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綫

荃灣綫英語:)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路綫編碼為TWL,連接香港島中西區中環站,與新界荃灣區荃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荃灣綫於1982年5月17日全綫通車,為前香港地鐵系統中第二條通車路綫,以及該系統第一條連接新界區的路綫。荃灣綫以北端的總站設於荃灣站而命名。荃灣綫共有16個車站,包括8個轉車站尖沙咀站尖東站包括在內),在路綫圖中以紅色代表。

荃灣綫
往荃灣方向的荃灣綫列車駛入葵興站月台(2018年1月)
概覽
營運地區 香港荃灣區葵青區深水埗區油尖旺區中西區
服務類型地鐵
所屬系統港鐵
目前狀況營運中
起點站荃灣
終點站中環
技術數據
路線結構深層隧道、地面、高架
路線長度16.9 km(10.5 mi)[1]
最高速度最高80公里/小時
正線數目2條
車站數目16個
軌距1432毫米
電氣化方式DC 1500 V 高架電纜
信號系統GEC Alsthom西門子 SACEM
2023年起:泰雷茲-阿爾斯通香港改進型SelTrac CBTC
車輛基地港鐵荃灣車廠
使用车辆
列車编组8卡編組
開通營運1979年12月16日 (1979-12-16)(修正早期系統)
1982年4月26日 (1982-04-26)(分拆,旺角站至中環站)
最近延伸1982年5月17日 (1982-05-17)(全綫)
日乘客量平均1,058,300人次[2]
擁有者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營運者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遠眺綠楊新邨,下方為荃灣車廠
太子站大堂在荃灣綫通車後一星期才開始正式啟用
荃灣站月台

概要

荃灣綫一共有16個車站,當中有8個為轉車站,本綫除了葵興站葵芳站荔景站架空車站荃灣站屬於地面車站外,其餘則為地底車站。而本綫在港鐵路綫圖中以红色代表。

歷史

早期規劃

1960年代末,興建荃灣綫的計劃曾先後出現在[香港[政府]]委託顧問工程公司研究建造地下鐵路的方案中,形成今天荃灣綫的雛形。

香港集體運輸研究

地底集體運輸系統路綫圖1967年建議方案。

發佈於1967年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報告,提及了興建連接香港商業中心區和荃灣新市鎮鐵路,名為荃灣綫。荃灣綫當年的走綫計劃與今天的荃灣綫大同小異,但其南面終點站海軍船塢[註 2][註 3]。除此之外,荃灣站茘景站一段當時的設計是建於地底,其中荃灣站大窩口站一段則位處沙咀道之下。後來為了遷就建在山上的貨港站[註 2][註 4],才更改成現在的設計,避免車站離地面太深。

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

地下鐵路「整個系統」路綫圖 (1970年建議方案)

1970年,港府再對興建地下鐵路系統作進一步研究,出版了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其中原本的荃灣綫和觀塘綫的共同路段簡化成港九綫;兩條路綫的獨立運行路段稱為荃灣支綫和觀塘支綫,並與港九綫作直通運行[3]與1967年方案有所不同的是,荃灣支綫的荃灣站大窩口站段被移至荃灣北部的地面,即今天的位置;並延伸至位於荃景圍一帶的荃灣西站(並非現時西鐵綫荃灣西站,而荃景圍段的原荃灣西站已擱置興建。)。至於港九綫,則由海軍船塢站延伸至遮打站。報告又提到在垃圾灣填海所得來的土地上,即垃圾灣站[註 2][註 5]旁邊興建車廠。[3]

修正早期系統

作為香港第一段地下鐵路服務的修正早期系統,於1979年10月1日至1980年2月12日期間分三段啟用。雖然修正早期系統被視為觀塘綫的前身,但其旺角站中環站一段後來成為荃灣綫的一部分。故在1982年通車的荃灣綫,部分路段實際上於1979年已經啟用。

興建及投入服務

1976年政府再邀請顧問公司再作香港交通發展作出研究,發表首份《香港整體運輸研究》,當中建議興建地鐵荃灣綫。1977年,荃灣綫工程獲批,隨即在1979年3月初動工。

路綫參考了先前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的走綫,但中途因為人口不足收地等問題(因為沿途途經青山公路荃灣段一個小山崗上有一座新界鄧氏祖墳),而取消設置荃灣西站(荃灣西站是位於柴灣角屯門公路入口之地底),不過仍有於鋪設路軌荃景圍附近;又放棄在垃圾灣建造車廠,改為在荃灣站以北設置荃灣車廠,作為荃灣綫的專用車廠, 結果就需要清拆西樓角各座樓宇,並且在旺角站深水埗站中間加建太子站,兩站亦因此需要移動位置,以避免站距過短。另外,[香港[地鐵公司]]亦放棄了港九綫與荃灣支綫直通運行的計劃,改為將修正早期系統的旺角站中環站段撥歸荃灣綫,使荃灣綫取代修正早期系統的過海地位;而修正早期系統則縮短至油麻地站,成為觀塘綫。由於在荃灣綫通車後,來自石硤尾站觀塘站的乘客將不能直接到達佐敦站中環站各站,需要在旺角站轉車,所以地鐵公司早於1982年4月26日把修正早期系統一分為二,旺角站中環站命名為荃灣綫,觀塘站至油麻地站命名為觀塘綫,所有觀塘綫列車以油麻地站下層月台總站,使乘客熟習轉車安排。

部分車站的名稱亦與規劃時的名稱有所分別。在1970年研究報告中原稱葵涌站垃圾灣站茘枝角站長沙灣站蘇屋站的車站[3],投入服務前已改稱葵興站葵芳站、荔灣站[註 6]茘枝角站長沙灣站

1982年5月10日,荃灣綫正式投入服務。其中荃灣站荔景站共5個車站以及太子站月台率先啟用,當時的列車行駛荔景站太子站一段時並沒有停站;而太子站當時只作轉車用途,乘客不能進出車站。直至同月17日(即通車後1個星期),深水埗站美孚站及太子站大堂才開放使用,標誌著荃灣綫全綫已投入服務。

港島綫通車和部分車站改稱

1982年時,地鐵決定擴大金鐘站,以應付港島綫通車後增加的人流;至1983年時,中環站也予以擴大。1985年5月31日,金鐘站至柴灣站一段正式投入服務;1986年5月23日,港島綫正式伸延至中環站及上環站,金鐘站和中環站相繼成為轉車站,使荃灣綫的人流節節上升。由修正早期系統至1989年間,荃灣綫更一度肩負著唯一一條過海地下鐵路的重任,直至觀塘綫過海段通車後,人流才有所回落。

在港島綫通車的同時,地鐵第二次為荃灣綫車站更名,將荔灣站改為美孚站中環站油麻地站旺角站的英文名稱由街道名改為地名,分別由「Chater」(來自遮打道)、「Waterloo」(來自窩打老道)、「Argyle」(來自亞皆老街)改作「Central」、「Yau Ma Tei」和「Mong Kok」。所以荃灣綫一共有8個車站跟最初計劃的名稱不同。

東涌綫轉車站

東涌綫正式落實興建時,荃灣綫需要興建轉車站,否則乘客要坐畢全程到達位於香港島金鐘站轉乘港島綫,同時亦加劇彌敦道路段的擠迫情況,因此,地鐵選擇了茘景站作為換乘站。基於工程需要及方便乘客轉車,荃灣綫位於該站的北行月台被搬遷至新月台,上層的新月台於1997年7月6日正式啟用。而原有的位置被改為通道,以連接新興建的4號月台。另外在茘景站以南設有唯一一條接駁東涌綫、機場快綫迪士尼綫與其他市區綫的聯絡綫[4],供工程車或非常特殊的車務調動使用。

九廣鐵路轉車站

為了迎接九廣鐵路公司的「九廣西鐵」以及「九廣東鐵」尖沙咀支線的啟用,美孚站尖沙咀站都分別興建了新的出入口及地底行人隧道,以接駁現時西鐵綫的美孚站及尖東站。美孚站的轉乘通道於2003年九廣西鐵通車時同時啟用,乘客可直接使用該通道步行至西鐵綫的美孚站。上述轉乘通道在兩鐵合併後的2008年9月28日起無須出入閘轉乘兩綫;而連接尖沙咀站與尖東站的轉乘通道,G出口於2004年10月24日與九廣東鐵尖沙咀支線通車時一同啟用,連接尖東站麼地道行人隧道。F出口則在2005年3月30日啟用,連接尖東站中間道行人隧道。不過自尖東站在九龍南綫通車後被改編為西鐵綫後,大部份乘客並逐漸選擇改回九龍塘站轉車;使本綫的尖沙咀站太子站一段的人流再度回升。

年表

  • 1967年9月: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發表《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建議興建地鐵,規劃路線設有荃灣綫,來往荃灣金鐘
  • 1970年:顧問公司根據新的中期人口統計修改報告,發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荃灣綫改為旺角至荃灣西站,旺角站以南改由港九綫取代,是早期系統的一部分。
  • 1974年:日本財團簽署承包工程意向書。
  • 1975年初:日本財團因發生中東石油危機感到悲觀並退出。集體運輸臨時管理局決定縮減規模,並將單一工程合約分拆為土木、機電等合約,是為修正早期系統
  • 1975年9月:地下鐵路公司成立,接替集體運輸臨時管理局。
  • 1975年11月:修正早期系統開工。
  • 1977年7月:港英政府批准興建荃灣綫。
  • 1978年11月:荃灣綫開工。
  • 1979年10月1日:修正早期系統觀塘石硤尾段通車,以4卡都城嘉慕列車行走。
  • 1979年12月16日:修正早期系統延長至尖沙咀站,該站及佐敦站啟用。
  • 1979年12月22日:油麻地站啟用。當時只啟用上層月台。
  • 1979年12月31日:旺角站啟用。當時啟用了現時的1、4號月台。
  • 1980年2月12日:修正早期系統延長至中環站,該站及金鐘站啟用。
  • 1980年2月16日:修正早期系統列車增加至6卡。
  • 1982年4月26日:修正早期系統分拆為觀塘綫及荃灣綫,方便乘客熟習新行車模式,觀塘綫改為來往觀塘站至油麻地站,旺角站2、3號月台及油麻地站下層月台啟用。
  • 1982年5月10日:荃灣綫荃灣站旺角站通車,荔灣站深水埗站不開放上下車,太子站啟用並只作轉車之用。
  • 1982年5月17日:荔灣站至深水埗站啟用,太子站開放出入口。
  • 1985年5月31日:港島綫金鐘至柴灣段通車,金鐘站成為轉乘站。同日旺角站和油麻地站的英文站名分別由Argyle和Waterloo改為Mong Kok和Yau Ma Tei,中環站英文站名由Charter改為Central,荔灣站改名為美孚站。
  • 1986年5月22日:荃灣綫列車加至8卡。
  • 1986年5月23日:港島綫延長至上環站中環站也成為轉乘站。
  • 1997年7月6日:為配合東涌綫的興建,荔景站上層的1號月台啟用,荃灣綫列車改為停靠上層月台。
  • 1998年6月22日:東涌綫通車,可在中環站步行至香港站轉乘東涌綫,荔景站啟用東涌綫月台並可跨月台轉乘
  • 1998年7月6日:機場快綫通車,同樣可在中環站步行至香港站出閘轉乘。
  • 2003年12月20日:九廣西鐵通車,美孚站成為轉乘站。
  • 2004年10月24日:尖沙咀支線通車,可在尖沙咀站步行至尖東站轉乘九廣東鐵
  •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由港鐵營運。
  • 2008年9月28日:合併收費區,美孚站不再需要通過轉線閘機。
  • 2009年8月16日:九龍南綫通車,尖東站改為轉乘西鐵綫
  • 2016年12月28日:南港島綫通車,金鐘站成為香港唯一的三線轉乘站。

路綫資料

  • 站數:16個
  • 軌距:1,432毫米
  • 雙綫區間:全綫
  • 電化區間:全綫(直流電1,500V)
  • 閉塞方式:車內訊號閉塞式(ATP
  • 信號系統:GEC Alsthom SACEM(已安裝泰力斯 - 阿爾斯通香港改進型SelTrac CBTC信號系統,預計2023年使用[註 7]
  • 列車行駛速度:最高80km
  • 載客量:每部列車有8卡車廂,每卡可載客375人
  • 使用車廠︰荃灣車廠

車務資訊

荃灣綫首班車於上午6時正由荃灣站開出[5];尾班車則於零時54分由中環站開出。[6]

班次表

[7]

  • 荃灣方向
    • 星期一至四
      • 06:06-07:45:逐漸增至3分鐘一班
      • 07:45-10:17:2分鐘一班
      • 10:17-12:25:3分鐘一班
      • 12:26-16:45:約3分32秒一班
      • 16:45-19:45:2分鐘一班
      • 19:45-21:02:3分20秒一班
      • 21:02-23:50:3分45秒一班
      • 23:51-00:54:逐漸減至10分鐘一班
    • 星期五
      • 06:06-07:45:逐漸增至3分鐘一班
      • 07:45-10:17:2分鐘一班
      • 10:17-16:15:3分鐘一班
      • 16:15-20:41:2分鐘一班
      • 20:41-23:50:3分鐘一班
      • 23:50-00:54:逐漸減至10分鐘一班
    • 星期六
      • 06:06-07:47:逐漸增至4分鐘一班
      • 07:47-17:30:2分30秒一班
      • 17:30-19:30:2分08秒一班
      • 19:30-21:02:3分20秒一班
      • 21:02-23:48:3分45秒一班
      • 23:48-00:54:逐漸減至10分鐘一班
    • 假日
      • 06:06-07:00:逐漸增至5分鐘一班
      • 07:00-09:30:逐漸增至4分鐘一班
      • 09:30-14:30:約2分44秒一班
      • 14:30-17:30:3分鐘一班
      • 17:30-21:00:2分30秒一班
      • 21:00-23:48:4分鐘一班
      • 23:48-00:54:逐漸減至10分鐘一班
  • 中環方向
    • 星期一至四
      • 06:00-07:10:4分鐘一班
      • 07:10-09:45:2分鐘一班
      • 09:45-12:00:3分鐘一班
      • 12:01-16:15:約3分32秒一班
      • 16:16-19:15:2分鐘一班
      • 19:15-20:31:3分45秒一班
      • 20:31-23:30:4分鐘一班
      • 23:30-00:30:逐漸減至10分鐘一班
    • 星期五
      • 06:00-07:10:4分鐘一班
      • 07:10-09:45:2分鐘一班
      • 09:45-16:15:3分鐘一班
      • 16:15-20:10:2分鐘一班
      • 20:10-23:30:3分鐘一班
      • 23:30-00:30:逐漸減至10分鐘一班
    • 星期六
      • 06:00-07:15:4分鐘一班
      • 07:15-17:00:2分30秒一班
      • 17:00-19:00:2分08秒一班
      • 19:00-20:31:3分20秒一班
      • 20:31-23:26:3分45秒一班
      • 23:26-00:30:逐漸減至10分鐘一班
    • 假日
      • 06:00-08:00:逐漸增至4分鐘一班
      • 08:00-09:00:4分鐘一班
      • 09:00-14:00:約2分44秒一班
      • 14:00-17:00:3分鐘一班
      • 17:00-19:00:2分30秒一班
      • 19:00-20:00:約2分44秒一班
      • 20:00-23:30:約3分32秒一班
      • 23:31-00:30:逐漸減至10分鐘一班

乘客量

擁擠的荃灣綫車廂

由於荃灣綫途經港九新界多個核心地帶,沿綫不少車站亦設有不少工商業區、住宅區以及大型購物中心。而且本綫16個車站中,其中8個車站為轉乘站,而且過海客量龐大,因此,本綫在每日任何時段的載客量皆極高,擠逼現象十分常見,而繁忙時間車廂及沿綫月台極度擠逼和等候多班列車才能上車的情況更是家常便飯。

自1980年修正早期系統過海段啟用至1989年觀塘綫過海段通車前,作為當時唯一一條過海鐵路,每日任何時候的載客量都極高,繁忙時間彌敦道沿綫的人流更超出負荷,更曾因此一度實施繁忙時間附加費。

而當觀塘綫過海段在1989年8月通車後,東九龍的乘客可使用觀塘綫前往港島綫沿途各站,加上九巴在1991年亦開辦過海隧道巴士300線舒緩彌敦道沿途各站擠迫,讓本綫的人流稍有回落。而當東涌綫在1998年6月通車後,乘客可在荔景站轉乘東涌綫前往中環,與此同時亦有巴士公司開辦了不少來往新界西至港島的過海巴士,並途經當時新建成的香港3號幹綫,吸引了不少乘客轉乘,導致本綫人流亦更進一步回落。

惟2002年8月將軍澳綫通車後,觀塘綫不再提供過海服務,此不便讓部分觀塘綫的乘客逐漸改用旺角站轉乘荃灣綫過海,使太子站中環站一段的人流回升。另外,在九廣東鐵在2004年10月改以尖東站作為總站,令部份新界東乘客能夠使用尖東站轉綫通道到尖沙咀站轉乘荃灣綫過海,曾令太子站及旺角站轉乘人流稍為回落。不過九龍南綫在2009年8月通車後,尖東站撥歸西鐵綫,此改動使更多新界東的乘客重新改用九龍塘站及旺角站過海,太子站旺角站轉乘人流再度回升。2016年10月23日,觀塘綫延綫通車,油麻地站成為荃灣綫及觀塘綫的正式轉車站,更加劇了彌敦道沿綫的擠迫情況。

而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荃灣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別為98%及102%[8],觀塘綫延綫通車2016年10月通車後,荃灣線人流進一步上升,到2018年最繁忙時段載客率更升至113%(以車廂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9],最繁忙路段在油麻地站佐敦站之間。

列車編組

型號制造商車輛編組制造年代車輛總數上線時間
C-Train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A-C-B+B-C+B-C-A2010-20121列2012/05/29-
2012/06
M-Train英國都城嘉慕A-C+D+B-C+D+C-A1977-1986
1989-1995
20列1982/04/26-

市區綫現代化列車一直是荃灣綫車隊的主力。現時,荃灣綫的車隊共有36列英製列車,每列由8卡車卡組成,合共288個車卡,所有荃灣線列車的車頭和車尾內部均裝設新訊號系統設備櫃。[10]

加密班次之後,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早上和晚上繁忙時間,荃灣綫會行走34列列車。星期一至五日間非繁忙時間、星期五晚間非繁忙時間行走20列列車。星期一至四、六晚間非繁忙時間、星期一至六早上非繁忙時間行走17列列車。星期六日間時份行走27列列車。星期六黃昏繁忙時間行走29列列車。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日間時分,則行走22列列車。星期日傍晚時段,則行走25列列車。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早上及晚間,則行走14列列車。

2004年,曾有市區綫韓製列車於本線行走,但最後全數均先調回觀塘綫,再於2010年4月8日再次調回將軍澳綫。另外自2012年5月29日晚間起,本綫有中國製列車載客,約每晚十時起載客至收車為止;但此安排維持了數天即終止。然而因應新訊號系統的啟用,市區綫願景列車將於2023年行走本綫,並將取代行走了40-42年的現代化列車,成為本綫的主力車型。

荃灣綫原有33列英製列車。2007年1月,由於港島綫加密班次,荃灣綫調動1列英製列車至港島綫以配合其事(調走編組A181/A136),使荃灣綫列車數量削減至32列。

自此,荃灣綫有32列英製列車。2012年3月,港鐵加密班次,[11][12]並從觀塘綫抽調3列英製列車至荃灣綫(調走編組A101/A236、A165/A132及A239/A108),使荃灣綫列車數量增至35列。2013年3月,因應中國製列車數量充裕,再有1列英製列車由觀塘綫抽調至本線行走(調走編組A105/A158,唯一的灰色車身英製列車),使荃灣線列車數量增加至36列。

2014年3月12日,一列市區綫韓製列車(編組A319/A320)於中午時分不載客在本綫上試車,該編組為該款列車於將軍澳綫供電事故後首次於觀塘綫及將軍澳綫以外路綫行走。[13]

車站列表

中文站名 英文站名 所在區域 接駁路綫 啟用日期
荃灣綫
荃灣 荃灣區 [TWW] 1982年5月10日
大窩口
葵興 葵青區
葵芳
荔景 東涌綫
美孚 深水埗區 西鐵綫 1982年5月17日[TWL]
荔枝角
長沙灣
深水埗
太子 油尖旺區 觀塘綫[MKK] 1982年5月10日
旺角 1979年12月31日[KTL]
油麻地 1979年12月22日[KTL]
佐敦 1979年12月16日[KTL]
尖沙咀 尖東站 西鐵綫[ETS]
金鐘 中西區 港島綫 南港島綫 東鐵綫[NSL] 1980年2月12日[KTL]
中環 港島綫香港站 東涌綫 機場快綫
附註

TWW 荃灣站不是接駁西鐵綫荃灣西站的車站,但可步行約20至25分鐘前往車站。

TWL 荃灣綫列車曾在1982年5月10日至16日間以不停站方式途徑上述車站,車站於同年5月17日才正式啟用。

MKK 旺角站太子站不是接駁東鐵綫旺角東站的車站,但可途徑旺角行人天橋系統步行10至15分鐘前往車站。

KTL 荃灣綫現時行經此路段屬修正早期系統的原有路段,以修正早期系統的啟用日期作準。

ETS 本站設有非收費區的車站通道連接,於本站以八達通出閘後30分鐘內到尖東站入閘轉乘西鐵綫會當作一程計。而持有一張單程車票的乘客,不可在此站進行轉乘,若於本站轉車便需重新購買單程票。

NSL 東鐵綫將連接興建中的沙田至中環綫(過海段)伸延至金鐘站,預計將於2022年第1季通車。

意外及事故

  • 1991年3月11日,早上繁忙時間,尖沙咀站架空電纜設備故障,列車服務受阻達10.5小時。[14]
  • 1993年4月27日,當天早上有地鐵列車(A111/A166)在荃灣大窩口之間往中環方向管道內發生車廂脫卡事故[15],幸無傷亡。地鐵公司在10天後發表調查報告[16],認為車卡連接系統內的一個掛鈎未能扣緊而造成脫卡,報告亦形容這是全球第一宗同類事故。[17]
  • 2001年8月31日晚上,一名車長駕駛一列往中環方向列車(A119/A116[註 8]),在荃灣站大窩口站之間昏迷駕駛室內,直至列車駛進大窩口站時才被乘客和其他職員發現。後來,其他職員將列車駛進葵興站及將車長送院,其後該車長證實死亡。此為地鐵通車以來首宗車長工作期間死亡事故,為防止同類事件發生,所有地鐵職員每年均須驗身。[18]
  • 2004年1月5日,早上約9時,一名65歲老翁在荃灣綫列車(A167/A140[註 9])上縱火,事件造成14人受輕傷,是地鐵自啟用以來首宗縱火案。事件使地鐵公司嚴厲執行禁止攜帶危險物品的禁令,以進一步保障乘客的安全。另一方面,地鐵當局亦定期進行意外演習,使員工保持危機意識。[19]
  • 2004年7月21日,清晨接近6時,地鐵荃灣車廠內供應列車電力的系統發生故障,列車無法駛離車廠進入主線服務,需利用電池工程車將列車逐一拖出車廠外,才可進入荃灣站月台載客,導致當日往來荃灣與中環的列車服務由正常每2-5分鐘一班,延遲至3-10分鐘一班。[20][21][22]
  • 2010年10月21日,荃灣綫發生電纜斷裂事件。事發當日上午繁忙時間,一列前往中環站的荃灣綫列車(A251/A180[註 10]),準備駛入油麻地站2號月台時,列車車長突然聽到車頂傳出異物響聲,並閃出火花,之後發現列車狀態資訊系統顯示電力系統故障,車上部分燈熄滅;其後證實為一條架空電纜斷裂所引起。由於事件導致港鐵網絡極為重要的尖沙咀站-金鐘站過海段一度暫停服務,加上港鐵指示不清晰,事發後仍有大量乘客繼續湧入油麻地站,使是次事件影響高達280,000位乘客。[23]
  • 2014年11月29日,荃灣綫訊號故障。荔景站因訊號問題,導致荃灣綫行車較平常多約20分鐘,約一小時後始恢復正常。其間港鐵調動車務疏導乘客,觀塘綫三班往油麻地方向的列車改往中環為終點站。[24]
  • 2015年11月2日,早上10時40分,荃灣綫荔景站葵芳站之間一段架空路段的路軌發現有裂痕,列車駛經須減速慢駛,令班次延誤,工程人員立即展開緊急鞏固工程,2.5小時後恢復正常服務。[25]
  • 2017年2月10日,晚上約7時15分,一輛往荃灣方向列車(A113/A192[註 11])由金鐘開往尖沙咀時,一名有精神病紀錄的60歲男子在頭卡車廂內燃點危險品,車上突然有濃煙冒出。列車開往尖沙咀站後停駛,所有乘客須即時離開車廂,尖沙咀站亦疏散乘客,並即時封閉。有19人受傷,疑犯張錦輝下半身及雙腳燒傷,其後不治。消息指,最少四人危殆;荃灣綫列車服務受阻,中環站往返荃灣站改為每5分鐘一班,亦不停尖沙咀站[26][27]
  • 2018年10月16日,早上約7時,發生罕見的「聯鎖系統」故障,市區綫發生故障,訊號系統出事導致要轉為人手操作,出現嚴重延誤。港鐵車務工程總管李家潤今早在電台表示,昨晚初步分析電腦數據,發現訊號系統區間電腦之間有大量資料傳輸同步,耗用電腦大量資源,與程式設定有關,但看不到事件與測試新系統或人為因素有關,其中本綫為首先發生,強調凌晨4時30分已完成測試並成功轉回現有系統運作,又指現有系統沒有和新系統連接。他指已重置4條綫的區間電腦,運作一直穩定。
  • 2019年3月18日,凌晨約3時,荃灣線中環站發生列車相撞事故。一列荃灣綫列車(A187/A112[註 12])在新信號系統測試期間於中環站附近和另一列車(A131/A218[註 13])相撞,2名車長受傷;當中A131車頭駕駛室玻璃損毀,車卡向左傾斜並有車輪脫離路軌,該卡與C131車卡之間連接位扭曲。而另一列列車的第3至4卡(D652及C451),車身被撞凹,車門鬆脫,車廂內座椅及扶手柱撞至移位。受事故影響,荃灣線來往金鐘站中環站暫停服務2天;是次事故為港鐵通車以來首宗相撞事件。
  • 2019年5月25日,一列荃灣綫列車(A283/A268[註 14]),其中一個車卡(C268)因為被不計其數乘客多次投訴停站開門時,受到超過100分貝的電壓聲影響,該列車問題已經由荃灣車廠跟進維修電機。
  • 2019年8月31日,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遊行後,晚上11時,武裝警察衝入太子站月台及列車(A257/A282[註 15])向大量途經的市民作出攻擊,被指無差別襲撃市民,有全副武裝的警察上車毆打乘客並作出挑釁行為,事發車廂血跡斑斑,其中兩節車卡(D722及C257)遺留雨傘、報紙等雜物及胡椒噴霧液體,多名乘客嚴重受傷。數小時後,當晚一列荃灣綫列車(A187/A218[註 16])擔任特別列車運載重傷者到荔枝角站,再送上救護車。
  • 2019年10月1日,有示威者在荃灣站向一列停泊於一號月台之列車(A269/A288[註 17])及路軌投擲汽油彈,導致列車被燃燒薰黑;荃灣綫列車全線停駛。
  • 2019年10月6日,下午約5時50分,一列由葵興站(當時荃灣綫受反修例事件影響,只停葵興、荔景及美孚)開往美孚站的列車(A255/A126[註 18]),在茘景站渡線以慢速行駛時超越停車燈號位置,該路軌平常不會使用,列車以時速約10公里的慢速越過該位置時觸碰到軌旁石屎躉,但列車車輪沒有偏離軌道。6名乘客及2名職員受傷,車長被暫時調離駕駛職務;受事故所影響,荃灣綫全綫暫停兩天至10月8日;是次事故為港鐵通車以來第二宗相撞事件,有區議員指事件可能涉及人為失誤。[28][29][30]涉事車廂(D745,A/C255)已於2021年1月17日提早報廢,並於同日凌晨以自動力回送方式,送往小濠灣車廠報廢,亦是第一列退役的同款列車,肇事列車之其他車亦被送往小蠔灣車廠作為後備車卡。
  • 2019年11月11日,全港大三罷行動期間,早上8時許,一列往荃灣列車(A241/A238[註 19]),在葵芳站上落客期間,被示威者打開緊急逃生門及車卡內燃點汽油彈縱火,荃灣綫列車服務一度嚴重受阻。
  • 2020年3月23日,下午1時許,一列荃灣綫列車(A187/A218[註 20])上,被發現有一名少女戴有藍色手帶,驚動港鐵職員及大批消防員到場處理,期間一度上前將少女圍住,惟有人對消防員用粗口辱罵,然後奪門而逃。不過有指涉事少女手上的只是髮帶,並非接受強制檢疫人士,警方則指當時接報有人暈倒,其後涉事女子自行離開,暫無涉事女子是否戴有監察手帶資料。

物業發展

遵從香港鐵路(地鐵和九鐵)一向的發展模式,興建鐵路時會在車站附近發展私人住宅,一來以其利潤資助工程費用,二來可增加客源。其中中環站金鐘站旺角站及作為寫字樓發展,葵芳站葵興站荃灣站則用作住宅發展。

註釋

  1. 規劃時名為葵涌站
  2. 由於集體運輸研究報告和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只有英文版,故中文站名是透過翻譯英文站名而成,並不一定是當時官方採用之站名。
  3. 現在的金鐘站。原文為"Admiralty Station",與現在相同。
  4. 現在的茘景站。原文為"For Kong Station"。
  5. 現在的葵芳站。原文為"Lap Sap Wan Station"。
  6. 1985年改稱美孚站(見「港島綫開通」一段)
  7. 原定2019年啟用,惟在2019年3月18日兩列列車在新信號系統測試期間於中環站相撞而滯後
  8. 肇事列車詳細編組:A119-C119+D738+B467-C467+D658+C116-A116
  9. 肇事列車詳細編組:A167-C167+D710+B431-C431+D721+C140-A140
  10. 詳細列車編組:A251-C251+D708+B477-C477+D683+C180-A180
  11. 肇事列車詳細編組:A113-C113+D762+B478-C478+D748+C192-A192
  12. 肇事列車詳細編組:A187-C187+D659+B451-C451+D652+C112-A112
  13. 肇事列車詳細編組:A131-C131+D783+B402-C402+D706+C218-A218
  14. 時任列車詳細編組:A283-C283+D704+B491-C491+D723+C268-A268
  15. 肇事列車詳細編組:A257-C257+D722+B487-C487+D750+C282-A282
  16. 詳細列車編組:A187-C187+D659+B402-C402+D706+C218-A218
  17. 肇事列車詳細編組:A269-C269+D757+B492-C492+D755+C288-A288
  18. 肇事列車詳細編組:A255-C255+D745+B445-C445+D736+C126-A126
  19. 肇事列車詳細編組:A241-C241+D647+B473-C473+D687+C238-A238
  20. 詳細列車編組:A187-C187+D659+B402-C402+D706+C218-A218

參考資料

  1. . 香港特別行政區路政署. 2017年1月27日 [2017年5月17日].
  2. (PDF). Legislative Council. 2014-10-29 [2015-04-15].
  3. Freeman Fox & Partners. "Hong Kong Mass Transit Further Studies". 1970
  4. 港鐵路軌配置圖. MTR之今昔.
  5. 服務時間資訊-荃灣站 港鐵網站
  6. 服務時間資訊-中環站 港鐵網站
  7. https://checkfare.swiftzer.net/wp/TPH-zh
  8. . 明報. 2014-04-14 [2014-04-14].
  9. . 香港01. 2019-04-08 [2019-04-08].
  10. 都城嘉慕電動列車介紹 - M-TRAIN Introduction MTR之今昔
  11. 港鐵一周加 368班次. 蘋果日報. 2012年3月13日
  12. 港鐵加車荃灣線2分鐘一班 存檔,存档日期2012-03-31.. 明報. 2012年3月13日
  13. 港鐵 TWL K-Train (A320/A319) 不載客駛經旺角站一台
  14. . [2013-07-30].
  15. 2012年4月27日 1分零五秒開始 《當年今日》
  16. Cooksey, Alan. "Report on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auses of the MTR incident on 27 April 1993". (英文)
  17. . [2013-07-30].
  18. 地鐵千名乘客困大窩口 車長猝死列車無人駕駛入站 太陽報. 2001年9月1日
  19. . [2013-07-30].
  20. 車廠停電地鐵延誤三小時. 蘋果日報. 2004年7月22日
  21. Youtube [無線電視新聞(2004-07-21)供電故障荃灣線影響3小時(第二段)]
  22. Youtube [亞洲電視新聞(2004-07-21)供電故障荃灣線影響3小時(第一段)
  23. 港鐵世紀大混亂. 東方日報 2010-10-24
  24. 港鐵裂軌 荃灣綫受阻2.5小時. 蘋果日報 2014-11-29
  25. 港鐵「時光倒流」觀塘綫列車駛到中環. 蘋果日報 2015-11-2
  26. . 蘋果日報. 2017-02-10 [2017-02-10].
  27. . 東方日報. 2017-05-14 [2017-05-14].
  28. . 東網. 2019-10-06 [2019-10-06] (中文(香港)‎).
  29. . 香港電台. 2019-10-06 [2019-10-10].
  30. . 明報. 2019-10-06 [2019-10-10].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荃灣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