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建制派
2016年後,非建制陣營指建制派以外的政治派系所組成的陣營,即泛民主派、自決派及本土派(包括民族自決派)的聯合陣營。
非建制派 Opposition camp | |
政黨成員 | 公民黨 民主黨 人民力量 朱 朱凱廸新西團隊 社會民主連線 工黨 街坊工友服務處 新民主同盟 民 民協 香港本土 熱血公民 本土民主前線 小麗民主教室 土地正義聯盟 民主陣線等 |
立法會議席 | 2 / 70 (3%) |
區議會議席 | 388 / 479 (81%) |
選舉委員會 選委數目 | 327 / 1,200 (27%) |
意識形態 | 自由主義 社會自由主義 本土主義 民粹主義 社會主義 直接民主制 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 反共主義 文化保守主義 |
政治立场 | 大帳篷 |
香港政治系列條目 |
政府 |
---|
憲制文件
|
政治 |
對外事務 |
軍事: |
其它香港系列 香港主題首頁 其它國家 · 图集 政治主題 |
非建制派,或稱非建制陣營(英語:[1]),為一個香港政治意識形態陣營,政治上與建制派分庭抗禮。
非建制派被親中媒體、建制派及政府稱其成員為「反對派」,因其成員主要反對香港特區政府的提出不公平政策和議案。
非建制派在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中獲得有55%的普選票支持,取得30席,為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以來最多。但在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後,經香港政府入稟司法覆核,6名非建制派議員先後被香港高等法院褫奪議員資格,成員減至23名,並失去地區直選的否決權,雖然在2018年香港立法會補選中取回2席,但因九龍西選區落敗,無法奪回分組點票的否決權。
政治派別
- 民主派:香港立法會第二大派系,1991-2012年在地區直選一直取得的選票比例較建制派高(泛民獲約六成多的選票,建制派獲約三成多的選票),2016年受其他本土自決派(現稱「抗爭派」)分薄票源及名單碎片化影響下,地區直選議席及得票下降,但議席數目及得票仍然較建制派高。至於在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中,如果用抗爭手法和路線分類民主派的話,可以是:
- 本土派:強調本土香港人利益及力爭社會公義。部分支持與台灣政黨 台灣基進合作,結合本土意識,部分支持香港獨立。
- 中間派:如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雖然不屬於民主派,但他曾經加入民主派會議,但之後退出,並支持設立西九龍站內地口岸區。2016年9月2日,葵青區議員張慧晶突然宣布隨一眾民調不高的泛民主派候選人放棄立法會競選,並呼籲其支持者將選票投予公民黨的郭家麒、街坊工友服務處的黃潤達等非建制派候選人[2]。2019年12月,390人連任或候任區議員聯署要求立法會把警隊薪酬調整抽起,以示對警暴的不滿(甄啟榮、伍顯龍)[3]。
- 修憲派:主張「永續基本法,保一國兩制」,並支持推動香港憲政民主發展及實現保障港人自由和人權之普選制度(熱血公民)。
名稱源由
民主派學者蔡子強認為,以「建制派」和「反對派」形容兩大陣營會較貼切。「建制派」較清晰的分野是對於政改方案的投票立場,因為兩派陣營都壁壘分明,以及建制派是強調支持中央。「反對派」其實比「非建制派」更好形容目前泛民、自決派及本土派聯盟的性質,因為他們是監察和制衡政府[4]。
民主黨副主席尹兆堅說,「非建制派」的標籤反映政黨多元化,也代表這個派內的各黨派需要更多時間去協調溝通,以及採議題式的合作,「過去我們(民主派)有自我身分認同,都是泛民,所以好快埋位」。公民黨楊岳橋表示,自決派昔日與泛民有爭拗,只是政治表達方式差異,看不到各黨的意識型態有大分歧。「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表示,民主派的標籤因應有更多新興激進力量加入,而改變名稱,由民主派變成泛民,再到目前的非建制派。非建制派的統稱是為了團結對抗建制派,不過,當中各黨的政治理念各有不同,而民主派也因採用「非建制派」統稱,反映爭民主不再是泛民專利,「民主派放棄了爭民主的道德高地」[5]。
參考文献
- Cheng, Kris. .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2016-09-05 [2017-07-11].
- (繁體中文). 張慧晶. 2016-09-02.
- 蘋果日報:【抗暴之戰】多達391位民主派區議員聯署 促政府抽起警察加薪分開審議
- 建制非建制劃界 學者:反對派更貼切 明報 2016-09-14
- 非建制光譜闊 行動理念各說各話 明報 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