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行政區劃

臺北市行政區劃有過多次變化,中正萬華中山大同大安是1920年臺北市設立時最初的範圍。後於1938年加入衛星城市七星郡松山庄(今松山信義),再於1968年加入士林北投內湖南港景美木柵(今文山)6鄉鎮擴及現在的範圍。當時設置16,後於1990年整併為現行的12區

臺北市行政區劃圖

歷史

隸屬天興縣、諸羅縣時期(1661年-1722年)

明鄭時期(1661年-1683年),今臺北市轄區隸屬於承天府天興縣(1664年改制為天興州),縣(州)治設於佳里興(今屬臺南市佳里區),實際管轄區域僅止於半線(今屬彰化縣[1]。其時臺北地區仍屬平埔族群的生活範圍,漢人尚未入墾,亦未設置任何次級行政區。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南明永曆三十七年)施琅率領清軍攻佔臺灣,次年設置一府三縣,該地區改隸臺灣府諸羅縣。諸羅縣轄區沿襲明鄭時期的天興縣,縣治初期仍設於佳里興,至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始遷至諸羅山(今嘉義市)。在康熙年間(1683年-1722年),臺北地區漢人足跡仍然罕見,僅有原住民的番社,而無漢人的保庄,最近的官府人員為派駐於淡水城的水師十人。依據郁永河在《裨海記遊》中的記載:「淡水總社下轄二十三社」,其中位於今臺北市境內的有十社,即麻少翁社內北頭社里族社麻里折口社答答攸社巴浪泵社奇武卒社里末社雷里社荖釐社[2]

隸屬淡水廳時期(1723年-1874年)

1723年(雍正元年),割虎尾溪以北設彰化縣,縣治為彰化,並劃大甲溪以北為淡水廳。初期淡水廳僅設淡水同知主管北路防務,行政事務仍隸彰化縣。1731年(雍正九年),正式割大甲溪以北隸屬淡水廳。廳治初期仍設於半線街,1731年暫移沙轆,1733年(雍正十一年)正式遷至竹塹

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臺北地區已設有漢人堡里。依據1740年(乾隆五年)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的記載:淡水保下轄二十五庄,其中位於今臺北市境內的有九庄,即關渡庄北投庄八芝蓮林庄奇里岸庄瓦笠庄大佳臘庄大灣庄永興庄圭母子庄[3]

而依據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余文儀續修福建臺灣府志》的記載:今臺北市境內的漢人聚落已增聚至二街二十三庄,即艋舺渡頭街八芝蘭林街周厝崙庄萬盛庄古亭庄奇武卒庄大浪泵庄中崙庄下埤頭庄大加臘庄上埤頭庄興福庄內埔仔庄新庄仔庄嗒嗒攸庄貓裏錫口庄里族庄內湖庄南港仔庄石角庄八芝蘭林庄瓦笠庄北投庄奇里岸庄干豆庄。相對的,原住民部落已大幅減少,僅餘搭搭攸社毛少翁社北投社三社[4]

到了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北臺灣人口已更為密集。此時淡水廳管轄六鄉、十二堡、三百四十一庄,位於今臺北市境內的有:

而位於今臺北市境內的原位民部落則有雷里社搭搭攸社毛少翁社北投社四社[5]

隸屬淡水縣時期(1875年-1895年)

1875年(光緒元年),北臺灣增設臺北府,管轄大甲溪以北直達後山,下設三縣一廳。原淡水廳以頭重溪為界拆分成淡水新竹兩縣,東北部另置基隆廳。府治初設於竹塹,1878年(光緒四年)移至艋舺。1879年(光緒五年),淡新正式分治。

淡水縣初轄十四堡,1887年(光緒十三年)淡水、基隆正式分界後移出四堡歸基隆廳。依據1879年(光緒五年)的文獻記載,今臺北市境內的堡庄有:

隸屬臺北縣時期(1895年-1901年)

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清光緒二十一年)6月,日本公布《臺灣島地方假官制制定件》,7月公布《地方官假官制制定件》劃設地方行政區,以清政府時期的三府一直隸州為基礎,改制為「三縣一廳」,並在縣、廳之下設有十二支廳。今臺北地區由臺北縣直轄,並不屬於任何支廳。同年8月,全臺改制為「一縣二民政支部一廳」,今臺北地區不受影響,仍由臺北縣直轄。1896年(明治二十九年)4月,恢復為「三縣一廳」,今臺北地區轄屬未受影響[7]

1897年(明治三十年)6月,全臺行政區重劃為「六縣三廳」,並廢除支廳,改設管轄範圍較小的辦務署。原臺北縣分割為臺北、新竹兩縣及宜蘭廳,版圖縮小後的臺北縣下轄臺北、士林、新庄、三角湧、景尾、桃仔園、中壢、滬尾、樹林口、基隆、水返腳、頂雙溪、金包里等十三個辨務署。今臺北地區相關辦務署為:

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4月,全臺行政區合併為「三縣三廳」,同時辦務署也進行整併。臺北、新竹兩縣再度併為臺北縣,下轄臺北、三角湧、景尾、桃仔園、滬尾、基隆、水返腳、頂雙溪、新埔、新竹等十個辨務署。今臺北地區相關辦務署為:

隸屬臺北廳、深坑廳時期(1901年-1920年)

1901年臺北市街略圖
1915年臺北廳行政區劃(不含蕃地)

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10月,全臺行政區大幅改制。廢縣設「二十廳」,廳下廢辦務署或出張所而改設「支廳」,廳治所在地不另設支廳。原有臺北縣轄區被拆分為臺北廳基隆廳深坑廳桃仔園廳新竹廳五個廳。今臺北地區大部分隸屬屬臺北廳,小部分隸屬深坑廳。臺北廳下轄錫口、士林、新庄、枋橋、滬尾及小基隆六支廳,深坑廳則下轄景尾、坪林尾二支廳,其中景尾支廳於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9月改稱新店支廳。今臺北地區相關支廳如下:

  • 臺北廳直轄:轄大加蚋堡中西部各街庄,另轄擺接堡加蚋仔庄,悉在境內。
  • 臺北廳錫口支廳:轄大加蚋堡東部各街庄,另轄芝蘭一堡三個庄,悉在境內。
  • 臺北廳士林支廳:轄芝蘭二堡全部及芝蘭一堡其餘街庄,大部分在境內。
  • 深坑廳景尾(新店)支廳:轄文山堡部分地區,僅萬盛庄、興福庄及內湖庄在境內[10]

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全臺二十廳裁併為「十二廳」,廳直轄及支廳下設區,管轄街、庄、社。原臺北、基隆二廳及深坑廳之一部分合併為新的臺北廳,今臺北地區全部屬之。臺北廳下設錫口、枋橋、新庄、士林、滬尾(1912年9月改稱淡水)、小基隆(1915年2月廢止,併入淡水)、金包里、水返腳、基隆、瑞芳(1915年2月廢止,併入基隆)、頂雙溪、深坑、新店等十三個支廳。今臺北地區相關支廳、區如下:

州轄市時期(1920年-1945年)

1932年的臺北州轄下的臺北市七星郡

1920年(大正九年)9月,全臺行政區大幅改制,廢除廳、支廳、區及堡/里、街/庄/澳制,改行州/廳、市/郡/支廳、街/庄、大字小字制。全臺設五州二廳(1926年增設澎湖廳而成為五州三廳),原臺北廳合併宜蘭廳及桃園廳的三角湧支廳而成為臺北州,其下設一市(臺北市)、九郡(七星郡淡水郡基隆郡宜蘭郡羅東郡蘇澳郡文山郡海山郡新莊郡)。

新設立的州轄臺北市為一獨立的行政單位,其下共設二十五個大字,即由原大加蚋堡中西部二十三個街庄、原擺接堡加蚋仔庄及原芝蘭一堡大直庄改制而成。其版圖僅及今臺北市的中西部地區。

今臺北地區相關市/郡如下:

1922年(大正十一年)4月,臺北市中心的大字改制為「町」,郊區則仍維持大字、小字制度。當時市中心共設有六十四個町,郊區則仍有大直下埤頭西新庄子中庄子朱厝崙上埤頭中崙大安六張犁下內埔等十個大字。1938年(昭和十三年),七星郡松山庄併入臺北市,增加松山頂東勢下塔悠上塔悠舊里族中坡五分埔三張犁興雅等九個大字。全市版圖向東大幅擴增,合計六十四個町、十九個大字[13]

1935年(昭和十年),曾在市、町之間設區,初時全市設七十七區。1941年(昭和十六年)底,因轄區已擴及松山地區,重新劃分為九十區。1944年(昭和十九年)3月,又重劃為六十一區[14]

省轄市時期(1945年-1967年)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於10月25日接收臺灣,恢復臺灣省建制,省會設於臺北市。11月1日,臺北市改制為省轄市,仍因襲日治時期制度,全市設有六十一區。

1946年2月8日,市政府將原有六十一區重新整併為十區,即松山區大安區古亭區雙園區龍山區城中區建成區延平區大同區中山區。區下設里、鄰,全市共有340里、4,158鄰[15]

下表為各行政區與日治末期六十一區名、町名、大字名對照表:

行政區日治時期區名[16]日治時期町/大字[16]
松山區松山區松山舊里族
五分埔區五分埔中坡
三張犁區三張犁興雅
塔悠區上塔悠下塔悠頂東勢(上塔悠派出所管內)
中崙區中崙頂東勢(中崙派出所管內)
大安區昭和區大安(部分)、福住町(部分)
錦區錦町
福住區東門町(部分)
東門東區東門町(部分)
大安區大安(部分)
六張犂區六張犁下內埔
古亭區兒玉區兒玉町千歲町新榮町
佐久間區南門町龍口町佐久間町
古亭區古亭町(部分)
川端區川端町
馬場區馬場町
富水區水道町富田町
雙園區綠區綠町柳町
堀江區堀江町
花園區東園町西園町
龍山區新起區西門町新起町
老松區若竹町老松町
八甲區八甲町新富町一丁目
元園區元園町入船町一丁目、新富町二丁目
有明區有明町
入船區入船町二、三、四丁目
龍山寺區龍山寺町
新富區新富町三、四、五丁目
城中區城內區北門町明石町表町本町京町大和町榮町乃木町書院町文武町
聯合區
樺幸區樺山町幸町大安(部分)
東門西區東門町(部分)、旭町
壽區末廣町壽町築地町濱町
建成區建成二區建成町二、三、四丁目、下奎府町(部分)
下奎府一區下奎府町一、二丁目(部分)
下奎府二區下奎府町一、二丁目(部分)
下奎府三區下奎府町三丁目
下奎府四區下奎府町四丁目
太平一區(部分)泉町(部分)、上奎府町(部分)、太平町一丁目(部分)
建成一區(部分)建成町一丁目(部分)、太平町一丁目(部分)
延平區太平一區(部分)泉町(部分)、上奎府町(部分)、太平町一丁目(部分)
太平二區日新町二、三丁目、太平町五、六丁目
永樂一區永樂町一、二丁目(部分)、港町一、二、三丁目(部分)
永樂二區永樂町三、四丁目、太平町四丁目
日新區日新町一目、太平町三丁目
港區永樂町一、二丁目(部分)、港町一、二、三丁目(部分)
建成一區(部分)建成町一丁目(部分)、太平町一丁目(部分)
大同區蓬萊區蓬萊町
太平三區太平町七、八、九丁目
大橋區大橋町二、三、四丁目
大龍峒上區大龍峒町(部分)
大龍峒下區大龍峒町(部分)、河合町
中山區大正區大正町三橋町
御成區御成町
宮前區宮前町
大宮區圓山町大宮町大直
下埤頭區下埤頭西新庄子
中園區朱厝崙中庄子上埤頭

直轄市時期(1967年迄今)

臺北市行政區劃圖(1968~1990)

1967年7月1日升格為直轄市,次年將原屬臺北縣景美鎮木柵鄉南港鎮內湖鄉)與陽明山管理局士林鎮北投鎮)的六個鄉鎮劃歸本市管轄。

1990年3月12日臺北市進行行政區重劃,將原來的16區調整為12區:

這次調整忽略聚落傳統分界,改以現有幹道作為各區邊界:

現今臺北市的轄區範圍,極東為南港區舊庄,極西為北投區關渡里,極南為文山區指南,極北為北投區湖田;若包含淡水河水域,則極西為士林區富洲里。

各區簡介

目前臺北市共有12個市轄區,約略簡介如下:(按照郵遞區號排列)

中正區(100)

中正區位於臺北市西南側,涵蓋臺北府城大部份區域,為較早開發的臺北城區,此區以區內名勝中正紀念堂為名。區內的臺北車站臺北市重要的交通樞紐,重要的中央政府部門多位於此區;文教機構則有國家圖書館兩廳院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南海學園,以及著名大專院校臺北市立大學臺大醫學院與公共衛生學院、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和建中北一女兩所臺北頂尖的中學;並有二二八和平公園、中正紀念堂、臺北植物園等三大公園。

大同區(103)

大同區位於臺北市西側,西與新北市三重區隔河相望,此區以孔子禮記禮運大同篇為名。大同區是臺北市最早發展的區域,涵蓋大稻埕大龍峒兩大區域,有臺北市孔廟保安宮古蹟大稻埕曾繁華一時,目前較為老舊,有許多早期洋房,也是南北貨的集散地。

中山區(104)

中山區位於臺北市市中心,鄰近臺北車站,亦為較早開發的臺北城區。此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曾於本區西南角梅屋敷(今屬中正區的國父史蹟紀念館)休憩而得名。中山北路貫穿此區,鄰近的林森北路有許多旅館,一到夜晚便燈紅酒綠。此區有中山足球場臺北市立美術館

松山區(105)

松山區位於臺北市幾何中心,區內住商混合,有許多知名的百貨公司臺北小巨蛋臺北松山機場也位於此區。區內的饒河街夜市則為臺灣著名的觀光夜市之一。

大安區(106)

大安區位於臺北市市中心,是臺北市的文教、住商混合區,臺大臺師大臺科大北科大國北教大等著名大學以及頂尖高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均位於此區,本區南部臺大、師大一帶書店林立,文化涵養多元;北部則為商業辦公及住宅混合區,忠孝東路三、四段一帶為東區商圈,每逢假日人潮洶湧。

萬華區(108)

萬華區位於臺北市西南側,隔著新店溪新北市板橋區永和區相望。萬華舊稱艋舺,是全臺北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現今有許多老舊社區與古蹟,同時萬華區北部也有西門町徒步區,為臺北市西部最重要的消費商圈。萬華區同時也有供應臺北市新鮮果菜與肉類的運銷中心。

信義區(110)

信義區是臺北市的市政中心,原屬於松山區的一部分,故區內道路多有松字開頭,學校也不以信義命名,如松山高中松山工農松山家商實際上都位於信義區。信義計畫區即位於此區,有臺北市政府市議會等政府部門與百貨公司,許多臺灣的金控公司也將總部設於此,位於信義計畫區的臺北101大樓曾為世界第一高樓。

士林區(111)

士林區位於臺北市北部,新北市金山區萬里區、蘆洲區、三重區汐止區與此區相鄰,以數個消費商圈和住宅區為主,國立故宮博物院陽明山國家公園部份也位在此區,並有臺北市立大學銘傳大學東吳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等知名公私立大學。

北投區(112)

北投區是臺北市最北端的行政區,與新北市淡水區金山區接壤。陽明山國家公園部份位於此區,有著名的北投溫泉關渡風景區。

內湖區(114)

內湖區位於臺北市東北部,東鄰新北市汐止區。相較於萬華區大同區中正區等最早開發的地區、內湖區目前仍為臺北市的新開發地區,有內湖科技園區三軍總醫院

南港區(115)

南港區是臺北市最東邊的行政區。與新北市汐止區深坑區石碇區接壤,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即設於此區,近年來政府在此區增設南港軟體園區南港經貿園區,並推行東區門戶計畫。

文山區(116)

文山區是臺北市最南端的行政區,與新北市新店區接壤,由景美木柵兩部分組成,經區劃調整後合併為文山區。此區多山,故開有多條隧道,如辛亥隧道懷恩隧道文山隧道,並設有國道三甲聯絡臺北市區。中華民國考試院設於此處,並有政治大學世新大學等知名大學,以及貓空臺北市立動物園等著名景點。

各區面積與人口

截至2017年10月底止,各行政區面積與人口統計如下[17]
區名 面積
(km²)
下轄
下轄
鄰數
人口數 人口
消長
人口密度
(人/km²)
郵遞
區號
區花
中正區  7.6071 31 580 159,556 -61 20,975 100 木棉花
大同區  5.6815 25 521 129,263 +2 22,752 103 茶花
中山區  13.6821 42 869 230,778 -34 16,867 104 蝴蝶蘭
松山區  9.2878 33 759 206,905 +76 22,277 105 朱槿
大安區  11.3614 53 1,022 309,977 +29 27,283 106 波斯菊
萬華區  8.8522 36 723 192,074 -30 21,698 108 白牡丹
信義區  11.2077 41 904 225,911 +41 20,157 110 野牡丹
士林區  62.3682 51 995 288,320 -14 4,623 111 玫瑰花
北投區  56.8216 42 827 256,444 +20 4,513 112 櫻花
內湖區  31.5787 39 905 287,484 +95 9,104 114 九重葛
南港區  21.8424 20 452 122,203 +59 5,595 115 桂花
文山區  31.5090 43 1,002 274,287 +126 8,705 116 杏花
臺北市  271.7997 456 9,559 2,683,202 +309 9,872
  • 人口消長計算方式為本月人口減去上月人口,負值以紅字表示,正值以藍字表示,沒有增長以綠字表示

各地區消長

下表為各地區人口消長情形,計算方式為本月份人口數減去上月份人口數,負值以紅字表示,正值以藍字表示。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年度增減
中正萬華 人口數348,290347,866347,629347,318346,943346,808346,148345,685345,27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消長-313-424-237-311-375-135-660-463-411
中山大同 人口數356,960356,647356,314356,070355,547355,371354,762354,123353,88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消長-121-313-333-244-523-176-609-639-238
松山信義 人口數428,746428,440428,217427,733427,223426,825426,137425,277424,58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消長-362-306-223-484-510-398-688-860-690
大安文山 人口數582,372582,332582,376582,139581,794581,762581,173580,535579,616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消長-233-40+44-237-345-32-589-638-919
士林北投 人口數541,522540,988540,602540,101539,430539,155538,551537,770537,29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消長-554-534-386-501-671-275-604-781-477
內湖南港 人口數409,018408,710408,287407,956407,678407,731407,237406,764406,50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消長-81-308-423-331-278+53-494-473-255
  
臺北市 人口數2,666,9082,664,9832,663,4252,661,3172,658,6152,657,6522,654,0082,650,1542,647,16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消長-1,664-1,925-1,558-2,108-2,702-963-3,644-3,854-2,990

次分區

自2000年起,在各區之下增設次分區,作為輔助的行政區劃,每區劃定4﹣7個次分區,臺北市共有68個次分區。

參考資料

  1.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6頁,1988年6月
  2.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10-11頁,1988年6月
  3.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13-14頁,1988年6月
  4.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14-16頁,1988年6月
  5.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20-23頁,1988年6月
  6.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24-30頁,1988年6月
  7.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36頁,1988年6月
  8.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37-38頁,1988年6月
  9.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40-41頁,1988年6月
  10.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42-43頁,1988年6月
  11.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44-47頁,1988年6月
  12.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48-51頁,1988年6月
  13.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51-52頁,1988年6月
  14.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61-62頁,1988年6月
  15.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64頁,1988年6月
  16. 《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75-79頁,1988年6月
  17. . 內政部戶政司人口資料庫. 2017-10 [2017-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