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体 (字体)

黑體汉字和其他东亚文字使用的字体。它的特点是笔画厚度均匀,与白体相反,和拉丁字母无衬线体英語:)属于同类。

名称

中華民國教育部國字標準字體把不含圓體的黑体称为“方體”。但使用範圍不大。

粗体”在非专业人群中可能被误称为黑体,造成中文指称的混乱。

中文里的黑体,与日文中的ゴシック体(ゴシックたい)属于同一种风格。

起源

在西文无衬线体的影响下,作为字体排印学的日文黑体出现于近代,但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黑体为日人首创。 黑体的均匀的笔画形态可能汲取自隶书的风格,而与其相似的美术字也在同期的中华民国的出版物上出现过。

目前尚不清楚黑体出现的准确时代。

特征

由于其醒目的特点,常用于标题、导语、标志、介面字體等等。由於漢字筆劃多,小字的黑體清晰度較差,所以一開始主要用於文章標題,但隨著製字技術的精進,已有許多適用於內文的黑體字型。

分类

  • 黑体,筆畫的起止之處為方形。
  • 叠黑体 - 近似黑体,但笔画加粗至极,笔画的交叠部分现出相反的颜色。
  • 圆体,笔画的起止处、转折处是圆形的。
  • 叠圆体 - 近似圆体,但笔画加粗至极,笔画的交叠部分现出相反的颜色。
  • 空叠圆体 - 叠圆体的空心体,只画出笔画的轮廓。
  • 综艺体 - 黑体的变体,撇、捺笔画以拐弯的直线代替。

电脑字体

使用

Windows VistaOffice 2007開始,微軟正黑體成為繁體中文的預設字體。 簡體中文裡,从Windows Vista开始,用微軟雅黑作为預設字体。Linux文泉驛正黑體加入字库之前,没有可用的黑体字型。苹果公司Mac OS X很早就用华文细黑作为預設簡體中文字体;繁體中文的介面字體最開始是「儷黑Pro」,於 OS X Snow Leopard 換成黑體-繁,再於 OS X El Capitan 換成「蘋方」。

昔日在手机行動裝置上,大多使用宋体。近年智慧型手機幾乎都用黑體,諾基亞的手機使用蒙納細黑體顯示已行之有年,Android以及iOS平台皆以黑體作為預設字體。

常见的电脑黑体

日文黑体:MS PGothic(上)及明體(下)
韩语中的衬线体Batang体和无衬线体Dotum体
各种黑体字样本。从上到下:黑体,华文细黑,微软雅黑微軟正黑體
  • 文鼎黑體,黑體(AR Heiti,TrueType
  • 華文ST黑體,(Heiti,TrueType,蘋果OS X
    • 黑體-繁(Heiti TC, STHeitiTC),常州華文
    • 黑體-簡(Heiti SC, STHeitiSC),常州華文
  • 蘋方,方體(PingFang,OpenType,蘋果OS X)
  • 中易黑体,黑体(SimHei,TrueType)
  • 微软雅黑,黑体(Microsoft YaHei,msyh.ttf,TrueType)
  • 微軟正黑體,黑体(Microsoft JhengHei,msjh.ttf,TrueType),Monotype Imaging
  • 蒙納黑體,黑體(MHei),Monotype Imaging
  • 華康中黑體,黑體(DF-Hei),威鋒數位
  • Hei Regular(SIL-Hei-Med-Jian,TrueType,蘋果OS X)
  • 华文黑体,黑体(stHeiti,TrueType),常州華文
  • 华文细黑,黑体(stxihei,TrueType),常州華文
  • 幼圆,圆体
  • 华文琥珀,叠圆体
  • 综艺体,综艺体
  • 清黑體(,Malgun Gothic,韓文,微軟Windows,TrueType)
  • 儷黑 Pro(LiHeiPro,TruePro,蘋果OS X),威鋒數位
  • 蘋果儷中黑(LiGothicMed,TrueType,蘋果OS X),柯熾堅
  • 微软Gothic,黑体(,MS Gothic,TrueType)
  • 明體,黑体(Meiryo,TrueType,微软)
  • 小塚黑體(Gothic,Kozuka Gothic Pro,OpenTypeAdobe公司)
  • 冬青黑體()系列
    • Hiragino Kaku Gothic - OpenType,蘋果OS X
    • HiraginoKaku - TrueType,Windows
  • 方黑體(,Dotum,韓文,微軟Windows,TrueType)
  • 圓黑體(,Gulim,韓文,微軟Windows,TrueType)
  • 文泉驿正黑体,黑體(WenQuanYi ZenHei,文泉驛
  • 文泉驛微米黑,黑體
  • Droid Sans Fallback,黑體(Google Android
  • 方正兰亭黑,黑体
  • 思源黑體,正体中文/简体中文/日文/韩文(Google Noto Sans CJK / Source Han Sans)

另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