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委員會 (香港)
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委員會 Election committee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 |
---|---|
结构 | |
政党 | 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之時共有1194名委員
|
选举 | |
全票制 | |
上届选举 | 2016年12月11日 |
下届选举 | 2021年 |
歷史
選舉委員會是根據《香港基本法》附件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委任。但由於負責選出第一屆立法會其中10個議席的選舉委員會,其組成辦法在《基本法》中沒有訂明。故由前港督彭定康進行的政制改革,在未經北京同意下,設立了一個有100名委員,由大部分直選產生的區議員互選產生的選舉委員會,並於1995年選出香港立法局10個議席。至1996年香港主權移交前,北京決定「另起爐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所籌組,原為推選第一屆行政長官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選出臨時立法會取代最後一屆立法局。該推選委員會共有400名委員,由香港社會各個界別的代表組成。負責選舉第二屆行政長官選舉的第一屆選舉委員會委員數目增加為800名。
組成
現時選舉委員會共有1200名委員,是由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通過確定;分別代表香港社會的38個「界別分組」。其中300人來自工商、金融界,300人來自專業界,300人來自勞工、社會服務、宗教等界,其餘300人來自政界,包括立法會議員、區域組織的代表(區議會民選議員及鄉議局主席、副主席、議員大會的當然議員、特別議員或增選議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以及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的代表。
資格
選委候選人資格
根據《行政長官選舉條例》,參選選委的人如令選舉主任信納他/她與擬出選的界別有「密切聯繫」,或者本身為該界別選民,就合資格成為候選人[1]。然而,「密切聯繫」在香港法律上並沒有定義[1]。每位參選人均需繳付選舉按金,劃一為港幣1,000元[2]。
選民資格
各界別分組的投票人(選出委員的選民)資格不盡相同,例如會計界的投票人資格為註冊會計師;商界(第一)選民只包括香港總商會會員,商界(第二)的投票人只包括香港中華總商會會員,不包括其他香港商人。符合各界別投票人資格的個人或團體,可申請登記成為選舉委員會的界別分組投票人。界別分組投票人可以在該界別分組參選人中投票選出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委員是以個人身份投票,而選舉委員會每屆任期五年。各個界別的劃分,以及每個界別中何種組織可以產生選舉委員的名額,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制定選舉法加以規定。
功能
選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根據《基本法》附件一第二節,選舉委員會每屆任期五年;即是說,每屆行政長官理應同時由新一屆選舉委員會選出。不過,2005年3月12日董建華因辭職而需要為行政長官職位進行補選。曾蔭權徵求選舉委員會委員簽名支持參選時,並無需預先重新選出選舉委員會。
選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議席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由其選舉會議選出,當中包括選舉委員會委員中的中國公民,但本人提出不願參加的除外。值得一提,自2002年第二屆選舉委員會起,歷屆選舉委員會中的中國公民委員均可成為港區人大代表選舉會議成員,但選舉會議組成還包括其他成員,包括行政長官、港區全國政協及上屆選舉會議成員等,因此選出港區全國人大並非選舉委員會的功能。
批评
選舉委員會的組成因為偏向於工商界利益而受到批評,大多數委員都是由公司選舉人選出,因此實際上代表了工商界的利益。第一界别的300個席位分配給工商界,其餘界別的席位也被工商界盤據,如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港區人大代表。
選舉委員會制度也被嘲笑為「小圈子選舉」,因為當選所需要的選民基數很低,因此工商界可以透過其個人關係,以及向中聯辦表忠而佔一席位。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的香港專題研究員表示,選舉委員會於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中,首次不根據大眾民意選出行政長官,反映北京當局對香港正加強影響力。[3]
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委員會 | |||||||
---|---|---|---|---|---|---|---|
第一界別 | 第二界別 | 第三界別 | 第四界別 | ||||
香港僱主聯合會 香港中國企業協會 飲食界 酒店界 保險界 航運交通界 地產及建造界 旅遊界 商界(第一) 商界(第二) 工業界(第一) 工業界(第二) 金融界 金融服務界 進出口界 紡織及製衣界 批發及零售界 |
16 16 17 17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
中醫界 醫學界 衛生服務界 工程界 教育界 高等教育界 法律界 會計界 資訊科技界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 |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
漁農界 勞工界 社會福利界 宗教界 天主教香港教區 中華回教博愛社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 香港道教聯合會 孔教學院 香港佛教聯合會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 體育小組 演藝小組 文化小組 出版小組 |
60 60 60 60 10 10 10 10 10 10 60 15 15 15 15 |
鄉議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港九各區議會 新界各區議會 立法會 |
26 36 51 57 60 70 |
小計: | 300 | 小計: | 300 | 小計: | 300 | 小計: | 300 |
總計:1200 |
選舉
選舉 | 投票日 | 與其關連之選舉 | 備註 |
---|---|---|---|
1998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 | 1998年4月2日 | 1998年立法會選舉 選舉委員會議席 | 因候選人自動當選而不需進行投票的界別:商界(第二)、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工業界(第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
2000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 | 2000年7月9日 | 2000年立法會選舉 選舉委員會議席 | 因候選人自動當選而不需進行投票的界別:香港僱主聯合會;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酒店界;商界(第二);工業界(第二);進出口界;紡織及製衣界;漁農界;體育、出版小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
2002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補選 | 2002年1月6日 | 2002年行政長官選舉 |
|
2005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補選 | 2005年5月1日 | 2005年行政長官選舉 |
|
2006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 | 2006年12月10日 | 2007年行政長官選舉 | 因候選人自動當選而不需進行投票的界別:飲食界、商界(第一)、商界(第二)、香港僱主聯合會、金融界、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進出口界、工業界(第一)、工業界(第二)、漁農界、體育小組、演藝小組、出版小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鄉議局 |
2011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 | 2011年12月11日 | 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 | 因候選人自動當選而不需進行投票的界別:商界(第二)、香港僱主聯合會、金融界、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進出口界、保險界、地產及建造界、紡織及製衣界、漁農界、體育小組、演藝小組、文化小組、出版小組 |
2016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 | 2016年12月11日 | 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 | 因候選人自動當選而不需進行投票的界別:飲食界、商界(第二)、香港僱主聯合會、金融界、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進出口界、工業界(第一)、工業界(第二)、地產及建造界、紡織及製衣界、漁農界、體育小組 |
2021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 | 2021年12月 | 2022年行政長官選舉 |
備註
參見
香港政治系列條目 |
政府 |
---|
憲制文件
|
政治 |
對外事務 |
軍事: |
其它香港系列 香港主題首頁 其它國家 · 图集 政治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