 | 525,869 | 40.89% | |
![]() | 宋楚瑜 | 53,281 | 4.14% | |
![]() | 郝龍斌 | 692,085 | 53.81% | ![]() |
![]() | 柯賜海 | 3,687 | 0.29% |
隨後宋楚瑜召開記者會,一度宣佈從此退出中华民国政壇。幾天之後,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宋楚瑜願考慮暫不退出政壇」[19]。
2007至2009年
- 國親協商
宋楚瑜在宣示退出政壇後,主要的公開露面,是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進行國親聯盟協商階段,及在第七屆立委選舉期間替國民黨及親民黨的立法委員候選人站臺。在確定親民黨候選人(包含國親聯盟),僅邱美瑞(不分區非安全名單)、柯淑敏(臺北縣第二選區)、林春德(山地原住民)及林惠官(連江縣)四人落選。
2008年1月13日宋楚瑜與吳伯雄首度聯袂前往桃園謁陵,祭告前總統蔣經國先生國親聯盟大勝,並迴避國親是會否合併的問題,宋楚瑜在同年2月13日與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會面,答應出任馬英九蕭萬長競選總部榮譽主任委員。
2009年9月10日,馬英九政府的劉兆玄內閣因88水災民意低落,部分政治人物推崇宋楚瑜在省長任內的政績,推薦宋楚瑜就任行政院新任院長,不過最後並未得到採用。
2010年
2010年1月,因中央地方制度法修法問題,基層鄉鎮市長與民代深切不滿,中華民國鄉鎮市民代表會宣示將組成基層連線服務團隊,推崇宋楚瑜在省長任內的政績,邀請宋楚瑜擔任基層連線服務團隊總顧問,不排除擁立宋楚瑜另組新政黨。
2010年4月,針對於中國國民黨主席任內與興票案之事務,李登輝出具書面證明以表與宋沒有債權、債務關係,同意宋領回相關款項;宋因此具狀向台北地方法院聲請領回獲准。事實上,宋自2004年3月以後所控告李而宋獲判勝訴之民事官司,李始終未依判決賠償宋,至於宋亦未向李催討賠償。
2010年5月,傳出因為國民黨不提名部份國民黨黨員參選臺北市議員,宋在懇求下考慮將輔選站臺。
2010年10月16日,被指為在2006年臺北市長選舉過程中與馬英九、郝龍斌及國民黨有心結的宋楚瑜在輔選親民黨籍臺北市議員候選人時,痛陳臺北市缺乏中華民國首都格局。次日,宋現身支持高雄縣縣長楊秋興——前民進黨黨員,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大高雄市市長——提及楊在省議員任內的努力並在臺上激動泛淚,令楊陣營士氣大振。
2010年10月19日,宋楚瑜指2000年及2004年總統大選期間國民黨公佈的民調都與實情失真,並批評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涉嫌做假民調『金溥聰先生作的民調常是假的』,令他『不敢恭維』。金溥聰隨後以國民黨名義對宋提出告訴,強調其是在2009年12月接任秘書長,2000年與2004年總統大選民調時任臺北市新聞處長及政大副教授與選舉問題毫無關聯。[20]
2010年10月19日,宋於《新聞面對面》節目上,表示當年與李登輝決裂和未與連戰搭擋參選正副總統是因為有「接班的問題」。針對水災問題不斷,宋指出水利事務不應當由熟悉銀行與金融政務的陳冲(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監督,而由熟悉相關事務的李鴻源等人來專門負責。
角逐2012年總統
2011年5月16日,前立法委員高資敏號召連署宋楚瑜角逐2012總統大選,並喊出「省長我們要你當總統」的口號為訴求。
2011年6月7日,宋楚瑜在年代電視台《新聞面對面》節目專訪中表示,現在每天都有人來勸進,他並不擔心連署的問題,「25萬很難嗎?誰也擋不住誰。」
2011年7月14日,宋楚瑜預估親民黨將於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中提名20席以上有能力當選的立法委員候選人,未來在立法院可以組成黨團。
2011年7月14日,自1970年代即側身兩蔣黨政中樞,並曾於國民黨副祕書長、祕書長任內輔佐李登輝五年多、並參與提拔吳敦義的宋楚瑜表示「黑金產生很多問題,但不是從李登輝執政開始,如果全然怪一個人,不太公平。」[22]
2011年7月25日,宋楚瑜日前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指出,2012年的選舉我不會缺席,2012我一定參選。
2011年8月11日宋再次接受年代電視台《新聞面對面》節目中專訪表示,預備參選總統的氛圍已從0到1了...將雙英對決議題邊緣化。
2011年9月1日,宋再次接受年代電視台《新聞面對面》節目中專訪,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正式表態,將向中選會領取連署表格,成為總統選舉的被連署人,惟是否參選總統,將視連署情況而定。
2011年9月2日,宋楚瑜將會在15日公告副手人選,到20日之前就會到中選會領表,親民黨發言人證實。
2011年9月20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親自舉行記者會,宣布將與流行病學專家、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林瑞雄搭檔,進行2012年總統大選連署。宋楚瑜表示,現在臺灣政治有種流行病叫「藍綠對決」,因此他請出林瑞雄這個專家,希望攜手找回臺灣的清白與是非,找回臺灣共同的希望。
2011年10月5日,李敖披露,“宋楚瑜告诉我是,连战请他吃饭,六月二十八号,饭吃完了,连战就告诉他,北京的意思希望你不要出来选,宋拒绝了。”[23][24]
2011年10月21日晚間,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接受三立電視台《大話新聞》主持人鄭弘儀專訪,除批評馬英九總統政績不佳,也透露目前連署即將突破門檻,強調一旦達到門檻他就參選到底,被問及到選前都不會搞棄保?宋楚瑜說,「要棄掉不能幹的人、不能滿足你的人、或開出的支票不能兌現的人。」
2011年10月27日,宋楚瑜:「在下個禮拜,我們會整理好第一批我們的聯署名單,送到中央選舉委員會,希望透過合法程序取得參選資格。」根據了解宋楚瑜將在11月1日和副手林瑞雄現身,一起公佈連署數量。

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蔡英文、蘇嘉全 | ![]() | 6,093,578票 | 45.63% | |||
2 | 馬英九、吳敦義 | ![]() | 6,891,139票 | 51.60% | ![]() |
||
3 | 宋楚瑜、林瑞雄 | ![]() | 369,588票 | 2.77% | |||
選舉日期 | 2012年1月14日 | 選舉人數 | 18,086,455人 | ||||
投票率 | 74.38% | 投票人數 | 有效:13,354,305人 無效:97,711人 |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宋楚瑜二度參選總統,此次選舉是以親民黨主席的身份,並連署參選,選舉結果得36萬票(2.8%)角逐失利,但在國會議員選舉席次當中,親民黨獲得三席,能依法組成黨團以參與協商。
2014年
2014年5月,宋楚瑜相隔四年再度訪問中國大陸,上午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晤,而且還是中國大陸政府主動邀約。宋楚瑜是太陽花學運之後第一個與習近平見面的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同時也是兩人第一次見面[25][26]。下午與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釣魚台國賓館會晤[27]。宋楚瑜表示,親民黨堅定不移地來堅持三個基本原則:第一,反對「台獨」,認為臺灣不能把「臺獨」當成選項;第二,堅持「九二共識」,認為中國只有一個,在這個立場上沒有任何的動搖;第三,親民黨追求兩岸和平的基本立場是非常堅定的,那就是「炎黃子孫不忘本,兩岸兄弟一家親」,在這個基礎之上追求一個和平的願景[28]。
在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發爭議後,宋楚瑜向習近平提出四個體諒:希望大陸多認識和體諒台灣人民的台灣意識;多認識和體諒兩岸政治社會制度的差異;多認識和體諒台灣人民對經濟自主的渴望;多認識和體諒台灣多元社會的本質。宋還提到最近太陽花學運中,五十萬人,不全然都是學生上街呼應,秩序井然;他們用行動證明了,不需要強力的政府來管理他們,他們自己就會管好自己;是多麼難得的公民素質;這是台灣幾十年來公民教育的成功,更是全球華人社會最珍貴的資產[29]。
2014年12月,宋楚瑜接受台北市長柯文哲的邀請,出任台北市政府首席市政顧問。
角逐2016年總統
2015年3月,宋楚瑜接受節目專訪,他首度鬆口表示願意為大家服務,是否競逐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動向備受矚目。親民黨副秘書長劉文雄說,宋楚瑜尚未決定,5、6月會有明確表態。
2015年8月6日,宋楚瑜舉行記者會,並當場宣示「正式參選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30]「您不必為誰去投一票,但您一定要為自己的現在、孩子的未來投下一票!所以,我在此宣示,宋楚瑜正式參選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 宋楚瑜並提出六項承諾:
- 開誠無私、化解對立:以開誠無私的態度,對於國家當前面臨的重大應興革議題,主動和朝野各黨領袖及各界人士,勤於溝通、勇於溝通、善於溝通,化解朝野對立、南北對立、世代對立、階級對立。
- 凝聚共識、權責相符:將推動修憲工程,將總統有權無責、中央地方權限不清、財政劃分不均等等,作適當調整。但朝向內閣制或明訂總統任命行政院長須經立法院同意,藉以節制總統,不可恣意更換閣揆,造成施政難以賡續的困局,都不會預設立場,一切以多數民意為依歸。
- 民主制衡、責任政治:將率先仿效美國民主制度,每年1次到立法院做國情諮文報告,並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進行政策對話,落實真正「民主制衡」的責任政治。
- 聯合政府、務實執政:以最大的胸襟與格局,不分藍綠、用人唯才,楚瑜在勝選之後,主動拜訪各界、為國訪才,共組一個堅強效能、苦民所苦、瞭解基層、包容黨派的跨世代大聯合政府,告別臺灣「一黨獨治」、「勝者全拿」的政黨壟斷統治。
- 勤政親民、關懷民生:人民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接下來的5個多月,將積極走訪基層,針對攸關人民的民生議題,聽取意見並廣納各方智慧,提出務實可行的對策。當選總統後,更將效法經國先生作風,走入群眾,持續不斷地關懷民瘼,有效能的提出福國利民的施政方案。
- 建立兩岸永續和平發展的架構:現實的兩岸關係就是國共內戰的延續。1945年臺灣交還給中華民國,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退守臺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於中國大陸,因此兩岸之間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治權之爭,只是爭鬥的方式已經由戰爭的方式改變成為制度之爭、生活方式之爭。
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朱立倫、王如玄 | ![]() | 3,813,365票 | 31.04% | |||
2 | 蔡英文、陳建仁 | ![]() | 6,894,744票 | 56.12% | ![]() |
||
3 | 宋楚瑜、徐欣瑩 | ![]() | 1,576,861票 | 12.83% | |||
選舉日期 | 2016年1月16日 | 選舉人數 | 18,782,991人 | ||||
投票率 | 66.27% | 投票人數 | 有效:12,284,970人 無效:163,332人 |
此次選舉結果雖角逐失利,但得票突破150萬。同時在國會選舉當中,親民黨獲得三席不分區,能依法組成黨團以參與協商。
出任APEC領袖代表

2016年9月,總統蔡英文邀請宋楚瑜擔任領袖代表,參加11月在秘魯利馬舉行的APEC經濟領袖會議。[31][32]10月6日,宋楚瑜召開記者會表示他“以非常戒慎恐懼的心情,接受蔡總統的指派”。[33]他是民進黨再次上臺後,首次代表中華民國政府以中華臺北名義出席APEC會議。11月12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國父誕辰日表示,親民黨重申對於國家定位及兩岸關係的立場始終不變,「兩岸一中、反對台獨」,在一中屋頂的概念下,尊重兩岸對等分治的政治現實,相互體諒、強化交流。[34]11月15日晚間,宋楚瑜偕同女兒宋鎮邁前往秘魯參加APEC領袖會議。
當地時間11月18日晚間,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及其夫人何晶茶敘[35],同日兩度會面美國國務卿約翰·凱瑞,並共同宣布合作成立「APEC婦女與經濟子基金」意向。[36][37]11月19日,出席ABAC(企業諮詢委員會)與領袖對話,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自然互動;宋自稱會談時間超過10分鐘,談及希望北京當局重申兩岸經貿往來,照顧臺灣中小企業的方向不變;然而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習並未與宋深入交談,只是進行了簡短的寒暄[38]。此外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秘魯總統庫欽斯基和美國貿易代表傅洛曼皆有握手並進行短暫交談。[39][40]11月20日,美國總統歐巴馬進入APEC會場時,與坐在入口處的李顯龍和宋楚瑜握手,並輕拍一下宋楚瑜右手臂,也一一和各國領袖握手,之後就進行領袖閉門會議。[41][42][43]
2016年11月,蔡英文總統特聘宋楚瑜為總統府資政。
2017年9月,宋楚瑜再獲蔡英文總統邀請擔任領袖代表,參加11月在越南河內舉行的APEC經濟領袖會議,與美國總統川普、俄羅斯總統普丁等人握手寒暄。
2018年9月,宋楚瑜表態無意續任領袖代表一職。
訪問中國大陸粵港澳灣區
2019年4月15日,宋楚瑜訪問香港,會見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與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7日訪問澳門,會見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與澳門特首崔世安。18日在珠海會見國臺辦主任劉結一[44]。宋楚瑜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是1980年以後台商前往最多的地方,占了所有台商的3分之1,隨著時代變遷,中美貿易戰開打,以及目前兩岸對立等情勢影響,台商需要轉型,他前往實地了解台商有那些困難,幫助台商因應國際貿易新情勢[45]。
宋楚瑜訪問粵港澳大灣區期間,大陸官媒新華社報導其讚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2019年初提出的習五點以及贊成就兩岸和平統一進行協商,被台灣部分人認為是支持對台灣實行港澳模式的一國兩制。不過,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兼秘書長李鴻鈞4月30日表示,宋楚瑜完全沒提到一國兩制。他解釋,宋楚瑜是向新華社說,依目前的香港模式,台灣人民沒辦法接受,必須要用民主的協商方式,針對兩岸的分治,來進行討論,或許還有轉圜的空間[46]。另外,宋楚瑜亦決定請辭資政,退回資政聘書[47]。
角逐2020年總統
2019年11月13日,宋楚瑜宣佈參選2020年總統大選,這是他第5次參與總統選舉,他也宣稱這是他的「終局之戰」。[48]該次選舉中,宋楚瑜提出“暫緩學習歷程檔案”的構想。[49]
中華民國第十五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結果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宋楚瑜、余湘 | ![]() | 608,590票 | 4.26% | |||
2 | 韓國瑜、張善政 | ![]() | 5,522,119票 | 38.61% | |||
3 | 蔡英文、賴清德 | ![]() | 8,170,231票 | 57.13% | ![]() |
||
選舉日期 | 2020年1月11日 | 選舉人數 | 19,311,105人 | ||||
投票率 | 74.90% | 投票人數 | 有效:14,300,940人 無效:163,631人 |
爭議事項
興票案
1999年12月9日,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楊吉雄召開記者會,指出宋楚瑜之子宋鎮遠,於1992年開始,在中興票券開戶,購買一億六百餘萬元票券。因為宋鎮遠當時只有24歲,他對於資金的來源表示懷疑。當時正在競選中華民國總統職位的宋楚瑜第一時間說他並不清楚,但極力保證自己的清廉。之後透過發言人指出,這筆錢是宋鎮遠與朋友做生意的資金,12月10日又改口,這是由「長輩」贈與宋鎮遠的創業基金,但是他無法透露長輩的身份。同日新聞媒體報導,宋鎮遠興票的實際總共金額是2.4億元。
1999年12月11日,宋楚瑜發言人再度說明,第一筆錢是宋家自己的,另外一億元則是長輩贈與的。但這仍然無法停止外界的質疑聲浪。國民黨代表律師莊柏林指出,宋楚瑜曾經私下找過東帝士集團的陳由豪,希望他承認是贈與這筆錢的長輩,但遭到陳由豪拒絕。無黨籍立委林瑞圖同時揭發宋鎮遠在美國加州舊金山擁有五棟豪宅,引起社會輿論及媒體報導,要求宋楚瑜說明。
1999年12月14日,宋楚瑜親自對其子名下2.4億元興票款項發表聲明,說他是奉國民黨主席李登輝指示,成立「秘書長專戶」,做為照顧蔣經國在美國的後代及國民黨各項黨政運作之用,隔天遭李登輝駁斥,李指宋是侵占國民黨黨庫公款。國民黨懷疑這筆錢是被宋楚瑜所竊佔的,檢察官收到告發後主動進行偵查,興票案正式進入司法程序。
1999年12月16日,財政部擴大調查全案。12月29日,國民黨完成興票案調查報導提報中常會,指宋涉偽造文書、背信、侵占,立委陳昭南再控宋楚瑜於八十三年省長選舉時,涉申報競選經費申報不實,檢方將全案合併楊吉雄的提告一同偵辦。
2000年1月25日,宋楚瑜委託律師到台北地方法院聲請債務清償,準備退還兩億四千多萬款項,指名由「國民黨主席李登輝」提領;2月10日,監察院公布興票案調查報告,宋楚瑜回應未A國家一毛錢;2月16日,國民黨正式遞狀控告宋侵占三億六千萬黨款。
2001年1月20日,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洪泰文偵結興票案,對宋楚瑜、陳萬水夫婦、兒子宋鎮遠、小姨子陳碧雲、機要秘書楊雲黛等五名被告處分不起訴,且相關爭訟應屬民事範疇非刑事,因此予以不起訴。
2001年2月8日,在連戰任內,國民黨對全案放棄再議,全案不起訴處分確定。但當初的國民黨委任律師莊柏林以發現「新事實、新證據」為由,於三月底向最高檢察署聲請再議,全案發交北檢,北檢於4月3日,重新調查。
2003年3月中旬,承辦檢察官林邦樑為興票案,赴鴻禧山莊就訊李登輝前總統;9月,李前總統寄交「陳明狀」給北檢,聲明當年未授權宋楚瑜開「秘書長專戶」,宋是私刻印章開戶侵占公款;10月22日,李前總統以證人身份到北檢出庭說明興票案。
審理期間,宋楚瑜將帳戶餘款新臺幣2.4億於2000年(民國89年)度辦理法院提存,以靜待司法調查。確定興票案不起訴處分不得再議後,此提存款2.4億元由時任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國民黨前主席李登輝同意兩造間並無任何債權、債務關係,依據提存法規相關程序在2010年(民國99年)發還給宋楚瑜。提存期間所產生之綜所稅亦由宋楚瑜繳納。
兩岸立場
2019年4月30日,大陸官媒新華社刊出同月宋楚瑜前往中國大陸時的專訪內容,他表示「九二共識」就是雙方都認同一個中國的原則和追求統一的方向;他亦表示親民黨堅持兩岸一中,大陸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也是中國的一部分,追求一個統一的中國是兩岸所有中國人共同的責任」;對於習近平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透過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展開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以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的制度性安排,他表示非常贊同並認為中國大陸重視台灣鄉親的意見,「只要坐下來談,沒有什麼不可以解決的問題,中國人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彼此交流。希望台灣鄉親能夠瞭解大陸的誠意和善意,大陸也能夠瞭解台灣鄉親的心意」。[50]此篇專訪在台灣政壇引發爭議,親民黨文宣部主任黃珊珊、副主任吳崑玉亦表示不認同而辭去黨職。總統蔡英文則呼籲宋楚瑜親上火線說清楚,若真抱肯定態度「會請他離任(總統府資政)」[51]。
5月2日宋楚瑜說,他這次赴陸參訪,從未說過一國兩制,因為他此行是去談經濟,不是去談政治。其立場是堅持及維護台灣自由民主,絕不同意以香港模式定位兩岸關係,他認同「兩岸一中、對等分治」進行民主協商而非協議,並主張「兩岸一中、兩岸一家親、反對台獨」。他也說,民主協商是唯一兩岸可以坐下來溝通的方式,而達成「協議」也必須經過兩個民主程序,包括有公權力的政府授權參與,有代表民意的權力機制,立法院討論監督,最後必要時甚至要民意通過[52]。此外他提到總統府資政是無給職,僅在APEC作為官方身份使用,他仍有親民黨主席以及台灣省省長兩個頭銜,後者不用加上「前」,因為他以身為台灣唯一民選省長為傲,並不需要總統府資政的頭銜,他尊重蔡英文的權力,請蔡英文不必操心費神,即日起退回「資政」聘書,同時感謝總統的信任跟禮遇。[53][54]總統府表示尊重宋楚瑜個人意願,並將依相關程序予以解任。[1]
軼聞
- 2006年5月起,宋楚瑜曾參與推動罷免陳水扁,並在同年10月10日的國慶典禮上,以率領親民黨立委中途離席的方式,表達「倒扁」的立場。(詳:百萬人民倒扁運動#天下圍攻)
- 2011年7月29日,被時任行政院院長吳敦義稱讚「楚瑜兄是行政長才」。[55]
- 2011年9月5日,根據維基解密揭露,朱立倫曾向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楊甦棣透露,馬英九非常不喜歡宋楚瑜。[56]
- 2011年11月4日,針對維基解密指稱宋曾在2006年北高市長選舉前,告訴美國在台協會前臺北辦事處長楊甦棣,國民黨願以臺北市長一職,交換宋不參加2008年總統大選一說。宋楚瑜表示維基解密內容不符事實,楊甦棣是『醜陋(後來宋表示他說的不是國語的「醜陋」,而是臺灣話「粗魯」)的』、『很差勁的』美國人,『沒有看過美國外交官這麼粗魯的,只有在越南的時候』。隨後爆料說:「楊甦棣曾威脅親民黨要支持軍購,但親民黨反對「凱子軍購」,所以他對我不非常客氣,我對他也不客氣。」[57]當晚TVBS電視臺《2100掏新聞》節目,指出宋楚瑜於2010年8月3日上午會晤了抵臺訪問的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梅克保。在談到「中国大陸撤飞彈」議題時,宋楚瑜認為,兩岸問題必須用感情和誠意,而非用軍事武力來解決。
著作列表
個人著作
年份 | 作者 | 書名 | 出版社 | ISBN |
---|---|---|---|---|
1977年 | 宋楚瑜 | 《學術論文規範》 | 臺北:正中書局 | ISBN 9570903473 |
1978年 | 宋楚瑜 | 《美國政治與民意:兼論中美關係》 | 臺北:黎明文化 | - |
1978年 | 宋楚瑜 | 《如何寫學術論文》 | 臺北:三民書局 | ISBN 9789571403670 |
1989年 | 宋楚瑜 | 《心心念念在傳薪:宋楚瑜對青年朋友的談話》 | 臺北:中央日報 | - |
2014年 | 宋楚瑜 | 《如何寫學術論文》(簡體字版) |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ISBN 9787301241233 |
2015年 | 宋楚瑜 | 《如何寫學術論文》(修訂三版) | 臺北:三民書局 | ISBN 9789571459134 |
2020年 | 宋楚瑜 | 《天道酬勤:2020宋楚瑜參選紀實》 | 商周出版 | ISBN 9789864778270 |
合著
年份 | 作者 | 書名 | 出版社 | ISBN |
---|---|---|---|---|
2006年 | 宋楚瑜、方鵬程 | 《寧為劉銘傳:宋楚瑜的僕人領導哲學》 | 臺北:商周 | ISBN 9861247475 |
2018年 | 宋楚瑜、方鵬程 | 《蔣經國祕書報告!》 | 臺北:商周 | ISBN 9789864773916 |
相關傳記
年份 | 作者 | 書名 | 出版社 | ISBN |
---|---|---|---|---|
1993年7月 | 許漢、張覺明 | 《宋楚瑜前傳》 | 臺北:開今文化 | ISBN 9789578730236 |
2006年 | 馬西屏 | 《百分之九十的祕密》 | 臺北:時周文化 | ISBN 9867586360 |
2007年 | 許淑芬 | 《魔幻密碼:2004總統大選之選舉訴訟紀事》 | 臺北:前衛 | ISBN 9789578015609 |
2011年 | 大官文化工坊 | 《宋楚瑜與斯土斯民的深情故事》 | 臺北縣:成信 | ISBN 9789868797703 |
2013年 | 方鵬程 | 《如瑜得水:影響宋楚瑜一生的人》 | 臺北:商周出版 | ISBN 9789862723838 |
2015年 | 葉柏祥主編 | 《政治老兵與宋語錄:天道酬勤-臺灣最骨力的歐吉桑》 | 臺北:費邊社 | ISBN 9789869237307 |
要职承续
![]() | ||
---|---|---|
![]() | ||
前任: 丁懋時 |
新聞局局長 代理,後真除為第九任 1979年1月25日-1984年8月24日 |
繼任: 張京育 |
![]() | ||
前任: 連 戰 |
台灣省主席 第十四任 1993年3月20日-1994年12月20日 |
改制為民選省長 |
前任: 官派省主席 |
台灣省省長 民選唯一第一任 [註 3] 1994年12月20日-1998年12月21日 |
改制為省主席(虛級化)[註 4] 下一派任省主席:趙守博 |
政党职务 | ||
![]() | ||
前任: 李 煥 |
中國國民黨秘書長 第九任 1989年5月31日-1993年3月10日 |
繼任: 許水德 |
![]() | ||
新頭銜 | 親民黨主席 第一任至第十一任 2000年3月31日- |
現任 |
注释
- 106年政黨法公布,故親民黨不再受人團法規範,故無違法疑慮。自2000年續任迄今,是僅次於前中華民國總統、前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之後在任第二長的中華民國政黨領袖。
- 本段言論及之後兩段,因取自《如瑜得水》一書,ISBN 9789862723838,為宋楚瑜觀點之立論
- 中華民國一级行政区包括台灣省、臺北市、高雄市於1994年12月改制,首長改由民選產生。宋楚瑜於1994年12月當選第一任民選台灣省長,任期4年。
- 1996年公民直选正副元首之後,具有相似民意基礎的省政府受到朝野聯手鬥爭。因省虛級化政策(凍省),自1997年第三屆國民大會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次增修內容通過「凍結省級自治選舉,省設省政府、省諮議會,省主席、省府委員、省諮議會議員均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重大改變,自1998年起取消民選省議員與省長制度,僅存部份局處為中華民國行政院之派出單位,雖保留官派省主席職稱,事實上已與1994年以前歷任省主席職權大相逕庭。
参考文献
- . 聯合新聞網. 2019-05-02 [2019-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6).
- 方鵬程. . 台北: 商周出版. 2013-07-09: 292. ISBN 978-986-272-383-8.
直到1949年隨家人移民來台,在台北縣中和市落腳,先進中和國小就讀,後轉學到台北市龍安國小,再就讀台北士林初中。
- 聯合新聞網. . 2020總統選舉.立委選舉.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2) (中文(台灣)).
- 方鵬程. . 台北: 商周出版. 2013-07-09: P.292. ISBN 978-986-272-383-8.
直到1949年隨家人撤退來台,在台北縣中和落腳,先進中和國小就讀,後轉學到台北市龍安國小,再就讀台北士林初中。
- 方鵬程. . 台北: 商周出版. 2013-07-09: P.293. ISBN 978-986-272-383-8.
1959年從台北市成淵高中畢業。
- 《如瑜得水》,第12章
- .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9).
- .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2).
- . 聯合報. 1979-12-29 [2015-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中央日報. 1979-12-29 [2015-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2015-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 . [2016-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1).
- . 2003-10-10 [2015-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8).
- 「宋慷慨」又要參選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民報, 2015-09-09
- https://www.facebook.com/ETtoday. . www.ettoday.net.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2) (中文(繁體)).
- . tw.news.yahoo.com.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3) (中文(台灣)).
- https://www.facebook.com/ETtoday. . www.ettoday.net.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2) (中文(繁體)).
- . tw.news.yahoo.com.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3) (中文(台灣)).
- 王金平:宋楚瑜願考慮暫不退出政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大紀元,2006年12月13日)
- 火力全開 宋︰對金不敢恭維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0-11-22. 自由時報,2010-10-21
- 「只有一個省長啦!」宋楚瑜感謝能獨享「省長」 蔡英文推崇李登輝是民主先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 宋楚瑜:黑金不是從李登輝執政開始 全怪他不太公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NowNews, 2011年7月15日
- . 凤凰网. [2011年10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0月6日) (中文(简体)).
- . 凤凰网. [2011年10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0月9日) (中文(简体)).
- . [2015-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2016-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9).
- . [2015-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宋楚瑜:與中共領導人會面是海峽兩岸劃時代大事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11-17.
- 宋習會 習提台獨四不 宋回四個體諒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11-17.
- 宋楚瑜宣布參選2016總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央通訊社,2015年8月6日
- . [2016-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7).
- 朱蒲青,總統邀請宋楚瑜 擔任APEC特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民報,2016-10-05
- . [2016-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8).
- . [2016-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1).
- Lee Hsien Loong FB
- . [2016-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2).
- . [2016-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2).
- .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1).
- .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0).
- .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1).
- APEC領袖閉門會 歐巴馬主動與宋楚瑜握手
- . [2016-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1).
- . [2016-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2).
- .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6).
- .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9).
- .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4).
- . [2020-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2).
- 王承中; 郭建伸. . 中央社. 2019-11-13 [2019-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3).
- TVBS. . TVBS.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2) (中文(台灣)).
- . [2019-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7).
- .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8).
- . [2019-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2019-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中國新聞網. 2011-07-29 [2015-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8).
- . NOWnews今日新聞. 2011-09-06 [2015-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8).
- . 2011-11-04 [201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