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河上公章句

老子河上公章句》,漢代道家著作,道教太玄部書,正統道藏收錄於洞神部玉訣類,是註解《老子》一書的重要作品,向為道士所重。本書透過注解《道德經》特別突出了關於「治身」與「治國」的關係,顯現黃老學派養生之理[1][2]。《河上公章句》提出善養五臟神,成「不死之道」的養生論。確立本書上承黃老清靜養神觀,下啟神仙道教飛昇成仙的關鍵地位[3]

作者

《河上公章句》傳為河上公所著。按皇甫謐《高士傳》,「河上丈人,不知何國人,自隱姓名,居河之湄,著老子章句,號河上丈人,亦稱河上公。漢文帝時結草為庵於河之濱,常讀老子《道德經》。 文帝好老子之言,有所不解數句,遣使問之,公曰:道尊德貴非可遙問。帝即駕從詣之, 河上公即授素書《老子道德經章句》二卷」。

一般認為,河上公乃託名人物。而對於《河上公老子章句》的成書年代,學術界主要有四種看法:一、西漢。金春峰以《老子指歸》作比較對象,認為《河上公章句》成書於西漢成帝以前;二、東漢時期。王明認為是桓靈時黃老學者托名河上丈人所作;王卡亦認為該書約成書於東漢中後期;三、晉代。例如武內義雄、方等。其四則認為不同階段逐漸形成,如楠山春樹、小林正美等人[2][4]

陳麗桂綜合各家觀點後,認為該書成書上限定為西漢末,而下限為東漢中期以前[2]。吳相武檢討分析各家看法後,認為《河上公章句》成書於兩漢之際較為可信,大概是西漢末(《老子指歸》之後)、東漢初(《論衡》之前)這段期間[4]

參考文獻

  1. 鄭燦山. (PDF). 漢學研究.
  2. 林明照. (PDF).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2014.
  3. 蘇慧萍. (PDF). 高雄師大學報. 2009 [2019-04-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5-02).
  4. 吳相武. (PDF).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