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漢字

常用漢字日本文部科學省文化審議会國語分科會公布的現代日語漢字标准,是「法令、公文、报纸、杂志、广播等一般日常社会生活中,书写、表记现代国语的场合下的汉字使用的依据」[1]。現行的《常用漢字表》於2010年(平成22年)11月30日以平成22年内閣告示第2號發布,共2136字、4388音訓,構成了現代日本所使用的漢字的基礎。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與已廢止的《當用漢字表》不同,《常用漢字表》的目的是規範而非限制漢字使用,不具有強制力。在常用漢字之外亦有可用于人名的人名用漢字

歷史

1981年制定時

1946年(昭和21年),国語審議會公布《當用漢字表》1850字,作為廢除漢字的過渡。1981年(昭和56年)10月1日,昭和56年内閣告示第1號發布《常用漢字表》,《當用漢字表》同時廢止。

《常用漢字表》共收1945字、4087音訓(2187+1900),在當用漢字的基礎上新增了95個漢字。以下是常用漢字與當用漢字的差異:

追加漢字(95字)
字體變更(1字)
追加音訓(8音訓)
刪除音訓(2訓)
附表追加(4詞)

2010年改定

日本文化審議会於2010年6月7日發布《改定常用漢字表》(2136字、4388音訓[2352+2036]),同年2010年11月30日追加196個新的常用漢字,並刪除5個漢字,合計共2136字,以平成22年内閣告示第2号《常用漢字表》發布,同時昭和56年内閣告示第1号的舊《常用漢字表》(1945字、4087音訓[2187音+1900訓])宣布廢除。

為了漢字字形穩定、標準化,避免表外漢字一收入常用漢字就要類推簡化為新字體的情況,新常用漢字大多採用了康熙字典體(舊字體)。

電腦的普及是增加常用漢字的原因之一,電腦和手機等信息工具的普及使複雜漢字變得易於使用[2]

追加漢字(196字)
刪除漢字(5字)

刪除的漢字同時收入新人名用漢字,人名中仍可使用。

追加音訓(29音訓)
變更音訓(1訓)
刪除音訓(3音訓)
附表追加的音訓(6詞)
附表變更的音訓(5詞)
:「」變更為「」。
:「」變更為「」。
:「」變更為「」。
:「」變更為「」。
:「」變更為「」。

使用时应遵守的法令

法令以仅使用常用汉字作为原则,对常用汉字中不包含的汉字,可采用对用语进行同义替代,或对该汉字改採平假名进行书写,或仅在该汉字首次出现时用假名标注读音(振假名)等方法进行灵活运用。

对用语进行同义替代的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当用汉字制定初期较为常见,例如将「」改为「」(日語中「藉」與「謝」同音)。

由于改采平假名书写时可以机械地进行替换,因此这种方式也曾被广泛地使用。但在同音异义的场合,或像类似“”(,即中文的「驻扎地」)的情况,仅对其中一部分用平假名进行替换的话,会令人感到非常的不自然,而且有可能被誤解為「」[3],因此这种方式逐渐被淘汰。

仅在首次出现时用假名标注读音的方式,如「」,既遵循了常用汉字的使用原则,在记述方式上也显得非常自然,因此逐渐用于法令条文的记述。进入平成年代之后,经过口语化刑法民事訴訟法等都采用了这种方式。

書寫問題

常用漢字頒佈以後,在全國中小學實施時,字形的寫法時常成為爭論話題。面對同一個漢字,不同老師或學童的書寫行筆,同一個老師或學童在不同時間的書寫行筆,都可能有一些細微差異,比如「」字的末筆是捺還是長點,「」字的第三筆是橫還是點,「」字下方從「ㄗ」還是「マ」,「」字的第五筆是撇還是左點,「」字的第二筆是否穿頭等等。[4]

因此,文化審議会国語分科会在2016年頒佈了《關於常用漢字表字體、字形的指導方針(報告)》(),報告的編撰者對上述這些細微差異採取包容態度,認為它們都屬正確字形。[5][6]

2019年4月,日本宣佈新年號為令和後,民間也有「令」字應怎樣寫的疑問[7][8]文化廳在facebook官方賬號上發帖,引用本報告內容,指出「令」字無論第三筆是橫還是點,下方從「ㄗ」還是「マ」,都是正確字形。[9]

註釋

  1. 來自《表外漢字字體表》,基於「頻度數優先,重視作為生活漢字的方面」的原則,未採用印刷標準字體「」,而採用了簡易慣用字體「」。
  2. 「」之異體字
  3. 於備考欄加有「(又作)」的註記。

參考資料

  1. 原文:「」
  2. . 新浪網-北美. 2010-04-18.
  3. 洪仁善. . . 商务印书馆. ISBN 978-7-100-07632-6 (中文(中国大陆)‎).
  4. 佐々波幸子. . 朝日新聞. 2016-2-29.
  5. . 文化庁 (日语).
  6. 山口翔平. . 2018-12-9 (日语).
  7. . 中日新聞. 2019-4-2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0) (日语).
  8. . 每日新聞. 2019-4-2.
  9. . www.facebook.com.

参见

外部链接

查询維基詞典中的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