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王爺
西秦王爺,又稱西秦尊王,戲神,演員、音樂家的保護神,俗稱「公子爺」、「西秦王」、「秦王」。一般戲曲界,亂彈、潮州西秦戲、北管福祿派奉祀「西秦王爺」,北管西皮派奉祀另一神「田都元帥」,早期各個劇團時常械鬥,各以所奉的神像相互叫陣。今日由於藝師與戲班的交流,臺灣的劇團常有兩神兼奉的現象,如大稻埕共樂軒。臺灣主祀西秦王爺的廟宇集中在新北瑞芳,可說是西秦王爺的信仰中心,台中市大肚區王田天和宮和彰化西勢仔聖安宮梨芳園北管樂團為西秦王爺開基祖廟。
道教 |
---|
![]() |
神仙
|
道教主題 |
源流
西秦王爺之源流一般有數種說法[1]。
- 唐太宗說:西秦王爺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是唐高祖之次子,本為秦王,後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兄長李建成,弟弟李元吉,控制帝都。唐高祖只好內禪帝位予世民,史稱太宗。世民曾使藝師創獅子舞、秦王破陣樂等,所以後世尊李世民為「西秦王爺」。
- 唐玄宗樂官說:西秦王爺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樂官。樂官隨玄宗到秦、蜀之地,途中遇難,為人所敬,故祭拜之,由於在秦、蜀之地遇難,故尊稱其為「西秦王爺」。此說法雖然最為流行,但經考證,「西秦」指的是「三秦之西」,大約是在甘肅一帶,唐玄宗皇宮位在三秦,地理位置不符。而臺灣供奉西秦王爺者,大多是亂彈戲班,溯源於廣東潮汕。此地的西秦戲則來自明朝派任至當地,出身甘肅的官員。
禁忌
傳說中,西秦王爺領兵時,曾被蛇妖所困,迷路於山中。故奉祀西秦王爺者,多避諱「蛇」字,而以「草繩」、「小龍」或「溜」代替。
另則是民間傳說,西秦王爺是後唐莊宗,莊宗領兵出征,午睡於帳幕,突然有巨蟒闖入,直撲莊宗首級,幸賴軍犬大吠,於是莊宗驚醒,拔劍斬蛇,得保平安。於是莊宗賜該軍犬尊號「細毛將軍」。但莊宗餘悸猶存,傳令士卒,從此軍中禁止提到「蛇」字,違者罰俸。故爾後戲班稱蛇為「草繩」、「小龍」、「溜」;稱犬為「細毛」。
《霹靂布袋戲》,也是黃海岱五洲派第三代傳人黃強華表示,他們平日都不能說到「蛇」,必須以「溜公」、「草索仔」(「草繩」)來代替,至於以蛇為主角的《白蛇傳》,當然是戲班禁演的戲碼。藝人們認為要是不小心說溜了嘴,那近日內戲班必定會發生事故,演出也會不順利,演出期間要是看到了蛇,也必須要趕快燒香拜拜[2]。
另傳,莊宗演戲時多扮演丑角,故劇團除了團主之外,以丑角最尊,凡聚餐丑角先用,泡茶丑角先飲,祭拜西秦王爺也是丑角先拜,才讓其他角色的演員祭拜。
相關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