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灵素

林灵素1076年?-1120年),初名靈噩,一作靈蘁岁昌,一說字通叟宋徽宗赐号通真达灵先生,加号元妙先生金门羽客温州永嘉人,北宋末著名道士道教神霄派的核心人物,亦是宋徽宗崇道滅佛事件的直接引起者。

生平

  • 《宋史•方技》之文曰:

林灵素,温州人(或谓永嘉人),少从浮屠学,苦其师笞骂,去为道士。善妖幻,往来淮、泗间,丐食僧寺,僧寺苦之。政和末,王老志,王仔昔既衰,徽宗访方士于左道录徐知常,以灵素对。既见,大言曰:“天有九宵,而神宵为最高,其治曰府。神宵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帝君,陛下是也。既下降于世,其弟号者青华帝君者,主东方,摄领之。已乃府仙卿曰禇慧,要下降佐帝君之治。”又谓蔡京为左元仙伯,王黼为文华吏,盛章、王革为园苑宝华吏。郑居中、童贯及诸巨阉皆为之名。贵妃刘氏方有宠,曰九华玉真安妃。帝心独喜其事,赐号通真达灵先生,赏赉无算。

  • 早年林灵素至楚州,與僧侶慧世發生口角,而引發其毀佛的思想。宣和元年(1119年),林靈素建議宋徽宗「夷夏之辯」,下詔稱佛教乃“胡教,雖不廢,而猶為中國禮義之害,故不可不革。”宣和元年(1119年)正月下詔,改佛為道,又杖殺京師僧侶七人。
  • 在道教的发展史上,林灵素有一个有争论的人物。由于他在徽宗执政期间所处的地位与实际作用,引起了众多官宦、儒生、佛教徒、民众及部份道教徒的反感与公愤。他利用徽宗的昏庸迷信,勾结蔡京童贯之辈奸臣,排斥异己,尽情享乐,使政治更趋腐化。他依其特殊地位,干预政治,“妄议迁都,妖惑圣听,改除释教,毁谤大臣”。引起佛教及其信徒的不满,以及儒生朝臣的反对,促使政局动荡,社会不安。他排斥同道,害死同朝道士金门羽客王允诚。《能改斋漫录》记载有一道者听林灵素讲经,怒目而前,敢于向他挑战。
  • 宣和元年(1119年)五月,京師大水(水災),黿鼉被水沖出院舍,徽宗林靈素率道士治水,數日無效,林靈素遭役夫舉梃而擊打,徽宗始知其為眾所怨[1]。灵素又因妄议迁都、甚至與太子諸王爭道,宣和元年十一月触帝怒,以為太虛大夫,被斥還鄉温州(今浙江溫州)[2]。逝世前,弟子皇城使張如晦隨行。曾注《老子》[3]。著有《歸正議》九卷。

注釋

  1. 《宋史》卷299《崔峄传》,又卷470《朱勔传》。
  2. 東都事略》、《續資治通鑒長編
  3. 李霖《道德真經取善集》

參考書目

  • 宋史.林靈素傳》
  • 《老學庵筆記》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