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陸軍官校、陸官)是中華民國軍校,由中國國民黨總理孫文(習稱孫中山)指示籌辦,成立於1924年6月16日,由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任首任校长,陸軍軍官學校創校於廣東廣州黃埔,故世人也因此稱其为「黃埔軍校」。学校为蘇聯支持下成立,因此有許多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與將領均出自该校。陸軍軍官學校同時也是第五首中華民國國歌的發源地,因為該校第一期學生開學日由孫中山頒布之書面訓詞正是今日中華民國的國歌歌詞。陸軍軍官學校目前隸屬於中華民國國防部,而其宗旨和創校目的是為了培養中華民國陸軍軍官,陸軍官校於臺灣復校後,便改為大學專科學制,但專科學制在2004年末屆第27期後便取消。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R.O.C. Military Academy
陸軍官校校徽
陸軍官校校門
校训親愛精誠
创建时间1924年(民國十三年)6月16日創校(95年前)
1950年(民國三十九年)8月在臺復校
学校类型國立,軍事院校
校长 陳建義 陸軍少將
校址 中华民国广州市黄埔区
(建立时)
 中華民國高雄市鳳山區維武路1號
(复校后)
昵称黃埔軍校
網站www.cma.edu.tw
位置

陸軍官校創立時,校址位於廣東廣州黃埔長洲島,創立時命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官校當時是中國國民黨的黨校。1927年,陸軍官校遷往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市,改為隸屬國民政府,並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陸軍官校為避過戰爭而西遷成都市。1946年,陸軍官校因應軍隊國家化改稱「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重慶陸軍官校校本部投共。1950年,陸軍官校於臺灣高雄鳳山第四軍官訓練班位址復校迄今已70–71年。陸軍官校黃埔時期的校址南京時期的校址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南京校址現亦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司令部所在地,而成都時期的校址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司令部及空軍機關駐地。

陸軍官校在大陸時期(至1949年)的畢業生,大部份都曾經參與北伐中原大戰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國共內戰等戰事。而陸軍官校於臺灣復校後,於臺灣的畢業生大部份都沒有參與過戰事,這些人大都擔負起戰備整備等要務,他們的貢獻主要在維繫臺海安全[1][2]

校史

建校肇始

孫中山命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校長的特任狀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
廣州黄埔軍校舊址

1876年,清朝兩廣總督劉坤一倡議創立「廣東西學館」,並且以8萬兩白銀買下位於黃埔長洲島的船塢為廣東西學館館址。 1882年,廣東西學館易名「廣東實學館」。 1884年,張之洞山西巡撫調升兩廣總督後,將廣東實學館再度易名,改為「廣東博學館」。張之洞後來於1887年8月3日創建了「廣東水陸師學堂」,恰位於廣東博學館原址。至此,廣東水陸師學堂成為了中國第一所軍官學校[3]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准备北伐。8月,孙中山写信给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热切表示要加强同苏俄的联系,学习苏俄革命的经验。1921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张太雷共产国际远东局工作人员)陪同下抵達桂林與孫中山會面,馬林建議内容有三:改组國民黨,與社會各階層,農民及勞工大眾聯合、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基礎、與謀求中國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合作。孙中山对此未予实施。

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孙中山逃亡上海时,多次与中共领导人李大钊林伯渠陈独秀等商谈,与苏联政府特使越飞会谈,要求中国共产党和列宁派人帮助建党、建军。发表了《孙文越飞联合宣言》。1922年底,孙中山接收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

1923年2月,当孙中山准备返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时,邀请苏联派遣军事专家和政治工作人员到广州协助建军,并提出委派代表团赴苏考察政治、军事,学习苏联办军事学校的经验,谈判军事援助等。孙中山与馬林张太雷、蒋介石、汪精卫、张继林业明等商谈后,决定派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党务和军事。代表团由4人组成:蒋介石(为负责人)、张太雷(共产党员,俄文翻译)、沈定一(共产党员)、王宗山(后为蒋介石的英文秘书)。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议。1923年8月16日,孫中山於是派遣蔣中正代表团开始訪問蘇聯[4]。在苏联逗留三个月左右,接见他们的苏联领导人包括加里宁加米涅夫卢那察尔斯基托洛斯基等。1923年10月6日,苏联派来的代表鲍罗廷到达广州。10月18日,孙中山任命鲍罗廷为国民党组织教练员,投入国民党改组工作,帮助起草由孙中山审定的国民党组织法及党纲党章。

陸軍軍官學校最初定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為中國國民黨培養革命軍幹部之軍官學校[5]:166。1924年1月20日,「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開辦軍官學校,創立黨軍」[6]:9。1月,孫中山正式委派蔣為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展開籌備工作[5]:166。籌備委員7人:王柏齡李济深邓演达代)、沈應時林振雄俞飛鵬宋榮昌張家瑞。委員會以建立培訓軍事人才的學校。陸軍軍官學校位於廣東省廣州市黄埔區長洲島上,以舊有廣東陸軍學校與廣東海軍學校舊址為學校校址,通稱「黃埔軍校」[5]:166。然蔣卻在2月21日向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遞出辭呈,表示「自惟愚陋,不克勝任」,將籌備處交給廖仲愷。不過,蔣在《蘇俄在中國》一書中提到其辭職原因是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人「挾自重」,又憂心國民黨不能達成掃蕩軍閥[7]:23。同日,孫中山接到蔣的辭呈,決定派廖仲愷代理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1924年1月,苏联为黄埔军校派来了以弗·波里亚克为组长的第一个军事顾问小组,参加军校的筹建工作。军事顾问小组成员有:切列潘诺夫、雅·格尔曼(又译作捷尔曼)、尼·捷列沙托夫、斯莫连采夫、波良克等10多人。鲍罗廷把苏联军事顾问小组成员介绍给孙中山,帮助设计黄埔军校。承襲西方學制的傳統軍官學校(如保定军官学校),培養一名初階軍官一般需要三年。苏联军事顾问小组則根据苏联红军的经验,規劃了半年完成初階軍官軍事訓練的速成學制,还根据修业期限详细安排了各项军事课目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具体进度,并针对各科的具体内容及特点,拟定了实施办法練。

2月23日,孫覆蔣:「務須任勞任怨,百折不回,從窮苦中去奮鬥,故不准辭職。」孫復派出戴季陶去奉化,轉達其准許蔣不預聞黨政,專辦軍校之要求相约。

总顾问鲍罗廷鉴于军校缺乏军事干部,受孙中山的嘱托,于1924年4月和加拉罕一起联名向莫斯科发电报派遣教官。1924年5月,苏军军长帕威尔·安德耶维奇·巴甫洛夫(化名高和罗夫)到达广州,受聘孙中山首席军事顾问、黄埔军校军事总顾问兼军事顾问团团长。5月3日,孫以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名義特任蔣為陸軍軍官學校校長[5]:166。5月9日任廖仲愷[8]為中國國民黨黨代表,並籌集軍校經費,之後委任李濟深鄧演達為教練部正、副主任,王柏齡和葉劍英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周恩來為政治部正、副主任,周駿彥俞飛鵬為軍需部正、副主任,宋榮昌李其芳為軍醫部正、副主任,林振雄為管理部主任,而何應欽為總教官,張家瑞王登雲為中、英文秘書,還有一些中國共產黨黨員亦獲任教官及各方面工作,其中包括張申府周佛海聶榮臻魯易恽代英夏曦熊雄蕭楚女張秋人高語罕杨其纲王逸常洪剑雄卢德铭等人[9]

黃埔時期

孙文在开学典礼后,與蔣中正、何应钦(左)、王柏龄(右)合影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结束后,與蒋中正合影
陸官第一期(黃埔一期)步兵科容有略卒業證書
陸官第一期(黃埔一期)步兵科王錫鈞畢業證書

1924年2月10日,国民党中央执委通过《军官学校考选学生简案》,在广东一省公开招生,在其他各省通过中共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地方组织秘密招生。如湖南的招生工作由何叔衡初步选拔后去上海,上海地区的军校招生委员为毛泽东,浙江的招生工作由中共党员胡公冕负责。3月27日,1200名来自各地的考生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参见考生。4月28日,考试成绩揭晓,正取350名,备取100名。湖南考生共产党员蒋先云为第一名,其他学生来自中国各地,包括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等省,也有来自越南朝鲜马来西亚泰国的青年[10]。陸軍官校於5月收錄了第一批學生。[11],於5月5日入學,成為陸軍軍官首批學生,6月16日為開學日,大元帥孫中山至校主持。當日上午6時孫中山身穿白色中山服,頭戴“拿破崙”式白帽,偕夫人宋慶齡乘江固艦由大本營出發,江漢艦隨同翼衛。抵校時由校長蔣中正與妻子陳潔如及校員生在校前排隊奉迎,孫中山接見了主要幹部,後於09時20分赴禮堂演說了「革命的基礎在高深的學問」講話,孫向學生說: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今天在這地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而在11時30分於操場的開學式中,孫說之所以擇定陳炯明事件兩周年這天舉行黄埔軍校開學典禮[12],旨在表明要記住沉痛歷史教训,堅決為締造一支“武力與民眾相结合”的革命武裝而奮鬥。後由胡漢民總參議宣讀總理的書面訓詞: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其內容後來更制訂為中華民國國歌歌詞。[13][14][15][註 1]

孫中山決定自辦軍校的企圖基本上不只是廣東省,其它省分的軍閥皆有所聞,因此或多或少都有阻礙其辦校。軍校首先遇到的問題便是缺乏武器,在廣東兵工廠廠長馬超俊同情下,孫中山在民國十三年4月至5月獲得該廠軍援500把步槍、4挺機關槍與配套子彈,這是黃埔軍校獲得的第一批軍火。滇軍將領范石生後因得知此事曾扣押馬超俊,最後在楊希閔介入下得以釋放。

因黃埔軍校持續招生,軍火問題成為孫中山向蘇聯求援的重要課題。7月8日总军事顾问帕威尔·安德耶维奇·巴甫洛夫给苏联政府发电报,要求立即援助孙中山政府急需的武器装备。蘇聯軍援軍火在民國十四年9月22日自海參崴出航,10月5日抵達虎門卸貨,參與這批軍火卸貨戒護任務的孫元良回憶該艦運了500桿日製三八式步槍與彈藥[21]。第二批在10月8日由沃罗夫斯基号通信指挥舰運達,包括8,000桿莫辛-納甘步槍與配套的每桿500發子彈(共400萬發),火炮是在十四年底運抵虎門,獲得火炮的黃埔軍校才從炮兵科畢業的學校教官與抽調部分第二期入伍生成立炮兵營,初期的炮兵營指揮幹部皆是保定軍校畢業的專業軍官,包括蔡忠笏陳誠羅卓英。飛機則是在民國十四年8月時向蘇聯採購的英製與德製舊型機,這批也是在年底運抵成軍,稱為「中山航空隊」,由於廣州政府缺乏足夠的飛行員,因此中山航空隊是中國籍與蘇聯籍飛行員混編。

同时,巴甫洛夫还建议孙中山成立国防委员会,将广州地区分散的地方军阀部队改编为革命军队,以便集中指挥。7月11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决定接纳巴甫洛夫的建议,成立军事委员会,并聘请巴甫洛夫为该委员会的军事顾问。 1924年7月18日,巴甫洛夫偕同其他苏联军事顾问及航空局飞机师数人乘坐广九列车赴增城考察前线情况。当晚,在石龙河面电船上勘察时,巴甫洛夫失足落水溺亡。8月4日黄埔军校举行追悼大会,孙中山与宋庆龄由大本营乘江固舰又亲往参加,称他为“俄国为中国自由而捐躯的第一位先烈”,并手书“急邻之难”条幅以志哀悼。由於總顧問因事故猝逝,在10月軍火運輸到黃埔軍校之際,继任军事总顾问加伦将军为首的40多位苏联军事专家,包括罗加乔夫(又译为罗嘉觉夫,第二次东征军事顾问)、别夏斯特诺夫、吉列夫(炮兵顾问)、波洛(机枪顾问)、格米拉、泽涅克、齐利别尔特、马米伊利克等也隨船抵校赴任。這些俄國軍官隨後也參與了廣州商團事變

另為宣傳革命思想,軍校出版《黄埔潮》與《黄埔日刊》等期刊,有的刊物發行量高達5萬份之多,還行銷國内外。

1924年8月10日至10月16日,黃埔一期學生首次參與軍事行動,為廣州商團事變。在海軍江固號炮艦協助下,扣押由挪威籍貨輪載運的廣東省商團採購軍械。隨後黃埔校軍在10月10日後和廣州商團軍交戰,並成功鎮壓商團軍,[22][23]。 並以其軍火強化黃埔校軍的戰力。

1925年5月,苏联政府再向黄埔军校派来200人的教官团。知名苏联顾问或教官有:

  • 斯米诺夫(又译为西米诺夫),1924年10月被聘为大本营直辖海军局局长,1925年7月国民政府正式成立海军局时被解聘。
  • 李糜,1924年10月被大元帅府聘为航空局的顾问,任代理航空处处长兼航空学校校长,1925年7月国民政府正式成立航空局时被解聘。
  • 尼古拉·古比雪夫(化名“季山嘉”),1925年6月来华负责顾问团工作,1926年2月27日获悉蒋介石、汪精卫要解聘自己时,自动请辞。
  • 伊文诺斯基,被聘为大元帅府军事顾问,1926年4月14日,随被解聘10余人归国。
  • 沙菲为铁甲车队顾问
  • 军事教练顾问长切列帕诺夫
  • 政治顾问喀拉觉夫(又译作格拉觉夫)
  • 步兵顾问兼顾问长白礼别列夫
  • 炮兵顾问嘉列里
  • 工兵顾问瓦林
  • 炮兵教练官捷列沙托夫、梁道夫
  • 通讯顾问科丘别耶夫
  • 后方勤务顾问罗戈夫
  • 战术教官波利亚克、格尔曼、亚科夫列夫等

入學不久,所有學生集體加入中國國民黨,連原有中國共產黨黨員在內。中國共產黨有權可推薦若干人進軍校各期受訓,但中國國民黨招募來者占大多數,大多是中等以上階級的城市居民或地主仕紳之子。後來,為消滅中國共產黨在陸軍官校內的勢力,中國國民黨便於1925年2月將校名改為「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24]。1924年11月30日軍校第一期學生畢業考試及格465人,另有一說,由湘軍講武學堂併入的158人,四川第6隊學生的22人也併計入第1期畢業,共645人均為步科,隔年5月19日頒畢業證書,6月25日補行畢業儀式[6]:10。8月,黃埔軍校第二期學生畢業[6]:10。(一說9月6日)

雖然蔣得到蘇聯及中國共產黨人支持,但是他用校長身份與大部黃埔師生保持密切關係,掌握新軍設計與技術細節,凡此都與他所景慕之曾國藩戚繼光有相似之處。當中最大之不同,即曾、戚所建立新軍,旨在扶持當時之國家朝廷,但蔣在1925年國家是身處南北分裂,他在孫文指示下創辦黃埔,於校門大書「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旨在勵志學生,救亡圖存。

孫中山手書黃埔軍校訓詞

黄埔第4期入伍生于1925年7月开始招考,招生委员分赴开封、汉口两地,并委托北京、上海各地国民党党部招生。至1926年1月,各地招收之志愿入伍生来粤应试者有7次之多;先后成立入伍生队第1、2、3团。入伍生担负勤务包括广州卫戍,惠州、黄埔、虎门之警戒,各兵舰之监视,廖仲恺遇刺案各要犯之看守、第二次东征时惠州驻防种种。1926年3月8日,入伍生经升学考核转为学生,分步、炮、工、经理、政治五科;共编为步科第1、2团,每团辖9连,共1712人,炮科大队(辖2队)145人,工科大队(辖工兵、通信2队)148人,经理大队(辖2队)213人,政治大队(辖3队)438人,共计2656人,并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由于首次开设政治科,第一批政治教官(高语罕恽代英廖划平汤澄波罗霞天张秋人于树德韩麟符陈希濠李合林杨道腴任卓宜朱雅林段锡明等)80余人。1926年7月9日北伐誓师至10月4日正式毕业,第四期学生就相继分发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任连长、连党代表、排长、班长等基本干部;成绩优秀的学生调入北伐军总司令部和直属警卫团、补充团等部队服务。

1926年1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以國民革命軍軍事教育有統一之必要,決定改組黃埔軍校,合併所轄各軍原有各軍官學校,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直屬該會,並以黃埔軍校為校舍,任命蔣為校長[5]:166。1月12日,军事委员会议决改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月19日军事委员会任命蒋介石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

1926年3月13日,苏联红军政治部主任安德烈·谢尔盖耶维奇·布勃诺夫(原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部长,化名伊万诺夫斯基)率“苏俄观察团”到广州,对苏联顾问在华的军事、政治工作进行考察,正遇上中山舰事件。黄埔军校教育长兼入伍生部长、代校长方鼎英在《我在军校的经历》中,提到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对苏联顾问团亦以与中山舰事件有嫌,同样兴问罪之师,苏联总顾问鲍罗廷感到蒋之派兵监视顾问团住宅是极其严重之举,因而让蒋明白提出意见,蒋便将其不满的顾问列一名单,请其撤走,一次便有300余人被撤回国”。

後來,北伐革命军成功攻取武汉國民政府便於1926年10月27日决定於两湖书院旧址设立政治训练班。后來,政治训练班改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並将陸軍軍官學校第5期的政治科学员全數調至武昌就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國民政府於1926年12月将陸軍軍官學校第5期的砲兵工兵科學員調至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1927年1月19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正式易名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此黃埔時期陸軍官校自1924年興辦到1927年共招訓學生5期,也即第1期至第5期[25]。黄埔军校1至5期毕业人数:[26]

学期 开学日 毕业日 毕业人数
黄埔1期 1924年4月28日 1924年11月30日 645人
黄埔2期 1924年8月14日(入学考试) 1925年9月6日 449 人
黄埔3期 1925年7月1日 1926年1月17日 1233人
黄埔4期 1926年3月8日 1926年10月4日 2645人
黄埔5期 1926年4月 1927年8月15日 1480人

南京時期

黄埔军校本部变迁及分校示意图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旗

1927年北伐軍攻下南京,廣州國民政府北遷南京,隨著政府中樞北遷,黃埔軍校也計畫遷往南京,原訂於1927年11月1日正式開學。但同年發生中國國民黨清黨事件,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分裂,並發生寧漢分裂事件[27]。國民黨分裂也打亂了黃埔軍校北遷計畫,使得同時期在南京、武漢、廣州的黃埔軍校同時存在。

在武漢的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由當地國民黨人以國民黨中央的名義,在1927年3月22日擴建並改組成「(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並且隨即展開討伐共產黨的行動。武漢分共事件發生后不久,國民黨為了繼續北伐,將武漢分校改制為张发奎的军官教导团,停辦該分校,並迫使武漢分校第5期學員退學。這些學員後來編入國民革命軍內,成了鎮壓南昌起義廣州暴動的主力部隊。

在黃埔原址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並未因國民政府北遷而停止招生,並在1927月續招第6期、1928年招收第7期生,副校長李濟深於1928年5月將校名改成「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在廣東的第6期生於1929年畢業、第7期生於1930年畢業。1930年9月,廣州陸官学校正式停办,招收的第8期生則撥交南京方面编为第一总队完成學業。黄埔军校6至8期毕业人数:[26]

学期 开学日 毕业日 毕业人数
黄埔6期 1926年8月 1929年2月24日 718人
黄埔7期 1928年5月复课 1930年9月26日 666人
黄埔8期 1930年5月 1933年5月20日于南京毕业 305人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学盛况
武漢分校校門

在南京的黃埔軍校最初名為「(南京)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蔣中正並要求所有學員宣誓反共,同樣在1927年招收第6期、1928年招收第7期生,學制與第2期後同樣為1年速成教育。1928年3月,蔣中正以中央軍事委員會名義將南京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改稱「中央陸軍軍官學校」[28],以蔣為校長,宗旨在培育陸軍初級軍官,備充國軍幹部[5]:166

在1929年招收的第8期中央陸軍軍官軍校學員開始調整學制,由原本的1年速成教育轉為3年正規教育,此轉換在1930年開學之第8期開始。而前7期畢業生部分則由陸軍大學速成班補強學資。南京中央陸軍官校自1928年興辦到1937年西遷成都止,歷时10年,共招訓學生7期,也即陸官第6期至第12期[29]

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高教班)用于培训杂牌部队中层军官,给予中央军校科班学历教育。[30]

  • 高教班第一期:1932年10月1日在南京黄浦路马标成立。由本校军官教育总队尚未卒业之三队、四队及步兵炮队学员改隶。1933年5月2日毕业。班主任徐培根
  • 高教班第二期:1933年11月各部队选送军官将校入学。1934年6月7日毕业。班主任徐权。
  • 高教班第三期:1934年10月入学,1935年8月毕业。
  • 高教班第四期:1935年10月入学,1936年8月毕业。班主任陈芝馨。
  • 高教班第五期:1936年9月入学,1937年8月毕业。班主任江煌。
  • 高教班第六期:1939年入学,驻成都北校场。1940年6月毕业。班主任刘仲荻。
  • 高教班第七期:1940年9月入学,1941年6月毕业。班主任孙元良。
  • 高教班第八期:1941年9月入学,1942年1月毕业。班主任孙元良。
  • 高教班第九期:1942年9月入学,1943年3月毕业。班主任孙元良。
  • 高教班第十期:1943年8月入学,1944年6月毕业。班主任陈素农/刘伯龙/皮震。
  • 高教班第十一期:1944年9月入学,1945年6月毕业。班主任皮震。

中央军校特训班[31]

  • 特训班第一期:同军校第10期。1933年7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驻赣暑期研究班在江西南昌成立,招收黄埔军校前八期失业毕业生及部分失学青年924人。主任康澤、副主任韩文焕。1933年8月编入庐山暑期军官训练团第三期第四营,两周后改为中央军校特别研究班。1933年10月3日,研究班学员编入新成立的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别动队。康泽任总队长、韩文焕总队附,训练班3个大队长马维骥萧树经公秉藩分别任别动队三个大队长,开赴南城临川开展战地实践。
  • 特训班第二期:同军校第11期。1934年训练结业的特别研究班学员编为军委会别动总队第四、第五大队,随“参谋团”入川。别动队第五大队接收了贵州。
  • 特训班第三期:同军校第12期。1935年春改名为中央军校特别训练班。1935年毕业学员编为军委会别动总队第六、第七大队和巡缉大队。1935年底,第2、第7大队开赴陕北。
  • 特训班第四期、第五期:编为军校第13期第二总队。1936年春,原任训练总监部国民军训练处处长潘佑强接任特训班主任,杨文琏为副主任,在全国公开招收军事队、政治队学员各120人。1936年5月1日在星子县入伍,列为第四期。原1935年底设在南京的军事委员会交通研究所的180名学生也并入,编为交通学生队(1938年毕业于沙市)。包括朝鲜流亡青年周世敏、李承烨等。1936年冬,潘佑强被解职,康泽回任,由别动队预备队考选学生150人,收容华北流亡学生500人,列为第五期。1938年1月特训班迁往沙市。
  • 特训班第六期:同军校第14期。包括1937年秋冬在庐山招收的政训学生队与交通学生队、1938年春夏在沙市招收东北军编余军官800人及当地学生800人、1938年秋至1939年在丰都招收的均列为第六期共计5308人。其中1937年秋冬在庐山招收的400人,撤退到陕西王曲,称为特训班第六期西北大队,1939年春改为中央军校七分校。
  • 特训班第七期:编为军校第17期第二十总队。1939年底迁往合川县,招考学生3个大队。
  • 特训班第八期:同军校第18期第十四总队。1941年招考学生3个大队,学制三年。1944年毕业。

成都時期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因應國都遷徙,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於1937年8月由南京遷至成都[32],第13期學生於1937年11月11日在廬山開學。除了成都以外,因前線基層軍官匱乏,國民革命軍在各戰區開設了軍官養成學校,這些學校皆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X分校」稱呼。大多數分校在1945年組織精簡時均停辦。

1945年日本投降,但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並未遷回南京,仍續留成都。由於國防組織改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解散。抗戰勝利後,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於1946年1月奉命改名為「陸軍軍官學校」[5]:166。隸屬陸軍總部。1947年10月蔣中正卸任校長,由黃埔一期畢業之關麟徵接任,蔣中正改任名譽校長,除了中國籍學生,此時陸軍官校開始招收韓國越南籍人施以軍事教育。因國共內戰白熱化,原本被撤裁的分校重新開辦,稱為「軍官訓練班」,其中最知名者為1947年孫立人臺灣高雄縣鳳山鎮的前日本臺灣軍基地開設之陸軍軍官學校第四軍官訓練班(又稱「陸軍軍官學校臺灣訓練班」)。在中華民國國軍敗戰趨勢明朗化後,成都的陸軍軍官學校本部也開始籌備遷校事宜[33]

陸官在大陸最後一期23期學生,在1948年6月、7月間有3000多位考生,於12月1日入學於四川成都的陸軍官校,但卻提前於1949年12月畢業,畢業典禮是由蔣中正主持,但因四川已遭解放軍包圍,學生只能在學校待命,9月中有77名23期臺籍與特殊狀況學生先由政府運送到臺灣。1949年9月8日教育處處長李永中少將,總隊長蕭平波少將,及蕭步鵬少將等3人與共產黨取得聯繫,於1949年11月初蔣中正第二次來陸官時對官生講話,李永中、蕭平波準備扣押蔣,但蕭步鵬把計劃告訴蔣而逃走。後來李永中以遷校行軍總指揮名義安排遷校事宜。11月中旬全校開始行軍,為使解放軍能順利接收軍校,一個多月時間部隊採取讓拖等來回游動在川西平原。12月20日軍校北上至溫江西,已和解放軍接上頭;西面是羅廣文一個軍宣佈投共;東面是胡宗南的國軍。這時由李蕭二人召集隊長和學生代表,講了形勢和解放軍的協議與政策,願投共的、跟國民黨的或回家的都自便,學生大都願意投共,25日隊伍至郫縣便由李永中宣佈軍校投共,而解放軍將軍校保持原編制,暫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校」[34]。1949年12月,解放軍占領成都,成都陸軍官校自1937年興辦到1949年共招訓學生11期,也即第13期至第23期,由中華民國在大陸開辦的陸官到23期停辦,至此,陸官的大陸時期終告結束,邁入臺灣時期[35]


陸官在大陸時歷次遷徙與設分校有潮州分校长沙分校成都分校洛阳分校(中央军校第一分校,抗战后迁汉中)、武汉分校(中央军校第二分校)、南昌分校(中央军校第三分校)、广州分校(中央军校第四分校)、昆明分校(中央军校第五分校)、南宁分校(中央军校第六分校)、西安分校(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武当山分校(中央军校第八分校)、迪化分校(中央军校第九分校,迪化即今乌鲁木齐)、鳳山分校(中央军校第十分校),合共13所。另外,在今深圳设置有非正式的分校及汪伪政权设置的军校。

鳳山時期

陸軍官校大門
陸軍官校專科班之首座襟授紀念章-陸軍官校專科五期崇勳紀念章

1950年3月1日,在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後,總統蔣中正發表關於陸軍官校復校的演說。1950年8月復校後,首屆校長一職正式由羅友倫中將接任。1950年10月,政府決定以臺灣省高雄縣鳳山鎮原第四軍官訓練班班址為軍校校址,陸軍軍官學校在臺復校[5]:166。校址為原大日本帝國陸軍的武器儲存庫等設施所在。1951年4月,第四軍官訓練班的所有學員、教師及設施都被編進學員總隊,並且成立第24期學生總隊,其訓練期為二年[36]

1952年6月,蔣中正主持陸軍軍官學校校慶,勉全體師生,抱定光榮戰死之決心[6]:70。9月,蔣介石於陸軍軍官學校預備軍官訓練班剴切致訓詞,說明國家需要革命青年,青年需要革命教育,期以身體生命獻與國家,挽回國運[6]:71。1953年6月,蔣至鳳山主持陸軍官校校慶,並巡視左營軍區,慰勞留越返國將士[6]:74

1954年6月16日,蔣至鳳山,主持陸軍官校三十週年校慶,時官校已改為四年制,其正科畢業生,由教育部授予學士學位,[6]:77-78校慶閱兵典禮由當時總統蔣中正主持,與副總統陳誠一起在校慶中閱兵、校閱骑兵隊,是遷臺後首次舉辦校慶「閱兵」,美軍顧問團團長蔡斯少將也上台致詞[37]。1964年6月,陸軍官校建校40週年,蔣介石親臨致訓,昭示軍校師生黃埔一貫精神,乃犧牲精神、團結精神、負責精神[6]:107

陸軍官校學制於1954年第27期起由兩年改為四年,在此之前各期學年不定,並無四年大學制的「正期班」稱謂,多以第幾期第幾年班稱謂期別,直至1966年陸軍官校開辦「專修學生班」制,為區分前後班別之異,原常規班制始改有「正期學生班」之稱謂。1970年起正期班畢業年班改授為中尉官階,於1975年第47期起學制再延長為四年三個月,在1976年第48期起陸官首次授予文學士學位,在1993年畢業正期班第62期起恢復初任少尉 ,1994年入學正期班第67期開始招收女性學員,1998年開始招收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學生。並為了彰顯國民革命軍源於陸軍官校,中华民国国防部決定將陸軍所屬各軍事院校的「入伍生團訓練」集中於陸軍官校施訓。另外,陸軍官校也提供多種短期但無文憑學位的軍官訓練班,其目的是為充實基層幹部。

1965年12月4日國防部長蔣經國命令將所有13期起的各兵科學校之「後補軍官班」取消,轉納入為陸軍官校開辦的「專修學生班」制,1966年1月1日陸總部核定陸軍官校開辦,同年11月17日首訓第13期,此至1969年專修班19期以前,教育期限為一年,20期至25期為二年,26期至43期為一年,44期至47期為一年三個月,48至56期為一年,專修班役期視軍種、兵科的不同,分別為四到六年,專修班第13期至56期共結訓44期,人數2萬8277人,只有軍事結業證書,不授予專科或大學學位文憑。

1977年12月6日再將專修班規劃為「專科學生班」,增設土木、企管、機械和電機四科。另於1996至1998年招收三期二技班,每期二年三個月,開授管理、電機二個學系,是同與大學部「正期班」、專科部「專科班」有正式授予軍、文職文憑畢業證書之班隊。「專科班」為二年半學制,1978年4月28日陸軍官校專科1期至1982年5月5日專科5期入學期間,還續重疊招收專修48至56期之學生,以後便停止專修班之招收[38][39]。另國防部為激勵愛國情操,於1978年命陸軍官校支援拍攝劉家昌導演的軍教片電影黃埔軍魂[40][41],與1989年支援拍攝柯受良導演的軍教片「壯志豪情」[42];另2011年國防部為慶祝建國百年,與三立電視合拍軍事偶像劇「勇士們 (電視劇)」共三個單元15集[43][44]專科學生班後因招收的學生不足,因此自1985年專科8期起,部份期別在每年5月及11月分為甲、乙兩班擴大招生。2003年專科班第26期乙班首次招收飛行軍官班。在2004年末屆召收(2006年停召)第27期後便停止收生[45],繼後的專科班遷往「陸軍專科學校」(陸軍士校改制)繼續招生,也透過「專業軍官班」的召募來彌補人才短缺問題,陸官專科班1-27期總計畢業生有1萬7077人。2006年8月1日,國防部精進案實施,裁減兵員,並將各官校校長的官階降為少將。當時,官校校長王根林提前於2006年7月1日退休,而作為繼任兼首任少將編階校長的陳良沛仍未上任,因此校長一職由中华民国陆军副總司令賈輔義代理,而賈輔義僅當校長一個月便离任,陳良沛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陸官校長[46][47]

為維繫陸軍官校一脈相傳之革命感情,發揚黃埔精神,兩岸先後創建陸官黃埔同學(校友)會組織。北京於1984年6月14日成立「黃埔軍校同學會」[48]臺北於1991年1月1日成立「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49],而「陸軍軍官學校校友會」於1988年12月4日在陸軍官校鳳山成立[50],復於2013年10月26日改制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校友總會」[51],另「陸軍官校專科班校友會」也於2014年12月14日在臺中成立[52]

孫中山在《上李鴻章書》中所言:「為文官者,其途必由仕學院;為武官者,其途必由武學堂」。1924年他在廣州石牌手創「文校」中山大學廣州黃埔「武校」陸軍官校,合稱「一文一武兩大學府」。而在民初歷史舉足輕重的這兩校,也在兩岸分治後,於1950年在高雄縣鳳山鎮復校陸軍官校,1980年在高雄市鼓山復校中山大學,這「一文一武兩大學府」實現他的理想。陸軍官校建校逾九十年,黃埔出身的名將多參與東征北伐抗日國共內戰後的復員工作。官校遷臺後,陸軍官校的畢業生因戰事少而少有參戰,因此多擔任建軍備戰的工作,以維繫臺海安全,儘管陸軍官校的專科班僅開辦27期,卻也產生廿多名將領,並由專科1期主專科班以專科5期為典。[53][54][55][56][57][58][59][60]

歷任校長

創校校長蔣中正軍職歷任特級上將(五星上將),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與軍事委員長,在早期國軍中,「校長」一詞屬蒋介石專有,1947年10月蔣中正首次退位改任名譽校長,由陸官第1期畢業之將領關麟徵擔任校長。1950年8月在臺復校後首屆校長由羅友倫中將接任。2006年8月首任少將編階校長為陳良沛[61]

任屆任期姓名與職位學歷
011924年5月—1947年10月蔣中正上將日本東京振武學校砲兵科11期
021947年10月—1949年9月關麟徵中將日本振武學校砲兵科 陸官1期
031949年9月—1949年12月張耀明中將陸官1期
041950年8月—1954年8月羅友倫中將陸官7期
051954年9月—1957年3月謝肇齊中將陸官6期
061957年4月—1960年12月徐汝誠中將陸官6期
071961年1月—1965年3月艾靉中將陸官4期
081965年3月—1970年3月張立夫中將陸官8期
091970年4月—1973年2月林初耀中將陸官10期
101973年2月—1976年3月秦祖熙中將陸官11期
111976年4月—1977年12月言百謙中將陸官16期
121977年12月—1979年12月許歷農中將陸官16期
131979年12月—1981年6月朱致遠中將陸官16期
141981年7月—1983年6月盧光義中將陸官22期
151983年7月—1985年6月黃幸強中將陸官22期
161985年7月—1986年12月黃耀羽中將陸官24期
171986年12月—1989年6月湯元普中將陸官29期
181989年7月—1991年6月胡家麒中將陸官30期
191991年7月—1993年9月楊德智中將陸官33期
201993年9月—1996年7月馬登鶴中將陸官29期
211996年7月—1997年7月童兆陽中將陸官34期
221997年7月—1998年1月丁渝洲中將陸官35期
231998年1月—2002年2月張岳衡中將陸官34期
242002年3月—2005年6月楊國強中將陸官41期
252005年7月—2006年6月王根林中將陸官40期
代理2006年7月賈輔義中將陸官39期
262006年8月—2010年7月陳良沛少將陸官48期—改為少將編階
272010年7月—2012年7月全子瑞少將陸官正51期
282012年7月-2015年2月劉得金少將陸官正53期
292015年2月-2017年9月張捷少將陸官正55期
302017年9月-2018年12月陳忠文少將陸官正56期
302018年12月-陳建義少將陸官正59期

校制

校徽

陸軍軍官學校校徽

「盾牌」象徵自信、勇敢及保衛國家安全。「親愛精誠」為陸官校訓。「青天白日國徽」象徵中華民國。「指揮刀」代表指揮官的權與責。「瑞穗」代表中華民國陸軍北伐抗戰動員戡亂等戰事中所建立之豐功偉績,並有著寓兵於農之意。每禾七短,合為雙七,又名七七,象徵七七事變,以紀念抗戰建國,以及發揮抗戰建國的精神。校徽上之「親愛精誠」四字原創為由右至左書寫,在2007年配合由左至右橫式公文書而改向;但在2011年由國防部長高華柱下令要尊重原創精神與特色,再回復為由右至左書寫迄今未變[62]

校旗

陸軍軍官學校校旗(不含上方榮譽旗)

民國13年建校之初的校務會議中,指派總教官何應欽設計校旗,以紅底、中綴青天白日國徽、外圍加上金黃色絲穗為校旗。校旗上方有一榮譽旗(標),為民國46年為表彰功績並紀念改制(四年制),以提高學校榮譽,由蔣中正親頒[63]

校訓

校訓-鳳山陸軍官校司令台上蔣中正親題校訓「親愛精誠」字坊

陸軍官校校訓「親愛精誠」,由首任校長蔣中正擬定及撰寫,並由孫中山在1924年6月16日第一期學生開學典禮時核定宣佈。孫中山核定「親愛精誠」為陸軍官校校訓,是希望由陸軍官校培訓中國革命軍事人才,共同團结為革命的寫照。蔣中正於1925年元旦對官校學生訓話中闡釋:「親愛」是要所有的革命同志能「相親相愛」,官校的宗旨「精」是「精益求精」,「誠」是「誠心誠意」;其目的乃在造就頂天立地、繼往開來、堂堂正正革命軍人,發揚黃埔精神[64]

校歌

陸軍軍官學校校歌石碑

1924年陸官雖有撰定校歌,但僅傳唱黃埔1期至黃埔4期:「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同学同道,乐遵教导,始终生死,毋忘今日本校。以血妝花,以校做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此歌由戴季陶所作,但因詞曲韻律不太流暢,而未得推廣[65]。軍校的學生除了經常唱校歌與《國民革命歌》,另外還請蘇聯通信顧問科丘別耶夫教唱《國際歌[48]

1926年陸官認為有必要制定新校歌,採用了陳祖康寫的詞與林慶培譜的曲,並將歌詞於1927年6月16日在黄埔軍校舊址内勒碑立石,復於1977年6月16日在台灣鳳山陸官勒石紀念,上面寫著-「怒潮澎湃,黨旗飛舞……發揚吾校精神」[66][67][68]。校歌並由黃埔合唱團編唱,此曲於1926年由黃埔5期開始傳唱至今。

陳祖康福建漳平人,1901年生,1919年秋赴法國勤工儉學,1923年参加中國少年共產黨,與熊雄是留法時的同學。熊雄先陳祖康回國,在黄埔軍校經周恩來推荐,繼周續任軍校政治部主任。熊雄請陳祖康於1925年春回國,到陸軍官校擔任少校政治教官。1926年秋,陸官第五期開學,熊雄對陳祖康說:「到現在五期已經開學了,學校萬事俱備,惟新校歌尚付闕如。大家都認為你具對詩歌專長,請你撰寫一篇校歌的歌詞。」於是陳祖康寫了這首歌詞,並交音樂教官林慶培譜曲[69]

陸官校歌在2006年陳水扁政府主政推行去蔣化時期,與2016年蔡英文政府時的民進黨立委,都要求陸官將唱了幾十年的校歌改歌詞,把「黨旗飛舞」改成「國旗飛舞」。國防部表示,陸官校歌與軍歌性質不同,校歌非一般軍歌,校歌的作者已經不在了,因為歌詞是有版權的,要尊重原著者與維護歷史傳承,不能更動[70][71]。而陸軍官校於2017年6月29日和2019年4月18日召開的二次校務會議,討論大學部提案「校歌修改議題」,經表決均以全數不同意票修改、同意修改零票,決議維持原校歌歌詞[72]。而面對改詞的提議,填詞人陳祖康的家屬很不認同,認為用「黨旗」二字是有歷史背景,沒必要改變;特別的是,代表家屬發言的是陳祖康的孫子陳如山,他正是入圍3次金曲獎四分衛樂團主唱。除陳祖康家屬反對,也因各界反彈聲浪,而未修改[73][74]。前民進黨金門縣黨部主任委員陳滄江表示,民進黨應該努力做好兩岸關係和拚經濟才對,卻不停搞這些枝枝節節的小事[75]

黃埔精神

黃埔精神為「犧牲、團結、負責」的精神。要砥勵「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的三不怕精神,「不要錢,不要命,愛國家,爱百姓」的信念,要「為總理、為主義、為革命」而負責、團結與犧牲的精神。蔣中正在1959年(民國48年)6月16日於鳳山主持陸軍軍官學校35週年校慶,親自做了對「黃埔精神」的闡示。「犧牲精神」的根源,就是「樂死的性質」,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為國家來奮鬥。「團結精神」的根源,就是「親愛精誠」的校訓,凡屬革命軍人,不但事業是整個的,榮辱是整個的,而其生命、歷史都是整個的,所以同學之間不僅是要義共患難,而且是志同生死。而「負責精神」,就是今日的黨歌和國歌,那就是黃埔同學對於實現主義,對於保衛民國,對於領導人民的責任。革命軍人的責任,就是「以建民國,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的責任,是為總理、為主義、為革命,而負責、團結與犧牲。黃埔還有一套嚴格的榮譽規約。由於黃埔精神的建立,「黃埔系」在東征、北伐和八年抗戰扮演舉足輕重角色,對中國近代歷史產生了較大影響[76]

校區

黄埔文物舊址

黄埔军校大门中央上方横上有谭延闿[77][78]所书“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在二门门口掛着“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对联,二门右侧墙壁上掛有蔣介石手书的校训“亲爱精诚”[79]。黄埔军校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的楼房。军校创办时在原陆军小学堂祠堂式大门前面增建欧陆式大门。中山故居即“史迹陈列室”,建筑面积805平方米,1952年重修,原为清朝海關總稅務司[80][81]。位于中山故居西的学生俱乐部是欧式红色建筑,礼堂讲台中央和两侧分别悬挂孙中山像、总理遗训、中国国民党党旗、中华民国国旗和林则徐[82]焚鸦片、义和团[83][20][註 2]

东征阵亡烈士墓座落在军校西南的平岗,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1925年中華民國軍政府纪念讨伐陈炯明[84][85][86]等叛军而阵亡将士修建,於1926年6月落成,葬有516位烈士遗体。墓园前有1928年修建的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是一座凯旋门式建筑,上覆民族特色的琉璃瓦,大字由蔣中正書。1936年在墓园正门增建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和码头,有小黄花岗之称。纪念坊后由墓道、墓冢、纪功坊、入伍生墓碑群构成长数百米的中轴线,墓冢东侧有蔡光举烈士墓,西侧有17位出身军校的将校墓,墓园於文化大革命時被破壞,在1984年修缮復原[87]

北伐纪念碑矗立在长洲岛平岗,是纪念北伐阵亡的军校生建立高10米的花岗石碑。由军校代校务何遂撰写碑文“平冈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淙淙;屹丰碑以万世兮,将以垂纪于无穷”。碑的正面刻“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纪念碑”,碑座的东、西、北三面刻有北伐阵亡的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曹渊等353位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但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大部分共产党员阵亡者的名字未能刻记。[88]

军校后山的八卦山顶建有高40米孙总理纪念碑,於1928年奠基,1930年9月26日落成,碑顶塑有孙总理铜像,高达2.6米,重逾2000斤,是中山先生日本好友梅屋庄吉出资,牧田祥哉敬作,篠原金作工场铸造。碑的正面为“孙中山纪念碑”六个隶书大字,背面为总理像,东面为总理遗训,西面为总理开学训词。从山底到山顶的阶梯所在的山壁用石材装饰,表面镶有校训“亲爱精诚”四个大字。[89]

1937年,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校友会利用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創辦「黄埔中正学校」,学校沿用黄埔军校“亲爱精诚”校训,但創作新校歌。后學校歷次遷徙易名為「广东省立黄埔中正中学」、「广东省立黄埔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90]

鳳山 續學新址

復校初期人工開闢之黃埔湖

陸軍官校腹地約173公頃,大門對面有「親愛精誠」大型牌樓,大門上方橫書「陸軍軍官學校」六個大字,是蔣中正所書。入門兩旁分豎「愛的教育」、「鐵的紀律」標語。司令台掛著蔣中正手書的「親愛精誠」校訓。學校設有校史館,外牆掛有「國家」、「責任」和「榮譽」三個標語(原本第一及第二個標語「主義」和「領袖」已基於軍隊國家化之《憲法》規範和理念而撤除)。校區分「北營區」、「南營區」(白宮)及「東營區」;「北營區」有志清、敬之、伯韜、清泉、靈甫樓等房舍,而「東營區」現改建為多功能的學生活動中心。中正堂為新式美倫美奐巴洛克式禮堂,原禮堂蔣中正騎馬銅像移志清樓。還有人工湖泊「黃埔湖」,沿著湖畔有黃埔公園、覺民樓、岳飛銅像、科學工程館、金門之虎戰車、黃埔賓館及游泳池;野外訓練有先鋒路、612與714高地[91]

學制及生活

大陸時期

陸官的軍校教育,雖規定學制為3年,但因初期時的用人迫切,實際上為半年到兩年半不等。第1期學生都為步兵科之訓練,第2期學生才開始分有步兵、砲兵、工兵、輜重兵和憲兵等5科。第3期學生起實行入伍生制度,新生經過3個月的入伍教育,考試及格者升為正式學生,第4期學生以後再增設政治、騎兵、交通和無線電等科,後期又增設英、德、法、日等外語教授班。軍事教育課目區分學、術科,著重在軍事教育訓練,而政治教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92]

學科教育

學科方面教以步兵操典、射擊教範與野外勤務令等基本軍事學識,繼教以戰術、兵器、交通與築城等四大教程。而軍制學、交通學、軍隊内務規則、陸軍禮節、軍語與軍隊符號等,亦擇要講述。至于戰術作業與實地測圖,亦按步實施[93]

術科訓練

術科訓練內容為制式教練、戰鬥教練、實彈射擊與野外演習等。以單兵徒手教練,習各種步法暨轉法,俟操作嫻熟,施以班教練及排連營教練,如方向與各種隊形之變換。徒手操作熟練後,繼施以持槍教練,乃至單兵以至班排連營,凡托槍、下槍、舉槍、裝退子彈、上下刺刀、各種射擊與各種行進,密集、疏開、散開等隊形,以及各種戰鬥教練。除制式教練外,野外演習尤為重要。凡單兵戰鬥動作,以及行軍宿營、戰鬥方式、連絡勤務與構工作業等均按照教育步骤依次實施。此外,夜間演習、實彈射擊與閱兵分列各項檢查,亦確時教練。在術科方面,對於戰鬥教練與實彈射擊二項更為要求,期能於短時間内收最大之效果[94]

學員生活

陸軍官校在建校初期,學員的生活是艱苦的,學生的服裝只是一套灰布的衣服,沒有襪子,赤足穿草鞋,住在臨時用蘆席搭成的棚裡,睡的是用竹子做成的床,求學期間,島四面都是敵人,既要上課,又要打仗。在大陸時期,軍校規定每天早上聽到軍號聲起床、穿衣、打綁腿的時間只有3分鐘,吃早飯只有10分鐘。天氣炎熱,吃稀飯都會嘴燙。一些來自北方地區的學員還要適應廣州的飲食。儘管環境險惡,但軍校的日常訓練卻是嚴格的。許多學生在黃埔學習七八個月,卻從未到過廣州市區[95]

學科教育

在於建立內省的智慧,而軍官養成教育貴在內化,進而塑造頂天立地、允文允武、術德兼備的幹部,培養「勇、毅、穩、健」的軍人氣質。在大學部設有外文系、政治系、管理科學系、物理系、化學系、機械系、電機系、資訊系與土木系等九個系,在專科部(1978至2004)則設有企管科、機械科、電機科與土木科等四個科[96]

軍事訓練

在於精練體能戰技,嫻熟班戰鬥教練及相對編制兵器,以建立軍事發展潛力為考量,置重點於培養對軍事理論、兵學興趣與基本戰鬥技能素養,奠定爾後教育及後續進修之基礎。「入伍教育訓練」為民轉軍的初體驗,其教育訓期共八週,課程排定以體能訓練(陸軍操、初步運動、戰地運動、持槍運動、草坪運動、枕木運動、基本體能測驗)、手榴彈投擲、五百公尺障礙超越、刺槍術等單兵應具之體能要求和初級戰技技能課目為主,以奠定爾後軍事訓練之基礎。「寒暑期軍事訓練」在每學年寒暑假期間實施,訓期共計10週(含兵科見學暨軍種交織教育),以驗證班以下戰鬥教練、相對編制武器課程與三軍聯合作戰之概念,強化軍事基礎教育。「分科教育」於完成學年教育後實施,訓期共計半年,兵科有步兵砲兵裝甲兵海陸化學兵工兵財經行政經理通信兵憲兵航空兵等類,其中以步兵砲兵裝甲兵、與海陸為戰鬥主要兵科,而專科1至4期企管科分一般、財經組,財經組是先至財經學校接受學年教育,再回官校接受專精教育,依成績及志願分發各兵科學校訓練[97]

  1. 步兵校歌[98]:臨陣當先,決戰致勝,我們步兵為主兵;風雨不足畏,地形任縱橫,勇猛頑強,殲敵建功,忠誠精實,名將多出自吾校,不怕苦,不怕難,光民族,復國土,碧血丹心,為國干城,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2. 砲兵校歌[99]:砲聲隆隆,飛彈升空,這是國軍新砲兵。精研新學術,培育新精英,我們是勝利的先聲。支援友軍,以火力消滅敵人,重聯戰,講協同,八二三,建奇功,嚴格精實,革新作風。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3. 裝甲兵校歌[100]:勇猛頑強,迅速機動,發揮裝甲兵雄風,恪遵我校訓,浩氣貫長紅,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團結一致,發揚誠愛熱精神,我們是錐之尖,我們是刀之刃,憑式飛輪,旋轉乾坤,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4. 海軍陸戰隊校歌[101]:萬壽山前,太平洋濱。陸戰精英,志豪氣虹,發揚黃埔精神,三民主義是從,研習聯合作戰,精練兩棲技能,誓永遠精誠,為戰鬥先鋒。振興中華,促進大同。

生活管理

為了塑造學生良好品性與方便生活管理,學校制定了生活公約,要求學生履行。 生活公約內容為:身為陸軍軍官學校學生,堅持不說謊、不欺騙、不偷竊的榮譽信條,也不縱容他人違反;立志成為允文允武、術德兼備的軍事領導人才;信守國家、責任、榮譽、犧牲、團結、勇氣、自信的核心價值;具備領導管理、解決問題、語文溝通及持續學習四大能力;發揮「親愛精誠」校訓;確定「我是最好的」認知;貫徹尊師重道、存誠務實的要求[102]

早期學生教育是鐵的紀律勝過愛的教育,強調服從,入伍訓練回話時,更只有「是、不是、沒有理由」三句話,不准辯解。而黃埔十道菜又稱「黃埔十大酷刑」,是家常便飯,它是陸官來臺後早期幹部創制,用於處罰學生之方式,強調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叫「磨練」。不過隨著時代演變,現在陸官的教育較講求人性化之管理[103][104]

  1. 棉被操:主要處罰內務整理不好者。將棉被蓋在身上,頭戴鋼盔,在棉被內邊唱軍歌邊做伏地挺身,或全副武裝抱棉被跑步說我愛你與整疊棉被豆腐乾。
  2. 大風吹:以最快的動作換床位,上下左右對調。有時甚至會玩到全連隊都動了起來,如:第一排換第三排,第二排再換第一排。
  3. 灌唱片:以左手食指按在地上為圓心,人繞著自己旋轉,大聲唱軍歌〈九條好漢在一班〉。
  4. 黃埔咖啡:又稱「巴西咖啡」,主要處罰不依規定吸菸者。將數支香菸,取出菸草,全部用開水泡開,然後倒入鋼杯中,甚至是鋼盔中喝掉。另一種方式稱作「北港朝天宮香爐」,是要求受罰者將許多支菸同時抽完。
  5. 人造衛星:這種體罰多半是針對部隊行進間答數出差錯的人。全連隊的人在跑步時,被罰的人再繞著部隊跑,像人造衛星一樣。
  6. 跨海大橋:又叫「桂河大橋」。受罰者身體橫跨水溝或兩張床舖之間撐著。此外亦有進階版,要受罰者做伏地挺身;這樣的處罰好處是無法偷懶,因為偷懶與乏力者會跌到地下。
  7. 遊龍地虎:又叫「環遊世界」。受罰者由通舖的一端爬到另一端,然後再爬回來。
  8. 親愛精誠:又叫「我佛慈悲」、「大發慈悲」,主要處罰禮儀不佳者。受罰者必須對著樹木或柱子大喊數次至數百次「長官好」。
  9. 田邊俱樂部:又稱「五燈獎」,名稱出自臺灣田邊製藥贊助之臺視綜藝節目《五燈獎》。方法是受罰者僅著內褲,赤裸上半身罰站於廁所旁邊唱歌、餵蚊子。
  10. 黃埔大地震:簡稱「大地震」。這是最著名的一道「菜」,阿兵哥多視如畏途。新兵訓練中心的新兵幾乎天天都會品嘗到這道「菜」。當部隊中有人物品失竊時,也會利用這方法尋找失物。全連的兵所有內務及私人物品全部集中,堆成一座小山,檢查是否有違禁品(手機、香菸等),幹部一聲令下,限時歸定位,否則重來一次。進階版「大地震」是給一個完成不了的時間,玩到幹部高興為止。

黃埔壽歌

雖然入伍操練極為嚴格,但也注重學生休閒團康與慶生活動,而「黃埔壽歌」是入伍必教唱之歌,用於學校慶生聚會,並帶入部隊與官兵慶生活動之歌曲。

黃埔壽歌歌詞-壽星的臉上微微笑,快樂的誕辰在今宵,祝福你、祝福你,祝你壽比南山高。花常好,月常圓,快樂誕辰在今宵;花常好、月常圓,快樂誕辰在今宵。壽星的臉上微微笑,快樂的誕辰在今宵,祝福你、祝福你,祝你壽比南山高。

創期史

陸官第1期

陸官第一期(黃埔一期)步兵科潘学吟畢業証書
陸官第一期(黃埔一期)步兵科蔡昇熙卒業證書

陸官第1期別稱黃埔1期。民國13年(1924年)2月10日分配各省區招考學生名額,擬訂招324名,另備取50名,惟當時各省多在軍阀掌握之下,不易公開招生,故委託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回籍後代為招生。3月1日,孫中山任命蔣中正為入學試驗委员會委员長,王柏龄、鄧演達、彭素民、嚴重、錢大鈞、胡樹森、張家瑞、宋榮昌與簡作禎等人為試驗委員。3月27日起三天假廣東高等師範學校為試驗場,舉行入學考,共計考生一千二百餘人[105],4月28日放榜,正取350人,備取120人,加上保舉共499人,组成學生總隊,编成4個隊,每隊分3個區隊,於5月5日入學,6月16日開學。時任校長蔣中正,教練部主任李濟深,總隊長鄧演達,第一隊隊長呂夢熊,第二隊隊長茅延禎,第三隊隊長金佛莊,第四隊隊長李偉章[106]。同年11月30日畢業考試及格465人,民國14年(1925年)5月19日頒畢業證書,6月25日補行畢業儀式。另有一說,由湘軍講武學堂併入的158人,四川第6隊學生的22人也併計入第1期畢業,共645人均為步科。黃埔1期最年輕者為時年未滿17歲的劉詠堯(1907-1998年),他將自己的年齡報大二歲方得入伍,藝人劉若英之祖父。年紀最長者為胡宗南(1896-1962年)於28歲時就學陸官,前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之父。[107],而最後在世者為孫元良(1904-2007年)享壽103歲,藝人秦漢之父[108][109]

畢業證書有二式:「畢業證書」在1924年11月30日發修業期滿成績及格學生。「卒業證書」在1925年3月1日發脩學期滿考試及格學生[3]

陸官專科班第1期

陸官專科班第1期同學會會旗

陸官專科班第1期簡稱陸官專1期。甄試合格有一千二百餘人,於1978年4月28日(外島區4月27日)入營陸官東、南營區[38],同專科五校(陸官、政戰中正理工國防醫學院憲兵)共二千餘人於5月1日開學入伍訓三個月,7月28日結訓,1980年1月28日接受3個月專精教育,4月28日接受半年分科教育 ,1980年10月27日畢業任官少尉授二專文憑,畢業前三名為張堂貴、顏天錤與黃金庭,總畢業人數1058人。在學學制為二年半,學年教育以機械土木科八百餘人編一個營5個連,企管科280人(一般組200人、財經組80人)由財經學校學年教育編2個連,許歷農朱致遠中將為前後任校長,劉大君與劉寧善上校為前後任指揮官。畢業時機械土木科797人與企管科一般組193人分發步、砲、裝、海陸等兵科共990人,服役六年於1986年10月26日退伍,企管科財經組選財經兵科68人服役十年,總服役人數1058人。將領有王信龍上將、陳健財中將[110]、白永成少將三人,而王信龍於2016年12月1日晉升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歷任陸軍司令國防大學校長,更是陸軍官校史上專科班出身的最高階將領,也是中華民國陸軍史上第一位專科班出身的上將。[111][112]

為發揚黃埔精神與校訓,凝聚革命情感,專科1期校友於民國101年(2012年)4月28日,在臺中市潮港城國際美食館成立「聯誼會」,首屆會長由羅財維擔任,並通過組織章程、會旗制訂與期徽釋意:「青天白日國徽」象徵效忠國家,保國護疆衛民之意;「親愛精誠」為陸官校訓;「陸軍官校專科1期」為校名與期別;「五處盾形光芒」喻五種兵科為部隊後盾,光耀1期;「嘉禾」象徵國軍以農建軍,寓兵於民,祥瑞及豐收戰果之意,二禾各七組穗粒喻示不管在校七連隊同學或畢業後為七連隊校友,均如嘉禾成長茁壯;並由專科一期於103年(2014年)12月14日主籌成立專科班校友會。

專科1期於2018年4月28日陸官入學40週年紀念日,上午在雲林縣二崙慢速壘球場舉辦連隊慢速壘球賽,下午於劍湖山世界王子大飯店召開成立「同學會」,由陳世義主持,並辦理聯誼餐會,出席百餘人,選出第一屆理監事,復於2018年5月17日在台中市潮港城國際美食館召開理監事會議,選出周志祥為首屆同學會理事長。[113]

各連人數:機械、土木科:專1連、156人。專2連、176人。專3連、155人。專4連、152人。專5連、158人。企管科:企5、6連:一般組、193人。財經組、68人。總計1058人。

畢業證書有二式:「軍職畢業證書」在1980年10月27日發畢業學生。「專科畢業證書」在1980年10月29日發畢業學生[114][1]

著名校友

中國國民黨

在大陸抗戰與國共內戰時期擔任指揮官,及來臺灣後擔任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國防部部長之高級將領有杜聿明胡宗南關麟徵黃杰陳大慶黄维鄭洞國[115]宋希濂孫元良[116]李仙洲毛人鳳[117]張靈甫李默庵陳明仁[118]劉安祺高魁元康澤鄭介民李延年[119]李彌[120]胡璉[121]唐生明俞濟時戴笠郝柏村傅桓蔣仲苓王昇沈發藻劉戡范漢傑余程萬[122]邱清泉彭孟緝[123]羅列于豪章馬安瀾黃幸強陳廷寵李禎林湯曜明[124]霍守業朱凱生胡鎮埔[125][126][127]趙世璋楊天嘯陳鎮湘[128]李翔宙[129][130][131][132]許歷農周仲南[133]丁渝洲陳守山[134][133]馬安瀾薛石民鄭為元羅本立高華柱[135]等人。

來臺後的陸軍官校專科班僅開辦了27年(期),也產生了二十多名將領,有王信龍(現任國防大學校長)[111][112]白永成陳健財[136]邵定謙[137]黃國明童盛雄楊國隆劉木聰朱富圓張性竹房茂宏[138][139]古勝文[140][141]何啟鎮[142][143]沈能策楊基榮劉豐荃丁大成許靜芝[144]賴榮傑[145]林帝志[146]傅政榮[147]黃世賢張台松俞文鎮莊有凱林正廷[148]等人。

中國共產黨

陸官在實施清黨反共與寧漢分裂前,方有師生以共產黨員身份加入黃埔,其擔任抗戰與國共內戰時知名指揮官有左权陈赓[149]徐向前林彪[150]蔣先云刘志丹罗瑞卿周士第許光達[151][152]陳伯鈞宋时轮楊至成宣侠父[153]郭天民陳奇涵陶铸[154]郭汝瑰[155]等人。

其他

紀念

校慶活動

每年的6月16日定為「校慶日」。1924年6月16日,現代中國第一個革命的軍事學校陸軍官校,在孫中山親自主持下正式開學,他之所以擇定陳炯明叛變事件兩周年這天舉行黄埔軍校開學典禮,旨在表明要記住沉痛的歷史教训,堅決為遞造一支武力與民眾相结合的革命武裝而奮鬥[163]。陸官在大陸時期,因戰事多未能大型舉辦校慶活動,遷臺後的首次校慶舉辦於1954年6月16日,同時也是陸官成立30周年的校慶,由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親臨主持,與時任中華民國副總統陳誠一起在校慶中閱兵、校閱骑兵隊,另外美軍顧問團團長蔡斯少將也上臺致詞。此後每逢十周年,臺灣高雄鳳山陸官都會擴大辦理校慶活動[37]

  • 1954年6月16日,總統蔣中正主持陸軍官校成立30周年校慶閱兵。[37]
  • 1969年6月16日,總統蔣中正主持陸軍官校成立45周年校慶[164]
  • 1974年6月16日,行政院院長蔣經國主持陸軍官校成立50周年校慶,由陸軍總司令上將、陸軍官校校長秦祖熙中將陪同與會。[165]
  • 1984年6月16日,參謀總長郝柏村上將主持陸軍官校建校60周年,陸軍總司令蔣仲苓上將、海軍總司令劉和謙上將、空軍總司令郭汝霖上將均與會,黃埔老師何應欽上將上臺發表談話,黃埔老師顧祝同上將主持黃埔畫展揭幕。[166]
  • 1988年6月16日,總統李登輝主持陸軍官校64周年校慶[167]
  • 1994年6月16日,總統李登輝主持陸軍官校成立70周年校慶,國防部部長孫震陪同,總統檢閱儀隊外並致詞[168]
  • 2000年6月16日,總統陳水扁主持陸軍官校76周年校慶,主持三軍校閱儀式[169]
  • 2004年6月13日,臺北市大安區大安森林公園齊聚來自各地萬名黄埔軍校校友,舉行黃埔軍校建校80周年活動[170]
  • 2004年6月14日,國防部部長李傑與前行政院院長郝柏村參觀“黃埔軍校80周年史蹟展”[171]
  • 2004年6月16日,總統陳水扁主持陸軍官校成立80周年校慶,總統主持閱兵並致詞[172]
  • 2008年6月16日,總統馬英九主持陸軍官校成立84週年周年校慶,總統主持閱兵並致詞[173]
  • 2014年6月16日,總統馬英九主持陸軍官校成立90周年校慶,總統主持閱兵並致詞[174]
  • 2016年6月16日,總統蔡英文主持陸軍官校成立92周年校慶,總統主持閱兵並致詞[175][176]
  • 2017年6月16日,陸軍司令王信龍上將主持陸軍官校成立93週年校慶,閱兵並致詞
  • 2019年6月16日,國防部部長嚴德發主持陸軍官校成立95週年校慶,陸軍司令陳寶餘上將、海軍司令黃曙光上將、空軍司令張哲平上將、高雄市市長韓國瑜陪同,部長主持閱兵並致詞。

紀念郵票

兩岸官方在發行黃埔陸軍官校的紀念郵票並不多見,在臺灣有1974年6月16日,中華民國交通部發行陸軍官校建校50周年郵票2枚,票面為黄埔陸官大門與鳳山陸官大門全景[177]。大陸在1994年6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纪念黄埔軍校建校70周年,發行了纪念郵票1枚,面值20分,票面為黄埔軍校大門全景[178]。此外,臺灣的陸官校友會、大陸黃埔軍校同學會與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也會在紀念黃埔軍校建校周年紀念,各自發行有關黃埔軍校人物歷史事件的郵票[179]

校友會

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同學會

1926年,在中山艦事件發生後,蔣中正向中國國民黨中央提出建議,除了清除國軍幹部中的中共黨員外,成立了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同學會,以增進黃埔軍校畢業生之間的感情,並清除中共在黃埔軍校中的影響力。所有黃埔軍校同學會的成員,需忠于國民黨,奉行三民主義,絕對服從蔣校長領導,嚴格禁止從事共產主義的宣傳,違者以叛逆罪嫌懲處。

黃埔軍校同學會

1941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立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作為宣傳組織。在整風運動中,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的多名成員遭到整肅,活動中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創立後,至文革結束前,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沒有繼續活動。

在鄧小平的支持下,黃埔軍校同學會於1984年6月14日在中國大陸北京人民大會堂成立,黃埔1期徐向前任首屆會長,程子華侯鏡如鄭洞國宋希濂李默庵任副會長,黃埔老師聶榮臻許德珩任顧問[48][180][181]

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

1990年,黃埔1期鄧文儀以探親為由,訪問中國大陸,與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徐向前及中國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會面。在返回台灣後,推動台灣區的黃埔同學會成立。1991年1月1日,「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於臺北成立,由鄧文儀、袁樸劉藩劉詠堯丁德隆等138人發起成立,鄧文儀任榮譽會長及大會主席,第一任會長由蔣緯國擔任[49]

陸軍官校校友總會

陸官專科班傑出校友獎章[182]

「陸軍官校校友總會」[183],其前身為陸軍官校校友會[50],是「中華民國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人民組織團體轄屬之分會。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於1988年9月3日在臺北中山堂召開成立大會,陸官10期王多年擔任第一屆理事長,總會復要求於1988年12月4日在高雄縣鳳山鎮由三百名校友召開成立「陸軍官校校友會」,陸官14期劉戈崙任首屆會長。而改制後的「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校友總會」於2013年10月26日在臺北新店彭園會館成立,首任總會長由陸官40期胡筑生擔任,前行政院長郝柏村、陸階退役上將、歷任官校校長等近一千五百人出席。校友總會每年定期召開會員大會,並於2007年起辦理傑出校友表揚,校友總會宗旨在謀取校友權益福祉,增進同學情感,凝聚黃埔子弟的向心與力量[51]

陸軍官校專科班校友會

陸軍官校專科班校友會會旗

陸軍官校專科班校友會」於2014年12月14日在臺中市召開成立大會,逾二百人與會,陸軍官校校友總會副總會長吳斯懷將軍出席指導,會中通過組織章程、會徽會旗之釋義與制定[註 3],由專科1期羅財維擔任第一屆理事長[186]。校友會之宗旨,在謀取校友權益,凝聚黃埔向心,與投入社會公益[187],並於2016年度起辦理傑出校友獎章之表揚[188]

大事年表

西元 民國紀年 大事紀
1921 民國10年 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廣西桂林會見孫中山,9天内進行了三次會談,國民黨的要员胡漢民、許崇智、陳少白、曹業伯、林雲陔、朱卓文、李禄超、孫科等人参加,馬林向孫中山提出“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建議[189]
1923 民國12年 8月16日,蔣中正孫中山命赴蘇俄考察軍事教育,率同沈定一、張太雷、王登雲由上海乘“神丸”啟程赴俄考察,12月15日上午07時返國船入吳淞口,09時抵滬,將對俄政策及對黨務、軍事意見上書孫中山先生[24]
1924 民國13年 1月24日,孫中山派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王柏齡等7人為委員[1]
1924 民國13年 1月28日:孫中山指定黃埔為陸軍軍官學校校址[190]
1924 民國13年 2月10日,預訂招收學生名額,共324名[191]
1924 民國13年 3月27日,黃埔軍校試驗委員會假廣東高等師範學校舉行入學試驗,各地投考生計1千2百餘人[192]
1924 民國13年 5月2日,孫中山特任蔣中正為陸軍官校首任校長[6]:9
1924 民國13年 5月5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進校,計正取生350名,備取生120名,加上保舉共499人,編4隊[11]
1924 民國13年 5月9日,孫中山特派廖仲愷為駐校黨代表,入伍生開始預備教育[11]
1924 民國13年 6月16日,第1期學生開學典禮,孫中山親臨主持,此後並以是日為校慶日。當日孫中山手書黃埔軍校訓詞,由胡漢民戴季陶廖仲愷邵元沖四人撰文,訓詞於1929年1月10日國民黨通過為黨歌,1930年3月24日行政院暫定為國歌,1937年6月21日國民政府公布為國歌中華民國國歌曾在1936年夏季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獲選為世界最佳國歌[193]
1924 民國13年 8月10日,蔣中正奉令辦理廣東省商團私運軍械事,於次日將私運軍械之挪威船艦押到黃埔,停泊於校門外。9月3日,蔣中正派何應欽總教官籌組教導團。10月12日,蔣中正任命何應欽為教導團團長,任陳繼承為教導第2營營長,王俊為教導第3營營長。10月16日,廣州商團副團長陳受恭繳械乞和,商團事變遂告敉平[22][23]
1924 民國13年 11月11日,孫中山令廣州黃埔新軍改稱校軍[6]:10[194]
1924 民國13年 11月17日,第2期學生先後入校者總計449名(第2期於民國14年9月6日畢業)。11月20日,教導團正式成立。28日任命何應欽為團長。11月30日,第1期學生教育時間為6個月,於11月30日畢業考試及格465人,均步科,隔年5月19日頒畢業證書,6月25日補行畢業儀式。另有一說,由湘軍講武學堂併入的158人,四川第6隊學生的22人也併計入第1期畢業,共645人[6]:10
1924 民國13年 12月2日,籌組教導第2團,原教導團改稱為教導第1團[195][24]
1925 民國14年 1月31日,第2、3期及教導第1、2兩團等單位,成立「校軍」[194],舉行討伐陳炯明之誓師典禮。
1925 民國14年 2月,校名改為「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6]:10。2月1日,校軍開始第1次東征,討伐陳炯明[6]:10。2月20日,孫中山病危於北平,乍聞校軍2月15日克淡水之訊,深感欣慰,及命隨員電「校軍」致賀。
1925 民國14年 3月12日,孫中山逝世於北平[6]:10。3月13日,校軍教導第1團千餘人,於棉湖之役擊潰陳炯明之林虎部萬餘眾;同日獲悉孫中山逝世,全校師生至為哀慟[6]:10
1925 民國14年 6月13日,東征軍回師克復廣州,討平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等部[6]:10。7月1日,國民政府成立於廣州,並發表成立宣言[6]:10。8月20日,黨代表廖仲愷被刺殞命[6]:10。8月26日,各軍奉命改編為「國民革命軍」,蔣中正任第一軍軍長,第二軍軍長譚延闓,第三軍軍長朱培德,第四軍軍長李濟深,第五軍軍長李福林,共5個軍[6]:10
1925 民國14年 10月6日,蔣中正自廣州出發,再度東征,兵力2萬人,俄顧問季山嘉等偕行。10月14日,國民革命軍第一縱隊攻克惠州,俘敵4千餘人;革命軍團長劉堯宸陣亡。11月6日,東江陳炯明殘餘部隊全部肅清[6]:10。12月5日,蔣中正在潮安舉行東征陣亡將士追悼大會。[6]:11
1926 民國15年 3月,國民政府中央軍事委員會將黃埔島陸軍軍官學校擴大改組,並且在同年3月更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3月15日,確定兩廣統一的方案,廣西政治、軍事及財政均置於國民政府直接管轄之下。3月24日,軍事委員會改編廣西軍隊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任命李宗仁為軍長,兩廣統一遂告完全實現。[6]:11
1927 民國16年 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分裂,發生寧漢分裂事件,於廣州武漢南京各有建立黃埔陸軍軍校。3月22日,武漢陸官改組為「(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展開討伐蔣中正的行動,後因續北伐,便將「(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改成张发奎的軍官教島團,迫使正在上課的第5期學生退學,至此,武漢陸官停辦。[6]:13[27]是年底,蔣中正成立「(南京)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8年3月,蔣中正以中央軍事委員會名義將「(南京)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改稱「中央陸軍軍官學校」[28]
1937 民國26年 8月,「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陸官由南京迁至成都[35]
1946 民國35年 陸官改回「陆军军官学校」原稱,蔣中正首次退位改任名譽校長,由陸官第1期畢業之將領關麟徵擔任校長[196][61]
1947 民國36年 孫立人奉命在臺灣高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第四軍官訓練班」(又稱「陸軍軍官學校臺灣訓練班」)訓練新軍,是隸屬於成都陸官的分校[197]
1949 民國38年 12月,成都為解放軍所占領,由中華民國舉辦的陸官停办,陸官在大陸共開辦23期[35][34]
1950 民國39年 3月1日,蔣中正發表了陸官復校的演說。8月,陸軍軍官學校復校後,首屆校長由羅友倫中將接任。10月,位於臺灣高雄鳳山的陸軍官校正式復校。1951年4月,第四軍官訓練班的所有學員、教師及設施編進學員總隊,並且成立第24期學生總隊,其訓練期為二年[36]
1954 民國43年 6月16日,陸官遷臺後的首次校慶,也是陸官成立三十周年的校慶。[37]。是年陸官的學制自第27期起,由兩年改為四年,旨在文武合一[46]
1966 民國55年 國防部蔣經國命令將所有十三期起的兵科學校之「後補軍官班」取消,轉納入為陸官開辦的「專修班」制[38]
1975 民國64年 第47期起,學制再延長為四年三個月。1976年,第48期起,陸官首次授予文學士的學位[47]
1978 民國67年 國防部再將專修班改成「專科班」,並增設土木機械電機企管等四科,是與大學部唯一授與文憑之班隊,「專科班」為二年半學制,同年4月28日,陸官專科1期正式入學。專科1期以機械土木科編一個營5個連,企管科於財經學校學年教育(代訓)編2個連。服制章幟與正期班有所區別:領章是專科學生,一年級草綠服是白槓V字形,軍便服是藍槓V字形,二年級草綠服、軍便服都是綠色橫槓、軍常服是金槓。1978至1981年,專科1、2期入伍訓為三個月,設機械、土木科、企管等三科,電機科(專科1期無),專科1、2期企管科至財經學校接受學年教育,專科3、4期企管科一般組留校,財經組至財經學校接受學年教育,專5期起企管科不再分組統於陸官學年教育。專科班之兵科分科有步、砲、裝、海陸等戰鬥兵科服役六年,財經組為財經兵科服役十年,軍文憑畢業證書同為陸官。1978至1982年,專科1期至專科5期參加學校辦理技能檢定。國防部令陸官支援拍攝劉家昌導演的軍教片電影黃埔軍魂[40]
1979 民國68年 5月18日,林正義(後改名林正誼、林毅夫臺灣省宜蘭縣人,陸軍284師金門馬山連連長,泅水叛逃至中國大陸,為臺灣大學首位轉讀之陸官學生,陸官第44期第二名畢業[198][199]
1980 民國69年 5月8日,專科3期入伍,入伍訓改為二個月,首屆企管科一般組改由陸官學年教育。民國71年5月,草綠服、軍便服都改同正期班生是白色橫槓、軍常服是黑槓。1980年9月,神龍小組張輯善少校甄選專科1期步校20人及砲校4人訓練,是陸官專科班神龍小組誕生始序。民國69年10月由專二、三期學生組成千人劈刺槍部隊,先期配合僑泰演習操演,70年123自由日首度對外於臺南市演出,並賡續於北、中、南縣市表演。
1981 民國70年 4月30日,專科4期入伍,首屆由專科班畢業少尉專科1期返校帶領專科學弟入伍。10月10日,專科3期參加臺北國慶閱兵,為首次專科班以整個連隊參與國慶閱兵活動。陸官派出1個學生營轄3個連參加,第1、2連由學指部組成,第3連由專科3期編成。1982年5月專科3期與專科4期草綠服換掛同正期班白色年級臂章。
1983 民國72年 10月,專科5期於高雄市立體育場擔任僑泰演習千人刺槍術表演,為陸官單期首次千人表演刺槍期別。
1984 民國73年 5月3日,專科7期一千五百餘人入伍,畢業人數1565人。5月,專科5、6、7期換戴同正期班「學生」領章。
1984 民國73年 6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成立「黃埔軍校同學會」,由黃埔1期徐向前任首屆會長[48]
1985 民國74年 5月,專科8期入伍,首屆由專科班在校最高年班專科6期帶領學弟入伍,專科5、15期是兩個未帶專科入伍生之班隊,而專17期是由衛武營士官帶入伍之班隊。11月,專科8期乙班入伍,為陸官首屆因學員不足補梯次招生,原5月入學專科8期改稱(甲班)[38]
1986 民國75年 05月9日,專科9期1572人入學,為陸官專科班最多人數之期別。
1988 民國77年 6月16日,總統李登輝參加陸軍官校64周年校慶[167]。12月4日:「陸軍軍官學校校友會」在陸軍官校鳳山成立,由黃埔14期劉戈崙任首屆會長[183][50]
1990 民國79年 1月起,73年班(含)以前領取戰士授田憑據補償金[200][201]。2月9日,退輔會從民國79年2月9日後(專科81年班含),服役未滿10年者,不予核發榮譽國民證。「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譽國民證製發作業規定」[202]10月21日:「漢疆演習」機降「釣魚臺」,護衛臺灣區運聖火登島宣示主權,這是陸官專科班幹部最接近臨戰的一次。突擊隊隊長為陸軍獨立第62旅步4營45連連長,專科6期關至德上尉[203]
1991 民國80年 1月1日,臺北成立「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由黃埔1期鄧文儀任榮譽會長及大會主席,第一任會長由蔣緯國擔任。[49]1993年,正期班之畢業中尉任官,自正62期起改少尉任官。1994年,正期班第67期招收女性學員。1998年,招收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學生[47]。1999年,國防部將校槍由57式步槍換裝為65K2式步槍,並統一將軍職兵籍名牌號碼與身份證字號結合使用。
2000 民國89年 6月16日,總統陳水扁參加陸軍官校76周年校慶。[169]
2003 民國92年 4月,軍方依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執政後要求對廢除「踢正步」進行調整研究,在總統府軍事會談中,陳水扁核定廢止國軍「踢正步」,國防部再下令以踢正步違反人體工學廢除國軍此項訓練,部隊一體適用。民國70年初專科二、三期時已有參加台北國慶閱兵典禮[204]
2004 民國93年 7月1日,專科1期王信龍晉任少將,為陸官專科班首位將軍[111][112]。7月12日,專科末屆第27期入學後,陸官取消了專科學制,繼後的專科班遷往「陸軍專科學校」(陸軍士校改制)繼續招生[38]
2006 民國95年 8月,國防部精進案實施,並將各官校校長的官階降為少將。時任官校校長王根林提前於7月1日退休,校長一職暫由陸軍副總司令賈輔義代理一個月。8月1日,首任少將編階校長陳良沛(陸官48期)上任,他也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校長[205][61]
2007 民國96年 11月7日,帽制更改,民國96年11月7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600147261號令公布陸海空軍服制條例[206][207],國軍所有中校(含)階的軍官,所穿戴的「大盤帽」、「軍便帽」均都加「帽飾」……,故同上校帽子已統一式樣,即帽簷開花。
2011 民國100年 1月3日,專科2期邵定謙為陸官專科班畢業生首任軍事院校(裝甲兵)校長[137]。7月23日,專科5期慶祝建國百年返校參訪,與會近八百人,創陸官單日單一期別返校人數最高記錄[208];同日專科5期製頒紀念章,為專科班首座襟授紀念章。
2012 民國101年 1月1日,專科1期王信龍晉任中將,為陸官專科班首位中將[111],並於7月2日接任國防部人事參謀次長[112]。1月8日,專科班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於臺中市西屯區東海漁村花園婚禮會館辦理一百年度年終聯合餐會,與會七百餘人,為專科班畢業後首屆人數最多聚會[209]。2月18日,專科5期成立專5期文物館,為陸官專科班首設文物專網[55]。10月24日,專科5期成立專5期行義團,為陸官專科班首設行義慈善團隊[53]
2013 民國102年 10月26日,「陸軍官校校友總會」在臺北新店彭園會館成立,總會長由胡筑生擔任,前行政院長郝柏村、陸階退役上將、歷任官校校長等近一千五百人出席[51]
2014 民國103年 6月14日,为纪念黄埔军校90周年校庆,臺灣舉辦黄埔軍校创办90周年學術討論會[210]。6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國全國政協主席俞正声出席了纪念黄埔軍校建校90周年座談會并發表講話[211]
2014 民國103年 6月16日,總統馬英九主持陸軍官校成立九十周年校慶暨三軍官校聯合畢業典禮[212]
2014 民國103年 12月14日,「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專科班校友會」於臺中市潮港城國際美食館召開成立大會,由專科1期羅財維擔任第一屆理事長,會中通過組織章程、會徽會旗之制定[213]
2015 民國104年 5月19日,專科4期詹彥峰於陸官母校設立「崇學獎學金」,鼓勵後進崇學尚武之精神,為專科班首次成立之獎學金。
2016 民國105年 6月12日,陸官校友總會致旗,由陸官專科班校友會籌組「中興演習-正步隊」參加台北「612凱道閱兵」活動[214][215][216]
2016 民國105年 6月16日,總統蔡英文參加鳳山陸軍官校校慶。[175][176]
2016 民國105年 12月1日,陸官專科班第1期王信龍晉升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擔任陸軍司令,是中華民國陸軍官校史上專科班出身的最高階將領,也是中華民國陸軍史上第一位專科班出身的上將[217]

交通

捷運

公車

路線編號 客運業者 起訖 經由 備註
橘11A 高雄客運 捷運衛武營站-林園 建軍站-鳳山行政中心-捷運鳳山站-高客鳳山站-黃埔新村-鳳山轉運站-輔英科大-大寮-林園站 黃埔新村上下車

步行約3分。

E11 臺鐵新左營站-中正預校 誠義路口-中正預校-陸軍官校-鳳山轉運站-建軍站-榮總-蓮潭會館-臺鐵新左營站 本校站牌上下車
8001 歷史博物館-林園 歷史博物館-美麗島-新崛江-復華中學-國際商工-高客鳳山站-黃埔新村-輔英科技大學-大寮-林園站 黃埔新村上下車

步行約3分。

8010 高雄車站-旗山北站 高雄站-鳳山行政中心-捷運鳳山站-高客鳳山站-黃埔新村-後庄-大樹國中-大樹-旗山轉運站-旗山北站
8010區 鳳山轉運站-旗山北站 鳳山轉運站-高客鳳山站-黃埔新村-後庄-大樹國中-大樹-旗山轉運站-旗山北站
8041A 高客自立站-林園 高客自立站-高醫-高應大-正修科大-高客鳳山站-黃埔新村-捷運鳳山國中站-輔英科大-大寮-林園站
8048 捷運都會公園站

-屏東火車站

捷運都會公園站-楠梓站-仁武區公所-鳥松-正修科大-高客鳳山站-黃埔新村-後庄-西屏東-逢甲路
8504 義大客運 鳳陽社區-義大世界 鳳陽社區-捷運鳳山國中站-鳳山轉運站-鳳山火車站-高鳳站-金鴻山金寶塔-義大世界 本校後門

鳳陽社區上下車

參見

註解

  1. 開學日細緻行程為:1、06時:大元帥孫中山身穿白色中山服,頭戴“拿破崙”式白帽,偕夫人宋慶齡乘江固艦由大本營出發,江漢艦隨同翼衛。2、07時40分:孫中山抵校,校長蔣中正與妻子陳潔如及校員生在校前排隊奉迎,後入校長室小憩,並瀏覽職員及教授計劃各項圖表,旋由教授部王柏齡主任,帶領各教官進見,又由教練部主任李濟琛帶領各隊長及特別官佐進見。3、08時50分:大元帥巡視官校講堂及寢室。4、09時20分:孫中山回校長室稍憩,即赴禮堂演說,孫作出了「革命的基礎在高深的學問」講話,孫向學生說: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今天在這地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勉學生以須做革命黨,唯革命黨乃能一以當百,演說約一時之久,其詞甚長,演畢群呼孫總理萬歲!國民黨萬歲!5、11時30分:全體集合操場,舉行開學式,學生先向黨旗行三鞠躬禮,次向校旗行三鞠躬禮,再向孫總理行三鞠躬禮,孫說之所以擇定陳炯明事件兩周年這天舉行黄埔軍校開學典禮[16],旨在表明要記住沉痛歷史教训,堅決為締造一支“武力與民眾相结合”的革命武裝而奮鬥,後由胡漢民總參議宣讀總理訓詞,汪精衛委員代表中央執行委員會宣讀祝詞,而孫總理提的書面訓詞: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是由胡漢民戴季陶廖仲愷邵元沖編寫,其內容後來更制訂為中華民國國歌歌詞。6、13時:至食堂午宴。7、15時:至操場閱兵式及分列式。8、17時:列隊歡送大元帥孫中山出校。9、19時:晚宴,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及廣州市黨部公宴。10、20時:晚宴畢散會[17][18][19][20]
  2. 數字統計不一。按唐德剛《晚清七十年》,8月中從天津進至北京的部隊其實只有七國(當中兩國只為象徵式的掌旗兵)約一萬六千人,分別為:日軍八千人,俄軍四千八百人,英軍(主要為錫克兵,及少數威海衛華人兵)三千人,美軍二千一百人,法軍八百人,奧國五十人,國五十三人。 抗击八国联军侵犯天津沙基惨案和攻打惠州四幅大型油画;礼堂悬挂廖仲恺朱执信史坚如等名人像。黄埔军校当年的“清党”便是在俱乐部举行。俱乐部西侧的游泳池原是小船坞改建。[20]
  3. 陸官專科班校友會會徽釋義:「章體」為藍底、白圓框,示青天白日。「校徽」置中與「專科」之班別,寓專科班源自陸官黃埔正統。外圍有「金色光芒」27道,象徵專科班27期校友都是專科之光。總寓:在青天白日下的陸官專科班學生接受黃埔正統養成教育,任官後的畢業校友,不管在伍或社會,都是良兵良民,為社會中堅、發光發熱。會旗「旗面」為紅底,中置「會徽」,最左緣白底黑字直書「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專科班校友會」。復於2019年1月12日第三屆會員大會修訂「會旗」紅底面之會徽外緣增「黃埔」二字[184][185][20]

参考文献

引用

  1.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3) (中文(台灣)‎).
  2.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中文(台灣)‎).
  3. . 臺北: 國軍歷史文物館. 2012-10-12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7) (中文(台灣)‎).
  4. . 遼寧廣播電視. [2013-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中文(中国大陆)‎).
  5. 呂芳上策劃,王奇生、汪朝光、邵銘煌、林桶法、金以林、黃道炫、楊維真、劉維開、羅敏著. . 台北市: 時報文化. 2011-03-18.
  6. 陳布雷等. . 臺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78-06-01 (中文(台灣)‎).
  7. 蔣中正. 《蘇俄在中國》. 1983-12-25. 臺北市: 中央文物供應社.
  8. . 北京: M1905電影網.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6) (中文(中国大陆)‎).
  9. . 北京: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3-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9) (中文(中国大陆)‎).
  10. 何虎生. 第二版. 中国北京: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6-03: 339-340.
  11. . 中國黃埔軍校網. 北京.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8) (中文(中国大陆)‎).
  12. . 中國黃埔軍校網. 北京. [201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8) (中文(中国大陆)‎).
  13. . 中國黃埔軍校網. 北京.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2) (中文(中国大陆)‎).
  14. . 上海: 民國日報. 1925-06-22 (中文).
  15. 李守孔. . 台北: 三民書局. 1973-09: 52. ISBN 9571406635 (中文(台灣)‎).
  16. . 中國黃埔軍校網. 北京. [201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8) (中文(中国大陆)‎).
  17. . 中國黃埔軍校網. 北京.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2) (中文(中国大陆)‎).
  18. . 上海: 民國日報. 1925-06-22 (中文).
  19. 李守孔. . 台北: 三民書局. 1973-09: 52. ISBN 9571406635 (中文(台灣)‎).
  20. 佐藤公彦. .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04-01. ISBN 9787500459965 (中文(中国大陆)‎).
  21. 黃振涼,黃埔軍校之成立及其初期發展(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頁159
  22. . 北京: 鳳凰網. 2011-07-19 [201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中文(中国大陆)‎).
  23. . 北京: 搜狐. 2012-04-19 [201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中文(中国大陆)‎).
  24. . 北京: 黃埔軍校同學會. [2013-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9) (中文(中国大陆)‎).
  25.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3) (中文(台灣)‎).
  26. . [2008年7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13日) (简体中文).
  27. . 北京: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2) (中文(中国大陆)‎).
  28.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3) (中文(台灣)‎).
  29. . 北京: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3-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2) (中文(中国大陆)‎).
  30. 黄哲嗣:“浅述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黄埔》2012年第6期,第69-71页
  31. 潘茂,“国民党中央军校特训班”,《湖北文史》2006年02期
  32. . 北京: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2) (中文(中国大陆)‎).
  33. 顧超光、黎高恩. . 八十三週年校慶基礎學術研討會.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07 (中文(台灣)‎).
  34. 朱衛國. . 北京: 人民政協報. 2009-10-30 [201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8) (中文(中国大陆)‎).
  35.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3) (中文(台灣)‎).
  36.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3-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5) (中文(台灣)‎).
  37. . 臺北: 軍聞社. 2009-06-29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2) (中文(台灣)‎).
  38. . 高雄: 陸軍軍官學校專指部.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9-22) (中文(台灣)‎).
  39. . 高雄.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7) (中文(台灣)‎).
  40. . 台北: 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4) (中文(台灣)‎).
  41. . 台北: 國防部政戰資訊網. 2011-06-04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6) (中文(台灣)‎).
  42. . 香港: 艺能影业有限公司. [2013-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中文(台灣)‎).
  43. . 蘋果日報. 2011-02-12 [2011-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6) (中文(台灣)‎).
  44. . [2015-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9).
  45. 蘋果余艾苔. . 臺北: 蘋果即時新聞. 2017-05-14 [201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1) (中文(台灣)‎).
  46. . 北京: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2) (中文(中国大陆)‎).
  47.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3) (中文(台灣)‎).
  48. . 北京: 黃埔軍校校友會. 2008-06-25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0) (中文(中国大陆)‎).
  49. . 臺北: 中華民國國防軍事研究學會校. 2010-04-14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4) (中文(台灣)‎).
  50.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1988-12-04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4) (中文(台灣)‎).
  51. 蔡和穎. . 臺北: 中央社. 2013-10-26 [2014-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8) (中文(台灣)‎).
  52. 于郁金. . 臺北: 大成報. 2014-12-18 [2014-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 (中文(台灣)‎).
  53. 孫麗菁. . 臺北: 台灣時報. 2013-01-30 [2013-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3) (中文(台灣)‎).
  54. . 南投: 臺灣省政府. 2013-05-04 [201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0) (中文(台灣)‎).
  55. 張廷誠、蕭宇廷. . 臺中: 青年日報. 2013-04-30 [2013-05-05] (中文(台灣)‎).
  56. 洪德. . 南投: TNN臺灣地方新聞. 2013-05-05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中文(台灣)‎).
  57. 于郁金. . 臺北: 大成報. 2014-07-30 [2014-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0) (中文(台灣)‎).
  58. 于郁金. . 臺北: 大成報. 2014-08-11 [2014-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中文(台灣)‎).
  59. . 臺北: 中時電子報. 2014-08-14 [2014-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6) (中文(台灣)‎).
  60. 許峻魁. . 金門: 金門日報社. 2014-08-15 [2014-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中文(台灣)‎).
  61.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2-07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2) (中文(台灣)‎).
  62.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2-12-25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2) (中文(台灣)‎).
  63.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5) (中文(台灣)‎).
  64.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2-12-25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2) (中文(台灣)‎).
  65. . 北京: 黃埔軍校同學會. [2016-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7) (中文(中国大陆)‎).
  66. . 北京: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中国大陆)‎).
  67.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0-01-02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2) (中文(台灣)‎).
  68.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3) (中文(台灣)‎).
  69. . 北京: 黄埔军校同学会. 2012-09-21 [201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中国大陆)‎).
  70. 謝佳珍. . 台北: 中央社. 2006-01-12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台灣)‎).
  71. 高凌雲. . 台北: 聯合晚報. 2006-01-12 (中文(台灣)‎).
  72. 洪哲政. . 台北: 聯合報. 2018-04-10 [2018-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2) (中文(台灣)‎).
  73. 楊鎮全. . 台北: TVBS新聞. 2006-03-13 (中文(台灣)‎).
  74. . 台北: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 [2018-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2) (中文(中国大陆)‎).
  75. 李金生. . 中國時報即時新聞. 2019-01-16 [2019-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7) (中文(台灣)‎).
  76. 傅應川. . 台北: 中時電子報. 2014-06-19 [2014-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中文(台灣)‎).
  77. 劉玲玲. . 百科知識. August 2012, (15): 50–52 (中文(中国大陆)‎).
  78. 雪珥. . 廣州: 南方都市報. 2011-06-16 (中文(中国大陆)‎).
  79. 解思忠. . 黃埔. May 2013, (3) (中文(中国大陆)‎).
  80. 財政部關稅總局. . 台北: 財政部關稅總局. 2008-06. ISBN 9570048611 (中文(台灣)‎).
  81. . 台北: 財政部財政史料陳列室.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台灣)‎).
  82. . 北京: 民族魂.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4) (中文(中国大陆)‎).
  83. 勞乃宣 等. .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0-01 (中文).
  84. 師永剛、張凡. .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11-03: 112. ISBN 9787507534474 (中文(中国大陆)‎).
  85. . 台北: 中正文教基金會. [2014-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4) (中文(台灣)‎).
  86. .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8) (中文(中国大陆)‎).
  87. . 福州: 华广网. 2011-01-17 [201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中国大陆)‎).
  88. . 廣州: 中國台灣網-黄埔军校同学会. 2014-04-16 [2017-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1) (中文(中国大陆)‎).
  89. . 廣州: 中国黄埔军校网. 2011-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8) (中文(中国大陆)‎).
  90. . 廣州: 廣州市第六中學.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3) (中文(中国大陆)‎).
  91.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2) (中文(台灣)‎).
  92. .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中国文革研究网 陳宇.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1) (中文(中国大陆)‎).
  93. 王鳳翎. . 台北: 龍文出版社. 1990 (中文(台灣)‎).
  94. . 北京: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7) (中文(中国大陆)‎).
  95. . 北京: 南都数字报. [2014-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5) (中文(中国大陆)‎).
  96.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2) (中文(台灣)‎).
  97.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3-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2) (中文(台灣)‎).
  98. . 中華民國陸軍.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1) (中文(台灣)‎).
  99. . 中華民國陸軍.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1) (中文(台灣)‎).
  100. . 中華民國陸軍.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1) (中文(台灣)‎).
  101. . 中華民國海軍.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中文(台灣)‎).
  102.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3-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2) (中文(台灣)‎).
  103. 洪哲政. . 臺北: 聯合晚報. 2013-10-24 [2014-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5) (中文(台灣)‎).
  104. . 臺北: 中時電子報. 2013-07-21 [2014-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5) (中文(台灣)‎).
  105. . 北京: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8) (中文(中国大陆)‎).
  106. . 北京: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4-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7) (中文(中国大陆)‎).
  107. . 北京: 中國新聞網. 2014-01-20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中文).
  108. . 台北: Kenming的鮮思維.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0) (中文(台灣)‎).
  109. 粘嫦鈺. . 台北: 聯合新聞網. 2007-06-11 [2014-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中文(台灣)‎).
  110. 國防部. . 臺北: 國防部. 2014-12-24 [2014-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5) (中文(台灣)‎).
  111. . 臺北: 東森新聞雲. 2011-12-25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2) (中文(台灣)‎).
  112. 林敬傑. . 臺北: 軍聞社. 2012-07-02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6) (中文(台灣)‎).
  113. 于郁金. . 台北: 大成報. 2014-12-18 [2014-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 (中文(台灣)‎).
  114. 于郁金. . 臺北: 勁報. 2014-12-18 [2014-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8) (中文(台灣)‎).
  115. 賀新初. . 湘潮. April 2004, (4): 9–11 (中文(中国大陆)‎).
  116. 胡志偉. . 黃花崗雜誌. 2005-08-27, (3): 62–66 (中文).
  117. . 北京: 中國新聞網. 2007-00-04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26) (中文(中国大陆)‎).
  118. . 泰州: 論文網.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5) (中文(中国大陆)‎).
  119. . 廈門: 查字典.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30) (中文(中国大陆)‎).
  120. 張維翰. .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4) (中文(台灣)‎).
  121. . 北京: 新浪.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中文(中国大陆)‎).
  122. . 北京: 華夏經緯網. 2008-01-08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6) (中文(中国大陆)‎).
  123. . 臺北: 中華民國國防部. 1999-03-02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台灣)‎).
  124. . 臺北: 國軍歷史文物館. 2013-08-22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台灣)‎).
  125. 蔡禎祥. . 桃園: 軍聞社.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2) (中文(台灣)‎).
  126. 陳奕廷. . 新新聞. 2011-10-21, (2011-10-21)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台灣)‎).
  127. . 臺北: 中央社. 2011-09-30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中文(台灣)‎).
  128. 楊毅. . 台北: 中時電子報. 2013-08-01 [201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1) (中文(台灣)‎).
  129. . 臺北: 憲兵指揮部.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7) (中文(台灣)‎).
  130. . 桃園: 中華民國陸軍. [201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4) (中文(台灣)‎).
  131. 劉麗榮. . 臺北: 中央社. 2014-05-05 (中文(台灣)‎).
  132. 尹乃菁. . 臺北: 中國時報. 2000-08-15 (中文(台灣)‎).
  133. . 臺北: 後備指揮部. [2013-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31) (中文(台灣)‎).
  134. . 永春小估南山陳氏宗親網. [2013-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2) (中文).
  135. . 臺北: 國軍歷史文物館. 2013-08-22 [2014-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台灣)‎).
  136. 國防部. . 臺北: 國防部. 2014-12-24 [2014-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5) (中文(台灣)‎).
  137. 劉育然. . 臺北: 軍聞社. 2011-01-03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台灣)‎).
  138. 房茂宏. . 臺北: 國防部軍事新聞網. 2015-12-27 [2015-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5) (中文(台灣)‎).
  139. 王宗銘. . 臺北: 今日新聞網. 2009-12-28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5) (中文(台灣)‎).
  140. 程嘉文. . 臺北: 聯合報. 2011-12-28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中文(台灣)‎).
  141. 王烱華. . 臺北: 蘋果日報. 2011-12-28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9) (中文(台灣)‎).
  142. . 臺北: 國防部. 2012-06-28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2) (中文(台灣)‎).
  143. 國防部公布將官晉升 21人升中少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央通信社2016年6月26日[2016年6月26日]
  144. 自由時報. . 臺北: 國防部軍聞社. 2013-12-25 [2014-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5) (中文(台灣)‎).
  145. 國防部. . 臺北: 國防部軍聞社. 2014-12-24 [2014-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5) (中文(台灣)‎).
  146. 國防部. . 臺北: 國防部. 2015-06-24 [2015-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6) (中文(台灣)‎).
  147. 傅政榮. . 臺北: 國防部軍事新聞網. 2015-12-27 [2015-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5) (中文(台灣)‎).
  148. 國防部. . 臺北: 國防部軍聞社. 2016-06-19 [2016-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7) (中文(台灣)‎).
  149. 陈赓. . 北京: 新华网. 1944-05 [2010年5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4月18日) (中文(中国大陆)‎).
  150. . 北京: 人民網.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中国大陆)‎).
  151. . 北京: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08-11-19 [2010-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中国大陆)‎).
  152. 李意根. . 北京: 凤凰网. 2008年6月17日 [2010-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5月16日) (中文(中国大陆)‎).
  153. . 绍兴: 诸暨日报. 2009-07-16 (中文(中国大陆)‎).
  154. . 北京: 人民网. [2010-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24) (中文(中国大陆)‎).
  155. 丁群. . 文史精华. 2004, (5): 28–35 (中文(中国大陆)‎).
  156. . 台北: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 [201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台灣)‎).
  157. . 臺北: 臺灣獨立建國聯盟. [2013-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4) (中文(台灣)‎).
  158. . 北京: 華夏經緯網. 2007-12-12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1) (中文).
  159. . 台北: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 [201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7) (中文(台灣)‎).
  160. 李心怡. . 新臺灣新聞周刊. 2005-04-28, (475) (中文(台灣)‎).
  161. 沈德汶. . 臺北: 觀·臺灣電子報. 2013-04-10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4) (中文(台灣)‎).
  162. 陳儀深. . 口述歷史. August 2002, (11) (中文(台灣)‎).
  163. . 北京: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8) (中文(中国大陆)‎).
  164. . 臺北: 中正文教基金會. [2014-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中文(台灣)‎).
  165. 中國電影製片廠. . 臺北: 中國電影製片廠. 2008-06-28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中文(台灣)‎).
  166. .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09-10-06 [2013-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2) (中文(台灣)‎).
  167. 臺視新聞. . 臺北: 臺灣電視公司. 1988-06-16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台灣)‎).
  168. . 台北: 中華民國總統府. 1994-06-16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中文(台灣)‎).
  169. 楊孟瑜. . 香港: BBC新聞網. 2000-06-16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5) (中文(台灣)‎).
  170. . 北京: 新華社. 2004-06-16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3) (中文(中国大陆)‎).
  171. 黃文宗. . 臺北: 中央社. 2004-06-14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4) (中文(台灣)‎).
  172. 康世人. . 臺北: 中央社. 2004-06-14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4) (中文(台灣)‎).
  173. 洪臣宏. . 臺北: 自由時報. 2008-06-17 [2014-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中文(台灣)‎).
  174. . 臺北: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4-06-16 [2014-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中文(台灣)‎).
  175. 黃埔校慶 蔡勉勵「為2300萬人犧牲」 行扶手禮校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蘋果日報 (台灣),2016年06月17日
  176. 全文/蔡英文陸軍官校閱兵 霸氣提醒「貪生怕死莫入此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三立新聞,2016年06月16日
  177. . 北京: 说钱网. [201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中文(中国大陆)‎).
  178. . 北京: 说钱网. [201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中文(中国大陆)‎).
  179. 陈斌华. . 北京: 新華網. 2012-12-12 [201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9-25) (中文(中国大陆)‎).
  180. 郝柏村,《八年參謀總長日記 上》,2000,頁559
  181. 郝柏村,《八年參謀總長日記 上》,2000,頁798
  182. 陸官專科班校友會傑出校友表揚與年終餐敘圓滿達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大成報
  183. 周力行. . 台北: 軍聞社. 2013-10-28 [201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2) (中文(台灣)‎).
  184. 于郁金. . 臺北: 勁報. 2014-12-18 [2015-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5) (中文(台灣)‎).
  185. 于郁金. . 臺北: 大成報. 2015-12-28 [2015-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7) (中文(台灣)‎).
  186. 于郁金. . 臺北: 大成報. 2014-12-18 [2014-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 (中文(台灣)‎).
  187. 于郁金. . 臺北: 中華海兩岸新聞報. 2015-12-28 [2015-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5) (中文(台灣)‎).
  188. 陸官專科班校友會會員大會傑出校友表揚暨年終聯誼餐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勁報
  189. 单补生. . 北京: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4-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8) (中文(中国大陆)‎).
  190. . 臺北: 國軍歷史文物館. 2013-10-11 [2014-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1) (中文(台灣)‎).
  191. 陳宇. . 北京: 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 2012-04-01. ISBN 9787506553469 (中文(中国大陆)‎). 「……筹委会决定在全国19个省进行招考。1924年2月10日,拟定招生名额为324人……」
  192. 单补生. . 北京: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4-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8) (中文(中国大陆)‎).
  193. . 北京: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2) (中文(中国大陆)‎).
  194. . 北京: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3-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2) (中文(中国大陆)‎).
  195. . 北京: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3-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2) (中文(中国大陆)‎).
  196. 馬櫻健. . 北京: 中華網. 2012-03-07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2) (中文(中国大陆)‎).
  197. 顧超光、黎高恩. . 八十三週年校慶基礎學術研討會. 高雄: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07-06-01.
  198. 陳憲良. . 新新聞. 1998-03-29, (577) (中文(台灣)‎).
  199. 鄭鴻生. . 文化研究月報-三角公園. 2002-06-15, (16) (中文(台灣)‎).
  200. . 臺北: 行政院. 1990-12-10 [2013-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1) (中文(台灣)‎).
  201. . 臺北: 行政院. 2006-08-04 [2013-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3) (中文(台灣)‎).
  202. . 台北: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2013-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5) (中文(台灣)‎).
  203. 黃銘俊. . 亞洲週刊. 2012-11-11, 26 (45) (中文(台灣)‎).
  204. 林弘展. . 臺北: 中時電子報. 2016-02-24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3) (中文(台灣)‎).
  205. . 香港: 中時電子報. 2006-07-31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1) (中文(台灣)‎).
  206. . 台北: 行政院 總統令 國防法規資料庫. 2014-01-29 [2014-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2) (中文(台灣)‎).
  207. (PDF). 台北: 行政院 總統令 國防法規資料庫. 2014-01-29 [2014-02-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2-02) (中文(台灣)‎).
  208. 黃埔校友會訊. . 台北: 黃埔校友會訊. 2011-10-10 [2013-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6) (中文(台灣)‎).
  209. 黃埔校友會訊. . 台北: 黃埔校友會訊. 2012-04-01 [2013-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3) (中文(台灣)‎).
  210. 陈小愿、刘舒凌. . 北京: 中國新聞網. 2014-06-14 [2014-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9) (中文(中国大陆)‎).
  211. 焦莹. . 北京: 央廣網. 2014-06-18 [2014-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中国大陆)‎).
  212. . 臺北: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4-06-16 [2014-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中文(台灣)‎).
  213. 于郁金. . 臺北: 大成報. 2014-12-18 [2014-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 (中文(台灣)‎).
  214. 盧冠妃. . 臺北: 三立新聞網. 2016-06-11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5) (中文(台灣)‎).
  215. 黃旭昇. . 臺北: 中央社. 2016-06-12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5) (中文(台灣)‎).
  216. 黃旭昇. . 臺北: 蘋果即時報中央社. 2016-06-12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8) (中文(台灣)‎).
  217. 呂昭隆. . 臺北: 中時電子報. 2016-11-24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1) (中文(台灣)‎).

來源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