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文

僰文拼音:,注音:,南京官话:,粤拼:,,音同「伯」),也被稱爲方块白文汉字白文汉字型白文古白文,是白族仿照漢字創造的书写白语意音文字書寫系統[1]对此种文字的存在性目前尚有争议:大多数学者认爲僰文是一种独立于汉字的文字[2],也有学者认爲僰文不过是汉字记白音的表现[3]

僰文
山花碑(局部)
类型語素文字
语言白語
母书写系统
漢字
  • 僰文
注意:本页可能包含Unicode国际音标

由于不规范以及记录规则的缺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其可能是派生汉字的一種。如今对其的研究也十分少。

发展历程

  • 南诏有字瓦有字砖“古白文” → 汉字记白音 → 僰文 → 拉丁白文[4][5]
  • 僰文的发展并不成熟,尚属于较原始的文字系统。
  • 僰文用于南诏初,初雄辩法师文,“解僰人之言为书,其书盛传,习者益众”,另由《蛮书》卷二《高黎贡山谣》、《说郛·玉溪编事》间《骠信和清平官星四节唱和诗》所记载。[6]

文字形式及其来源

  • 借用汉字形(音读、直读)[2]
  • 借用汉字音
  • 借用古写汉字
  • 修改汉字形
  1. 形声、意声
  2. 增删笔画

僰文的使用範圍

  1. 祭文
  2. 山歌(白族調)
  3. 大本曲(白族曲藝),在大本曲的唱本中,為了適應演唱,會採取一種圈白點漢的方法來標明唱本中哪些該唱白語,哪些該唱漢語[4]。具體而言,標圈者爲漢字記白語音(類似日語萬葉假名),標點者爲漢語。圈白點漢是白族對於漢字記白音和對於白文的進一步規範和標識[4]
  4. 手抄佛經的白文註疏
  5. 詩歌,如山花碑上所刻的《詞記山花·詠蒼洱境》,長達510字,是白文詩歌的典範[4],属于明代白族诗人杨黼所作。[7]
  6. 墓志銘

參見

參考文獻

  1.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数据库. 2003-09 [2008-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24).
  2. 段伶. . 大理师专学报. 2001年3月 [2008年1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8日).
  3. 杨发祥. . 大理学院学报. 1985年1月 [2008年1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3日).
  4. 杨政业. . 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4月 [2008年1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6日).
  5. 杨政业. .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3月 [2008年1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月6日).
  6. 赵衍荪. . 中国民族古文字. 1987 (中文).
  7. 徐琳; 赵衍荪. . 民族语文. 1980, (3): 50–57 (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