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官 (神祇)
由來
此神得名於唐代節度使或觀察使的輔吏判官。一般相信判官是陰界工作的重要執行者,如章回小說《儒林外史》,第三回:「胡老爹,你每日殺豬的營生,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閻羅王也不知叫判官在這簿子上,記了你幾千條鐵棍。」
民間傳說
判官乃中國漢傳佛教,道教與民間信仰中協助地府陰司治燮陰陽的重要角色,民間傳說中,各地城隍下設有文武判官二職,文判官開粉面,著官服,右手拿毛筆,左手執生死簿。武判官通常亦著官服,手持「金瓜」(俗稱金瓜錘)、「鐧錐」(俗稱九節鞭)、或持「筆撾」(俗稱判官筆),負責押解亡魂,查銷生死簿,有時其額頭有一個太極印記。而據《道法會元》,酆都城内陰間各司下亦設有判官一職,領天樞院從九品銜,協助各司官處理公務,官職較輕,皆號曰天樞院酆都判官,[1]共計二十一位[2],乃:

明酆都監生案判官班簡像

明酆都五道案判官郭願像
- 追魂案判官王福
- 監生案判官班簡
- 考掠案判官訾和
- 罪業案判官賈元
- 斷刑案判官趙勝
- 主罪案判官張琪
- 受生案判官楊通
- 受牒案判官符樸
- 刀山案判官祝順
- 劍樹案判官李恭
- 注死案判官薛忠
- 執對案判官永真
- 注生案判官盧忠策
- 注祿案判官成珣
- 注病案判官黃壽
- 注等案判官周畢
- 注善案判官釆伸
- 欠殺案判官程德
- 劫監案判官劉寶
- 放生案判官董杰
- 五道案判官郭願
另又設有「判王都督」辛天君轄管諸判官。[3]
而根據民間傳說,十殿以外亦設有佛家目蓮尊者部下的四大判官,目連尊者是地藏王菩薩的輔佐人,會在人死後複查其功德罪業,更有四司判官輔佐[4]:
四判官以崔為首,崔判官掌生死簿,與死者魂魄核對,如年壽未到即死,就貶入枉死城;李判官掌孽鏡臺,照出死者的生前情況,命死者伏罪;楊判官計算死者善業,韓判官計算死者惡業。
參考資料
- 目连救母 寒衣节 思念先祖的日子
- 死不甘心,亡魂不願過橋!超度法師也無可奈何!!!
- 《我們拜的神是怎樣來的》.馬書田.益智書坊 ISBN 9789861678504
- 《鹿港城隍廟的神明系統與造型關係初探》.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系.游吉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