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隧道

獅子山隧道英語:),簡稱獅隧,是香港最早通車的行車隧道,亦是第一條連接九龍新界的行車隧道。獅隧穿過獅子山以西的九龍坳,連接九龍塘大圍。其餘兩條連接九龍與新界的隧道分別為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大老山隧道。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1號幹線的一部份
獅子山隧道九龍出入口
基本資料
隧道總長度1.42公里
車速限制正常:70公里每小時
單管雙程行車:50公里每小時
管道數量2條
行車線數量每管道2條
所在地區跨越獅子山側的九龍坳
起點 香港九龍城區九龍塘獅子山隧道公路
終點 香港沙田區紅梅谷獅子山隧道公路
擁有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管理機構俊和隧道管理有限公司
收費方式
收費劃一收費HK$8[1]
收費廣場位置沙田區紅梅谷
歷史資料
通車日期1967年11月14日(獅子山隧道)
1978年1月18日(第二獅子山隧道;底層煤氣管道早於1976年啟用)
興建模式政府投資興建
地圖
獅子山隧道沙田入口
獅子山隧道內部
獅子山隧道收費廣場

嚴格而言,獅子山隧道只是指南行管道(往九龍方向);相隔超過10年後才通車的北行管道(往沙田方向),正式名稱為第二獅子山隧道英語:)。但不論傳媒、香港政府還是一般市民,也甚少分開兩條管道為不同的隧道,而是和其他隧道一樣,把兩條管道視為一體。

2012年4月23日,越運亨(香港)有限公司成功取得獅子山隧道為期6年的營運管理合約,並於2012年8月1日起正式生效。[2] 直至2018年8月1日起,由俊和隧道管理有限公司接手管理該隧道至今。[3]

興建簡介

隧道主體

1960年代香港屢次發生嚴重旱災香港政府不得不鑿通分隔九龍和新界的山脈(九龍坳)以容納食水輸送管連接船灣淡水湖及港九市區,順道建成一條可容納兩條行車道及三條大水管的隧道。於是獅隧南行管道在1961年批建並動工,1963年貫通,1967年11月14日通車(較原定延遲一年),為今天獅隧的南行管道。在建造南行管道時,工程人員需克服九龍坳山下含有大量斷層(裂痕)的地質;後來,為配合萬宜水庫工程,再在隧道旁開鑿第二條兩線行車隧道──第二獅子山隧道,1973年動工,1976年貫通,1978年1月18日通車,新增的這條北行管道(亦為雙車道加三條水管設計,再加一條中華煤氣管道向沙田供應煤氣,於1976-77年起供氣),令隧道成為雙程雙線分隔雙管隧道。收費廣場設於沙田大圍,共有10個收費亭,其後增設至13個,其中9個為人手收費亭,餘下4個為快易通專用的自動繳費亭。原定2017年11月底起,駕車人士可以在獅子山隧道的人手收費亭,以八達通及三款信用卡拍卡繳付隧道費。[4]然而相關措施延遲至2018年3月18日實行。[5]

配套設施

由於獅子山隧道採用舊式設計,加上兩條管道相隔甚遠,在設計和技術所限下,未能設置貫通兩管道的緊急逃生出口。因此政府於1997年在隧道內裝設全港隧道中獨有的水簾系統。每條管道各有11道水簾,每個相隔約100米,可阻止濃煙及火勢蔓延,並有降溫的效果,方便逃生。

水簾系統於2012年3月8日發生的三級火警中未有啟用。據政府向立法會議員解釋,是由於火源是位於行車管道地底的公共設施管道,而非行車管道內;當日隧道營辦商根據現場消防人員的意見,認為水簾並不能控制地底的火勢蔓延,故未有啟動水簾[6]

2007年1月左右,獅子山隧道的交通燈燈泡全數更換成發光二極管,而兩邊入口亦新裝設了大型的資訊顯示屏。

隧道翻新工程

由於獅子山隧道的管道設施嚴重老化耗損及路面石屎破損,令車輛駛過時較為顛簸,因此路政署決定在2008年左右為獅子山隧道進行翻新,並會多使用大約80年。但在翻新的同時,獅子山隧道可能會更擠塞,並會延長實施單管雙程行車的時段,約由原有午夜12時提早至晚上9時或10時(通常在暑假期間的其中一個週末進行)。而隧道左右兩旁的防火板及天花板亦會翻新,但兩條管道出入口的「」及「獅子山隧道」的字樣將予保留。[7][8]

隧道改建工程

2019年9月,路政署計劃為啟用逾40年的獅子山隧道進行改善工程,包括在兩條現有隧道管道之間建造一條1.4公里的新隧道管道,以便其後翻新及重建兩條現有管道及內部相關設施,包括隧道內壁、設備和配件。工程同時擴闊連接路,將位於九龍的獅子山隧道公路擴闊為三線雙程道路。而隧道收費廣場與豐盛苑之間的一段獅子山隧道公路,以及博康邨附近一段沙田路將擴闊為三線雙程行車道。其他工程包括改建收費廣場,加設電子收費系統、重置受道路擴闊工程影響的行人天橋和裝設隔音屏障等。

勘察和初步設計已在2019年第二季至2021年第三季進行,2021第三季開始進行詳細設計及招標。[9]

使用情況

沙田及其後新市鎮發展一日千里,獅子山隧道和海底隧道一樣,行車流量早已飽和。隨著城門隧道大老山隧道青沙公路的先後通車,紓緩部分車流,但由於連接地點比較方便和快捷,車流依舊上升導致繁忙時段塞車影響九龍中部交通,而收費亦較大老山隧道廉宜,私家車為$8,大老山隧道則為$20,只較連接新界西的城門隧道昂貴,2013年8月及2016年1月大老山隧道兩度加價,使價錢差距擴大,因此獅子山隧道仍然是香港所有非過海隧道中每日平均汽車流量最高的隧道,僅次於海底隧道,在2012年平均每日有87,945架車輛使用。[10]相信要待六隧分流方案落實後,擠塞情況才有望改善。

重大事故

2012年3月8日水管三級火警

2012年3月8日凌晨3時半,獅子山隧道(南行管道,往九龍方向)內路面下的水務署管道發生火警,消防處出動10條化學泡沫喉、10隊煙帽隊及140人撲救。在現場工作的35名水務署外判承辦商工作人員,順利逃生,惟全身熏黑。隧道內濃煙密佈,在隧道交通控制中心抽風系統及消防的鼓風機啟動下,大量濃煙從獅子山隧道九龍出口冒出。濃煙擴散至第二獅子山隧道(即北行管道,往沙田方向),兩條隧道全線封閉約2小時。

由於尋找火源有難度,加上灌救困難,消防把火警在早上6時18分升為三級火警。早上6時許第二獅子山隧道重開,實施單管雙程行車,但隧道內仍一度煙霧彌漫。運輸署呼籲駕駛人士改用青沙管制區大老山隧道城門隧道大埔公路,惟第二獅子山隧道及其連接道路(獅子山隧道公路沙田路,以及吐露港公路)交通仍出現嚴重擠塞,大老山隧道亦出現車龍。火警焚燒9小時,在下午12時半撲滅,1名消防員受傷。[12]

消防指火頭位於隧道底,包著水管的瀝青。由於管道內多個渠蓋散發高熱濃煙,令尋找火源遇到困難。另外消防員必須打開渠蓋,通過沙井,進入水務署管道,沙井內只可容納1人,渠蓋則要隔60米才有1個,火警範圍長達200米,令灌救難度倍增。消防更預料火警需長時間撲救才可撲滅(結果火警焚燒9小時,以三級火警而言時間相當長)。

火警後隧道管道損毀嚴重,路政署人員在火警救熄後,曾進入管道視察損毀情況,發現慢線60米長的地方,有石屎脫落及鋼筋外露,而快線亦有部分地方損毀[13]。路政署表示已派工人盡快施工,已經在3月12日早上繁忙時間前重開快線;而慢線的維修工作,則需要更長的時間,預料需時2星期,隧道慢線維修工作方可完成。結果在3月19日,獅子山隧道才可以全面重開。[14]水務署稱火警不排除是因電線短路或有工人吸煙引致。這次三級火警使本已老化耗損的隧道內壁損毀情況進一步惡化。

在獅子山隧道重開前,第二獅子山隧道交通督導員繼續管制並維持實施單管道雙程行車,並將車速限制降至50km/h。獅子山隧道快線在3月12日早上6時重開,並實施「潮水式行車」:上班繁忙時間,2條行車線往九龍、1條行車線往沙田;下班繁忙時間,1條行車線往九龍、2條行車線(第二獅子山隧道整條管道)往沙田。獅子山隧道慢線則於3月19日早上6時重開,隨著獅子山隧道的全面重開,兩條管道均全面恢復正常行車。

2018年6月19日 工程車交通意外 交通指示牌支架倒塌

2018年6月19日下午4時許,獅子山隧道九龍出口,有掛上交通指示牌俗稱「龍門架」的支架倒塌,未知是否有人受傷。據悉,事發時一輛運載挖泥機的工程車行經,挖泥機疑撞到龍門架肇禍。

運輸署因而宣布封閉獅子山隧道往九龍方向的南行管道,而原有北行管道則單管雙程行車,導致交通繁忙,獅子山隧道往九龍方向的車龍龍尾一度延至新田圍。

6月19日 17:55 工程車車主鄭先生表示,事發時是「伙記」駕車,不清楚挖泥機從哪處「上車」,他估計,工程車出隧道管道轉右彎時,或車速頗快致出現離心力,令挖泥機向左「拋」並跣落地,撞到龍門架。另一方面,警方及職員則安排管道內的車輛倒後離開。

6月19日 20:18 工程人員利用吊臂將「龍門架」吊下。 [15]

歷年收費

日期 劃一收費
專營巴士 其他車輛
1980年代初期 HK$1
1990年5月1日以前 HK$3
1999年3月31日
或以前
HK$6
1999年4月1日

2019年2月16日
HK$8
2019年2月17日
至今
免費 HK$8

途經之公共交通服務

交通路線列表
紅色小巴
  • 荃灣至沙田馬場線[16]
  • 觀塘至沙田馬場線[17]
  • 大埔至旺角線[18]
  • 上水至旺角線[19]
  • 觀塘至落馬洲線[20]
  • 上水至銅鑼灣線[21]

參考資料

  1. 專營巴士為免費
  2. . [2012-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6).
  3. .
  4. . [2017-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3).
  5.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 .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 2012-03-21 [2012-03-21].
  6. 40年獅隧翻新勢塞車
  7. 獅隧翻新再用80年 兩年後動工 恐釀全港擠塞
  8. . on.cc. 2019-09-27 [2019-10-03].
  9. (PDF). [2013-05-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3-27).
  10. 運輸署歷年運輸資料年報
  11. now新聞:獅子山隧道三級火未知起火原因
  12. now新聞:獅隧受火警影響管道損毀嚴重
  13. 獅隧單管雙程行車至周一
  14. 挖泥機疑撞塌「龍門架」 獅隧出九龍全封交通塞爆
  15. . [2016-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9).
  16. . [2016-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9).
  17. . [2016-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2).
  18. . [2016-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0).
  19. . [2016-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
  20. . [2016-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0).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獅子山隧道
香港1號幹線
黃竹坑道  香港仔隧道  黃泥涌峽天橋  堅拿道天橋  海底隧道  康莊道 
公主道 
窩打老道  獅子山隧道公路(包括獅子山隧道及第二獅子山隧道  沙田路  大埔公路-沙田段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